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3)
2023(3783)
2022(3207)
2021(2981)
2020(2689)
2019(6140)
2018(5940)
2017(12000)
2016(6470)
2015(7049)
2014(6814)
2013(6906)
2012(6592)
2011(5920)
2010(5913)
2009(5692)
2008(5918)
2007(5390)
2006(4884)
2005(4561)
作者
(20253)
(16850)
(16808)
(15946)
(10976)
(8360)
(7546)
(6530)
(6467)
(6071)
(5727)
(5716)
(5636)
(5607)
(5449)
(5274)
(5137)
(5113)
(5074)
(4838)
(4292)
(4284)
(4121)
(4060)
(3864)
(3853)
(3795)
(3689)
(3595)
(3434)
学科
(29344)
经济(29289)
(23546)
管理(22768)
(21811)
企业(21811)
方法(15966)
数学(14358)
数学方法(14262)
(12060)
(9591)
财务(9586)
财务管理(9571)
企业财务(9386)
(6275)
(5883)
中国(5189)
(5106)
业经(5011)
(4624)
(4570)
金融(4570)
(4163)
贸易(4161)
(4049)
体制(3974)
(3738)
银行(3716)
关系(3594)
理论(3586)
机构
大学(99198)
学院(95754)
(41314)
经济(40583)
管理(37527)
研究(33594)
理学(32419)
理学院(32115)
管理学(31559)
管理学院(31407)
中国(26116)
(21721)
(20909)
科学(19990)
(18107)
(18091)
财经(17146)
研究所(16112)
(15743)
业大(14775)
中心(14567)
农业(14479)
(14174)
北京(13475)
财经大学(13157)
经济学(12546)
(12099)
商学(11560)
商学院(11480)
经济学院(11302)
基金
项目(61769)
科学(48812)
基金(47664)
(43072)
国家(42728)
研究(39992)
科学基金(36448)
自然(26417)
社会(25977)
自然科(25896)
自然科学(25883)
自然科学基金(25477)
基金项目(24756)
社会科(24712)
社会科学(24699)
(22078)
资助(21206)
(19845)
教育(18831)
(14652)
编号(14352)
重点(13722)
教育部(12571)
科研(12564)
(12446)
计划(12038)
大学(11812)
创新(11693)
人文(11681)
成果(11613)
期刊
(45264)
经济(45264)
研究(29262)
(19238)
学报(18298)
中国(18283)
管理(15962)
科学(15819)
(15307)
大学(13731)
学学(13210)
(11491)
金融(11491)
农业(10156)
财经(9647)
(8149)
经济研究(7735)
技术(6882)
教育(6216)
(6015)
国际(5824)
问题(5764)
业经(5746)
(5601)
财会(5270)
技术经济(5257)
会计(4951)
世界(4806)
统计(4797)
(4689)
共检索到147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侯定海  袁野  
本文以北交所设立宣布窗口期新三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投资者投机偏好的动态变化对原精选层股票预期收益的影响,为研判北交所市场运行规律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投机偏好具有定价效应,对原精选层超额收益具有较好的预测和解释能力。创新层做市板块是原精选层与创新层交投情绪传递的重要纽带。投资者投机偏好与原精选层预期收益的关系是随着预期收益的高低而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投资者在前期账面盈利和损失状态下的投机偏好具有不对称性,在面临损失域时投机偏好趋于更加强烈。据此,本文结合北交所开市,提出优化北交所及新三板分类投资者投机偏好及行为偏差的监测体系等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昌生  王永锋  池阳春  
风格投资对投资者的组合选择和股票收益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我国个体投资者2006-2011年间的交易数据,本文发现其组合选择存在显著的风格偏好,他们的风格偏好转换主要受资产价格变化驱动,而非基于基本面信息。个体投资者对风格组合的需求变动表现为负反馈,其财富水平在风格偏好转换中遭受了损失,因此,个体投资者风格偏好转换引起的需求变动是市场中的噪音。同时,由于不同风格组合在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中存在竞争,个体投资者风格偏好转换对极端风格组合收益的影响方向相反,且难以套利的风格组合受到的影响程度更高,这表明个体投资者系统性的需求变动是影响股票横截面收益的重要因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永锋  胡昌生  
噪音交易是影响股票收益的重要风险因素,对于那些噪音交易活跃、套利成本较高的股票,噪音交易者需求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以我国个体投资者2006年-2011年的交易数据为样本,按照公司特征对样本股进行分组,发现个体投资者对小盘、低价、高账面市值比、高收益和高特质波动的股票具有更强的交易偏好,且对股票需求的变动存在显著的系统相关性,个体投资者需求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与其交易偏好有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个体投资者交易行为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证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晓兰  沈翰彬  祝宇  
本文以投资者在东方财富网股吧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表的90多万条帖子为研究对象,通过IP地址识别,构建本地关注指标;并利用计算机文本挖掘技术,提取网络发帖所体现的情绪倾向,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实证结果显示,本地关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取决于投资者情绪,当投资者持积极情绪时,本地关注对股票收益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投资者持消极情绪时,该影响显著为负。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下本地关注对股票交易量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积极情绪下的影响程度比消极情绪下更大。此外,本地关注与投资者情绪的交叉效应在上市公司样本数量较多的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这五个区域都存在,并与整体样本的特征基本一致,但在样本数量较少的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辰星  
以股票投资者的基本情况为起点,通过调查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征来分析他们的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初步设定年龄、性别、学历、职业、股龄、风险承受能力为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投资者中,风险中立者的比例最大,风险厌恶者其次,风险爱好者最少。当股市处于正常周期时,投资者有预期为正的、较小的未来收益,因此其呈现弱风险规避的特征,表现出相对较强的理性特征和一定的投机心理。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学历和职业是影响股票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主要因素,而年龄、性别、股龄、风险承受能力对股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新顺  
