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3)
2023(2205)
2022(1955)
2021(1827)
2020(1656)
2019(3998)
2018(3769)
2017(8092)
2016(4232)
2015(4773)
2014(4723)
2013(4767)
2012(4323)
2011(3737)
2010(3810)
2009(3862)
2008(4032)
2007(3784)
2006(3356)
2005(3108)
作者
(11207)
(9603)
(9485)
(9039)
(6292)
(4546)
(4454)
(3503)
(3483)
(3466)
(3197)
(3122)
(3119)
(3014)
(2940)
(2868)
(2866)
(2817)
(2796)
(2758)
(2331)
(2219)
(2211)
(2157)
(2129)
(2127)
(2046)
(1945)
(1882)
(1842)
学科
(25478)
(25422)
企业(25422)
管理(23713)
(20384)
经济(20351)
(13741)
(12747)
财务(12747)
财务管理(12735)
企业财务(12449)
方法(12280)
数学(10818)
数学方法(10795)
公司(5257)
(4783)
业经(4090)
(4039)
(3865)
体制(3692)
技术(3398)
(3393)
经营(3363)
决策(2801)
技术管理(2727)
关系(2682)
计划(2665)
(2598)
金融(2598)
(2512)
机构
大学(65429)
学院(64279)
管理(29993)
(28600)
经济(28153)
理学(26357)
理学院(26197)
管理学(26008)
管理学院(25891)
(16835)
研究(15356)
中国(13941)
财经(13622)
(12422)
(12413)
财经大学(10362)
商学(10361)
商学院(10315)
(8193)
北京(7964)
经济学(7962)
经济管理(7405)
经济学院(7249)
会计(7192)
中心(7150)
(7057)
工商(7017)
(6747)
(6694)
科学(6596)
基金
项目(38212)
科学(31329)
基金(30709)
研究(26960)
(25329)
国家(25108)
科学基金(23425)
社会(18690)
社会科(17895)
社会科学(17888)
基金项目(16810)
自然(16360)
自然科(15957)
自然科学(15951)
自然科学基金(15699)
资助(13265)
(13091)
教育(12789)
(10884)
编号(10278)
(9675)
人文(9030)
教育部(9000)
成果(8110)
大学(7825)
(7779)
重点(7708)
(7619)
科研(7586)
(7513)
期刊
(30416)
经济(30416)
研究(17893)
(17326)
管理(12545)
中国(8488)
财经(7527)
(7478)
金融(7478)
学报(6819)
财会(6813)
科学(6740)
(6235)
大学(5844)
学学(5757)
会计(5610)
经济研究(4919)
国际(4769)
通讯(4665)
会通(4659)
(4422)
业经(4288)
技术(4010)
问题(3963)
技术经济(3441)
(3391)
(3307)
商业(3202)
经济管理(3189)
现代(3138)
共检索到92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建梁  周军  
本文用1994-2003年上市的所有公司作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公司上市后业绩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我国公司上市后业绩呈现系统性加速下滑的趋势。通过对我国法律环境变化与公司上市后业绩变化特征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程度的提高确实有利于减小公司上市后业绩下滑的速度,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对投资者保护不力是我国公司上市后业绩下滑的根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雁雁  
本文从股东的股份比例角度,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保险公司四种类型,创新性的分析了四种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效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大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比例;加强社保基金的积极性;加快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雁雁  
本文从股东的股份比例角度,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保险公司四种类型,创新性的分析了四种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效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大证券投资基金的持股比例;加强社保基金的积极性;加快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潘宏  
投资者有限关注作为投资者普遍存在的非理性偏差,会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及经济后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有限关注角度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行为,分析投资者关注与业绩预告以及管理层业绩预告择机之间的关系,探讨管理层如何利用投资者某一特定非理性行为来最终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研究发现投资者有限关注确实会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市场反应造成影响。管理层基于此种影响的认识,其业绩预告行为存在择机偏好。公司管理层倾向在投资者关注比较低的时候公布利好预测,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扩大利好业绩所带来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宾国强  舒元  
本文首先回顾了股权分割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文献 ,发现并没有一致的实证依据证明股权分割损害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在此基础上 ,我们构建了一个更为广泛的上市公司1995~2001年的面板数据样本 ,对上市公司股权分割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公司上市后的业绩变迁进行了实证的研究 ,结果发现:(1)公司的业绩与非流通股 (国家股、法人股 )比例呈显著的U形关系 ,非流通股独大或独小并没有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相反适度混合的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是最不利的;(2)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经营业绩整体呈逐年加速下滑趋势 ,而股权分割的差异对该趋势无显著的影响。我们认为 ,把股权分割当成是中国股市问题的核心是具有误导性的 ...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林娟  张红  
本文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1年到2005年间的经验数据,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关系,发现机构投资者既是"价值发现者"也是"价值创造者",机构投资者对提升公司业绩、改善公司治理等有积极意义,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现状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丁鑫  荆新  
本文实证研究银行系基金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投资支出和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系基金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和公司业绩,显著高于非银行系基金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和公司业绩;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越高,公司业绩越高。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银行系基金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治理效应,减少由于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引起的投资不足问题,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水平和公司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烈  张潇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管理与监督已逐渐成为提高公司业绩的重要外部治理机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得出了上市公司业绩高低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高低在统计上正相关,而与机构投资者的选股能力无关的结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丽娜  
本文以2010年至2015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Richardson(2006)模型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进行度量,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两类非效率投资,并且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将机构投资者进行细分类以后,在抑制过度投资进而改善业绩方面,本文所研究的六类机构投资者均没有起到显著作用;而在抑制投资不足进而改善业绩方面,只有证券投资基金能够起到显著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丽娜  
本文选择2009-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非效率投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这两类非效率投资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较之过度投资来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情况明显更加广泛,且引发的经济后果也更加严重。机构投资者可以有效的对过度投资以及投资不足这两种非效率投资进行抑制,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所表现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丽娜  
本文以2010年至2015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Richardson(2006)模型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进行度量,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两类非效率投资,并且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将机构投资者进行细分类以后,在抑制过度投资进而改善业绩方面,本文所研究的六类机构投资者均没有起到显著作用;而在抑制投资不足进而改善业绩方面,只有证券投资基金能够起到显著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亮  许庆高  
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与投资对象的关系的异质性,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无显著关系;高管薪酬水平是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不是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亮  许庆高  
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与投资对象的关系的异质性,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无显著关系;高管薪酬水平是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不是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信恒占  
通过构建度量机构投资者持股持续期的指标,并按照持股持续期的长短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和短期机构投资者,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持续期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持续期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当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较高时,持股持续期越长,其对公司业绩的改善就越明显;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改善公司业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长期机构投资者以及基金和QFII能够改善公司业绩,而短期投资者以及券商、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不能改善公司业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丽琨  崔璐璐  卢浩  
本文以2011年中国A股4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不同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持股比重较高的基金持股、保险公司持股和QFII持股与公司业绩的关联系数较高。最后,提出了完善和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建议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