- 年份
- 2024(11392)
- 2023(16641)
- 2022(14664)
- 2021(13771)
- 2020(11890)
- 2019(27700)
- 2018(27475)
- 2017(53960)
- 2016(29255)
- 2015(33038)
- 2014(33154)
- 2013(32835)
- 2012(30170)
- 2011(27004)
- 2010(26760)
- 2009(24810)
- 2008(24788)
- 2007(21938)
- 2006(18878)
- 2005(16486)
- 学科
- 济(119664)
- 经济(119519)
- 管理(89822)
- 业(87652)
- 企(75112)
- 企业(75112)
- 方法(61114)
- 数学(53654)
- 数学方法(53003)
- 财(35426)
- 农(30111)
- 中国(27373)
- 学(25557)
- 业经(25348)
- 务(24801)
- 财务(24722)
- 财务管理(24676)
- 企业财务(23572)
- 地方(21979)
- 贸(21609)
- 贸易(21602)
- 制(21392)
- 易(20928)
- 农业(20138)
- 理论(19344)
- 和(18265)
- 技术(18018)
- 环境(17444)
- 银(16753)
- 银行(16694)
- 机构
- 大学(424586)
- 学院(421548)
- 管理(170561)
- 济(167709)
- 经济(164161)
- 理学(149075)
- 理学院(147453)
- 管理学(144736)
- 管理学院(143986)
- 研究(134100)
- 中国(99251)
- 京(88632)
- 科学(84237)
- 财(78032)
- 农(67927)
- 所(67562)
- 业大(64302)
- 财经(63896)
- 研究所(61760)
- 中心(61591)
- 江(59703)
- 经(58113)
- 北京(55538)
- 农业(53623)
- 范(53444)
- 师范(52891)
- 经济学(50253)
- 州(48690)
- 院(48530)
- 财经大学(47890)
- 基金
- 项目(290177)
- 科学(228308)
- 基金(212284)
- 研究(207571)
- 家(185054)
- 国家(183548)
- 科学基金(158569)
- 社会(130230)
- 社会科(123473)
- 社会科学(123437)
- 基金项目(113482)
- 省(112738)
- 自然(106286)
- 自然科(103875)
- 自然科学(103848)
- 自然科学基金(102003)
- 教育(96471)
- 划(95031)
- 资助(88820)
- 编号(84243)
- 成果(67184)
- 部(64586)
- 重点(64296)
- 创(59806)
- 发(59666)
- 课题(56845)
- 科研(56445)
- 创新(55787)
- 教育部(55445)
- 大学(54503)
- 期刊
- 济(174578)
- 经济(174578)
- 研究(116743)
- 中国(70241)
- 学报(68127)
- 财(62027)
- 科学(61499)
- 管理(60263)
- 农(59503)
- 大学(51380)
- 学学(48637)
- 农业(40977)
- 教育(40554)
- 技术(36145)
- 融(33896)
- 金融(33896)
- 财经(31101)
- 业经(28738)
- 经济研究(27933)
- 经(26431)
- 问题(23058)
- 业(21589)
- 技术经济(20937)
- 图书(20286)
- 统计(20208)
- 理论(20157)
- 版(19910)
- 科技(19302)
- 商业(19207)
- 财会(18802)
共检索到592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忠 李晓帆
动量效应是金融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对不同存续期公司股价动量效应进行研究,发现短存续期公司股价动量效应显著强于长存续期公司股价的动量效应。本文依据H S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投资者对不同存续期股票投资行为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存续期股票股价动量效应差异的原因。最后,本文构建基于不同存续期公司股价动量效应差异的投资策略,并对其历史表现实证分析后发现该策略,可以获取优于市场组合的显著收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忠 李晓帆
动量效应是金融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对不同存续期公司股价动量效应进行研究,发现短存续期公司股价动量效应显著强于长存续期公司股价的动量效应。本文依据H S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投资者对不同存续期股票投资行为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存续期股票股价动量效应差异的原因。最后,本文构建基于不同存续期公司股价动量效应差异的投资策略,并对其历史表现实证分析后发现该策略,可以获取优于市场组合的显著收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世斌 田涛瑞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短期盈利和股价表现优异,机构投资者明显出现增持医药上市公司股权现象。本文以2011-2020年我国A股医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与公司股价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化会让投资者做出确认并成功地反映在持股公司中长期股价上;第二,在大股东绝对控股和相对持股两种不同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对中长期股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只要"一股独大"情形存在,机构投资者很难影响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决策,机构投资者会成为"搭便车者",无法影响股价。在大股东相对控股下,机构投资者扮演"积极股东",起到显著股权制衡作用,而且机构投资者通过持股行为将长期持有的信息反映在股价中,增加股价的正面信息含量,从而提升了中长期股价。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广
以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公开信息构建投资者信任指数,然后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揭示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任,而较高的投资者信任水平有利于抑制股价波动。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减少市场"噪声"和投资者有限理性程度,并通过投资者信任提升股价稳定性及降低市场风险。
关键词:
信息披露 投资者信任 股价波动 面板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铁军
运用深交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的问答数据,从三个方面度量上市公司对投资者提问的敷衍程度:回答的延迟性、回答的丰富性和回答的针对性。基于2010~2016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互动内容,研究上市公司敷衍投资者的行为对其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敷衍投资者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崩盘风险越高;相对于主板和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对于敷衍投资者的行为更加敏感。进一步研究表明,敷衍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会遭受"股价崩盘风险增加"的市场惩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尹海员 华亦朴
本文选取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为样本,收集整理样本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中媒介使用手段和频率,分析其使用新媒介手段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偏好和规律,并分别就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手段的应用水平对公司股价延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仍然以传统媒介手段为主,新媒介手段的应用水平较低;民营公司以及股权集中度低、规模大、高账面市值比、业务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公司更偏好使用新媒介手段;投资者关系管理渠道的丰富和使用频率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股价延迟水平,进一步看,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手段对股价延迟的影响差异显著,新媒介手段使用水平的提高对降低股价延迟的作用更大。这些结论不仅证明了新媒介手段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股票市场信息传递效率,也为上市公司进一步改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加强信息披露工作提供了方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谭跃 夏芳
