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88)
- 2023(17857)
- 2022(15370)
- 2021(14209)
- 2020(11895)
- 2019(27005)
- 2018(26453)
- 2017(51179)
- 2016(27621)
- 2015(30587)
- 2014(30007)
- 2013(29312)
- 2012(26465)
- 2011(23610)
- 2010(23223)
- 2009(21011)
- 2008(20453)
- 2007(17442)
- 2006(15053)
- 2005(12552)
- 学科
- 济(105930)
- 经济(105817)
- 管理(82033)
- 业(78032)
- 企(65687)
- 企业(65687)
- 方法(53171)
- 数学(46675)
- 数学方法(46095)
- 财(30324)
- 农(27985)
- 中国(26140)
- 业经(24435)
- 学(22998)
- 务(20915)
- 财务(20840)
- 财务管理(20804)
- 企业财务(19846)
- 贸(19479)
- 贸易(19471)
- 地方(19365)
- 农业(19086)
- 易(18912)
- 制(17673)
- 理论(17617)
- 技术(17473)
- 环境(16881)
- 和(16220)
- 银(15377)
- 银行(15313)
- 机构
- 大学(385144)
- 学院(383567)
- 管理(155304)
- 济(149132)
- 经济(146084)
- 理学(136304)
- 理学院(134829)
- 管理学(132272)
- 管理学院(131579)
- 研究(121939)
- 中国(89488)
- 京(79501)
- 科学(78374)
- 财(68214)
- 农(65283)
- 业大(61858)
- 所(60211)
- 中心(56576)
- 财经(56286)
- 研究所(55396)
- 江(53147)
- 农业(51721)
- 经(51364)
- 北京(48949)
- 范(48416)
- 师范(47821)
- 经济学(44814)
- 院(44687)
- 州(43523)
- 财经大学(42291)
- 基金
- 项目(276618)
- 科学(217233)
- 基金(202055)
- 研究(196019)
- 家(178337)
- 国家(176872)
- 科学基金(152265)
- 社会(124061)
- 社会科(117713)
- 社会科学(117678)
- 省(108051)
- 基金项目(107966)
- 自然(101967)
- 自然科(99646)
- 自然科学(99618)
- 自然科学基金(97828)
- 划(91405)
- 教育(90418)
- 资助(82520)
- 编号(79102)
- 重点(61751)
- 成果(61635)
- 部(60094)
- 创(57810)
- 发(57660)
- 创新(53927)
- 科研(53792)
- 课题(53261)
- 教育部(51517)
- 大学(51455)
- 期刊
- 济(149880)
- 经济(149880)
- 研究(102547)
- 学报(67399)
- 中国(64832)
- 科学(58030)
- 农(57632)
- 管理(53711)
- 财(52693)
- 大学(50160)
- 学学(47621)
- 农业(39776)
- 教育(37291)
- 技术(32172)
- 融(29229)
- 金融(29229)
- 财经(26491)
- 业经(25847)
- 经济研究(24887)
- 经(22618)
- 图书(20747)
- 业(20191)
- 问题(19698)
- 科技(19326)
- 版(19213)
- 理论(18306)
- 技术经济(17885)
- 业大(17558)
- 商业(17047)
- 实践(16901)
共检索到530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生年 张静
我国资本市场资产误定价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探索并剖析资产误定价的产生机理是资本市场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这一市场"异象",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以我国投资者和管理层双向有限理性为背景,研究投资者关注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度越高,股价越有可能被高估;投资者关注通过信息透明度的部分中介效应加剧了股价高估。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管理层持股比例低的上市公司,这种中介作用仅存在于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松莲 胡奕明
机构投资者一直以具有较好的选股能力立足于资本市场。本文利用2004-2007年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信息透明度角度检验机构投资者的选股能力。实证研究发现:与预期一样,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和持股机构数目会较多,短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在信息透明度评级上升的公司,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和增加机构数目,短线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长线机构投资者并不会基于信息透明度评级的变化调节其持股比例;与预期相反,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长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因此,提高公司持股机构化的同时拓宽机构投资者信息获取通道是当务之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芳英 朱晴
以2011—202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多分类Ologit模型、Logit回归模型与泊松模型,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降低企业违规倾向、减少企业违规次数,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信息透明度在分析师关注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非国有控股、内部控制较差、审计质量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为加强企业合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分析师制度,以保证分析师的独立性和提升分析师关注的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芳英 朱晴
以2011—202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多分类Ologit模型、Logit回归模型与泊松模型,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降低企业违规倾向、减少企业违规次数,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信息透明度在分析师关注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非国有控股、内部控制较差、审计质量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师关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为加强企业合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分析师制度,以保证分析师的独立性和提升分析师关注的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华夏 李真真 洪荭
预防和监控股票流动性风险对加强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信息传递视角出发,以2009~2016年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信息透明度与股票流动性风险的关系,以及投资者行为在这一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对股票流动性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投资者行为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良好的信息透明度,一方面能显著降低股票未来的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能通过影响投资者行为,降低行为偏差对流动性风险的不利影响。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投资效率和维护股票市场稳定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纪平 张南 郭甜甜
