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7)
2023(3301)
2022(2916)
2021(2710)
2020(2424)
2019(5898)
2018(5571)
2017(11539)
2016(6221)
2015(7101)
2014(7156)
2013(7251)
2012(6722)
2011(5917)
2010(6065)
2009(5821)
2008(6230)
2007(5619)
2006(5076)
2005(4645)
作者
(17732)
(14787)
(14696)
(14319)
(9822)
(7053)
(6853)
(5747)
(5560)
(5419)
(4989)
(4984)
(4895)
(4719)
(4713)
(4446)
(4431)
(4413)
(4380)
(4332)
(3724)
(3650)
(3508)
(3508)
(3413)
(3373)
(3211)
(3182)
(3017)
(2920)
学科
(30164)
(28936)
企业(28936)
(28774)
经济(28739)
管理(27008)
方法(16087)
(14949)
数学(13955)
数学方法(13859)
(13122)
财务(13115)
财务管理(13103)
企业财务(12736)
(6574)
业经(5980)
公司(5275)
中国(5210)
(4976)
(4628)
体制(4571)
(4560)
贸易(4550)
(4448)
(4431)
(4401)
理论(4021)
(3983)
技术(3982)
经营(3886)
机构
大学(95243)
学院(93738)
(41109)
管理(40718)
经济(40430)
理学(35748)
理学院(35458)
管理学(34939)
管理学院(34768)
研究(27332)
中国(23219)
(22610)
(19084)
财经(18019)
(16436)
科学(14664)
(13818)
财经大学(13644)
商学(13135)
商学院(13068)
(12979)
北京(12321)
中心(12068)
研究所(11891)
经济学(11800)
业大(11007)
(10733)
经济学院(10582)
(10476)
经济管理(10361)
基金
项目(58139)
科学(47158)
基金(45114)
研究(40386)
(38681)
国家(38368)
科学基金(34413)
社会(26949)
社会科(25758)
社会科学(25750)
基金项目(24133)
自然(24015)
自然科(23536)
自然科学(23531)
自然科学基金(23130)
(20800)
资助(19736)
教育(19033)
(17743)
编号(15263)
(14027)
重点(12676)
教育部(12514)
人文(12412)
成果(12374)
(11817)
科研(11468)
大学(11167)
国家社会(10860)
创新(10812)
期刊
(43917)
经济(43917)
研究(27314)
(21176)
管理(17077)
中国(15897)
学报(12217)
科学(11913)
(10282)
金融(10282)
大学(9768)
财经(9655)
学学(9466)
(8106)
(8106)
会计(7822)
经济研究(7239)
财会(7208)
技术(6854)
国际(6116)
业经(6091)
(6049)
问题(5861)
农业(5311)
技术经济(5040)
教育(5039)
通讯(4862)
会通(4858)
统计(4803)
商业(4549)
共检索到140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嘉南  黄登仕  
投资者有限注意力是影响金融市场定价和上市公司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发现,尽管我国规定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时间要符合"均衡披露"的原则,但实际的年报披露却表现出明显的"星期偏好"和"扎堆偏好"。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其他日期披露好消息,在星期二披露好消息的股票超额收益率更高;而相比其他日期披露坏消息,在星期六披露坏消息的股票超额收益率也更高。此外,公司选择在众多年报同时公布的日期披露坏消息对其股票超额收益率有正向影响。由此,本文印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通过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以最优化投资者对其年报盈余信息反应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富  
投资者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的认知资源对资产定价、投资决策等有重要影响。本文使用百度指数的用户关注度作为注意力的代理变量,考察了投资者有限注意力对基金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了基金市场中影响投资者注意力的因素。当投资者购买基金时,由于面对可供选择的庞大数量基金,投资者的有限注意力将影响基金申购,而且有证据表明投资者注意到基金以后经过两到五周的时间才会申购基金;当投资者卖出基金时,由于仅面对少数几只己经买入的基金,投资者注意力不会影响基金赎回。此外,本文发现短期业绩较好和短期波动较大的基金更能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同时基金的营销手段对于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蔡海静  许慧  
本文立足于投资者认知特征的视角,探讨投资者注意力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制约作用。研究发现,投资者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投资不足,但是这种效果并不体现在对投资过度的抑制方面。进一步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在企业投资过度时,投资者注意力的强化能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但在投资不足时此现象并没有出现。当加入外部融资作为控制变量时,投资者注意力与投资效率之间相关系数的显著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投资者注意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是通过外部融资的路径实现的。此外,市场化程度高能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弥补投资者注意力的稀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豪  胡艳  
近期,我国股市呈现"猴市"回归态势。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对"猴市"回归具有重大影响。投资者注意力立足于投资者非理性的角度,能合理解释这类异象,真实了解证券市场中各参与主体的行为。本文从投资者注意力的影响因素、价值效应和测度指标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意在理清现有研究的侧重点和不足。最后在承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豪  胡艳  
本文以2010-2014年创业板新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审计质量、投资者注意力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表明:审计质量和投资者注意力均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在新股发行中,审计质量更多的发挥信号传递作用,推动了首发新股的抑价率,这一过程受投资者注意力的影响,审计质量高的新股会吸引更多投资者目光,从而导致更高的抑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豪  胡艳  
