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3)
2023(7520)
2022(6332)
2021(5653)
2020(4467)
2019(10301)
2018(9922)
2017(18779)
2016(9840)
2015(10819)
2014(10836)
2013(10807)
2012(10521)
2011(9650)
2010(10022)
2009(9227)
2008(9226)
2007(8444)
2006(7891)
2005(7506)
作者
(29211)
(24436)
(24358)
(22897)
(15743)
(11762)
(11006)
(9298)
(9273)
(8798)
(8346)
(8170)
(7952)
(7817)
(7750)
(7436)
(7170)
(7037)
(6976)
(6944)
(6195)
(5964)
(5942)
(5658)
(5525)
(5505)
(5485)
(5410)
(4894)
(4872)
学科
(51650)
经济(51590)
(29937)
管理(26871)
(23151)
企业(23151)
中国(17418)
地方(17265)
方法(14518)
(14487)
业经(12488)
数学(12142)
数学方法(12053)
(10788)
农业(10223)
(10223)
金融(10223)
地方经济(9929)
(9519)
(9349)
银行(9339)
(9172)
(9091)
贸易(9080)
(8719)
(8416)
(7561)
环境(7544)
技术(7431)
发展(7167)
机构
学院(145364)
大学(144054)
(64723)
经济(63439)
研究(55573)
管理(53970)
理学(44963)
理学院(44414)
管理学(43807)
管理学院(43528)
中国(42825)
(31908)
科学(31124)
(30458)
(28324)
研究所(25173)
中心(24682)
财经(23137)
(23038)
(23020)
北京(21243)
(20952)
(20887)
师范(20777)
(19861)
经济学(19300)
(18998)
业大(18232)
农业(17457)
经济学院(17190)
基金
项目(89129)
科学(70993)
研究(68197)
基金(63856)
(55634)
国家(54660)
科学基金(46503)
社会(44341)
社会科(42106)
社会科学(42094)
(35081)
基金项目(33132)
教育(30410)
(29162)
自然(27931)
编号(27582)
自然科(27278)
自然科学(27272)
自然科学基金(26762)
资助(25969)
(25362)
成果(23018)
发展(20927)
(20546)
重点(20051)
课题(19979)
(19612)
(18574)
国家社会(18207)
创新(17286)
期刊
(83872)
经济(83872)
研究(50185)
中国(35453)
管理(23126)
(22906)
(22623)
科学(19595)
学报(19471)
教育(18472)
(18436)
金融(18436)
农业(15820)
大学(15415)
业经(14792)
学学(14340)
经济研究(13504)
技术(12749)
财经(11644)
问题(10726)
(10088)
国际(9248)
(9166)
世界(8718)
(8562)
商业(7962)
技术经济(7550)
经济管理(7090)
现代(7036)
(6998)
共检索到244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詹晓宁  
2006年,围绕国际投资协定(IIAs)提交的投资者与国家间的诉讼案至少有25起,其中18起提交至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1。如果这个数字得到确认,那么这将是自2000年以来围绕协定产生的已知案件数量最少的一年,这也表明,提交的案件数量开始有所减少。然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的仲裁机构是唯一一个登记仲裁申请的公共机构,有鉴于此,它还有可能表明仲裁活动正在向其他公开程度较低的仲裁渠道转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叶波  梁咏  
设计投资仲裁机制的初衷是以非政治化方式解决争端,但在实践中往往成为跨国公司挑战东道国政策措施的手段,所以澳大利亚等国目前不再纳入上述条款。可以通过设立上诉机构、常设国际投资法院以及引入调解等替代争端解决方式改革投资仲裁制度。我国也可以借鉴上述做法应用于上海自贸区的争端解决实践。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宋锡祥  周聖  
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作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TPP协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势必在未来各国愈加频繁的经贸交往中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条文本身在2012年美国BIT范本的基础上作了改进,采取多种形式限制仲裁庭管辖权,兼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试图平衡国家与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为投资仲裁裁决执行扫清障碍,从而增强了投资者与国家仲裁的信心。面对TPP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条款的最新规制,除了审视其与中国条约立法实践中的差距与不足之外,中国应继续完善投资争议国内救济手段,尽早颁布中国国家豁免法,采取一系列必要的应对法律措施,以减轻TPP新规则可能对中国带来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慧  
投资者与国家之间争端解决方式的演进不是一种平面运动,而是经历了从国家本位阶段到投资者本位阶段转变的过程,在投资者本位阶段上,又经历了从以契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到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的发展。贯穿整个过程的线索就是投资者主体地位的变化:其权利主体空间范围从国内延伸到国际,从国际法关系的利益主体上升到权利主体。伴随这个演进过程,相关的国际法也在发生变化,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例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莫建建  高建勋  
