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7)
2023(5492)
2022(4369)
2021(4011)
2020(3284)
2019(7529)
2018(6923)
2017(13866)
2016(6758)
2015(7395)
2014(7331)
2013(7213)
2012(6623)
2011(5942)
2010(6319)
2009(6642)
2008(5689)
2007(5165)
2006(4744)
2005(4563)
作者
(18255)
(15125)
(14970)
(14510)
(9619)
(7278)
(6829)
(5881)
(5590)
(5404)
(5103)
(5008)
(4860)
(4768)
(4630)
(4623)
(4435)
(4322)
(4253)
(3978)
(3728)
(3715)
(3444)
(3426)
(3421)
(3329)
(3258)
(3114)
(3019)
(2998)
学科
(31856)
经济(31821)
(25559)
金融(25559)
(24683)
(22841)
企业(22841)
管理(22527)
(21799)
银行(21799)
(21247)
中国(15328)
方法(14188)
(12585)
数学(11719)
数学方法(11648)
中国金融(10946)
(9909)
财务(9895)
财务管理(9888)
企业财务(9665)
(9361)
业经(8019)
理论(7271)
地方(7060)
(6125)
(5833)
(5276)
(5267)
贸易(5259)
机构
大学(100706)
学院(99390)
(47412)
经济(46498)
管理(39091)
理学(33743)
理学院(33463)
管理学(33016)
管理学院(32854)
中国(31390)
研究(29944)
(25198)
财经(20210)
(19578)
(18335)
(17269)
金融(16949)
经济学(16347)
中心(16025)
(15861)
财经大学(15399)
银行(15348)
经济学院(14781)
(14431)
科学(13977)
(13566)
人民(13513)
(13406)
商学(12748)
商学院(12644)
基金
项目(60876)
科学(49418)
基金(46735)
研究(46371)
(38823)
国家(38462)
科学基金(34526)
社会(32043)
社会科(30654)
社会科学(30648)
基金项目(24353)
(22398)
教育(21184)
自然(20915)
自然科(20514)
自然科学(20511)
自然科学基金(20174)
资助(19433)
(18403)
编号(18219)
成果(15086)
(14216)
国家社会(13591)
重点(13413)
(13340)
教育部(13206)
人文(13046)
(12686)
(12615)
(12496)
期刊
(50459)
经济(50459)
研究(33038)
(28323)
金融(28323)
(20594)
中国(17096)
管理(15362)
财经(11122)
学报(10978)
科学(10856)
(9502)
大学(9371)
学学(9033)
(8813)
经济研究(8693)
教育(7670)
技术(6838)
业经(6553)
国际(6339)
问题(6265)
(6074)
理论(5717)
财会(5178)
实践(5053)
(5053)
农业(4840)
中国金融(4826)
商业(4823)
技术经济(4806)
共检索到155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燕然  韩立岩  
通过推广DSSW(1990)的噪音交易者模型,用投资者情绪理论解释了证券市场的"异象",并对证券市场的部分"异象"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国内金融市场存在一个新的"异象",即历史波动高的组合,其后收益率低,而历史波动低的组合,其后收益率高。并且发现,国内市场不存在价值溢价现象,尽管高PB的组合收益最低,但低PB的组合收益不是最高,而是中PB的组合收益最高,因此在国内运用FAMA三因子模型要谨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锁云  李静萍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20世纪8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学科,它试图解释金融市场中实际观察到的,或是金融文献中论述的,与传统金融理论相悖的异常现象(Anonymous Phenomenon)。按照传统金融理论的假设,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理性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东锴  蒋先玲  张婷  
利用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月度数据,采用月调整组合方式,分别利用双变量T检验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检验中国股票市场中"价格异象"的存在性,利用相关分析法检验了价格异象不属于小公司异象,利用Tobit模型研究个人投资者持股的决定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投资者情绪指数,分析投资者情绪、卖空障碍与价格异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股票价格越低,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投资者情绪和卖空障碍是导致价格异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鹿坪  姚海鑫  
以2007-2011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依据行为金融理论实证检验了投资者情绪对应计异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情绪高涨(低迷)期,会计应计错误定价的程度更高(低)。进一步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对投资者情绪与应计异象之间关系的影响在不同窗口期存在差异,在短期内增强了投资者情绪对应计异象的正向影响,但在长期则减轻了投资者情绪对应计异象的正向影响。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投资者情绪与应计异象之间关系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温英杰  刘炜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是国内外基金市场的普遍现象,而传统经济理论在解释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方面的失败对“市场有效性假说”提出了质疑。当我们在界定了“噪声交易者风险”的内涵和简单介绍了DSSW模型之后,对中国封闭式基金折(溢)价做出了一个尝试性的解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博  
