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
2021(1)
2020(1)
2019(1)
2018(1)
2017(2)
2015(1)
2014(1)
2013(2)
2012(2)
2008(2)
作者
(5)
(3)
(3)
(2)
(2)
(2)
(2)
(2)
(2)
(1)
从来(1)
(1)
(1)
(1)
(1)
刘秀(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学科
(5)
经济(5)
数学(4)
数学方法(4)
方法(4)
(3)
(3)
企业(3)
企业财务(3)
(3)
管理(3)
(3)
财务(3)
财务管理(3)
保险(1)
各种(1)
各种类型(1)
(1)
(1)
宏观(1)
宏观经济(1)
投资(1)
种类(1)
类型(1)
经济学(1)
(1)
(1)
机构
学院(13)
大学(11)
(6)
(5)
经济(5)
南京(4)
南京大(4)
南京大学(4)
商学(3)
商学院(3)
理学(3)
理学院(3)
(3)
金融(3)
金融学(3)
金融学院(3)
北京(2)
(2)
工商(2)
工商大学(2)
常州(2)
技术(2)
技术学院(2)
服装(2)
管理(2)
管理学(2)
管理学院(2)
纺织(2)
经济管理(2)
职业(2)
基金
项目(7)
基金(5)
国家(4)
(4)
科学(4)
科学基金(4)
科研(4)
资助(4)
高校(4)
自然(3)
自然科(3)
自然科学(3)
自然科学基金(3)
2010(2)
(2)
一般(2)
专项(2)
专项资金(2)
业务(2)
业务费(2)
中央(2)
(2)
(2)
发展(2)
基本(2)
(2)
(2)
年度(2)
(2)
教育(2)
期刊
(5)
(5)
金融(5)
(4)
经济(4)
财会(4)
会通(3)
通讯(3)
(2)
研究(2)
经济问题(2)
统计(2)
论坛(2)
问题(2)
中国(1)
中国经济(1)
(1)
决策(1)
(1)
(1)
(1)
实践(1)
(1)
探索(1)
数理(1)
数理统计(1)
月刊(1)
(1)
(1)
浙江(1)
共检索到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婉菁  张兵  朱红兵  
基于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投资者潜在账面收益衡量投资者回报,实证研究收益率的非对称性表现如何影响投资者回报,并从交易制度视角进行解释,研究表明,投资者在日内盈利而在隔夜亏损,这一收益结构的失衡与中国股市日夜期间收益率的不对称分布密切相关;无论在个股还是资产组合层面,隔夜期间产生的负收益无法由日内期间的正收益弥补,尤其是当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时,隔夜收益对投资者回报的边际影响显著高于处于盈利状态时;T+1交易制度造成的股票隔夜收益折价降低了投资者的总回报,是导致投资者亏损的客观原因。因此,监管层在构建和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时,应考虑制度对投资者和资产价格的阶段性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耿  姜雨潇  范从来  王宇伟  
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我国股票市场于1995年开始执行与国外主要市场有着显著差异的T+1交易制度。20多年以来,该制度的有效性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利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T+0和T+1制度的股票市场,并利用收集到的市场层面和个体行为层面的数据对这两种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T+0制度,T+1制度保护的并不是中小投资者,而是大投资者。而且,T+1制度显著减少了市场的成交量,不但不能明显地降低市场泡沫,还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研究还进一步发现,T+1制度还保护了具有较高风险偏好水平的投资者,避免了这类投资者的频繁交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俊  屈迟文  
为了研究A股实施"T+0"交易制度对投资者的影响,本文选取2012年1月3日至2012年12月31日AH板块股票在香港和大陆两市交易的高频数据,通过对每天的最高和最低股价构建最大获利和最大亏损模型,运用matlab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A股如果实施"T+0"交易制度,将会使投资者获利机会增加,盈利增大,最大获利风险无差异且"T+0"比"T+1"更易弥补亏损或止损。最后,建议投资者必须理性分析价值投资,避免频繁操作,操作错误时及时止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兵  薛冰  
本文通过对T+1交易制度下交易行为的理论分析以及对A股市场收益的实证检验,发现隔夜收益率与T+1交易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T+1交易制度下,中国沪深A股市场整体隔夜收益率为负的现象十分稳定、显著,并且低隔夜收益率的股票在未来往往会带来更高的收益;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基础上,建立的由市场投资组合、规模因子和隔夜收益率因子组成的三因子模型对于中国A股市场收益的解释力更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瑞祺   张兵   薛冰  
T+1交易制度限制卖出权利造成股票折价。本文利用期权分解出T+1折价对收益率的边际影响,指出其引致隔夜日内反转的补偿效应,进而使得日内波动加剧。T+1折价越大,补偿效应越强,日内波动越大。利用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T+1交易制度会引发补偿效应、造成日内波动增加,T+1折价越大日内波动越大,且在牛熊市下、控制隔夜新闻和投资者情绪后依然稳健;在卖空约束更强、异质信念更强、振幅更大时,上述关系更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啸尘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难点主要在于持有期间的收益确定及溢折价的摊销。而T型账户法能直观、全面地反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整个过程,使得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变得清晰明了。本文主要阐述T型账户在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初学者更易掌握。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何彦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包卫军  徐成贤  
