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4)
2023(2879)
2022(2548)
2021(2346)
2020(1973)
2019(4527)
2018(4351)
2017(8923)
2016(4571)
2015(4836)
2014(4812)
2013(4770)
2012(4478)
2011(3908)
2010(4124)
2009(3925)
2008(3987)
2007(3790)
2006(3306)
2005(3189)
作者
(12511)
(10632)
(10564)
(10123)
(6863)
(5037)
(4686)
(3991)
(3973)
(3776)
(3444)
(3441)
(3435)
(3363)
(3264)
(3210)
(3130)
(3129)
(2982)
(2949)
(2566)
(2456)
(2448)
(2443)
(2391)
(2331)
(2295)
(2241)
(2112)
(2059)
学科
(21356)
经济(21316)
管理(20224)
(19259)
(17793)
企业(17793)
方法(11063)
数学(9605)
数学方法(9566)
(8645)
(6689)
财务(6687)
财务管理(6681)
企业财务(6564)
(4554)
业经(4345)
(4148)
(4095)
金融(4095)
(4081)
银行(4075)
人事(3939)
人事管理(3939)
(3884)
(3776)
贸易(3772)
(3657)
中国(3655)
(3385)
技术(3336)
机构
大学(69062)
学院(67219)
(31799)
经济(31288)
管理(31107)
理学(27478)
理学院(27271)
管理学(27012)
管理学院(26888)
研究(18399)
中国(16743)
(16490)
(13288)
财经(13204)
(12090)
财经大学(10050)
商学(9807)
商学院(9741)
中心(9608)
(9464)
经济学(9409)
经济学院(8556)
科学(8508)
(8408)
(8291)
北京(8241)
业大(8128)
经济管理(7971)
(7519)
(7462)
基金
项目(43548)
科学(36476)
基金(35575)
研究(30854)
(30164)
国家(29933)
科学基金(27497)
社会(21896)
社会科(20918)
社会科学(20914)
基金项目(19039)
自然(18784)
自然科(18475)
自然科学(18473)
自然科学基金(18212)
(14882)
资助(14523)
教育(14416)
(12805)
编号(11728)
(10678)
教育部(9848)
人文(9782)
国家社会(9299)
成果(9150)
(9132)
(8976)
重点(8877)
大学(8736)
创新(8470)
期刊
(33127)
经济(33127)
研究(19657)
(14094)
管理(12634)
中国(11525)
(10337)
金融(10337)
科学(8156)
学报(7885)
财经(7364)
大学(6768)
学学(6585)
(6404)
(6183)
经济研究(5454)
业经(4697)
技术(4612)
(4522)
国际(4361)
问题(4172)
农业(3888)
技术经济(3766)
财会(3707)
教育(3679)
理论(3466)
商业(3379)
经济管理(3213)
实践(3083)
(3083)
共检索到100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泽元  
股票投资者交易行为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但较少有研究专门涉及参与信用交易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信用交易由于属于杠杆交易,能够放大投资者资产组合的有效波动水平,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是不是也具有比普通投资者更高的风险偏好,从而表现出更加激进的投资风格。文章设计了投资者平均持股期限(AHT)统计量,来衡量投资者的激进程度,从而验证了投资者信用交易行为更加激进的假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卓思  高峰  祁斌  
本文通过研究股票收益变化和机构持股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高机构持股股票,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会吸引机构增加持仓,且机构增持的股票相对减持的股票的后续表现又更好,而低机构持股股票则不然。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上是采用正反馈即惯性交易策略的,而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则较为随机。对于缺乏投资经验的个体投资者而言,论文结果意味着他们应当委托机构进行理财如投资于基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迟骏  杨春鹏  
本文选取我国2011年至2017年间日频度股票ETF数据,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的投资者情绪指标,根据逐笔交易数据构造表征投资者交易行为的买卖非均衡指标,实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分别对ETF折溢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联合影响也显著为正。进一步地,文中还检验了在含有Fama-French三因子作用的条件下以及机构持股比例作为调节变量的条件下,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实证结果依然相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谭中明,李庆尊  
This paper analyses dealing behaviors of institution investors who own insider information under forbiddance of insider dealings by positive feedback dealing model.As a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 investor,investment fund always takes advantages instead of taking arbitrage when it faces the positive feedback dealers,which will cause fluctuation in security market.Finally,this paper gives some proposals on making institution investors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stabilizing the market.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鑫  
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是目前行为金融学中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传统的金融学理论通常假定个体理性,但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个体交易过程中存在大量行为偏误,例如过度自信、处置效应等。文章围绕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和行为偏误这一主题,梳理了个人投资者交易业绩及其交易心理、个人投资者处置效应以及投资者行为偏误的动态变化等三个领域的相关文献,最后对这些研究成果简要做出了评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松涛  