本文以2010~2014年间深市中小板的32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投资者注意力与IPO抑价间的关系;同时用百度新闻搜索的媒体报道数量作为衡量媒体关注度的指标,实证研究了媒体报道与投资者注意力对IPO抑价的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注意力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关系;在引入媒体关注度与投资者注意力的交互项后,媒体报道具有调节投资者注意力对IPO抑价影响的功能。据此,为完善IPO制度,本文提出建议:一方面,监管部门要重视新闻媒体对证券市场参与者和股票定价的影响,发挥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应利用新闻媒体择时向投资者披露利好信息,提升企业形象,增强融资能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权小锋  吴世农  
基于应计误定价视角,以投资者认知特征分析为切入点,本文检验了投资者注意力、应计误定价及盈余操纵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投资者注意力具有认知效应,投资者注意力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其对盈余构成信息的认知效率,并降低市场中投资者对应计信息的定价高估;(2)投资者注意力具有治理效应,即投资者对股票的充分注意能够显著降低管理层主观的盈余操纵行为。综合而言,投资者注意力具有"认知效应"和"治理效应",投资者注意力调节了投资者的认知效率并提升了对会计盈余构成信息的定价效率,进一步影响了管理层主观的盈余操纵行为。深化投资者注意力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权小锋  尹洪英  
根据传统的"信息含量"(information content)理论,股票信息一旦进入市场就会立即被股价所充分吸收。但事实上,资本市场中任何信息要引起股价的反应首先要引起投资者的注意。长期以来,金融甚至行为金融的研究忽视了这个客观事实和前提条件。本文首先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投资者注意力的分配作为切入点,对投资者注意力与投资者交易行为、资产定价及内部人自利择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述评。综合来看,投资者注意力的研究拓展了行为金融的分析视角,引发投资者注意力与资产价格变动、投资者注意力与投资者交易行为,以及投资者注意力与内部人的财务行为等的研究。因此,深化投资者注意力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振兴  
注意力是人类沟通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但较之金融市场纷繁复杂的信息而言,投资者的注意力是相对稀缺的。本文研究了投资者注意力对资产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认为投资者注意力是影响金融市场价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注意力约束使得投资者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产生各种定价偏差。然而,当套利机制有限时,其可能会对资产价格形成产生持续性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权小锋  尹洪英  
投资者注意力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开启了行为金融学新的研究范式,并对金融资产定价和财务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实证研究中如何科学测度投资者注意力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从竞争性信息的干扰程度、信息的显著和易处理程度以及交易特性三个方面对投资者注意力的测度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重点在导入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这三方面指标的优缺点、注意问题及其适应范围,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饶育蕾  王建新  苏燕青  
本文以2003-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进行年报盈余信息披露时存在时机选择。我们将密集披露日、与一季报重叠披露日以及周末时间界定为投资者关注水平低的时机。实证结果表明:与好公司相比,业绩较差的公司更倾向于在投资者注意力低的时机披露年报,其中,选择与一季报重叠时段进行年报披露的倾向最大,其次是选择信息披露密集的时期。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时间段年报披露被关注程度及所带来的异常交易量,发现在低注意力时期进行披露的公司被投资者关注的程度较低,异常交易量也较低,说明上市公司存在利用投资者注意力的有限性择时披露年报信息以达到缓解负面信息影响的行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杜修立  施会全  孔傲  
本文选取货币政策公告事件与中国A股市场公司盈余公告事件为样本,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公告对股价盈余公告后漂移(PEAD)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注意力分配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在货币政策公告日发布盈余公告的企业,其股价盈余公告后漂移更强;第二,在货币政策公告日,投资者降低了对于盈余公告的注意力。本文结果说明货币政策信息的出现可以分散投资者注意力,进而削弱了股价信息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向佳  廖理  王正位  
利用人人贷平台的交易数据,实证研究了投资者的有限注意对其投资业绩的影响。用投资者在投资时可选信用认证借款笔数表征投资者的注意力有限程度——可选信用认证借款笔数越多,投资者的注意力就越有限。研究发现:随着借款数量的增加,投资者的业绩随着可选借款笔数的增多而呈先改善后恶化的倒U形变化;投资者的实际投资业绩与假设的拥有注意力投资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进一步利用平台上两次外生冲击识别投资者有限注意与投资业绩的因果关系。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在更换了投资者投资业绩的度量指标后,投资者的投资业绩与可选信用认证借款笔数之间仍存在类似的倒U形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宗益  李雪  向诚  
基于行业极端收益率事件度量公司受机构投资者关注程度的外生变动,通过研究这一变动与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和形式的关联,克服机构持股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活动的内生性问题,检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以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机构投资者因外生事件分心而降低对公司的关注时,公司会增加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减少成本更高但更为隐蔽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表明,监督作用更强的机构投资者分心时造成的影响更大,内外部治理机制较弱的公司受到机构分心效应的影响更大,机构分心时减少对公司的调研频率是导致公司盈余管理策略变动的可能影响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立兴  史舒悦  余志红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投资者注意力指数(ATT)。选择沪深A股1465只股票作为研究对象,以2004年7月到2011年6月为样本区间,实证检验注意力指数与股票期望收益的关系,发现注意力指数可以作为决定股票收益的风险因子。进一步分析注意力指数与股票特征间的关系,发现低流通市值、低名义价格、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市净率和上市年龄长的股票按ATT构建的零投资组合L-H经FF三因素调整后的月度超额收益分别为0.68%,0.72%,1.16%,0.52%和0.8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