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73)
- 2023(2627)
- 2022(2168)
- 2021(2029)
- 2020(1785)
- 2019(3999)
- 2018(3960)
- 2017(8116)
- 2016(3853)
- 2015(4299)
- 2014(4144)
- 2013(4044)
- 2012(3770)
- 2011(3271)
- 2010(3209)
- 2009(3217)
- 2008(3365)
- 2007(3048)
- 2006(2800)
- 2005(2578)
- 学科
- 管理(18436)
- 济(17844)
- 经济(17823)
- 业(17239)
- 企(16285)
- 企业(16285)
- 方法(9220)
- 财(9112)
- 务(7897)
- 财务(7888)
- 财务管理(7884)
- 企业财务(7755)
- 数学(7723)
- 数学方法(7665)
- 业经(4585)
- 信息(4056)
- 理论(3506)
- 中国(3037)
- 技术(2815)
- 制(2768)
- 关系(2714)
- 融(2656)
- 金融(2656)
- 学(2609)
- 产业(2590)
- 贸(2567)
- 贸易(2567)
- 和(2512)
- 易(2507)
- 农(2455)
- 机构
- 大学(62338)
- 学院(59318)
- 管理(28093)
- 济(25215)
- 经济(24799)
- 理学(24171)
- 理学院(24002)
- 管理学(23781)
- 管理学院(23655)
- 研究(15690)
- 财(14210)
- 中国(12441)
- 京(12201)
- 财经(11620)
- 经(10624)
- 财经大学(8776)
- 商学(8400)
- 商学院(8329)
- 中心(8206)
- 江(7767)
- 北京(7543)
- 科学(7381)
- 经济学(7380)
- 所(6806)
- 经济学院(6746)
- 州(6647)
- 范(6626)
- 师范(6583)
- 经济管理(6343)
- 信息(6326)
- 基金
- 项目(38579)
- 科学(31836)
- 基金(30817)
- 研究(28809)
- 家(26039)
- 国家(25830)
- 科学基金(23695)
- 社会(19572)
- 社会科(18671)
- 社会科学(18665)
- 基金项目(16263)
- 自然(15546)
- 自然科(15282)
- 自然科学(15280)
- 自然科学基金(15060)
- 教育(12941)
- 省(12850)
- 资助(12571)
- 编号(12254)
- 划(11072)
- 成果(10523)
- 项目编号(9321)
- 部(9076)
- 国家社会(8625)
- 人文(8460)
- 教育部(8414)
- 大学(7938)
- 重点(7687)
- 创(7612)
- 制(7567)
共检索到87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建梅 王存峰
本文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市场投资者对MD&A披露语调的解读。研究发现,投资者对正面语调和负面语调的反应具有不对称性,投资者对正面语调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均做出了积极反应,而对于负面语调只有长期做出了消极反应。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这可能是由于管理层出于私利动机,不希望负面消息被投资者解读,从而降低了负面信息的可读性,这表明语调与可读性的交互作用影响投资者对文本信息的解读。此外,对于异常正面语调,市场投资者短期和长期均做出了积极反应,这表明市场投资者不能识别和解读异常正面语调,而不同模态信息(如盈余信息和文本信息)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能够帮助投资者识别异常正面语调。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跟踪分析师较少的公司,在跟踪分析师较多的公司,正面语调的市场反应显著更强烈,而负面语调的市场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分析师更倾向于"乐观"的解读,并未充分发挥信息中介的功能;分析师也没有帮助投资者识别异常正面语调。本文补充了有关M D&A信息披露和分析师的研究文献,同时提请投资者要从多角度仔细辨别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谨防分析师的乐观性偏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袁玉 吴战篪 廖佳
以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中不相关行业的极端收益率事件作为引发其关注程度变化的外生冲击,本文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分心对管理层年报语调操纵行为的影响。本文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会加大年报异常积极语调,而强化管理层语调操纵动机、弱化监督效应、损害信息环境是潜在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证实异常积极语调是管理层趁机构投资者分心时操纵的结果;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对年报异常积极语调的影响在向上操纵语调动机较强的公司中更显著;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的分心更可能加剧语调操纵;除年报外,管理层在机构投资者分心时也提高了业绩说明会上文本语调的异常乐观程度;而其他外部机制能发挥相应的替代作用,减弱机构投资者分心对异常积极语调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乐 李惠
以上市公司在全景网召开的2007~2018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师预测偏差是否会影响投资者的问题语调。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偏差越小,投资者问题语调越积极,且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地,在业绩较好、无明星分析师跟踪及管理层自信程度较高时,分析师预测偏差与投资者问题语调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管理层回答语调与投资者问题语调表现一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股价同步性随投资者问题语调积极程度的提高而降低。该结论从问题角度说明了业绩说明会这项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对相关监管机构投资者教育和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乐 谢德仁
我国投资者会听话听音吗?文章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5-201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的管理层语调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投资者对管理层的净正面语调做出了显著的正向反应,尤其是对负面语调做出了显著的负向反应。这表明在我国强调"意会"的语境文化背景下,投资者会听话听音,管理层语调具有信息含量,上市公司的业绩说明会具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文章的研究结果还意味着,"词袋"方法及其构建的管理层语调用词列表在我国儒家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施荣盛 陈工孟
本文使用百度超额搜索量作为个人投资者信息需求行为的代理变量,发现在盈余公告附近,个人投资者对公司信息的需求明显增强。随着投资者信息需求的增强,股票的交易量也随之增加。盈余公告前的投资者信息需求行为不影响同期股价对未预期盈余的反应,但是对盈余公告之后的盈余反应系数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为Holthausen和Verrecchia(1990)、Kim和Verrecchia(1997)的理论模型提供了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本文还发现盈余公告之后的信息需求使市场对盈余公告的立即反应更加充分;此外,业绩预告、新闻报道等影响着个人投资者对公开信息的解读。
关键词:
信息需求 盈余公告 个人投资者 价格发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小晗 朱红军
本文以投资者在不同周期阶段中有差异的关注程度作为切入点,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有限关注"理论,以投资者的立即反应和滞后反应为标杆,考察了投资者关注程度对其解读信息能力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投资者关注程度不足时,对信息的即时解读效率降低,解读滞后增加;反之,当关注程度增加时,即时解读效率提高,解读滞后减少。投资者关注程度所影响的仅仅是信息传播和解读的效率,从长期来看,不会影响信息传播和解读的效果。另外,投资者关注在股市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出现有差异的波动,与熊市阶段相比,关注程度对于信息解读的影响作用在牛市阶段会得到进一步放大。同时,新准则的采用增强了投资者对于信息的理解,提高了信息在市场中的传播速度,...