投资者的理性、非理性和非理性程度以及与此相关的生存性,一直是行为金融学关注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既定的理性与非理性定义的基础上,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和一般效用偏好函数,分析了完全竞争市场中理性投资者理性与非理性投资者相互影响下的几种生存情况,并导证出此两类投资者的均衡红利(消费)分布、单独生存和共同生存的条件。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票市场的均衡价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梁昱  张伟强  
在新兴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容易受到投资者投资偏好的影响。其中,投资者的博彩性投资偏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实际情况,借鉴并改进了过往文献对于博彩型股票的分类方法,将高个体偏度、高个体波动率、低价格和高超额换手率的股票定义为博彩型股票,并发现个人投资者过度配置了博彩型股票,存在明显的博彩性投资偏好。本文验证了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博彩型股票未来收益表现较差的结论,说明投资者偏好博彩型股票的投资行为存在非理性偏误。同时,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在投机性相对较强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中的博彩型股票未来收益表现更差;无论市场在上升或下降环境中,博彩型股票的未来负超额收益一直稳定存在。因此,本文认为应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加强投资者教育,以降低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偏差,维护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梁昱  张伟强  
在新兴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容易受到投资者投资偏好的影响。其中,投资者的博彩性投资偏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实际情况,借鉴并改进了过往文献对于博彩型股票的分类方法,将高个体偏度、高个体波动率、低价格和高超额换手率的股票定义为博彩型股票,并发现个人投资者过度配置了博彩型股票,存在明显的博彩性投资偏好。本文验证了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博彩型股票未来收益表现较差的结论,说明投资者偏好博彩型股票的投资行为存在非理性偏误。同时,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在投机性相对较强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中的博彩型股票未来收益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司徒健彬  莫紫莹  
本文检验了中国基金市场投资者的地域偏好。通过回归结果表明:基金投资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偏好,并且更倾向于投资相同经济地区的股票;基金投资者的地域偏好在2007年以后表现得更为显著,且不同地区的基金投资者地域偏好程度差异较大。这种地域偏好的存在是因为基金投资者持有的本地股票比非本地股票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这种差异显示了基金投资者能发掘本地公司信息,并通过信息优势获利。本文还发现小规模基金、管理费率低的基金和封闭式基金更倾向于投资本地资产,且小规模基金、管理费率高的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在投资中有更优表现。此外,地域偏好使基金投资者在本地投资中获得了更好的绩效,因此,监管部门需注意改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以减轻信息不对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翟伟丽  何基报  周晖  才静涵  
本文利用2005~2008年深圳A股市场的数据,对各类投资者的交易偏好及其差异、交易偏好与股价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偏向于交易大盘股、高价股、低市盈率股和非ST股。各类个人和机构之间的交易偏好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月末平均持股市值在10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对小盘股、低价股、高市盈率股、ST股的偏好程度比其他个人投资者高;(2)无论是按规模、价格、市盈率、是否ST股对股票进行分类后利用Panel固定效应模型,还是应用一般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都表明,个人交易偏好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军  吴冲锋  
国际投资者因中国经济快速成长而投资A股、H股、B股等中国股票资产。已有研究从硬分割和软分割角度研究了A-H和A-B股折扣率形成原因。本文进一步从国际与国内投资者的价值偏好差异来研究折扣率差异。对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折扣率和上市公司的价值变量显著负相关,表明国际投资者偏好价值型的中国股票资产,导致其折扣率偏低。相对信息不对称,价值偏好差异是更重要的资本市场软分割因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葛丽  宋凯艺  
本文选取2000年-2020年沪深A股月数据,运用Fama-Mac Beth两阶段回归法研究特质风险与股票预期收益关系,实证发现股市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原因为卖空限制。当股市不存在卖空限制时,特质波动率异象消失。并且当股票存在潜在收益时,特质风险与股票预期收益呈显著正相关;当股票存在潜在损失时,特质风险与股票预期收益呈显著负相关,这与累积前景理论研究结果一致。本文基于系数分解法探究发现相比其他因素,换手率对两者关系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辉  
本文根据上海A股市场流通总市值计算波动率,并将整个市场分为上涨阶段和下降阶段以及将波动率分为可预见部分和不可预见部分,来探讨市场收益与波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股市是弱有效性,其投资者整体上是风险偏好者,并且投资者在市场下降阶段的行为比上涨阶段的行为复杂得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仁和  程昆  张凤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来对投资者未预期到的股票收益方差进行分解,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未来预期现金流消息和投资者未来预期收益消息对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相差不大。关于未来收益的消息并不独立于关于红利的消息,非预期收益更多地受到了未来预期现金流消息和未来预期收益消息之间的交互影响;未来收益的冲击与未来红利的冲击正相关,意味着关于基本面的好消息会伴随着未来预期收益的上升,股价对红利消息的反应速度低于当投资者期望收益固定时股价对红利消息的反应速度,说明市场效率较低。预期收益过程的持久性意味着预期收益的变化能够引起较大的股价下跌,预期收益1%的增加会引起5%~6%的资本损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徽  陈习定  张芳芳  谢家智  
本文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及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加剧了股票的波动,但股票波动加剧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会增加当期股票收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净增加会显著提高下期股票收益率;(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当期夏普比率较高,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下期夏普比率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