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6)
- 2023(8080)
- 2022(6832)
- 2021(6378)
- 2020(5826)
- 2019(13753)
- 2018(13916)
- 2017(27626)
- 2016(14885)
- 2015(17155)
- 2014(17398)
- 2013(17316)
- 2012(16148)
- 2011(14427)
- 2010(14789)
- 2009(13891)
- 2008(14091)
- 2007(12956)
- 2006(11232)
- 2005(10153)
- 学科
- 济(62138)
- 经济(62066)
- 管理(47586)
- 业(45917)
- 企(38716)
- 企业(38716)
- 方法(31525)
- 数学(27420)
- 数学方法(27176)
- 财(19561)
- 农(16556)
- 中国(14342)
- 务(14035)
- 财务(14000)
- 财务管理(13970)
- 业经(13387)
- 企业财务(13359)
- 学(12288)
- 贸(12022)
- 贸易(12018)
- 制(11730)
- 易(11674)
- 理论(11446)
- 农业(10916)
- 地方(10621)
- 和(10034)
- 银(9618)
- 银行(9597)
- 融(9125)
- 金融(9123)
- 机构
- 大学(221360)
- 学院(219606)
- 管理(88669)
- 济(88077)
- 经济(86125)
- 理学(76191)
- 理学院(75431)
- 管理学(74185)
- 管理学院(73788)
- 研究(67506)
- 中国(52499)
- 京(45868)
- 财(42407)
- 科学(40806)
- 农(35487)
- 所(34295)
- 财经(33943)
- 江(33296)
- 中心(33072)
- 业大(31780)
- 研究所(30888)
- 经(30623)
- 北京(28860)
- 范(28533)
- 师范(28240)
- 农业(28133)
- 州(26798)
- 经济学(26363)
- 财经大学(25032)
- 经济学院(23932)
- 基金
- 项目(141069)
- 科学(110428)
- 研究(103667)
- 基金(102078)
- 家(88193)
- 国家(87453)
- 科学基金(75186)
- 社会(64115)
- 社会科(60672)
- 社会科学(60648)
- 省(54836)
- 基金项目(54698)
- 自然(49254)
- 教育(49064)
- 自然科(48153)
- 自然科学(48139)
- 自然科学基金(47328)
- 划(46102)
- 编号(44668)
- 资助(42244)
- 成果(37044)
- 部(31848)
- 重点(31029)
- 创(29218)
- 课题(28946)
- 发(28895)
- 项目编号(28008)
- 教育部(27507)
- 科研(27244)
- 创新(27229)
共检索到321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本文在论述投资者信息搜寻的内容、渠道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搜寻的成本和收益,及其所确定信息搜寻的最佳规模,并运用研究结论,对中国投资者的信息搜寻行为进行了分析。由于中国机构投资者数量少、规模小,信息搜寻成本高以及投资者搜寻信息的激励不足等原因,致使中国投资者搜寻信息的效果差、扩散效应弱,融资市场非对称信息问题严重。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投资者 信息搜寻 成本 收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秀林 穆争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振宇 穆争社
经济学研究的是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经济主体的选择行为,即选择行为=f(非对称信息)。传统的经济学在选择行为=f(非对称信息)的模式下展开了经济主体选择行为的研究,但赋予了非对称信息特殊的内涵,致使分析存在一定问题。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还原了非对称信息的真实,并以其为独特的视角,完成了对经济主体选择行为的研究。
关键词:
理性人 非对称信息 信息经济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月琳 胡玲玲 刘济群
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探讨投资者网络信息搜寻方式、选择不同方式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对网络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综合分析19位个体股票投资者(简称"投资者")的访谈数据,发现投资者网络信息行为具有不同特征:一些投资者仅通过浏览的方式获取信息,多数则通过浏览为主、搜索为辅的搜寻方式获取信息;大多数投资者在获取投资信息的过程中都倾向于后者;投资者的投资经验及投资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信息搜寻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
信息行为 搜索 浏览 投资信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本文以金融产权的特征与非对称信息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金融市场的萎缩为逻辑起点,说明了金融市场萎缩对商业银行、投资者以及社会(政府)利益的损害,阐述了信息劣势方借助信息甄别行为,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消除非对称信息,消灭金融市场萎缩现象的问题。指出,由于投资者信息甄别行为的规模不经济以及外部性问题,致使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的主体是政府而非投资者;提出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目标是形成对商业银行的分离均衡,遵循的原则是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边界。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强制性信息披露 分离均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 黄孝祥 孙茜
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为研究背景,在对上市公司与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对我国股市中绩差股的投资价值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特征,这种非对称性不仅表现在同类公司的不同信息上,而且还表现在同类信息对不同的公司上;在上市公司信息公告服从随机游走的条件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反应的非对称性必然导致差公司股票相对于好公司股票更有投资价值;现实证券市场中,选择投资差公司股票的策略不能有效战胜市场的原因在于,好公司的利好消息更频繁,差公司的利空消息更频繁,差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由无风险收益、相对风险补偿和信息价值三部分构成,其中信息价值是最为重要的决定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新玲 黎鹏
