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2)
2023(14651)
2022(12022)
2021(11304)
2020(9522)
2019(22061)
2018(21365)
2017(41138)
2016(21744)
2015(24498)
2014(23963)
2013(23812)
2012(21678)
2011(19134)
2010(18786)
2009(17774)
2008(17894)
2007(15442)
2006(13242)
2005(11950)
作者
(58315)
(48686)
(48634)
(46308)
(31268)
(23124)
(22159)
(18964)
(18664)
(17254)
(16628)
(16501)
(15353)
(15134)
(15094)
(14927)
(14478)
(14180)
(13942)
(13734)
(11788)
(11723)
(11465)
(11205)
(11035)
(10882)
(10691)
(10380)
(9599)
(9459)
学科
(103286)
经济(103180)
(90431)
(87675)
企业(87675)
管理(82700)
方法(54554)
数学(45928)
数学方法(45564)
(34436)
业经(26929)
(26215)
财务(26182)
财务管理(26153)
企业财务(25034)
中国(24750)
(21095)
(20307)
贸易(20293)
(19850)
(19613)
技术(17890)
(16765)
(16618)
理论(15882)
(15610)
(15388)
金融(15387)
(14795)
(14424)
机构
大学(316307)
学院(315608)
(147323)
经济(145151)
管理(135327)
理学(117527)
理学院(116541)
管理学(115184)
管理学院(114573)
研究(95855)
中国(79551)
(69282)
(63851)
财经(56633)
(51814)
科学(49635)
经济学(46826)
中心(44951)
(44388)
(43731)
财经大学(42592)
经济学院(42421)
北京(40043)
研究所(39599)
商学(39152)
商学院(38803)
业大(38285)
(37363)
经济管理(36063)
(34500)
基金
项目(207549)
科学(169448)
基金(160179)
研究(153578)
(136359)
国家(135251)
科学基金(120930)
社会(104900)
社会科(99859)
社会科学(99833)
基金项目(83809)
自然(77132)
(75588)
自然科(75536)
自然科学(75521)
自然科学基金(74306)
教育(70765)
资助(66079)
(64131)
编号(59215)
(49037)
成果(46164)
国家社会(45278)
重点(45165)
(44884)
教育部(44075)
人文(42858)
(42229)
创新(41841)
(40979)
期刊
(153483)
经济(153483)
研究(91548)
(59210)
管理(55774)
中国(52392)
科学(40265)
学报(36876)
(32393)
金融(32393)
大学(30712)
(30532)
财经(30166)
学学(29361)
技术(29163)
(25885)
经济研究(25816)
业经(22774)
教育(22037)
农业(20764)
问题(20051)
(19472)
技术经济(18772)
国际(17137)
统计(16915)
财会(16862)
世界(16274)
(15680)
商业(15299)
理论(15045)
共检索到459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俊  赵一春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为背景,以2009~2010年沪深两市通过IPO募集股权资本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投资者参与程度、企业内在价值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以市盈率衡量的企业内在价值与IPO抑价负相关;以中签率和换手率衡量的投资者参与程度,与IPO抑价正相关。较低的中签率和较高的换手率,代表更高的投资者参与热情,通常会导致更高的IPO抑价。此外,诸如IPO规模和行业特征等其他因素也会对IPO抑价产生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虹  肖明芳  陈少华  
文章利用2005年~2010年A股现金股利数据,研究处于不同的市场阶段,投资者是否对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存在不同的偏好。我们把样本分成两组,研究发现在熊市期间,投资者偏好资本利得;在牛市期间,除了低现金股利组与低资本利得组不存在显著偏好差别外,投资者在其他组也都偏好资本利得。我们的研究结论为新兴与转轨经济国家政府制定市场监管规则提供了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饶育蕾  王建新  丁燕  
本文在应计定价被高估的"应计异象"研究基础上,从投资者有限注意角度出发,将投资者分为高关注和低关注两类,实证检验两类投资者对应计定价的不同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高关注投资者由于能够充分关注到包括应计和现金流在内的盈余组成部分,因而能够对应计作出较为合理的定价;相反,低关注投资者则对应计作出过高的定价。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高、低关注投资者对应计定价具有不同的表现:当市场处于牛市时,高关注投资者对应计进行了合理定价,而低关注投资者则存在对应计的高估;而熊市时,高关注投资者对应计作出偏低的定价,而低关注投资者则对应计作出了较为合理的定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曲晓辉  黄霖华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综合运用价值相关性理论和投资者情绪理论,以2007-2011年持有PE公司股权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PE公司IPO核准公告的信息含量和IPO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IPO核准公告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而且与IPO公允价值显著正相关。同时,投资者情绪对IPO核准公告和IPO公允价值之价值相关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机构投资者对IPO核准公告信息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全面引入国际趋同的公允价值计量规范之经济后果评估,以及投资者情绪和机构投资者在传递市场有效信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储小俊  吴冲锋  曹杰  
本文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检验了投资者情绪是否是内部人交易的信息来源。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越高,内部人卖出倾向增加、卖出强度增大,内部人买入倾向降低、买入强度减小。投资者情绪对内部人卖出的影响大于其对内部人买入的影响效应。在控制投资者情绪后,公司未公开的季度业绩变化信息并未对内部人的卖出交易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一现象符合"前景理论"的"确定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建华  
近年研究发现,在多国股市中,本月个股最大日收益率能显著负向预测下月个股异常收益,该资产定价异象被称为极大日收益率效应。多篇文献认为投资者偏好极端收益率是该效应的成因。本文认为受投资者情绪及公司信息透明度影响的投资者认知偏差可解释中国A股市场中的极大日收益率效应,并证明市场情绪高涨期,低信息透明度公司股票中该效应最明显。该研究丰富了极大日收益率效应存在性及其成因的研究,对公司及监管实践均有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栋  王新宇  
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2009年6月新股发行改革后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股发行改革后我国IPO抑价率依然很高;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这些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重要因素,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我国不同分位点上IPO抑价影响因素有很大的不同。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分析不同抑价程度下IPO抑价的影响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姚振晔  
