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5)
2023(14096)
2022(12371)
2021(11662)
2020(9831)
2019(22838)
2018(22781)
2017(44750)
2016(24109)
2015(27185)
2014(27249)
2013(26759)
2012(24119)
2011(21730)
2010(21869)
2009(20283)
2008(19901)
2007(17476)
2006(15259)
2005(13626)
作者
(68478)
(56899)
(56602)
(53984)
(36412)
(27266)
(25593)
(22260)
(21549)
(20467)
(19405)
(19098)
(18066)
(18023)
(17507)
(17484)
(16959)
(16796)
(16297)
(16227)
(13970)
(13956)
(13692)
(13028)
(12673)
(12607)
(12600)
(12464)
(11397)
(11043)
学科
(98063)
经济(97927)
管理(76995)
(71223)
(61627)
企业(61627)
方法(48261)
数学(42338)
数学方法(41648)
(28317)
(23890)
中国(23351)
业经(21612)
(21253)
(19209)
(18525)
财务(18442)
财务管理(18410)
企业财务(17532)
理论(17000)
地方(16999)
(16570)
贸易(16562)
(16091)
农业(15591)
技术(15377)
环境(14968)
(14928)
(14848)
银行(14810)
机构
大学(346207)
学院(343579)
管理(140680)
(137785)
经济(134832)
理学(122718)
理学院(121435)
管理学(119158)
管理学院(118533)
研究(108555)
中国(80688)
(72505)
(66241)
科学(65884)
(53219)
财经(53101)
(49519)
业大(49298)
中心(49156)
(48929)
研究所(48261)
(48181)
北京(45719)
(43417)
师范(43044)
经济学(41542)
财经大学(39699)
(39689)
(39626)
农业(38571)
基金
项目(235746)
科学(186826)
基金(173043)
研究(172521)
(149395)
国家(148218)
科学基金(129219)
社会(109372)
社会科(103829)
社会科学(103801)
基金项目(91731)
(91157)
自然(84929)
自然科(83009)
自然科学(82994)
自然科学基金(81480)
教育(80205)
(76501)
资助(72339)
编号(70319)
成果(56572)
(52594)
重点(51966)
(49115)
(48097)
课题(47811)
教育部(45842)
创新(45775)
(45632)
科研(44905)
期刊
(147640)
经济(147640)
研究(101083)
中国(62459)
管理(52329)
(51485)
学报(51094)
科学(47715)
(44302)
大学(39674)
教育(37375)
学学(37372)
农业(30552)
技术(30414)
(28799)
金融(28799)
财经(26050)
业经(23799)
经济研究(23781)
(22159)
问题(18881)
理论(17123)
技术经济(16988)
图书(16394)
科技(16168)
统计(15955)
实践(15647)
(15647)
(15565)
现代(15316)
共检索到493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红兵  张兵  陈慰  
本文检验了1995~2018年间中国A股市场的规模溢价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投资者情绪与卖空限制等因素在规模溢价效应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规模溢价效应,多空策略组合下的年均回报高达13.08%。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是促成上市企业规模溢价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式融资融券制度安排所降低的卖空限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均显著抑制了规模溢价效应。通过时序因子构造方法,本文将投资者情绪规范化为定价因子,进一步完善了Fama-French的三因子定价模型,为规模溢价的解释提供了更有力的实证模型。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监管层要密切关注并引导投资者的情绪,并在融资融券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卖空机制,提高市场有效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仁  寇跃晨  逯明  
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其投资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对自身投资结果及整个交易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而如何客观合理地度量投资者情绪一直是实际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综合显性指标法和代理变量法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出上海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SSMISI,希望借此全面客观地衡量投资者情绪,并依据构造的情绪综合指数对行业情绪溢价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行业情绪β值反映22个行业对于投资者情绪变动的敏感度。对行业情绪溢价的分析,一方面细化了对投资者情绪理论的研究,指出不同行业的情绪敏感性差异;另一方面,对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时的行业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潇潇  杨春鹏  
文章通过估计五种情绪代表的第一主成分构造了一个总情绪指数,检验投资者情绪和A股溢价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小市值型股票溢价与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大市值型股票溢价主要与其它非情绪因素有关。与小市值型股票价格更易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的实证结论一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迟骏  杨春鹏  
本文选取我国2011年至2017年间日频度股票ETF数据,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的投资者情绪指标,根据逐笔交易数据构造表征投资者交易行为的买卖非均衡指标,实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分别对ETF折溢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联合影响也显著为正。进一步地,文中还检验了在含有Fama-French三因子作用的条件下以及机构持股比例作为调节变量的条件下,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实证结果依然相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立岩  伍燕然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运用不完全理性投资者的情绪譹全面解释国内市场IPOs之谜,并且论证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首先论证国内理性解释的前提不成立;其次全面解释IPOs之谜的三大现象;进而利用其他反映情绪的指标间接证明新股首日收益是情绪指标;最后,证实情绪和市场收益之间存在双向反馈关系,以及情绪对市场收益的跨期反向影响(长期收益反转)和短期市场收益与情绪的相互正向影响(短期收益惯性),从而论证了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而一旦证实情绪可解释市场短期收益惯性、长期收益反转的现象,逻辑上就可以解释行为金融学中著名的"过度波动之谜"和"股权溢价之谜",因此本文的贡献将不限于解释IPOs之谜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高艺  