文章根据Copula函数在构建反映随机变量实际分布与相关性的联合分布函数上具有的优势,构建了反映多个资产收益实际分布和相关性的联合分布函数,并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分析在不同置信度与资产组成下的投资组合的CVaR(条件风险价值)。实证说明,根据本文提出的模型度量资产的风险,可以使投资者选择的资产更加稳健;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对投资组合整体风险进行分散和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秀南  
一、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债券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期末计息时,首先要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一般教材采用列表的方法计算摊余成本,如果根据教材的说法解释,学生不仅很难理解和掌握"摊余成本"这个概念,而且容易遗忘各列数字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通过"T型账户"很容易计算其摊余成本。如果不存在减值的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余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白颢睿  吴辉航  柯岩  
月频动量效应作为海外资本市场最强劲的因子之一,被广泛用于资产配置;但动量效应在中国A股市场上却表现不佳,被称为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月频动量效应消失之谜"。文章从微观市场交易制度的角度出发对A股市场"月频动量消失之谜"给出了理论解释,基于2000-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日内与隔夜收益率拆解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A股市场存在日内动量、隔夜动量以及由T+1制度导致的日内与隔夜动量的强反转关系;而日内收益动量、隔夜收益动量的相反作用则抵消了总体收益的动量效应。(2)在将动量形成期收益率拆解为日内和隔夜两个部分后,在T+1制度下,高风险股票的隔夜收益率低,而低风险股票的隔夜收益率高,从而表现出日内隔夜之间的强反转效应。(3)当市场波动率较高(低)时,T+1约束更强(弱),日内与隔夜反转更强(弱),此时动量策略表现更差(好)。文章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动量效应成因及其背后的经济学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加了解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的潜在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澄  张玲  
用时变Copula-GJR-Skewed-t模型研究了深证22个行业分类指数中任意两个投资组合的动态VaR,并与静态VaR比较。实证结果表明,时变t-Copula函数在众多Copula函数中对行业投资组合的拟合效果最优,给出了模型估计出的VaR最大和最小的5对行业组合,不同行业组合的动态VaR在股市周期各阶段关系相对稳定,同一行业组合的动态VaR和静态VaR关系相对稳定,且略高于静态VaR。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詹明安  
1998年,我们曾以"一种既非古典又非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为题,对现存的两种宏观理论提出质疑。十几年过去了,我们似乎找到了这两种理论在逻辑上的共同缺陷。本文从Cobb-Douglas函数中导出的"投资方程"非常简单:I=rYT。这是因为宏观投资不是来自人们的节约行为,而是决定于"复式产出"和"单式产出"之差。因此,宏观投资决定于生产而不是需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艳荣  周蔚龄  
近年来我国投连险产品的数量迅速增长,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保险产品,投保人参加此保险更多地是出于投资目的,因此科学地评价它们的投资绩效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以20个投连险账户为研究对象,借助资产组合绩效评价的T-M模型,分别从账户投资风格、牛熊市和不同寿险公司的角度对比研究了我国投连险的选股择时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投连险的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但是不具有择时能力。就投资风格上来看,激进型账户的选股能力表现最好,债券型账户的择时能力好于其他;从牛熊市的比较而言,我国投连险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牛市表现要优于熊市;综合考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两个方面,平安人寿和太平人寿的投资表现好于其他寿险公司...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丽娟  刘秀梅  
近年来房地产库存问题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库存的攀高离不开房地产投资的推动。本文基于灰色T型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甘肃省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甘肃省房地产投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其次为城镇化发展,对房地产投资影响程度最小的因素为居民收入水平。因而,当地政府在制定适合于甘肃省经济社会与房地产投资协调发展的调控政策时,应着重提高当地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有效解决地区库存问题,促进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鲁思瑶  徐美萍  
利用扭曲混合Copula和ARMA-GARCH-t模型,对包含2015年股灾和2016年熔断期间的上证综指、中证综合债和上证基金的投资组合风险相关性进行建模分析。研究表明:扭曲混合Copula模型较混合Copula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各资产日收益率间的相关结构,尤其是"厚尾"特性。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各资产的风险价值、预期损失和中位数损失并讨论其差异性,以期为关注风险管理的人们提供更多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