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4)
2023(3712)
2022(3138)
2021(2906)
2020(2499)
2019(5893)
2018(5773)
2017(11778)
2016(6116)
2015(6975)
2014(7030)
2013(6945)
2012(6496)
2011(5905)
2010(5916)
2009(5713)
2008(5931)
2007(5504)
2006(5090)
2005(4818)
作者
(17958)
(14671)
(14547)
(14145)
(9508)
(6966)
(6874)
(5701)
(5557)
(5498)
(5134)
(4874)
(4772)
(4690)
(4551)
(4538)
(4421)
(4343)
(4261)
(4167)
(3578)
(3491)
(3434)
(3433)
(3409)
(3396)
(3236)
(3184)
(2950)
(2865)
学科
(30904)
经济(30871)
管理(24537)
(22312)
(20573)
企业(20573)
方法(16416)
数学(14553)
数学方法(14446)
(10787)
(8967)
财务(8956)
财务管理(8947)
企业财务(8717)
市场(6250)
业经(6002)
(5817)
中国(5637)
(5558)
金融(5558)
(5426)
(5384)
贸易(5379)
(5209)
理论(4772)
(4712)
银行(4710)
(4494)
信息(4300)
(4169)
机构
大学(97291)
学院(93520)
(43672)
经济(42892)
管理(42418)
理学(35915)
理学院(35665)
管理学(35238)
管理学院(35055)
研究(27640)
中国(25279)
(23131)
(19705)
财经(18603)
(16957)
中心(14291)
财经大学(14134)
(13452)
经济学(13353)
(13265)
北京(12759)
科学(12711)
商学(12389)
商学院(12279)
经济学院(12021)
研究所(11066)
(11055)
(10940)
金融(10884)
业大(10309)
基金
项目(56068)
科学(45690)
基金(44535)
研究(40722)
(37673)
国家(37406)
科学基金(33835)
社会(27386)
社会科(26196)
社会科学(26185)
基金项目(23230)
自然(22692)
自然科(22281)
自然科学(22279)
自然科学基金(21939)
资助(19344)
(18613)
教育(18502)
编号(16999)
(15965)
成果(14153)
(13483)
教育部(12343)
人文(12110)
项目编号(11866)
国家社会(11737)
大学(11427)
重点(11275)
(10997)
科研(10757)
期刊
(46004)
经济(46004)
研究(27920)
(19895)
中国(17407)
管理(15985)
(13319)
金融(13319)
学报(11337)
财经(10338)
科学(10112)
理论(9927)
实践(9247)
(9247)
(8797)
大学(8624)
图书(8508)
经济研究(7950)
学学(7917)
技术(7159)
(7101)
价格(6862)
会计(6486)
(6343)
情报(6200)
国际(6161)
业经(6072)
问题(5726)
书馆(5689)
图书馆(5689)
共检索到150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玮佳  张开元  
根据现有理论,投资者行为可能给市场带来价格压力,同时信息搜索行为会产生信息传递,从而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本文以2015—2017年沪深交易所公开披露的年报问询函为事件背景,以超额百度搜索指数为投资者关注的衡量变量,对投资者关注对问询函公告日市场反应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削弱了市场对问询函事件的负面反应,这说明"价格压力"与"信息传递"可能同时存在。经过进一步验证,本文证实了中国市场投资者关注行为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投资者关注降低了收到函件公司的信息补救成本。研究结论旨在为信息披露监管层面及投资者行为等研究领域提供政策启示及研究方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傅祥斐   赵立彬   赵妍   黄家澜  
本文以2015—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交易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投资者关注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的增加会导致正向的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市场反应在后期出现逆转,表明投资者关注通过注意力效应而非信息传递效应影响了市场定价。异质性检验发现,有业绩承诺的并购交易受到投资者关注程度更高,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信息环境差的情景下,投资者的注意力效应更容易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从投资者关注视角拓展了并购财富效应的研究,为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琳  张敦力  夏鹏  
以我国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年报监管函件披露前后的内部人减持规模及其披露产生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年报问询函回复期的内部人减持规模显著高于控制期,内部人存在利用回复期的信息优势进行交易的择时行为;(2)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披露后均出现了负面股价反应,披露前发生内部人减持的样本负面股价反应更大,表明此类函件揭示了敏感信息,内部人通过提前减持规避未来股价下跌的损失;(3)及时对年报问询函做出回复有助于向投资者澄清问题,不论年报问询函回复期是否发生内部人减持,未逾期回复样本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祥斐  郑雷  赵立彬  
基于搜索引擎大数据,研究投资者网络搜索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揭示投资者从网络搜索到决策的行为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交易所监管问询对由投资者网络搜索所致市场定价偏差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1)在注意力引致价格上涨的效应驱动下,投资者网络搜索增加导致更为正向的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股价后期出现逆转,表明投资者网络搜索的"注意力效应"导致了并购公告事件中股票定价的偏差;(2)监管问询函削弱了投资者网络搜索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单边为正的定价偏差效应,表明以监管问询为代表的交易所一线监管发挥了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引导市场定价回归理性的独特作用。本研究为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引导市场理性定价、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卫铭  
作为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互联网+”概念备受关注,企业关于“互联网+”信息披露呈指数增长。本文基于投资者关注的视角,探究“互联网+”信息披露的长短期市场反应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短期内,企业进行“互联网+”信息披露会引发正向的市场反应;而长期市场反应则会发生反转;(2)投资者关注度强化了短期正向与长期负向市场反应;(3)从披露形式来看,企业连续数年披露“互联网+”信息弱化了短期正向和长期负向的市场反应;从披露动机来看,具有强烈策略性披露动机的企业在长期资本市场反应中引发了更消极的市场反应。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非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炒作行为,通过夸大虚报正面消息,对投资者产生了误导作用,扰乱了市场基于企业真实经营状况进行的正确价值判断。但长期内投资者能够通过自身的信息搜索等行为对企业进行理性估值。因此,相关部门需强化上市公司文本信息披露的质量管控,提高投资者信息搜集和识别能力以及强化信息披露相关制度建设,从而维护资本市场正常秩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伟  杜雨康  苏国兵  