本文考虑到中国证券市场代理问题及信息不对称严重和投资者非理性状况共存的特征,将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结合起来分析两者对股价的影响,进而分析两者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关系。通过划分平静时期和动荡时期,本文发现在不同的时期里,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导致的错误定价关系两者趋势并不总是一致;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在不同时期里分别主导着股价与公司投资的关系;而且在不同时期里,融资约束和换手率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投资者情绪 上市公司投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元旭 刘勰
文章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2006年~2011年1 935家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总共8 441个观测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多元化战略指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动机和能力帮助公司减少多元化战略;资本结构、公司规模与多元化战略指数显著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多元化战略指数显著正相关;(2)中国市场中,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多元化战略指数的影响不同:投资实力强、倾向于采用集中投资策略的基金与多元化战略指数相关程度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本文采用标准事件研究法来考察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股价反应。与在国外给公众股东带来巨大溢价形成对比的是,MBO在中国没有给流通股东带来收益,市场对MBO公告没有做出任何显著反应。进一步对中国投资者是否具有理性进行检验和比较后发现投资者是理性的,MBO在中国既不属于“利好”,也不属于“利空”,且似乎有市场操纵嫌疑,必须进一步规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富强 董直庆
股票价值决定股票价格 ,但股价经常受供求影响发生偏离价值作上下波动。从参与人的角度讲 ,这是由于投资者或企业利用信息优势 ,对市场冲击所引起的。本文分别论述了投资者、企业如何利用信息进行博弈 ,达到利益的再分配和股票价值的再发现 ,从而影响股票价格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价格 信息冲击 预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东杰 陈佳 刘力
本文利用中国各省独立发布"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天然实验,结合2000—201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探讨海归人才及境内外制度环境强弱差异对新兴市场企业投资者关系的驱动性作用,在控制住内生性影响后发现:(1)企业投资者关系水平与企业是否发行B股或H股无显著关系,但与公司董事会中海归董事比例成正比,这个结果可经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2)投资者关系与海归董事比例间的敏感度会受到海归董事在海外接触到的投资者关系制度环境强度的正向影响,以及企业所处境内投资者关系制度环境强度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海归董事 投资者关系 制度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运通
作为提升公司股票市场表现和改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投资者关系管理自提出后便在全球范围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认识和实践仍存在不足及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目的异化,战略定位不清晰;二是组织设置和制度保障缺失,专业管理人才不足;三是投资者关系管理方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主动性。借鉴美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推动资本市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现实背景,对我国上市公司提高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将满足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需求、获取股东认同、吸引长期股东和改善公司治理作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根本目标,并将投资者关系管理作为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二是要建立健全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发挥董事会秘书的协调作用,建立投资者关系管理人员与公司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提高投资者关系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三是要加强股东研究与分析,针对个人投资者、企业法人投资者、专业机构投资者以及分析师的需要,制定差异化的投资者关系活动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铁军 林佳敏
基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上的问答数据,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敷衍投资者的行为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回答投资者提问的及时性和切题性越低,其股价崩盘风险便越高。进一步分析显示,上市公司敷衍投资者行为通过两条途径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一是敷衍行为不利于投资者获取公司信息,加剧市场信息不对称;二是敷衍行为有损公司声誉和投资者信任,容易导致投资者在上市公司面临利空消息影响时"用脚投票"、加剧股价波动。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要推动上市公司主动加强自愿性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实现与投资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与投资者沟通中避免敷衍、搪塞的行为;监管当局可考虑采取"引导优先"的策略,发挥声誉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引导上市公司自觉重视、及时处理投资者的网络提问,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信息沟通功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尹海员 朱旭
选取2007~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样本,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信息能力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表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能力差异程度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机构投资者的信息能力差异可以促使其采取不同投资策略和差异化投资行为,避免羊群效应,有效缓解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在不同的市场环境状态下,相较于牛市,熊市中二者呈现更为显著的负向关系,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能力差异更能缓解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考虑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后,发现良好的信息环境能够增强机构投资者异质信息能力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向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