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7)
2023(12607)
2022(10687)
2021(10037)
2020(8648)
2019(20056)
2018(19613)
2017(37952)
2016(20706)
2015(23817)
2014(24007)
2013(23966)
2012(22578)
2011(20465)
2010(20519)
2009(19294)
2008(19409)
2007(17477)
2006(15038)
2005(13695)
作者
(60581)
(50914)
(50714)
(48641)
(32605)
(24398)
(23311)
(19746)
(19335)
(18148)
(17364)
(17178)
(16296)
(16221)
(16158)
(15880)
(15063)
(14942)
(14930)
(14580)
(12632)
(12459)
(12428)
(11642)
(11515)
(11397)
(11288)
(11088)
(10247)
(10209)
学科
(94622)
经济(94518)
管理(60433)
(57912)
(46908)
企业(46908)
方法(46841)
数学(42293)
数学方法(42035)
(26745)
中国(26291)
(23429)
(19712)
贸易(19703)
(19367)
(19179)
(17315)
(17169)
财务(17138)
财务管理(17099)
业经(16789)
(16516)
金融(16508)
企业财务(16417)
(16107)
银行(16077)
(15362)
地方(15137)
农业(14907)
(13973)
机构
大学(310196)
学院(305750)
(138214)
经济(135634)
管理(117028)
研究(107659)
理学(100288)
理学院(99227)
管理学(97798)
管理学院(97219)
中国(85622)
(65443)
(65306)
科学(61362)
(54781)
财经(52233)
(51045)
研究所(49339)
中心(49191)
(47668)
(44624)
经济学(44444)
业大(42914)
北京(41880)
农业(40393)
经济学院(40276)
财经大学(38990)
(38071)
(37735)
师范(37335)
基金
项目(197642)
科学(156480)
基金(147609)
研究(143453)
(128347)
国家(127358)
科学基金(108850)
社会(93797)
社会科(89129)
社会科学(89101)
基金项目(76818)
(73170)
自然(69220)
自然科(67710)
自然科学(67687)
教育(66674)
自然科学基金(66563)
(62805)
资助(62422)
编号(56476)
成果(46659)
(46579)
重点(44377)
(41472)
教育部(40394)
(40347)
国家社会(40026)
课题(39190)
人文(38191)
科研(38133)
期刊
(148365)
经济(148365)
研究(94030)
中国(60103)
(52211)
学报(47379)
(44918)
科学(43560)
管理(42178)
大学(35882)
(34137)
金融(34137)
学学(33869)
农业(29982)
教育(28487)
财经(27593)
经济研究(25597)
技术(24958)
(23711)
业经(21585)
问题(20139)
(19697)
国际(17464)
(17213)
世界(16263)
统计(16187)
技术经济(16120)
理论(14857)
(14031)
商业(14029)
共检索到462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峥  唐国正  刘力  
可转换债券折价的原因是金融学的一个未解之谜。本文应用中国市场的数据对解释可转债折价的投资者群体差异假说和流动性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市场可转换债券的平均折价为10.2%,可转换债券的折价程度与到期时间、股票换手率、股票账面市值比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转换债券市场收益率和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弱于理论预期,这些现象支持投资者群体差异假说;本文没有发现支持流动性假说的进一步证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智罡  贾春新  黄张凯  
本文运用蒙特卡罗模拟定价模型对可转债上市首日的理论价格做出了估计。对于我国发行的条款复杂的可转债,使用该模型具有较大的优势。论文给出了模型的计算流程和参数的估计方法。通过分析可转债的理论价格和上市首日的交易价格,文章得出了我国可转债首日平均折价14%的结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明龙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绿色债券的票面利率通常比非绿色债券略低。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绿色债券相对普通债券的定价差异(即利差)的可能影响因素。我们利用迄今为止主流的绿色债券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其利差的因素主要包括发行期限、发行规模、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注册资本规模和市场利率水平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与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明龙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绿色债券的票面利率通常比非绿色债券略低。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绿色债券相对普通债券的定价差异(即利差)的可能影响因素。我们利用迄今为止主流的绿色债券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其利差的因素主要包括发行期限、发行规模、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注册资本规模和市场利率水平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与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聃  王亚平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国内可转换债券上市之初的普遍折价现象。对于转债理论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异,本文考察了三种可能的解释:可转债的风险较理论模型估计的更高;可转债流动性较差;可转债发行类似于股票增发,应当出现增发折价。其中第三种解释为本文首次提出。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国内可转债的确存在风险较大,流动性差的问题,但是本文所选用的波动率的代理变量与折价水平不存在正相关关系,波动率和流动性本身也不足以解释可转债平均超过10%的折价。可转债的上市折价水平与股票的增发折价水平近似。观察到的可转债上市折价可能只是增发折价的反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树华  张剑  
在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为核心建立一个简化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计算出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值,并与市场上交易的证券价格进行对比分析,以对投资者提供实际指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俊生  
