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8)
- 2023(6865)
- 2022(5432)
- 2021(4816)
- 2020(4276)
- 2019(9351)
- 2018(9189)
- 2017(18357)
- 2016(9468)
- 2015(10330)
- 2014(10127)
- 2013(10285)
- 2012(9117)
- 2011(7707)
- 2010(7853)
- 2009(7718)
- 2008(8112)
- 2007(7419)
- 2006(6607)
- 2005(6285)
- 学科
- 业(72258)
- 企(69971)
- 企业(69971)
- 管理(51484)
- 济(50481)
- 经济(50418)
- 业经(24098)
- 方法(22632)
- 财(22043)
- 务(19317)
- 财务(19314)
- 财务管理(19308)
- 企业财务(18385)
- 农(17887)
- 数学(15317)
- 数学方法(15278)
- 技术(14538)
- 农业(13990)
- 策(11985)
- 企业经济(11927)
- 划(11529)
- 经营(10992)
- 制(10433)
- 技术管理(10079)
- 和(10041)
- 理论(9670)
- 体(9235)
- 决策(8775)
- 体制(8484)
- 中国(8435)
- 机构
- 学院(145483)
- 大学(138183)
- 济(68601)
- 经济(67695)
- 管理(67066)
- 理学(57801)
- 理学院(57431)
- 管理学(57043)
- 管理学院(56779)
- 研究(37709)
- 财(33591)
- 中国(33032)
- 京(27018)
- 财经(26770)
- 经(24305)
- 江(22202)
- 农(21488)
- 商学(21449)
- 商学院(21284)
- 经济学(19766)
- 财经大学(19615)
- 经济管理(18663)
- 科学(18434)
- 经济学院(18030)
- 业大(17887)
- 所(17546)
- 中心(17462)
- 州(17126)
- 农业(16812)
- 北京(16559)
- 基金
- 项目(89274)
- 科学(74181)
- 基金(68514)
- 研究(68149)
- 家(56833)
- 国家(56228)
- 科学基金(52379)
- 社会(46837)
- 社会科(44636)
- 社会科学(44625)
- 基金项目(36576)
- 省(35363)
- 自然(33505)
- 自然科(32866)
- 自然科学(32860)
- 自然科学基金(32390)
- 教育(29995)
- 业(28075)
- 划(27323)
- 资助(27299)
- 编号(26628)
- 创(22714)
- 部(20398)
- 制(20099)
- 创新(20083)
- 国家社会(19448)
- 成果(19123)
- 人文(19074)
- 发(18714)
- 重点(18686)
共检索到216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冬华 张启浩
以2013—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投资者实地调研和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投资者实地调研显著加剧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其中投资者情绪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调研纪要进行文本分析后发现,管理层语调呈积极状态的实地调研次数越多,企业过度投资越严重;区分不同类型的实地调研后发现,持股型实地调研会削弱调研行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加剧作用。本文基于过度投资视角研究了投资者实地调研的作用,拓宽了投资者实地调研的经济后果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龙 丁志国 丁垣竹
近年来,企业债务的刚性兑付逐步被打破,大量不良债务暴露于市场,债务违约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学术界对于债务违约经济后果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数量越多,企业投资不足程度越大。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拓展性研究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以及行业竞争地位越低,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对投资不足的影响越强。此外,地缘网络中债务违约加剧的企业投资不足问题,还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未来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全面认识债务违约风险、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实体经济稳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启示作用。
关键词:
地缘网络 债务违约 投资不足 负面情绪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钟芳
以2013—201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探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显著地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具体来看,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投资不足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对企业投资过度未有显著影响,但持股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投资过度具有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投资不足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来缓解企业投资不足;当证券分析师和买方机构投资者进行联合调研时,更有利于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本文拓展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关注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类型的异质性,对于改善我国普遍存在的投资不足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袁玉 吴战篪 廖佳
以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中不相关行业的极端收益率事件作为引发其关注程度变化的外生冲击,本文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分心对管理层年报语调操纵行为的影响。本文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会加大年报异常积极语调,而强化管理层语调操纵动机、弱化监督效应、损害信息环境是潜在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证实异常积极语调是管理层趁机构投资者分心时操纵的结果;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对年报异常积极语调的影响在向上操纵语调动机较强的公司中更显著;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的分心更可能加剧语调操纵;除年报外,管理层在机构投资者分心时也提高了业绩说明会上文本语调的异常乐观程度;而其他外部机制能发挥相应的替代作用,减弱机构投资者分心对异常积极语调的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程 陈元胜
本文基于资本市场动态博弈视角,构建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层有关数字化转型的博弈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效果、作用机制与情境条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发挥了重要的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通过降低融资约束程度、提高创新投入水平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分析发现,在信息披露质量和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以及实地调研深度均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明晰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在资本市场动态博弈中扮演的角色,为消弭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阳 沈洪涛 周艳坤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本文以2013-2016年深交所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环境治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环境信息披露较差以及本地子公司较多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环境治理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考察实地调研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路径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推动了企业环境治理的资本市场监督和媒体监督。本文的研究验证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拓宽了实地调研经济后果的研究领域,对于深入理解并推动我国企业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环境信息不对称 实地调研 企业环境治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俊 景雪峰 刘金钊