个体交易行为是目前行为金融学领域比较活跃的分支之一,本文从信念和偏好两个角度介绍了个体交易行为偏差的心理学基础以及这些心理因素带来的诸如过度交易、处置效应、投资分散化不足等行为偏差。文章最后简要介绍和评价了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爱明  张静波  
本文以2009~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中国机构投资者总体及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税务激进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税务激进程度显著正相关,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税务行为越激进。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划分比较后发现,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税务激进行为的影响力较弱,不能有效发挥治理作用,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对被投资企业的税收活动带来有利影响,增加上市公司税收激进程度,发挥了重要的治理作用。将样本按照最终控制人进行划分后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税务激进程度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征  肖志超  
媒体在发挥信息中介职能传播市场信息的同时,充当了投资者注意力资源的分配机制。本文从股票成交量的变化入手检验了媒体报道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发现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票的成交量、成交金额和换手率,与媒体报道强度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媒体报道强度的增加,在个人投资者增加买入的同时,机构投资者将实施相反的操作。因此,这一分析结果验证了行为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有限理性的假设,并且从微观层面动态地考察了两类投资者之间的策略互动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孔东民  刘莎莎  谭伟强  
本文考察证券分析师评级如何影响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以及公司特征是否影响不同类型投资者的交易。基于独特的账户交易数据,研究发现:第一,当证券分析师发布"强买"或"买入"评级时,机构投资者显著买入该股票。对于"持有"或"卖出"评级时,机构投资者均表现为显著的净卖出。第二,在交易中,个人投资者仅仅起到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流动性的作用。第三,公司大股东的利益攫取程度及公司信息环境的不确定性都会削弱机构投资者对分析师评级的反应。基于不同测度和样本的检验表明上述结果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证券监管机构提供了明晰的监管建议,并为投资者优化交易决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茹华杰  
由于机构投资者的高频交易对稳定市场具有积极作用,文章从投资者行为的微观视角实证探索了机构投资者采取高频交易的行为动机。在构建高频交易行为动机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对专业投资人员进行问卷调研获取了一手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高频交易的行为动机及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影响权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成本收益因素、能力因素和文化因素对投资者采取高频交易都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监管机构从投资主体的行为特征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化、高效化的调控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园高  宋瑞秋  罗浩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上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信息不对称”,“名誉的考虑”和“投资经理激励机制”被认为是导致“羊群效应”的主要原因。对美国金融市场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存在典型的羊群效应。随着我国公募基金的迅速发展,透明的披露机制的压力以及基金的“相对业绩评价标准”导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交易中也出现了羊群效应下的从众行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涛  耿志民  
根据对机构投资者噪声交易行为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由于证券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市场,天然具有噪声交易动机和行为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利用个人投资者的认识心理、情绪和投资行为偏差与证券市场制度结构,策略性地实施噪声交易行为,以此加剧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比较优势、获取超额收益,噪声交易因此成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本质特征。机构投资者噪声交易行为属于有限理性的主动性噪声交易,噪声交易者风险的分布具有阶段性特征,在机构投资者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云峰  宋逢明  
本文针对货币供给对股票市场中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市场上有知情交易者和不知情交易者两类投资者,研究发现:货币供给对知情交易者影响很小,但是货币供给对不知情交易者的影响很大。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那么知情交易者到达市场的强度会增大,并且信息交易的比例会下降。因此,增大货币供给在提高股市的流动性的同时也会降低股票市场反映信息的效率,那么最优的货币政策应当在这两方面达到一个最优的平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斌卿  王强松  
本文以2007年2月27日和5月30日两次股市大跌为研究对象,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高质量的账户交易数据对不同类型投资者大跌当日及其前后几日的买卖交易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法对各类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及其影响股市大跌的研究发现,D类机构(主要是公募基金)和散户中的大户对市场有重要影响力,其交易行为不仅会影响随后的股价涨跌,也会影响到中小散户的交易策略,他们是上海股市中的知情交易者,且两类投资者在交易策略上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小散户扮演了噪音交易者角色,其大量交易为大户提供了流动性;B类机构(主要是法人机构)和D类机构在交易行为上有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论文研究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