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西方受到深入地研究 ,因为其意义不仅在于解释为什么会存在折价 ,更重要的在于为捍卫或批判有效市场假说提供了检验的场所 ,同时也为验证到底有无“噪声交易者”提供了一个好机会。本文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基金为样本对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进行实证分析 ,验证了在西方广为接受的“投资者情绪假说”不能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问题。同时提出并验证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现象可能与投资者在不同时期对基金的偏好有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堉唅  李田  
根据债券折价成交、发行规模及发行票面利率等统计研究,该文认为部分省份和行业的债券可能存在明显的行业和地域瑕疵,结构化发行等非市场化发行迹象明显,这从含权债券上调票面利率的角度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对此既要正确认识,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为促进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债券市场市场化定价能力,该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童菲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沪市的25只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系统的探讨了封闭式基金折价能否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有效衡量。我们使用了更长的样本期间和更为合适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基金折价降低时,各组股票表现良好,其中大市值股票表现的比小市值股票更好。在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在沪市,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可以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有效衡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冰华  冯芸  
经典可转换债券套利策略的核心思想是买入可转换债券(可转债)并同时卖出相应份额的标的正股,旨在挖掘可转债市场被低估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本文利用改进的Tsiveriotis和Fernandes([1])可转债理论定价模型,发现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可转债在发行日存在显著的低估现象,平均定价误差率约为-6.09%。随后,再利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在沪深市场可交易的共41支可转债和标的正股等日度历史数据,构造了两类可转债套利策略,此两类套利策略分别获得了0.299%和0.263%月度平均收益率。最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冰华  冯芸  
经典可转换债券套利策略的核心思想是买入可转换债券(可转债)并同时卖出相应份额的标的正股,旨在挖掘可转债市场被低估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本文利用改进的Tsiveriotis和Fernandes~([1])可转债理论定价模型,发现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可转债在发行日存在显著的低估现象,平均定价误差率约为-6.09%。随后,再利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在沪深市场可交易的共41支可转债和标的正股等日度历史数据,构造了两类可转债套利策略,此两类套利策略分别获得了0.299%和0.263%月度平均收益率。最后,本文还发现可转债套利策略与沪深300股票指数、可转债公募基金和可转债指数的收益率均无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可转债套利策略是一种很好的另类投资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峥  魏聃  唐国正  刘力  
可转债的实际转股行为是否与金融学理论的预期相一致是金融学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应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数据对可转债投资者的转股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市场存在投资者的非理性转股的现象,有32%的实际转股违背投资者的理性选择,而大部分的非理性转股可能是个人投资者所为。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中国市场可转债的转股没有表现出星期效应;可转债的非理性转股的显著影响因素是标的股票的历史收益与股价水平,这与投资者可能具有的前景理论偏好相一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睿  王海屹  程芯华  
本文借助数理金融的量化分析方法,根据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行、流通交易现状及其套利空间和套利操作情况进行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洪良  
本文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一般性质,回顾了可转换债券估值的理论发展,重点讨论了对可转换债券进行估值的二叉树方法。在二叉树定价模型条件下,本文将可转换债券简化为一个标的资产价格存在一个上下限的复合期权,区间的上,中,下分别对应可转换债券的赎回,转换和回售触发条件,采用倒推的方式来确定各个节点上转债的相应价值。在实证方面,本文利用MATLAB程序以上交所的十只转债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误差率为4.62%,可见模型还是具有一定的定价能力的,但是模型定价低于实际价格的占了大多数,说明此模型倾向于低估转债的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晖  仝海霞  
可转换债券是根据事先的约定,债券持有者可以在将来某个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条件转换为公司的普通股票,也可以一直拥有该债券一直到期。由于这种特殊的“转换”期权特性,使得可转换债券得以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三个方面的部分特征。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与债券的优点,深受发行人和投资者的欢迎。公司需要制定正确的筹资决策,以保证债券的顺利发行与转换成功,而投资者需要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以规避风险并获得预期收益,而定价是否合理则关系到可转换债券发行和转换的成败,因此可转换债券的科学定价就成了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