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8)
- 2023(10359)
- 2022(8488)
- 2021(7958)
- 2020(6515)
- 2019(14534)
- 2018(14196)
- 2017(26602)
- 2016(13930)
- 2015(15135)
- 2014(14370)
- 2013(14010)
- 2012(12320)
- 2011(10776)
- 2010(11086)
- 2009(10986)
- 2008(10854)
- 2007(9991)
- 2006(8874)
- 2005(7884)
- 学科
- 管理(58931)
- 业(52948)
- 济(50502)
- 经济(50446)
- 企(49997)
- 企业(49997)
- 方法(21508)
- 财(20428)
- 数学(16406)
- 数学方法(16214)
- 制(14689)
- 务(14417)
- 财务(14380)
- 财务管理(14355)
- 业经(14314)
- 技术(14099)
- 企业财务(13693)
- 中国(13378)
- 农(12281)
- 理论(12152)
- 银(10677)
- 银行(10671)
- 技术管理(10595)
- 划(10139)
- 行(10066)
- 体(9994)
- 学(9654)
- 贸(9331)
- 贸易(9322)
- 融(9229)
- 机构
- 学院(189612)
- 大学(188978)
- 管理(80592)
- 济(77728)
- 经济(75994)
- 理学(67921)
- 理学院(67275)
- 管理学(66451)
- 管理学院(66038)
- 研究(54909)
- 中国(46446)
- 财(41029)
- 京(38341)
- 财经(31346)
- 科学(29919)
- 江(28928)
- 经(28403)
- 中心(26906)
- 所(25176)
- 北京(23846)
- 州(23702)
- 经济学(23461)
- 财经大学(23405)
- 范(23017)
- 师范(22851)
- 商学(22785)
- 商学院(22570)
- 研究所(22206)
- 业大(22138)
- 农(21180)
- 基金
- 项目(120531)
- 科学(97358)
- 研究(92604)
- 基金(88903)
- 家(75356)
- 国家(74683)
- 科学基金(66586)
- 社会(60755)
- 社会科(57635)
- 社会科学(57621)
- 省(46744)
- 基金项目(46414)
- 教育(42805)
- 自然(41657)
- 自然科(40716)
- 自然科学(40705)
- 自然科学基金(39991)
- 划(38447)
- 编号(38047)
- 资助(34722)
- 成果(30502)
- 创(28328)
- 部(26571)
- 创新(26399)
- 重点(26314)
- 课题(25451)
- 国家社会(25175)
- 项目编号(24699)
- 发(24669)
- 制(24643)
共检索到292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建
效率提高说和财富转移说是解释管理层收购的既有理论假说 ,它们存在彼此对立、分割和没有对转型国家的管理层收购 (MBO)实践及其新特点给出解释两大缺陷 ,为弥补既有理论的不足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解释了投资者保护与管理层收购绩效源泉的关系 ,指出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是促生效率型管理层收购的关键。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投资者保护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本文采用标准事件研究法来考察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股价反应。与在国外给公众股东带来巨大溢价形成对比的是,MBO在中国没有给流通股东带来收益,市场对MBO公告没有做出任何显著反应。进一步对中国投资者是否具有理性进行检验和比较后发现投资者是理性的,MBO在中国既不属于“利好”,也不属于“利空”,且似乎有市场操纵嫌疑,必须进一步规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丽 崔团结
西方对MBO绩效的规范分析可从代理成本、激励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等多个角度展开。其主流观点认为MBO是有效率的,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其中能较充分解释MBO绩效来源的,大致可归结到代理成本、防御剥夺、企业家精神以及决策效率提高与税收优势四个理论中。本文试图将这些理论观点作以总结,意在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绩效 理论观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多中
一、对MBO的理论解释 MBO的实质是公司控制权从原来的股东手中转移到了原公司的管理层手中,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MBO之后的公司资本结构具有高比例负债的特点。现代企业理论正是基于这两点MBO做出解释。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生产要素契约(合同)的组合,主要包括资本与管理劳动之间、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娥平 杨庆森 方园丽
投资者情绪与企业经营决策之间的关系,是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以往关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文献简单地将投资者视为股票市场上的交易者,而忽视了其作为公司股东所扮演的公司监督者的角色。文章将投资者对企业的监督行为纳入投资者情绪的研究中,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发现,投资者情绪高涨会减弱股东对企业的监督,而管理层会利用股东监督的减弱进行更多谋取自身私利的行为。文章的研究揭示了一条新的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CEO机会主义行为的渠道,对于全面认识资本市场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股东监督 在职消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娥平 杨庆森 方园丽
投资者情绪与企业经营决策之间的关系,是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以往关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文献简单地将投资者视为股票市场上的交易者,而忽视了其作为公司股东所扮演的公司监督者的角色。文章将投资者对企业的监督行为纳入投资者情绪的研究中,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发现,投资者情绪高涨会减弱股东对企业的监督,而管理层会利用股东监督的减弱进行更多谋取自身私利的行为。文章的研究揭示了一条新的投资者情绪影响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和CEO机会主义行为的渠道,对于全面认识资本市场在企业经营中扮演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股东监督 在职消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乐 谢德仁
