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
- 2023(1180)
- 2022(1036)
- 2021(942)
- 2020(900)
- 2019(2099)
- 2018(2034)
- 2017(4303)
- 2016(2159)
- 2015(2292)
- 2014(2274)
- 2013(2349)
- 2012(2169)
- 2011(1909)
- 2010(1893)
- 2009(1926)
- 2008(2015)
- 2007(1837)
- 2006(1649)
- 2005(1566)
- 学科
- 济(11727)
- 经济(11717)
- 业(9702)
- 管理(9430)
- 企(9203)
- 企业(9203)
- 方法(6521)
- 数学(5796)
- 数学方法(5778)
- 财(5030)
- 务(4290)
- 财务(4290)
- 财务管理(4288)
- 企业财务(4233)
- 关系(2396)
- 融(1826)
- 金融(1826)
- 对外(1815)
- 外经(1800)
- 经济关系(1773)
- 业经(1762)
- 对外经济(1752)
- 贸(1695)
- 贸易(1695)
- 易(1654)
- 制(1593)
- 中国(1567)
- 投资(1518)
- 划(1439)
- 理论(1427)
- 机构
- 大学(34398)
- 学院(33043)
- 济(16081)
- 经济(15828)
- 管理(15166)
- 理学(13441)
- 理学院(13344)
- 管理学(13170)
- 管理学院(13114)
- 研究(8856)
- 财(8408)
- 中国(7099)
- 财经(6871)
- 京(6339)
- 经(6253)
- 商学(5250)
- 商学院(5223)
- 财经大学(5175)
- 经济学(4720)
- 经济学院(4276)
- 江(4098)
- 北京(4075)
- 所(3990)
- 中心(3952)
- 经济管理(3752)
- 科学(3703)
- 贸(3677)
- 工商(3588)
- 融(3571)
- 金融(3503)
共检索到48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胡昌生 池阳春
本文对目前广泛使用的Baker and Wurgler(2006)情绪指数构建进行了质疑,分析了BW情绪指数构建的前提条件,根据提取共同因子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区分理性和非理性情绪的新思路。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并没有仅将"理性"与基本因素相联系,而是从投资者追求财富最大化的角度对情绪指数中"理性"的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理性情绪反映的是"高明的投资",对应地,非理性情绪反映的是"弱智的投资"。最后,我们对15种常用的单一情绪代理变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很好地支持了本文的理论观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游家兴
许多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反向策略在短期内获利性较为显著,而动量策略在长期内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即中国股市具有短期反应过度和长期反应不足的双重特征。这一现象不仅动摇了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而且对现有的行为定价理论模型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本文尝试从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异质性两个角度对这一异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或低落)阶段,市场更容易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他们的信息反应模式也不尽相同,各自主导了市场在短期内和在长期内的整体表现。这一发现为中国股市在市场非理性反应上所呈现的独有特征提供了很好的阐释。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异质性 反应过度 反应不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超 陈伟忠 陈国文
资产价格的非理性波动是由资产价格中不能由理性预期或实体经济及流动性因素所解释的成分导致的。本文构建了市场层面的投资者情绪复合指数和非理性波动指数,并采用GJR-GARCH模型实证检验投资者情绪对非理性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情绪与非理性波动出现了长期均衡关系,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投资者情绪对非理性波动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合理引导投资者情绪及防范非理性波动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非理性波动 非理性预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超 胡宗义 施淑蓉
针对股市非理性投机泡沫研究的不足,通过引入投资者情绪构建基于噪声交易者模型的非理性投机泡沫模型,以此研究噪声交易者的认知偏差,其在投资过程中所带有的情绪及其对风险资产历史基础价值冲击的过度反应对股市投机泡沫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中带情绪的噪声交易者数量越多,股价中的非理性投机泡沫成分越大,其波动程度也越剧烈。
关键词:
噪声交易者 投资者情绪 非理性投机泡沫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丁剑平 赵建晖
自2001年以来,经常项目账户和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顺差的指数型增长将我国推向了全球国际收支平衡问题的风口浪尖。在国际金融危机频发、跨境流动资金波动剧烈的背景下,我国反常顺差所具有的潜在风险非常值得关注。鉴于此,文章的研究重点在于:(1)采用涉及27个国家股票市场的数据,构建并计算了反映国际投资者情绪变化的风险偏好指数;(2)将国际市场投资者情绪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影响国际资金在我国跨境流动的驱动因素,以辨别跨境资金中的不稳定成分,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收支 投机资金 市场情绪 非理性因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瑞卿 谢汉昌
利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将IPO首日超额收益分解为一级市场抑价与二级市场溢价两种效应,并分析了两种效应对新股上市之后市场业绩的影响机理,然后以中国A股中小板2008—2009年期间发行的新股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一级市场"抑价"与二级市场"溢价"现象同时并存,定价市场化可能导致的IPO发行价虚高现象并未得到支持;研究还进一步发现IPO新股上市首日尽管投资者情绪推动股价偏离内在价值,但市场的理性定价机制仍然发挥作用:一方面投资者情绪并非完全外生随机变量,而是受到一级市场抑价程度影响,抑价程度越高则投资者情绪越强,首日超额收益越高;另一方面市场仍然能够识别出新股的长期增长潜力,即溢价程度与增长潜...
