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1)
- 2023(10396)
- 2022(8467)
- 2021(7691)
- 2020(6134)
- 2019(14220)
- 2018(13543)
- 2017(27106)
- 2016(14407)
- 2015(15965)
- 2014(15970)
- 2013(16277)
- 2012(15341)
- 2011(13539)
- 2010(13806)
- 2009(12942)
- 2008(13348)
- 2007(11993)
- 2006(10884)
- 2005(10218)
- 学科
- 济(74592)
- 经济(74512)
- 业(52414)
- 管理(50622)
- 企(43900)
- 企业(43900)
- 财(35366)
- 方法(29193)
- 数学(26014)
- 数学方法(25925)
- 地方(22005)
- 中国(21909)
- 务(20547)
- 财务(20533)
- 财务管理(20483)
- 企业财务(19828)
- 农(18318)
- 业经(16205)
- 制(15429)
- 财政(13304)
- 农业(13086)
- 地方经济(12595)
- 融(12371)
- 金融(12370)
- 银(11846)
- 银行(11832)
- 体(11664)
- 行(11267)
- 贸(11150)
- 贸易(11137)
- 机构
- 学院(209313)
- 大学(207193)
- 济(96082)
- 经济(94421)
- 管理(80676)
- 研究(71515)
- 理学(68722)
- 理学院(68042)
- 管理学(67257)
- 管理学院(66863)
- 中国(57231)
- 财(55949)
- 京(42927)
- 财经(40298)
- 科学(38962)
- 经(36536)
- 所(36183)
- 江(31863)
- 中心(31649)
- 研究所(31468)
- 经济学(30205)
- 财经大学(29682)
- 农(29181)
- 北京(27885)
- 经济学院(27359)
- 院(25599)
- 州(25590)
- 范(25180)
- 师范(24953)
- 商学(24719)
- 基金
- 项目(127706)
- 科学(102203)
- 研究(94843)
- 基金(94535)
- 家(80557)
- 国家(79841)
- 科学基金(69978)
- 社会(63951)
- 社会科(60991)
- 社会科学(60978)
- 基金项目(49651)
- 省(49052)
- 自然(43234)
- 教育(42873)
- 自然科(42327)
- 自然科学(42319)
- 自然科学基金(41571)
- 划(40321)
- 资助(39334)
- 编号(37046)
- 发(32032)
- 成果(30260)
- 部(29166)
- 重点(28359)
- 国家社会(26882)
- 发展(26510)
- 创(26416)
- 展(26059)
- 教育部(25838)
- 课题(25594)
- 期刊
- 济(113672)
- 经济(113672)
- 研究(71406)
- 财(50669)
- 中国(44009)
- 管理(32919)
- 学报(27113)
- 农(27024)
- 融(25909)
- 金融(25909)
- 科学(25836)
- 大学(21640)
- 财经(21525)
- 学学(20663)
- 经济研究(20068)
- 经(18363)
- 业经(18322)
- 农业(18289)
- 教育(17868)
- 技术(16553)
- 问题(14668)
- 会计(13149)
- 财会(13070)
- 贸(12425)
- 技术经济(11156)
- 国际(11099)
- 商业(10915)
- 世界(10463)
- 经济管理(10007)
- 业(9883)
共检索到337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鹏 李芬芳
本文从投资者情绪特征出发,以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沪深两市进行增发的A股(非ST)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投资者情绪是否影响公司的增发类型及其影响方式,以及对增发前后的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低迷时,公司倾向于公开增发;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公司倾向于定向增发;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投资者情绪的高涨,不论是公开增发还是定向增发,均有利于股东财富效应的增加。
关键词:
投资者 情绪 公司增发 股东财富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德芳 张艺馨 温振华
本文选取2006~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几乎所有实施定向增发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大样本数据把大股东控制和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进行全面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一级市场中,当大股东参与认购时,其能够获取定向增发的折价水平就比较高,机会主义动机越强,折价水平越高,大股东控制作用比较明显;在二级市场中,投资者情绪与定向增发折价也存在正相关关系,投资者情绪高低显著影响折价水平的大小;最后,本文也发现大股东控制作用也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在牛市下大股东控制作用容易导致发生掏空行为,在熊市及震荡市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投资者情绪 定向增发折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晓蕾 何婧
从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市场两个角度,同时考察大股东机会主义和投资者情绪如何通过影响定向增发折价进而造成股东间的财富转移,研究发现:大股东机会主义的存在会促使大股东通过高折价率获得财富转移,而投资者情绪会强化这一财富转移的程度;相比于其他投资者,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时有更强烈的财富转移动机,且投资者情绪越高涨,财富转移程度越高;大股东参与认购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其财富转移方式的差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利益相关方可能采取相关行动维稳股价、提高市值,但也只是质押期间的权宜之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力 李广子 周铭山
关于增发新股折价原因的解释有多种,本文的研究表明,股东利益冲突是造成中国新股增发折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利用1999—2008年上市公司所有公开增发样本,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开市场增发公告价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剔除投资者情绪影响之后,公开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趋于不显著,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不同类型股东之间的利益更加趋近,从而支持了刘力等基于二元股权结构对中国市场上公开增发公告负价格效应的解释,也从公司财务层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在统一不同股东利益方面的效果。本文还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公开增发公告价格效应为负的程度倾向于越大,越低迷则越小,说明投资者情绪对经典的公司财务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莹