我国投资者会听话听音吗?文章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5-201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的管理层语调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投资者对管理层的净正面语调做出了显著的正向反应,尤其是对负面语调做出了显著的负向反应。这表明在我国强调"意会"的语境文化背景下,投资者会听话听音,管理层语调具有信息含量,上市公司的业绩说明会具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文章的研究结果还意味着,"词袋"方法及其构建的管理层语调用词列表在我国儒家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金花 李善民 张东 陈玉罡
2006年《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修订是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要变革,这一旨在加大公司章程自治空间的制度变革为研究公司章程自治的有效性提供了契机。本文从公司章程中设立反收购条款的角度,以股权高度集中条件下的大股东利益侵占为出发点,构建理论模型,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章程条款的设立数据,实证检验了反收购条款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收购条款的设立在实践中发挥了投资者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律监管和外部审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与章程条款的内部治理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在法律监督较差和外部审计质量较低的环境下,反收购条款对掏空的抑制作用更强,公司章程条款的内部治理效应也更大。
关键词:
反收购条款 投资者保护 公司章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新生 孙红艳
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管理层共同持股极具普遍性,而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创新投入-产出两个阶段分别对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及其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显著的联合效应,且对利用式创新投资更明显,而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持股对企业创新产出则表现为明显的联合失效,经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同时,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受到产权性质、产品市场竞争为代表的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部分通过管理层决策视野机制实现,而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与“管理层权力”也是重要的作用机制。本文所得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效应在企业创新不同阶段存在差异的结论,为提升二者联合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构建多种机制协同导向的公司治理体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清贞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企业改革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结构重组方式之一,于1998年从西方引进我国,在2002~2003年间兴起管理层收购热。从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情况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有效性 中小股东利益 保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婷姿
本文在借鉴西方成熟市场的法制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发生的强制性要约收购案例,对如何进一步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制度安排提出建议。
关键词:
强制要约收购 权益 规制 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加玉
本文分析了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特点和效用,探讨了我国适用MBO的上市公司的特征和进行MBO的动因,最后提出和分析了几种典型的MBO模式。
关键词:
MBO 动因 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德光
产权理论把产权归属作为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无疑有失偏颇。超产权理论则认为:企业的效益主要是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利用利润激励去驱动经理人提高努力水平要以市场竞争为前提,市场竞争有放大利润激励的作用。基于超产权理论的思想,本文认为对产权拥有所形成的利润激励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在于经理人必须持有足够大比例的股权;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实施MBO后,由于经理人所购股权比例不大,使得产权激励不够大,而竞争激励又大幅下降,导致经理人的能力和努力水平下降,MBO将严重影响其业绩的提高。因而,MBO不是其改革的途径;小企业实施MBO是利大于弊,MBO不失为其改革的途径之一,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产权 竞争 激励 绩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伟凯 王荣
一、MBO的产生及演进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由于收购中运用了大量负债融资,也即利用了财务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