本文从资产定价与行为金融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投资者情绪理论,在资产定价中加入情绪因子,提高了资产定价的解释能力,采用马尔可夫可转换分析,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资产定价的非线性形成,同时投资者情绪理论也促进了金融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发展,通过研究本人认为在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投资者情绪理论体系及在数理研究方法的创新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对文化和社会特质性研究及金融资源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金融观,而对投资者情绪理论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对理论本身的研究,更应该加大对应用性及其对金融监管的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钊霞  骆润葳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2011—2018年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数字金融与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融资的非线性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数字金融水平的提升,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不断下降,因而会推动企业投资水平的上涨。当投资者情绪处于高位时,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强烈,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不理性和不完善的特性。综合来看,我国资本市场需要进一步开放,加强优胜劣汰并引导企业合理投资;与此同时,我国需要不断推进数字金融的建设,这对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海燕  杨朝军  
投资者情绪是行为金融研究的重点,它对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运行造成重大影响。文章从投资者情绪定义、影响因素、测度指标、研究方法及现状几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现有研究情绪指标指标单一、适宜性较差等不足,结合中国金融市场与国外市场相比仍然存在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市场投机较大、金融产品结构单一等特点,提出了未来关于投资者情绪方面的研究应关注投资者结构、投资者心理、投资者指标构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奇志  
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心理学方面的发现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股票市场的研究中,尤其是对投资者 :行为的研究方面。本文运用经济学家最为感兴趣的一些心理学发现,解释了某些投资者的行为,最后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的现实状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葵  
金融中介因其所承载的功能而存在和发展——这是金融中介功能分析范式的主要观点。本文试图从 参与金融活动的另一方——投资者需求的视角对金融中介的演进提出一个初步的解释框架:投资者风险感受的变 化决定着投资者对金融品种和金融机构风格的选择,成为推动金融中介形成和演变的动因之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婷  于瑾  吕东锴  
本文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三大新兴市场月度投资者情绪指数。然后,基于账面市值比、盈利价格比、现金流价格比和红利价格比四种指标,全面探讨了三大新兴市场存在的价值溢价异象,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价值型和成长型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导致了价值溢价异象的产生。最后,采用转换回归法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对价值溢价的预测能力,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三大股票市场的价值溢价均具有预测能力,但预测效果存在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宝  臧日宏  覃诚  赵振宇  
近年来,同群效应成为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原因之一,深受学者广泛关注。在2009—2020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投资者情绪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金融化行为同群效应,并进一步探究企业异质性特征下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越活跃,企业金融化行为受同群企业金融化行为影响就越大,即投资者情绪放大企业金融化行为同群效应;投资者情绪对企业金融化行为同群效应的放大作用在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高、总经理和董事长二职合一的企业中更明显。因此,为减少企业金融化行为受同群效应的影响程度,抑制企业“脱实向虚”,政府应该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金融素质,避免资本市场中投资者情绪过分波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等都是必要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祝宝江  王炜琪  陈国雄  
关于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理论研究,相对于以往金融和贸易等传统传染渠道对投资者情绪非理性因素引起的"纯传染"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在当前的国际投资及贸易环境状况的背景下,以中美两国投资者情绪为研究对象,构建中美两国投资者情绪指标,通过Copula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传染性。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会导致中国投资者情绪发生变化并且传染效应为单向传导,在不同阶段呈现波动状态,且二者Copula时变相关系数在金融危机发生时期达到最大值,充分印证中美投资者情绪在金融危机发生期间传染效应发生概率明显增强且达到最大化。因此,在金融危机平稳期及预警期应实施相应预警、管控及应急处置政策、方案,引导投资者情绪向理性方向发展,并不断完善我国资本流动管制政策,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楚琦  杨杨  
文章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视角出发,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的高低与股票收益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企业使用衍生品会显著降低高涨的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提升作用,即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二者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波动越大,公司股票收益越低。研究结论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理性投资,并为金融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以及上市公司合理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