关键词:
有限关注 信息解读 股市周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静 干胜道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2015~2017年在全景网召开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中管理层答投资者问的有关文本信息,探究企业管理层语调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及是否会影响投资者行为。研究发现,t-1年的管理层语调与企业t年的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t-1年的管理层语调与t年的投资者信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就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业绩说明会中的管理层语调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不仅可以反映与企业未来业绩有关的增量信息,而且使投资者能够根据业绩说明会中的管理层语调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继勋 蔡闫东 倪古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然而,各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着不同语调。本文利用心理学相关理论,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分析和检验了社会责任披露语调、财务信息诚信对投资者感知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采用平实的语调,采用积极的语调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投资者感知的社会责任更好;相对于较低的财务信息披露诚信度,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诚信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者感知的社会责任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财务信息披露诚信度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与采用平实的语调相比,采用积极的语调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投资者感知的社会责任更好;在财务信息披露诚信度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不论社会责任披露语调是否积极,投资者对社会责任的评价均比较差,且没有差异。此外,本文还发现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语调对投资者感知社会责任的影响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纪平 张南 郭甜甜
文章运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进行了信息透明度对投资者持股决策影响的研究,并通过信息透明度对机构和中小投资者持股决策的不同影响,揭示机构投资者在中小投资者保护过程中所饰演的角色。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和比例均正相关,与中小投资者持股数量正相关,但与其持股比例负相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彪 王建新 于翔
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管理层语调操纵为研究视角,检验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有效抑制了管理层语调操纵。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信息环境和优化公司治理进而抑制管理层语调操纵。此外,拓展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语调操纵的抑制作用在国有性质、分析师跟踪人数多以及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共同机构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参考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波 孙鹏阁 龙云庚
本文基于盈余透明度的会计信息质量度量方法及贝克和伍格勒(Baker&Wurgler)投资者情绪指数构建方法,以2002—2011年期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者情绪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有着显著效应,难以估值的股票对投资者情绪较为敏感,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减弱这类股票的投资者情绪效应,促进投资者理性投资。从作用机制来看,机构投资者对难以估值的股票在投资者情绪悲观时期具有高质量会计信息选择倾向,股票分析师也倾向于给这类股票更为乐观的评级,因此会计信息质量能够通过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和股票分析师评级来影响悲观时期的投资者情绪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剑 滕丹妮 杨杨
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是各方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应对气候风险有关作为的重要渠道,提高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提升企业气候风险治理水平,对推动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制造业重污染上市企业为样本,基于WinGo财经文本数据平台,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和测算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指数,在此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是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的中介因子;外部审计质量和内部控制水平削弱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的促进效应。从异质性来看,在管理层持股、股权集中度、媒体报道强度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和质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琰 辛清泉
这是一项关于新的信息环境和制度背景下 ,企业信息的关键使用者———机构投资者信息需求的最新研究。本研究对中国机构投资者使用公司报告的主要目的、投资决策模式、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信息需求偏好以及他们对公司报告质量的评价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表明 :目前中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与其投资决策模式尚未能够有效耦合 ;因特网已成为机构投资者获取更为广泛丰富的公司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 ,但是 ,公司网站披露信息的质量存在缺陷 ;在法定年报中 ,财务信息仍是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机构投资者对简明财务信息有明显偏好 ,对“年报补丁”非常反感 ;目前的财务报告并不存在明显信息冗余 ,相反 ,存在披露不足 ,机构...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信息需求 网上披露 公司报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亚楠 牛彪 王建新 车悦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资本市场在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者信息解读的视角考察了企业数字化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信息披露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估值,但该正向市场反应仅表现于长期;投资者信息解读在企业数字化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定价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较高、投资者信息能力较低和信息需求较高时,企业数字化信息披露的长期市场反应更加显著,而在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较低、投资者信息能力较低和信息需求较高时,投资者信息解读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光国 杨金凤
本文针对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以及产生影响的渠道和路径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首先,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对投资者保护有积极作用。其次,将机构投资者细分为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前者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显著影响,而后者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发挥信息中介效应影响可比性。最后,在控制盈余管理的因素后,机构投资者持股仍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会计信息可比性 投资者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