一、博弈双方非合作的统计造假博弈模型在统计管理中,上级统计机关与下级统计数据填报单位二者实际上是处于信息非对称的状况,上级统计机关并不能及时、准确且完全地了解数据填报单位的行为,按照标准的委托——代理分析范式,上级统计机关作为委托人,而填报单位作为代理人,代理人了解自己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雪军 马国旗
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两者在信息搜寻和信息解读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两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信息融入市场过程的行为不同。为了减小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高市场有效性,必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同时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保护。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机构投资者 投资者保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章融 金雪军 马国旗
中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两种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包括信息经济学中信号传递、委托代理激励和声誉模型三个理论。我们认为完善信息披露、设计最优的委托代理合同(特别要优化股权结构)和建立声誉机制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信号传递 委托代理 声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丹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会计师事务所和投资者分别有两种不同的战略选择。通过初步博弈分析发现低信任与低质量的相互促进构成了一种低效率陷阱,导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信誉缺失,重复博弈模型的构建进一步得出了摆脱低信誉的条件。加强的信誉,确保质询权,建立高报酬机制及加大违规处罚力度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信誉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碧蕊 鄂成国 段灿
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基本义务,是在证券市场上保护投资者利益、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文章使用演化博弈对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个群体组成的证券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了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行为二者之间的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群体组成的证券市场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结果与博弈双方的学习能力、博弈环境的变化以及所选策略的适应度有关。最后,针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投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
有限理性 演化博弈 信息披露 投资者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孔岳 范晓涛
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信息对称以及投资者有限理性的前提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文章借助于博弈模型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由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投资者的认知能力存在偏差,投资者仍然只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投资,投资失误总是存在。
关键词:
信息对称 有限理性 纳什均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小林 孔东民
本文利用特有的机构投资者私有信息搜寻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搜寻、透明度与私有信息套利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搜寻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降低了私有信息套利,而且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信息披露透明度在私有信息套利严重的公司对降低私有信息套利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与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私有信息套利存在交互效应,随着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提高,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对私有信息套利的边际效应下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易 王晓亮 梁晨曦
文章利用剩余收益折现模型度量企业内在价值,构建了二级市场内在价值定价效率、交易价值定价效率指标,选用2014—2021年定向增发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爬虫技术收集定向增发公司的百度指数数据,从投资者关注视角出发,兼顾投资者理性与非理性,分析投资者关注对定向增发二级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定向增发二级市场内在价值定价效率;投资者关注能够影响投资者情绪进而降低定向增发二级市场交易价值定价效率。本研究可为中小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理性与非理性行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为证监会监督互联网平台等媒体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获取信息的准确性提供政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