问询函是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发布虚假信息和潜在违规行为实施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2019年10月14日"航天通信问询函"事件为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全面分析投资者对交易所问询函涉及的上市公司和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问询函给航天通信带来了显著负面影响,在窗口期[-10,15]内的CAR值显著为负;投资者对问询函的理解和反应总体是积极理性的,但理性程度有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四点建议,以期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杰  陈佳  刘力  
涨停的股票能否被交易公开信息披露取决于收益率排名中的随机因素,与股票的基本面特征无关。本文利用这一机制设计自然实验检验了投资者关注对股价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交易公开信息披露使股票受到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增加了小额资金的净流入,减少了大额资金的净流入和股价的短期收益率,抑制了股价短期波动率,同时降低了股价在长期发生反转的可能性。频繁登上交易公开信息的知名营业部买入的股票受到更多关注,相应的市场反应也更加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监管性信息披露引发的投资者关注通过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抑制了股价反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玉松  
本文基于投资者关注理论,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业绩预告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超额累计回报和异常交易量两个维度分析了市场对不同时间、不同类型业绩预告信息的反应,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具有较好的信息含量,投资者可以参考业绩预告信息进行决策;管理层选择在周末披露坏消息以分散投资者注意,达到避免股价波动的目的;周末由于休息分散了投资者的注意力,致使投资者对周末披露的坏消息业绩预告反应不足,没有做出相应决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薛茗元  易阳  
本文关注交易所全类型问询函延期回函现象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以2015—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收到的问询函为样本,分析延期回函的影响因素与市场反应。研究发现,问询函的特征与公司信息披露的意愿和能力均影响企业回函的及时性,市场能根据函件类型与回函早晚给予差异化评价。交易所设计回函期限时考虑了所提问题的特征,但仍有改进空间。本文以企业对如期回函的遵从程度为新视角,拓展了监管问询的研究范围,为交易所与企业的监管互动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志勇  余思明  黄琼宇  
本文以2011-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价值相关性研究方法论,从投资者角度出发,构建了投资者信任指数,分析了投资者信任和会计盈余信息在股票价格信息系统的反应。研究表明:投资者信任在股票价格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反应;投资者信任水平越高,会计盈余在股票价格信息系统中的反应越充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祥斐  崔永梅  李昊洋  张开元  
基于投资者视角,以2013~2016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交易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调研与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提高了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非重大资产重组、非国有企业和现金支付交易中,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更显著;此外,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检验发现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的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忠泊  田高良  张咏梅  
针对于忠泊等人(2011)提出的媒体关注市场压力假设,文章从盈余信息市场反应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市场压力的来源以及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文章发现,媒体关注增加了短期内盈余信息的市场反应;降低了长期内的盈余公告后漂移程度;而且媒体关注的这种效应在外部市场化环境较差的地区更加显著。媒体关注对短期内盈余信息市场反应的放大效应,对长期内盈余信息传递效率的提升作用,正是管理者所面临的市场压力之一,媒体关注通过影响资本市场而发挥外部公司治理的功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磊  孔东民  
文章利用股票日内交易数据构建订单流不平衡指标,考察了个人投资者在不同信息属性盈余公告上的注意力分配情况及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个人投资者倾向于关注好消息公告,公告期间股票交易量异常高,受有限注意力制约,其在公告期间表现出显著的净买入行为;(2)个人投资者的净买入行为引起股票价格在盈余公告期间大幅上涨,随着公告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关注恢复到常态,股票价格发生反转,上述发现验证了价格压力假说;(3)个人投资者的净买入行为引起股价在公告日对盈余信息的反应更为强烈,但公告后价格漂移对盈余信息的敏感程度下降,说明投资者关注能够提高信息解读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小晗  朱红军  
本文以投资者在不同周期阶段中有差异的关注程度作为切入点,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有限关注"理论,以投资者的立即反应和滞后反应为标杆,考察了投资者关注程度对其解读信息能力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投资者关注程度不足时,对信息的即时解读效率降低,解读滞后增加;反之,当关注程度增加时,即时解读效率提高,解读滞后减少。投资者关注程度所影响的仅仅是信息传播和解读的效率,从长期来看,不会影响信息传播和解读的效果。另外,投资者关注在股市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出现有差异的波动,与熊市阶段相比,关注程度对于信息解读的影响作用在牛市阶段会得到进一步放大。同时,新准则的采用增强了投资者对于信息的理解,提高了信息在市场中的传播速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奇  沈华玉  
文章使用百度超额搜索量度量投资者关注,实证检验了投资者关注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显著提升了IPO抑价,但这种提升作用在信息质量高的环境中显著,在信息质量低的环境中不显著,表明信息质量是投资者的关注行为向交易决策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投资者关注仅短期内提高IPO抑价,投资者关注程度越高,新股长期回报越低,且这种反转效应同样在信息质量高的环境中显著,而在信息质量低的环境中不显著。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可能同时通过"关注效应"与"信息效应"影响IPO抑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