投资者实地调研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约束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那么投资者实地调研行为会对企业避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文章以2013-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抑制企业避税;当企业面临的业绩压力较大时,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投资者实地调研的治理作用越明显,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越好;而且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增强投资者保护水平以及吸引更多的分析师关注,进一步体现了投资者实地调研积极的公司治理作用,有助于抑制企业避税。文章不仅丰富了投资者实地调研影响企业避税的文献,也为积极推广实地调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经验证据与理论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然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气候风险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气候风险的增加,企业避税程度也会加深。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的内生性和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气候风险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融资约束从而加剧企业进行避税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重污染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成本转嫁能力较低的企业中,气候风险与企业避税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
关键词:
气候风险 企业避税 经营风险 融资约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方飞 范思妤 陈如焰
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检验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抑制企业避税行为,但这种效应只有当机构投资者在实地调研中向管理层提问个数较多、提问长度较长、或者提问内容针对企业税务活动时才存在。这说明只有勤勉深入、关注企业税务问题的调研才能抑制税收规避这种隐蔽性较强的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效应仅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法制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存在。
关键词:
实地调研 税收规避 产权性质 法制环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芳 王满
以2013-2018年深交所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会显著促进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相比于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动作用更显著;相比于单独调研,联合调研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在联合调研中,相比于关系型调研,常规型调研更有利于推进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价信息含量和盈余管理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影响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发挥中介传导作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高管、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实施限制性股票。文章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拓展至股权激励,并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有效性的研究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新 杨智
商誉泡沫及其减值风险已成为当前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本文基于2013—201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商誉泡沫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有效抑制企业商誉泡沫;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通过提高企业信息披露水平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来抑制商誉泡沫。进一步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商誉泡沫的抑制作用会随着调研深度的增加而提高;持股型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商誉泡沫的抑制作用更强;参与实地调研的机构类型会对企业商誉泡沫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实地调研活动积极参与企业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监管部门防范化解商誉风险,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雨
本文以2006-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了管理者从军经历与企业非效率投资间的关系,并基于产权性质和董事会结构的视角研究了不同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受管理者从军经历的影响有何差异。研究表明:管理者从军经历与企业过度投资无显著关系;与企业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且这一关系在国有企业和两职合一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并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高管从军经历与整体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据此结果,本文分析认为,从军经历带来的好风险、更自信的特质能够缓解企业因风险厌恶导致的投资不足,但当出现了投资过度时,有从军经历的高管不会再一味的加大投资,这时他们会受到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会权衡投资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其冒险的特质会有所收敛。综合来看,有从军经历的高管能够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但不会加剧企业过度投资。因此,管理者从军经历可以改善企业整体非效率投资问题,对非效率投资的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文雯 牛煜皓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加剧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即数字化转型助长了企业的“短贷长投”倾向。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在银行信贷供给意愿更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时更加明显,而较优的人力资本结构有助于缓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负面影响。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本文有助于全面认识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为企业加强风险管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金雯雯 潘丽君
本文基于18个维度共328个变量对中国金融不确定性进行测度,考察金融不确定性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1)金融不确定性显著加剧了企业“短贷长投”行为,这种影响在流动性、成长性或有形资产占比较低的企业中更为凸显;(2)金融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长期投资对短期负债的敏感度;(3)金融不确定性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导致其负债期限短期化,并通过激励企业减持短期金融资产、增持长期金融资产,导致其投资期限长期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洪荭 陈陈淳子 李利华
文章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成本粘性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成本粘性显著加剧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且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会弱化成本粘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影响机理检验表明,成本粘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主要通过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委托代理问题恶化三条路径实现。企业作用环境的分析与检验表明,若企业属于非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高、或管理层过度自信,则成本粘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成本粘性 权益资本成本 供给侧结构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加剧企业盈余管理吗?——基于政府补贴视角
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吗?——基于内外部审计的替代效应
促进治理还是加剧污染:共同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环境绩效
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吗——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是否会加剧企业避税?
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庞氏融资的治理效应:“眼见为实”还是“雾里看花”?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企业环保投资——来自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重男轻女观念会加剧当地家族企业的机会主义动机吗——以家族企业上市公司为例
投资者实地调研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来自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如何影响企业碳排放——来自高耗能行业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