IPO溢价现象普遍地存在于各个国家的不同市场中,IPO溢价过高也是我国创业板市场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我国创业板IPO溢价现状,然后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构造代理变量衡量投资者非理性行为,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对IPO溢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创业板市场上,IPO溢价率受到换手率、投资者认知偏差、投资者信心程度和投资者所处环境的显著为正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秀  杨欣  
一、引言早期的金融学理论认为市场是充分有效,没有系统性错误定价,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系统性的错误定价,并称之为异象。高交易量回报溢酬作为一种市场异象,是指在一天或一周经历异常高交易量的股票,在未来的一个月内收益率会较高;而异常低交易量的股票,未来的收益会较低。投资者可以利用股票以前交易量信息对股票未来收益进行预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士专  杜丽慧  
利用2006年1月~2015年6月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检、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建立向量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探究货币超发、投资者情绪指数对股权风险溢价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货币超发与投资者情绪均为股权风险溢价的格兰杰原因;货币超经济发行率、投资者情绪、股权风险溢价三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货币超经济发行率每增长1%,导致风险溢价降低0.33%,投资者情绪指数每提高1%,风险溢价将增长1.10%;短期波动情况为,货币超经济发行率及投资者情绪指数每增长1%,分别引起风险溢价降低0.90%、0.27%。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剑宏  徐子涵  
投资者非理性情绪和非理性行为作为影响股票风险溢价的重要因素,被纳入研究范畴。本文选取我国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沪深股300只股票日频数据,从投资者情绪以及拥挤交易行为实证分析投资者对资产风险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股票风险溢价之间存在显著同向运动趋势,且在情绪低落期股票价格与投资者情绪存在更为敏感的联动关系。机构投资者拥挤交易行为与股票风险溢价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个体投资者拥挤交易行为与股票风险溢价之间存在显著反向影响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敏杰  王娟  余怒涛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沪深两市2000~2010年间公司发行可转债导致的股价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可转债除权日前,股价存在显著性的正效应,在除权日后存在显著的负效应;股票价格在可转债发行公告日及股权登记日时并不存在显著的负效应,这表明发行可转债的消息到来并没有使股票价格下跌。回归分析表明投资者情绪指标可以很好地解释除权日后的股价负效应,而对除权日前股价正效应没有解释能力,这进一步证明除权日前的股价正效应是由于发行可转债信息本身所驱动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司登奎  李小林  江春  葛新宇  
本文在开放经济框架下构建了包含投资者情绪、股价与汇率变动的内生动态系统,并从理论层面刻画了三者之间的非线性联动效应。进一步地,采用TVP-SV-B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股价的影响在短期内明显,而对汇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股价变动不仅会对汇率起到直接影响,同时,还会通过影响投资者情绪对汇率产生间接"叠加"效应,即投资者情绪在股价与汇率之间发挥着"助推器"作用。鉴于投资者情绪、股价与汇率变动之间的互动机制在异质性环境下显著不同,货币当局可加强公众沟通和预期引导,并以此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区间内波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可斌  唐珺  
基于从市场模型出发,来研究风险溢价在中国是否存在,分析风险系数β值及规模因素对预测股票收益的作用,以及通过数据分段来分析我国股市处于不同运行周期情况下的投资者行为特征,发现:(1)在较为合理的估算方法下,β值对股票收益的作用得到很大的提升,而这一结论与国内一些学者研究的结论有着明显差异。(2)在两个观测期内都没有捕获到正风险溢价存在的证据,即在第一个观测期内存在弱小盘股效应,在第二个观测期内则发现较明显的大盘股效应和负风险溢价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当股市处于较为正常的运行周期时,投资者呈现出较高的理性特征;而当股市处于长期熊市期间时,我国投资者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汤淳  王过京  
近年来,承载着引导资金投向等多项使命,各类绿色指数相继发布,然而绿色指数是否真的对市场产生了影响有待验证。文章以2017-2019年绿色领先类公司股票数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绿色指数发布后样本公司收益率的变化,借以探究绿色指数发布的股价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绿色指数发布对样本公司股价影响显著,指数发布后,公司的异常收益率在整体上显著为正。而长期来看,该股价效应不具备持续性,平均异常收益率会在长期回落。进一步,文章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视角,对该股价效应背后的影响机制做出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指数发布后,投资者情绪明显高涨,并且这种情绪对事件日后的异常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章的研究为评价绿色指数发布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同时对于内在机制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有研究的不足。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军  陆江川  
基于DSSW模型,本文构建了不同预期时间跨度下投资者情绪与股票价格的关系模型,并依据预期时间跨度不同,投资者情绪的均值和方差有不同的特征,分析得出长、短期投资者情绪对股票价格的不同影响。进一步以好淡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检验不同预期时间跨度的好淡指数与股价指数的关系,验证理论分析结论。最后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婷  于瑾  吕东锴  
本文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三大新兴市场月度投资者情绪指数。然后,基于账面市值比、盈利价格比、现金流价格比和红利价格比四种指标,全面探讨了三大新兴市场存在的价值溢价异象,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价值型和成长型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导致了价值溢价异象的产生。最后,采用转换回归法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对价值溢价的预测能力,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三大股票市场的价值溢价均具有预测能力,但预测效果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