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4)
- 2023(4412)
- 2022(3765)
- 2021(3629)
- 2020(3010)
- 2019(7110)
- 2018(6874)
- 2017(13619)
- 2016(6895)
- 2015(7701)
- 2014(7665)
- 2013(7594)
- 2012(6937)
- 2011(6054)
- 2010(6185)
- 2009(5810)
- 2008(5831)
- 2007(5603)
- 2006(5067)
- 2005(4806)
- 学科
- 济(29565)
- 经济(29535)
- 业(26032)
- 管理(25265)
- 企(24353)
- 企业(24353)
- 方法(14880)
- 数学(13033)
- 数学方法(12946)
- 制(11653)
- 财(10959)
- 体(8411)
- 融(8211)
- 金融(8210)
- 务(8112)
- 财务(8094)
- 财务管理(8072)
- 体制(7965)
- 银(7908)
- 银行(7907)
- 企业财务(7877)
- 行(7651)
- 业经(6352)
- 贸(6292)
- 贸易(6286)
- 中国(6278)
- 易(6105)
- 理论(5240)
- 农(4970)
- 市场(4922)
- 机构
- 大学(102837)
- 学院(100199)
- 济(44295)
- 管理(44076)
- 经济(43352)
- 理学(37007)
- 理学院(36705)
- 管理学(36284)
- 管理学院(36065)
- 研究(29151)
- 中国(27438)
- 财(24459)
- 京(20969)
- 财经(19218)
- 经(17606)
- 中心(15072)
- 江(15062)
- 财经大学(14712)
- 科学(13891)
- 北京(13617)
- 所(13548)
- 经济学(13366)
- 商学(13114)
- 商学院(13010)
- 州(12468)
- 经济学院(11926)
- 融(11785)
- 金融(11585)
- 研究所(11494)
- 上海(10571)
- 基金
- 项目(60535)
- 科学(49465)
- 基金(47329)
- 研究(44399)
- 家(40086)
- 国家(39787)
- 科学基金(36234)
- 社会(29418)
- 社会科(28021)
- 社会科学(28013)
- 基金项目(24886)
- 自然(24493)
- 自然科(24089)
- 自然科学(24087)
- 自然科学基金(23717)
- 教育(21238)
- 省(21083)
- 资助(20029)
- 编号(17953)
- 划(17915)
- 部(14556)
- 成果(14394)
- 教育部(13366)
- 人文(12840)
- 创(12712)
- 大学(12552)
- 重点(12525)
- 国家社会(12330)
- 项目编号(12286)
- 制(11996)
共检索到162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祥斐 郑雷 赵立彬
基于搜索引擎大数据,研究投资者网络搜索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揭示投资者从网络搜索到决策的行为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交易所监管问询对由投资者网络搜索所致市场定价偏差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1)在注意力引致价格上涨的效应驱动下,投资者网络搜索增加导致更为正向的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股价后期出现逆转,表明投资者网络搜索的"注意力效应"导致了并购公告事件中股票定价的偏差;(2)监管问询函削弱了投资者网络搜索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单边为正的定价偏差效应,表明以监管问询为代表的交易所一线监管发挥了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引导市场定价回归理性的独特作用。本研究为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引导市场理性定价、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祥斐 崔永梅 李昊洋 张开元
基于投资者视角,以2013~2016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交易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调研与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提高了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非重大资产重组、非国有企业和现金支付交易中,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更显著;此外,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检验发现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的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玮佳 张开元
根据现有理论,投资者行为可能给市场带来价格压力,同时信息搜索行为会产生信息传递,从而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本文以2015—2017年沪深交易所公开披露的年报问询函为事件背景,以超额百度搜索指数为投资者关注的衡量变量,对投资者关注对问询函公告日市场反应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削弱了市场对问询函事件的负面反应,这说明"价格压力"与"信息传递"可能同时存在。经过进一步验证,本文证实了中国市场投资者关注行为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投资者关注降低了收到函件公司的信息补救成本。研究结论旨在为信息披露监管层面及投资者行为等研究领域提供政策启示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 年报问询函 事件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海波 李建勇
问询函是证券交易所常用的信息披露监管措施和工具,问询函公告后,被问询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值得研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5年问询监管事件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了问询监管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表明:问询监管对被问询公司总体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有显著影响,在问询公告前,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在问询公告后,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而每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在问询公告前为负且不显著,在问询公告之后显著为正。因而,证券交易所应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优化问询监管流程,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琳 张敦力 夏鹏
以我国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年报监管函件披露前后的内部人减持规模及其披露产生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年报问询函回复期的内部人减持规模显著高于控制期,内部人存在利用回复期的信息优势进行交易的择时行为;(2)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披露后均出现了负面股价反应,披露前发生内部人减持的样本负面股价反应更大,表明此类函件揭示了敏感信息,内部人通过提前减持规避未来股价下跌的损失;(3)及时对年报问询函做出回复有助于向投资者澄清问题,不论年报问询函回复期是否发生内部人减持,未逾期回复样本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薛茗元 易阳
本文关注交易所全类型问询函延期回函现象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以2015—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收到的问询函为样本,分析延期回函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研究发现,问询函的特征与公司信息披露的意愿和能力均影响企业回函的及时性,市场能根据函件类型与回函早晚给予差异化评价。交易所设计回函期限时考虑了所提问题的特征,但仍有改进空间。本文以企业对如期回函的遵从程度为新视角,拓展了监管问询的研究范围,为交易所与企业的监管互动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问询函 延期回复 影响因素 市场反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傅祥斐 赵立彬 赵妍 黄家澜
