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1)
- 2023(10256)
- 2022(8141)
- 2021(7362)
- 2020(6187)
- 2019(14235)
- 2018(13799)
- 2017(27970)
- 2016(14838)
- 2015(16817)
- 2014(16740)
- 2013(16556)
- 2012(15021)
- 2011(13272)
- 2010(13233)
- 2009(12661)
- 2008(13277)
- 2007(11957)
- 2006(10666)
- 2005(9871)
- 学科
- 济(70887)
- 经济(70810)
- 业(56328)
- 管理(54224)
- 企(49140)
- 企业(49140)
- 方法(36552)
- 数学(32619)
- 数学方法(32448)
- 财(25971)
- 务(20560)
- 财务(20528)
- 财务管理(20494)
- 企业财务(19945)
- 中国(17146)
- 农(16330)
- 业经(15690)
- 制(14318)
- 融(11964)
- 金融(11964)
- 贸(11403)
- 贸易(11395)
- 农业(11206)
- 银(11091)
- 银行(11067)
- 易(11043)
- 体(10595)
- 行(10303)
- 学(10214)
- 理论(9818)
- 机构
- 大学(223623)
- 学院(220060)
- 济(97594)
- 经济(95940)
- 管理(91171)
- 理学(78207)
- 理学院(77555)
- 管理学(76588)
- 管理学院(76163)
- 研究(66854)
- 中国(55641)
- 财(51299)
- 京(45111)
- 财经(41084)
- 经(37484)
- 科学(34952)
- 所(32217)
- 江(31851)
- 中心(31778)
- 经济学(31408)
- 财经大学(30896)
- 农(29312)
- 经济学院(28561)
- 北京(28405)
- 研究所(28146)
- 业大(27280)
- 商学(27260)
- 商学院(27042)
- 州(25855)
- 范(24831)
- 基金
- 项目(139890)
- 科学(112474)
- 基金(106748)
- 研究(103022)
- 家(91232)
- 国家(90516)
- 科学基金(80072)
- 社会(69345)
- 社会科(65960)
- 社会科学(65944)
- 基金项目(55820)
- 自然(51082)
- 省(50987)
- 自然科(49934)
- 自然科学(49927)
- 自然科学基金(49147)
- 教育(47579)
- 资助(44471)
- 划(42967)
- 编号(41059)
- 成果(34236)
- 部(32810)
- 重点(30458)
- 国家社会(29794)
- 教育部(29476)
- 人文(28782)
- 创(28724)
- 发(27798)
- 大学(27399)
- 项目编号(27079)
- 期刊
- 济(103461)
- 经济(103461)
- 研究(65575)
- 财(45788)
- 中国(38357)
- 管理(34621)
- 学报(30633)
- 融(27879)
- 金融(27879)
- 科学(27437)
- 农(25370)
- 大学(23850)
- 财经(22483)
- 学学(22454)
- 经(19016)
- 经济研究(17724)
- 技术(16672)
- 教育(16530)
- 农业(16485)
- 业经(15679)
- 问题(13968)
- 财会(13622)
- 贸(12907)
- 会计(12840)
- 理论(12225)
- 国际(11940)
- 图书(11607)
- 技术经济(11310)
- 商业(10874)
- 实践(10799)
共检索到331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曲晓辉 黄霖华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综合运用价值相关性理论和投资者情绪理论,以2007-2011年持有PE公司股权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PE公司IPO核准公告的信息含量和IPO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IPO核准公告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而且与IPO公允价值显著正相关。同时,投资者情绪对IPO核准公告和IPO公允价值之价值相关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机构投资者对IPO核准公告信息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全面引入国际趋同的公允价值计量规范之经济后果评估,以及投资者情绪和机构投资者在传递市场有效信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霖华 曲晓辉
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下,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之价值相关性。基于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174个样本数据,运用Feltham and Ohlson模型的修正模型,本文研究发现,长期股权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而且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度强于影响净资产变动的其他项目。同时,证券分析师关于买入和增持的评级,对绩优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公允价值确认的价值相关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但是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作用则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墨竹
本文对A股市场ETF总资金流与市场收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将国内已有研究由传统型开放式基金扩展到ETF这种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结论显示:负反馈交易假说和套期保值假说能够解释市场收益对ETF总资金流的影响;而对于ETF总资金流对市场收益的影响,金融危机前主要由价格压力假说间接解释,金融危机后则由投资者情绪假说所解释,资本市场总资金量和ETF投资者结构的变动是导致上述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ETF资金流 市场收益 投资者情绪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储小俊 吴冲锋 曹杰
本文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检验了投资者情绪是否是内部人交易的信息来源。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越高,内部人卖出倾向增加、卖出强度增大,内部人买入倾向降低、买入强度减小。投资者情绪对内部人卖出的影响大于其对内部人买入的影响效应。在控制投资者情绪后,公司未公开的季度业绩变化信息并未对内部人的卖出交易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一现象符合"前景理论"的"确定效应"。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内部人交易 信息来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建华
近年研究发现,在多国股市中,本月个股最大日收益率能显著负向预测下月个股异常收益,该资产定价异象被称为极大日收益率效应。多篇文献认为投资者偏好极端收益率是该效应的成因。本文认为受投资者情绪及公司信息透明度影响的投资者认知偏差可解释中国A股市场中的极大日收益率效应,并证明市场情绪高涨期,低信息透明度公司股票中该效应最明显。该研究丰富了极大日收益率效应存在性及其成因的研究,对公司及监管实践均有启示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镇
动量效应是证券市场中普遍存在的"异象"之一,以往对其存在性的研究多从风险、股票特征、市场状态等角度出发而忽略了投资者情绪可能带来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根据所构建的投资者情绪复合指数将样本期划分为情绪乐观期和情绪悲观期,以我国上证A股市场为例,实证检验了不同情绪期内动量收益的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动量效应更易在情绪乐观期出现,即便在控制住风险、股票特征、市场状态等因素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由此说明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才是我国股市产生动量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动量效应 投资者情绪 行为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洪涛 蔡利 蔡春
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0年16个季度公告日为样本,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股票回报为观察对象,对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股市过度反应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相关;(2)过度反应主要存在于估计窗口而非事件窗口;(3)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市值计量模式显著放大了股市泡沫,且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股票回报对公允价值的过度反应程度呈现出非对称性。本文扩展了事件研究法,给出了公允价值引起股市过度反应的具体标准,重点检验了估计窗口的信息含量,使之更加适应于公允价值资产市值计量模式的研究。本文验证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加速器"作用的存在,有助于理解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我国金融稳...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股市过度反应 事件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生 朱雯君