关键词:
IPO抑价 溢价 投资者情绪 长期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崔宸瑜 张新一 谢德仁
本文以上市公司面对投资者情绪时的股票送转为研究情境,通过捕捉公司择时管理名义股价以迎合低价股非理性偏好的现象,为公司迎合投资者非理性偏好的理论议题提供了充分的经验证据。本文得到了三个维度的发现:(1)基于名义股价构建的投资组合(买入低价股卖出高价股)的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于投资者情绪,说明在投资者情绪的推动下,投资者对低价股的非理性偏好能够产生显著的价格效应。(2)公司迎合行为与投资者非理性偏好之间存在同步性,即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公司进行股票送转的倾向性更高。而且股票的名义价格越高,投资者情绪与股票送转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3)当内部人有强烈的股价诉求时,公司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通过股票送转管理名义股价的行为更为明显。总而言之,本文的发现表明公司在面对高涨的投资者情绪时,通过股票送转行为管理名义股价,以迎合投资者对低价股的非理性偏好。
关键词:
迎合 非理性偏好 投资者情绪 股票送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伍燕然 韩立岩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运用不完全理性投资者的情绪解析中国"封闭式基金之谜",并且论证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首先通过国内数据检验封闭式基金价格的过度波动说明国内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其次提出了对LST(1991)的改进方法,通过提出假说与统计论证,解释了尽管国内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结构与美国的不同,却有和LST类似的实证结果;进而利用其他反映情绪的指标间接证明封闭式基金折价是情绪指标;最后,检验情绪对市场收益的长期反向影响(长期收益反转)和情绪对短期市场收益的正向影响(短期收益惯性),论证了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冠群
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思路,也是实践中的主要措施,有经济理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是理性投资者,具有抑制市场非理性交易的特征。本文从羊群行为研究入手,采取实证方法,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远 钟琪 姚贝贝
股票市场存在噪声交易。本文利用上证50指数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客观揭示我国股市噪声交易与市场波动之间的经验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噪声交易者有其生存空间,噪声交易中的投资者情绪与正反馈投资行为共同作用于股票市场,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产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噪声交易与股票市场波动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噪声交易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冲击较大,噪声交易者越多,中国股市波动越强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淑萍 黄宏斌 何琼枝
文章探讨投资者情绪是否通过管理者理性迎合渠道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影响,并进一步检验迎合研发投资是否给企业带来了创新效率损失、迎合效应与效率损失产生的具体情境。研究发现:管理者会迎合投资者情绪的高涨增加研发投资,但研发投资的增加未能带来相应的创新成果,即管理层迎合投资者情绪进行的研发投资决策降低了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按照产权性质和高管持股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以上效应只存在于非国有性质和管理者高持股的企业,说明企业性质和高管持股是影响管理者迎合动机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市场监管部门都具有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淑萍 黄宏斌 何琼枝
文章探讨投资者情绪是否通过管理者理性迎合渠道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影响,并进一步检验迎合研发投资是否给企业带来了创新效率损失、迎合效应与效率损失产生的具体情境。研究发现:管理者会迎合投资者情绪的高涨增加研发投资,但研发投资的增加未能带来相应的创新成果,即管理层迎合投资者情绪进行的研发投资决策降低了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按照产权性质和高管持股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以上效应只存在于非国有性质和管理者高持股的企业,说明企业性质和高管持股是影响管理者迎合动机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市场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兰俊美 郝旭光 卢苏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非理性程度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健康稳定。本文基于有情境元素的问卷调查,构建包含投资者类别为自变量,年龄和性别为控制变量,16种常见非理性行为为因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存在严重的非理性行为;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非理性程度更为严重;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在偏好逆转、证实性偏差、沉没成本、模糊厌恶、处置效应和损失厌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投资者防范非理性行为提供建议,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龚光明 龙立
探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是否以及如何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投资者情绪影响下的盈余管理策略动因。研究发现:当投资者情绪高涨(低落)时,公司倾向于正向(负向)盈余管理;投资者情绪水平与盈余管理大小正相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并非受管理者自身情绪的影响,而是针对投资者情绪的一种理性迎合手段。本文研究丰富了投资者情绪影响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决策问题的相关文献,同时为行为金融的"迎合理论"提供了新证据。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信息披露 盈余管理 迎合理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龚光明 龙立
探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是否以及如何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投资者情绪影响下的盈余管理策略动因。研究发现:当投资者情绪高涨(低落)时,公司倾向于正向(负向)盈余管理;投资者情绪水平与盈余管理大小正相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并非受管理者自身情绪的影响,而是针对投资者情绪的一种理性迎合手段。本文研究丰富了投资者情绪影响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决策问题的相关文献,同时为行为金融的"迎合理论"提供了新证据。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信息披露 盈余管理 迎合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