本文以2015—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交易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投资者关注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的增加会导致正向的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市场反应在后期出现逆转,表明投资者关注通过注意力效应而非信息传递效应影响了市场定价。异质性检验发现,有业绩承诺的并购交易受到投资者关注程度更高,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信息环境差的情景下,投资者的注意力效应更容易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从投资者关注视角拓展了并购财富效应的研究,为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 并购公告 市场反应 信息传递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思雨 范合君
本文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研究问询函监管对股东并购决策投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全体股东投票参与率、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均显著提升,同时全体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和中小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均显著降低。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公司并购经验越少或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低,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全体股东投票参与率和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越高;高管持股比例越低,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中小股东投票参与率越高,全体股东投赞同票比例和中小股东投赞同票比例越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关月琴 徐莉萍 辛宇
本文考察并购重组问询对商誉减值规避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中商誉风险高的交易更容易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同时公司会通过商誉减值规避来应对并购重组问询的压力。问询强度越大,公司越重视,公司商誉减值规避行为也越明显。从作用机制来看,并购重组问询引起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等外部主体关注,增加了公司的业绩压力,从而导致公司商誉减值规避行为。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在收到并购重组问询函后,有“洗大澡”动机、国有企业以及会计信息透明度高的公司,其商誉减值规避行为明显更轻。本文的研究发现符合印象管理理论,为监管机构强化对商誉的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启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蒋玉梅 王明照
以1998年~2008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构建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检验股票价格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的反应特征以及投资者情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于盈余公告效应具有系统性影响,情绪乐观时的市场对于正的意外盈余具有更积极的反应,反之则是对负的意外盈余具有更消极的反应;情绪悲观时,市场对于正负意外盈余的反应是不对称的,负意外盈余对市场的冲击力度更大。研究结果为投资者情绪影响市场对盈余信息的反应程度提供了经验证据,表明市场对消息的错误反应可能是投资者情绪驱动股票误定价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说明在事件研究中应增加股票市场对消息反应的时变性考虑,以提高...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盈余公告 市场反应 事件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傅祥斐 张绥阳 赵立彬
本文以我A股上市公司2015—2018年重大资产重组为研究样本,对沪深交易所发出的重组问询函件进行文本分析,检验重组问询函对投资者股票买卖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到重组问询函的并购公告市场反应更差,且问询函语调越为负向时,市场反应越差。结论表明投资者能够接收到监管层的弦外之音,做出更理性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
监管问询 问询函语调 市场反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耀丹 王稳华
本文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者风险感知视角实证检验交易所问询监管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收到定期报告问询函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上升,并且同年收到定期报告问询函数量越多、同一份定期报告被问询次数越多、定期报告问询函中的问题总数量越多,股权融资成本上升幅度越大,说明交易所问询监管会增加投资者的风险感知,进而导致股权融资成本升高。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当投资者专业能力较强、交易风险较大、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审计质量较低时,投资者对定期报告问询函所披露风险的感知能力更强,交易所问询监管对股权融资成本的正向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作为一种非处罚性监管,交易所问询监管是处罚性监管的有力补充,二者都具有良好的市场监管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证券监管部门依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和防范市场风险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光利 梁婷 高皓 薛慧丽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开电话会议为样本研究了电话会议中高管语言风格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以及潜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有利于信息沟通的语言风格能够通过影响被试者对高管和企业的主观评价,进而提高其投资企业的意愿。采用交易数据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语言风格指数对投资者市场反应有显著影响;高管声音的语调、清晰程度和稳定程度也能够显著影响投资者的市场反应,尖锐程度高则显著降低了投资者的市场反应;普通话程度、语言的逻辑程度和流利程度越高,投资者的市场反应越强;表达语气对投资者的市场反应影响较弱。本文为研究电话会议影响投资者行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电话会议 信息披露 语言风格 实验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思雨 范合君
本文基于2015年至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实证检验并购重组问询函监管对公司长期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问询公司在并购完成后12个月、24个月的并购绩效较差,说明问询函监管具有风险警示效应。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公司治理水平越高,被问询公司在并购完成后24个月的并购绩效提升越显著。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被问询公司在并购完成后12个月、24个月的并购绩效越差。进一步研究发现,从公司回函特征来看,公司回函越详细,在并购完成后24个月的并购绩效表现越佳;从并购特征来看,涉及异地并购的被问询公司并购绩效更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姚海鑫 鹿坪 田甜
以中国沪深股市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投资者情绪、盈余公告市场反应与盈余操纵择机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利好(利空)盈余消息的盈余反应系数(ERC)在情绪高涨期比在情绪低迷期更高(低),利好(利空)盈余消息的ERC与投资者情绪正(负)相关。第二,公司盈余的操纵性应计成分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正相关。对于公布利好盈余消息的公司,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对于公布利空盈余消息的公司,投资者情绪越低迷,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第三,随着盈余反应系数的上升,管理者提早报告利好盈余消息,推迟报告利空盈余消息的时间选择行为会得到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