本文以2006~2012年间实施新股增发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增发折价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此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发折价率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此负相关关系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弱,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噪声较大,股价同步性正向反应增发市场信息效率,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能够减轻信息不对称、提高股票增发市场的定价效率。本文探索了我国股票增发市场的股价信息含量,并支持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增发市场定价效率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增发折价 股价同步性 机构持股 信息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侃
本文将研究样本分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和较低的两个样本,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研究了这两个样本中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在将会计盈余分解为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后,两个样本下分析师盈余预测都能反映出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但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样本中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小。在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解为操控性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样本中则不能正确反映出这种差异,且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大。此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含量,这也为研究分析师基本面分析能力提供了一个视角。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博 孙谦 魏志华
以2010~2012年上市的752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比较在破发状态下和未破发状态下新股的定价情况。研究发现,相对于已上市的可比公司,未破发的新股其发行价显著低于可比公司的市场价格,而破发的新股其发行价与可比公司的市场价格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破发的新股其发行价的定价水平显著高于未破发的新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股破发的概率受到新股发行价定价水平和上市期间市场投资者情绪转换的影响。
关键词:
IPO破发 新股定价 投资者情绪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凯 李琴 潘金凤
文章研究了不同信息环境下公允价值的股价相关性。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股票定价,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准则制定研究的重要方面。2006年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按照新旧准则编制两份年报提供的数据,文章采用Ohlson模型分析了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与股票定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环境对公允价值在股票定价中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影响,即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允价值对股票定价的增量作用越显著。
关键词:
信息环境 公允价值 股票定价 价值相关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俊 赵一春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为背景,以2009~2010年沪深两市通过IPO募集股权资本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投资者参与程度、企业内在价值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以市盈率衡量的企业内在价值与IPO抑价负相关;以中签率和换手率衡量的投资者参与程度,与IPO抑价正相关。较低的中签率和较高的换手率,代表更高的投资者参与热情,通常会导致更高的IPO抑价。此外,诸如IPO规模和行业特征等其他因素也会对IPO抑价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虹
本文选择新会计准则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投资)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两个项目,采用增量信息含量法检验我国新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具有增量信息含量以及公允价值表内计量是否比表外披露更具信息含量。研究结果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投资)的表外披露和表内计量,在现有的、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报表信息体系的基础,都具有较强的增量信息含量;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在其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则不具有增量信息含量;从表内计量与表外披露信息含量的比较看,公允价值作为表内计量的信息含量明显高于表外披露。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潘妙丽 蒋义宏
将中国大陆1394家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7年期间5576份年报,分为熊市悲观样本组与牛市乐观样本组,用Givoly&Hayn(2000)的应计项目模型和Ball&Shiva-kumar(2005)的应计项/现金流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熊市悲观样本组的应计利润以及非经营性应计利润较低,会计盈余下降周期与熊市悲观周期吻合;牛市乐观样本组的应计利润以及非经营性应计利润较高,会计盈余上升周期与牛市乐观周期一致。上市公司经营者(代理人)操纵应计项目以及刻意安排应计项目在牛市与熊市之间回转,使得熊市悲观周期会计盈余被低估而牛市乐观周期会计盈余被高估,以迎合投资者(委托人)牛市过度乐观而熊市过度...
关键词:
股市周期 投资者情绪 盈余管理 应计利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栋 王新宇
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2009年6月新股发行改革后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股发行改革后我国IPO抑价率依然很高;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这些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重要因素,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我国不同分位点上IPO抑价影响因素有很大的不同。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分析不同抑价程度下IPO抑价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投资者情绪 IPO抑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套利限制、投资者情绪与倒“V”型证券市场线——基于我国A股市场的证据
投资者情绪、买卖非均衡性对基金收益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基金指数的经验证据
投资者关注与IPO异象——来自网络搜索量的经验证据
媒体报道、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来自创业板的证据
公允价值计量与投资者决策的相关性——A股金融保险行业的经验证据
究竟是大股东利益输送抑或投资者乐观情绪推高了定向增发折扣——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据
市场周期、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决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IPO超额抑价的成因分解与再检验——来自沪深A股核准—询价发行的经验证据
公司创新、投资者情绪与研发投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