作为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与难点,内部人交易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如何有效监督内部人交易,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与公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一个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基于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数据,文章探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人交易获利能力的影响,发现:(1)机构投资者的存在会提高内部人买入行为的获利能力,会抑制内部人卖出行为的获利能力;(2)机构投资者对内部人交易的影响在卖出样本中存在截面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国有企业样本组和非两职合一样本组更显著;(3)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分析发现,基金投资者会提升内部人买入交易的获利能力,合格的境外投资者会抑制内部人交易的总体获利能力,其他机构投资者一方面会促进买入行为的获利能力,一方面会抑制卖出行为的获利能力;(4)机制路径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内部人卖出交易的抑制作用存在提高公司盈余质量、提升治理水平和改善信息披露水平三种机制路径。总之,文章验证了机构投资者影响内部人交易的研究推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博  孙谦  魏志华  
以2010~2012年上市的752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比较在破发状态下和未破发状态下新股的定价情况。研究发现,相对于已上市的可比公司,未破发的新股其发行价显著低于可比公司的市场价格,而破发的新股其发行价与可比公司的市场价格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破发的新股其发行价的定价水平显著高于未破发的新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股破发的概率受到新股发行价定价水平和上市期间市场投资者情绪转换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军  姜富伟  杨桦  
动量效应的成因和影响因素一直是金融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利用经典金融学以外的方法来对动量效应进行研究。本文从行为金融的视角出发,对投资者理性特征影响动量效应的机制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着短期动量效应。投资者异质信念加剧了动量效应并延长了其持续时间。处置效应对动量效应的大小和久期具有抑制作用。投资者过度自信会加剧动量效应,但是本文没有发现过度自信影响动量效应持续时间的证据。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投资者理性特征对动量效应的影响提供了实证支持,并对投资领域动量策略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墨竹  
本文对A股市场ETF总资金流与市场收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将国内已有研究由传统型开放式基金扩展到ETF这种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结论显示:负反馈交易假说和套期保值假说能够解释市场收益对ETF总资金流的影响;而对于ETF总资金流对市场收益的影响,金融危机前主要由价格压力假说间接解释,金融危机后则由投资者情绪假说所解释,资本市场总资金量和ETF投资者结构的变动是导致上述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续芹  叶陈刚  
依据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2003年—2005年的数据,对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是否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股价表现和经营业绩具有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市场表现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公司治理和经营业绩的作用却非常微弱。所以,尽管我国机构投资者经过了若干年的超常规发展,但其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克平  邸丛枝  黎来芳  
使用2000~2014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数据,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地检验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水平对股权融资规模、股权融资结构、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水平越高,则股权融资规模越大,股权融资占总融资的比例越高,与此同时,股权融资成本越低。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上市公司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水平,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不足的难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与良性运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晓辉  卢煜  张瑞丽  
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并从盈余管理、内外部监督角度探究市场对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判断。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与股价和股票收益负相关,说明投资者对发生商誉减值的公司给予负面评价。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亏损公司的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低,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质量高的公司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高。上述发现表明,商誉减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其价值相关性的高低受到盈余管理动机和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晓辉  卢煜  张瑞丽  
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并从盈余管理、内外部监督角度探究市场对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判断。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与股价和股票收益负相关,说明投资者对发生商誉减值的公司给予负面评价。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亏损公司的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低,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质量高的公司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高。上述发现表明,商誉减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其价值相关性的高低受到盈余管理动机和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