文章运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进行了信息透明度对投资者持股决策影响的研究,并通过信息透明度对机构和中小投资者持股决策的不同影响,揭示机构投资者在中小投资者保护过程中所饰演的角色。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和比例均正相关,与中小投资者持股数量正相关,但与其持股比例负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慧 杨坤
透明度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指标,现有文献孤立地考察媒体关注和独立审计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笔者以2009—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动态考察媒体关注和独立审计在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方面是否具有协同治理效应。研究表明,媒体负面报道越多,会计信息透明度越差;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较差;只有当媒体关注和审计意见协同起来,即媒体负面报道具有风险警示作用,审计意见实证了媒体的风险警示,媒体关注和独立审计的协同治理才能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媒体关注和审计治理在会计信息披露领域的文献,为资本市场解读媒体关注和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媒体关注 审计意见 会计信息透明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程昕 杨朝军 万孝园
运用2006-2017年间A股的机构投资者持仓数据,以证券分析师覆盖和分析师盈利预测衡量公司信息透明度,通过两步回归法,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提高了公司信息透明度、降低了股价波动,并且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主动型投资者发挥的作用更大。在改变衡量指标、回归样本以及考虑内生性等因素的影响后,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发现为监管部门引导机构投资者监督上市公司、维护股价稳定提供了新的有益证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信息透明度 股价波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亚平 刘慧龙 吴联生
本文运用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研究了股价同步性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公司信息透明度越低,股价同步性越低;股价同步性与信息透明度的正向关系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上,股价同步性正向地反映股票市场信息效率,而机构投资者能够提高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特征,也提供了股价同步性正向地反映股票市场信息效率的直接证据。
关键词:
信息透明度 机构投资者 股价同步性 噪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陶洪亮 申宇
本文基于Merton(1987)不完全信息市场下的认知风险假说,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个股股价暴跌与投资者认知风险的关系。我们发现投资者认知风险越大,股价暴跌的风险越大,股价暴跌造成的损失也越大。进一步我们研究了影响认知风险的因素,发现在控制住经营风险和异质信念后,信息披露不透明是影响投资者认知风险的重要因素。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我们的发现并不受所使用的数据频率的影响。
关键词:
认知风险 股价暴跌 信息不透明 盈余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佩凡 李璐璐 武祥琪
为探索信息与创新时代下企业绩效提升的优化路径,以双元观点为基础,2012—2018年深证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双元创新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分析信息透明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发现:信息透明度对双元创新和企业绩效都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能够通过双元创新正向作用于企业绩效,双元创新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利用式创新的部分中介作用相较于探索式创新更强。研究结果为助益企业绩效提升提供经验参考:依赖于信息透明度提升,初创企业可侧重利用式创新、成长企业可偏重于探索式创新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信息透明度 双元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小林 孔东民
本文利用特有的机构投资者私有信息搜寻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搜寻、透明度与私有信息套利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搜寻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降低了私有信息套利,而且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信息披露透明度在私有信息套利严重的公司对降低私有信息套利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与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私有信息套利存在交互效应,随着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提高,机构投资者信息搜寻对私有信息套利的边际效应下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信东 李欣
本文将公司对外披露信息同外部信息使用者获取、解读信息相联系,把盈余透明度定义为外部信息使用者通过财务报告能够了解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风险等真实、全面情况的程度。通过进行盈余透明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的多元回归分析,证明了提高盈余透明度水平有利于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盈余透明度对于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大于其对于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殷枫 张婧瑶
有别于以往探究企业信息透明度对自身投资影响的文献,文章基于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视角,考察大客户信息透明度对供应商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大客户信息透明度与企业投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当企业议价能力弱和大客户地理距离远时,二者正相关关系越强。上述投资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针对该结果进一步探究发现,大客户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会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资的比例,同时也会显著抑制企业资本支出的投资比例,但其对企业资本支出的抑制强于对研发投资的提升。文章丰富了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供应链合作效率的提高提供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淑莲 朱颖
文章把地方政府的财政透明度纳入企业微观行为的分析体系,根据《2012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和《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等统计资料,实证检验了财政透明度对企业产能过剩的两种影响机制——企业"主观"投资偏误形成机理和"被动"投资偏误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财政透明度的提高会增加企业对政府行为的理性预期,减少其对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判断,抑制了企业由于"主观"投资偏误而导致的产能利用率低下、产能过剩现象;(2)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增加了政府干预土地要素市场的成本,继而减少了企业因政府干预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土地资源获取 产能过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