本文选取2006年5月8日到2009年6月30日我国实施定向增发的2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定向增发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产生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从长远来看定向增发有利于公司发展;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非大股东参与,说明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经营者的代理成本;大股东以非现金方式认购定向增发股份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大股东以现金认购,说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更有利于抬高股票价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通过考察控股股东利用定向增发实施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后发现,此类事件在短期内获得了显著为正的财富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形下,发行对象只有控股股东的整体上市事件具有更大的短期财富效应。控股股东认购定向增发的股份比例越大,则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越强。同时发现,在整体上市前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化越大的公司,市场反应越积极。经验证据也表明,定向增发这种新兴的财务行为的确存在国外研究所发现的监督效应与确证效应。
关键词:
整体上市 定向增发 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斌 章卫东 周冬华 王珏伟
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融资的两种方式。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后1~3年股东获得的长期超额收益率均为负,而定向增发新股后两年股东获得的长期超额收益率均为正,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宣告公开增发新股股东获得负的股东财富效应,而宣告定向增发新股股东能获得正的股东财富效应。从保护投资者长期利益的视角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证券管理部门推出的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方式和上市公司青睐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方式具备其适时性和合理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卫东 赵安琪
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1日期间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有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并且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这一研究对检验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新股 股东财富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斌 俞静
本文以2006-2008年成功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者情绪和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对定向增发折扣的影响。由于定向增发股票锁定期的存在,增加了发行对象的持股风险,从而迫使他们按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投资,客观上抑制了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实证研究显示:定向增发折扣中不存在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是影响定向增发折扣的一个重要因素,定向增发折扣随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乐观情绪的上升而得以推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思永
本文研究良好的投资保护环境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的财富转移行为,以2006-2010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我们发现地区投资保护程度越高,大股东借助定向增发折价进行财富转移的程度越低。这一研究不仅为我国定向增发中所存在的财富转移提供了佐证,而且对理解宏观投资保护水平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构建完善的定向增发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定向增发 财富转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发礼 林乐芬
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推进,投资者保护提到空前高度。在此背景下,以定向增发定价机制认知推进和大股东认购净效应理论为基础,以大股东利益为导向,探讨其对财富转移行为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大股东财富转移行为虽然显著存在,但投资者保护对其约束机制是有效的,抑制作用是显著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发行收益奇高的定价发行方式导致了高折价现象;财富转移方向与高折价相反的溢价发行现象较为普遍,也源于导致大股东承担更高溢价认购风险的发行定价机制。因此,关于投资者保护等政策约束机制有效、作用路径畅通,而且发行定价机制能直接决定财富转移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客观认识我国的投资者保护问题,为提升其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善民 赖桂叶 王彩萍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渠道,追求财富效应是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之一。本文以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股价非同步性指标来测算股价信息含量,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研究股价信息含量对定向增发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整体上给投资者带来了显著为正的长期财富效应;同时,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定向增发的长期财富效应越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是:上市公司在吸引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进而提升公司价值,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善民 赖桂叶 王彩萍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渠道,追求财富效应是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之一。本文以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股价非同步性指标来测算股价信息含量,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研究股价信息含量对定向增发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整体上给投资者带来了显著为正的长期财富效应;同时,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定向增发的长期财富效应越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是:上市公司在吸引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进而提升公司价值,使定向增发给股东带来持续为正的财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