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是解决投资者与国家争端的主要机制,国际投资协定的仲裁条款是裁决ISDS仲裁的关键条款。我国早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国际投资协定主要着眼于东道国利益的保护,不利于我国境外投资者获得法律救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对国际投资协定改革问题的归纳与梳理为各国加快老一代国际投资协定现代化的条款改革提供了参考。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和实施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的革新路径可从完善国际投资协定的实体条款规范着手,在双边协定、区域协定基础上实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盛斌  段然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ISDS)机制成为当代投资协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制度性与技术性缺陷,在处理投资争端问题中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分析与研究ISDS机制有助于中国在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并增强中国在制订国际投资新规则领域的话语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石慧敏  王宇澄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大幅增加,海外投资风险也随之加大,对风险的评估和预防日益重要。国际投资协定及其框架下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已经逐渐成为保护投资者海外资产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通过回顾ISDS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且利用ISDS仲裁案件数据库,研究了影响ISDS案件发生的因素。本文发现,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分布于ISDS案件高发的行业和地区,面临的海外投资风险较大。回归分析表明,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人均国民收入越低以及政治环境越差,就越容易发生ISDS案件。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王燕  
GATT第20条(b)款和(g)款常为成员方在环境贸易争端中援引,但往往因无法满足第20条引言对环保例外条款的限制而在争端中失利。引言作为对例外条款的限制,防止成员方滥用贸易限制措施,其司法含义自海虾—海龟案的诠释后,在巴西翻新轮胎案中又得到进一步丰富,中国政府应关注引言的司法含义,以防在实施第20条环保例外条款下的进出口限制措施时违反引言的限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雪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群体纠纷日益增多。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我国也不例外。要解决好群体纠纷,必须明确其类型,以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同时,我们也要了解世界各国典型的群体纠纷解决类型,并对他们进行比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知道哪种方法适合我们国家。最后,要想更好地解决群体纠纷,就要明确群体诉讼在我国的事实与法律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求努力解决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正怡  
随着多边投资改革的深入推进,投资争端预防机制被作为可选择的建议方案用于改善传统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成为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制度规范设计。面对投资者-国家争端预防机制,我国应分别从国内法与国际法层面完善制度构建与实践平台,结合我国实际并合理借鉴域外经验,推动现有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机制向沟通机制转变,在国际投资条约中增强对话机制,为投资争端预防机制的落地与实施创造良好的适用空间,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积极倡导和运用该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俊荣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和欧盟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争端解决条款有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即在强化对东道国权益保护的同时,谋求在保护投资者私人利益和维护东道国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在具体规则的设计上,它们也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包括鼓励通过友好方式解决争端、限制投资者对诉权的滥用、提升透明度、强化第三方参与、增强对仲裁庭和仲裁员的约束和监督等。不过,欧盟在总体上更加注重对东道国利益的考量。在目前的中美和中欧BIT谈判中,我国可以将欧美在ISDS条款上的要价作为谈判筹码,换取欧美在其他有利于我国的条款上的让步。此外,我国还应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我国政府和企业参与国际投资仲裁的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王轶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世方  
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领域是生产和消费。生产在企业中进行 ,而消费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正像科斯将目光投向企业内部而打开企业这个黑箱一样 ,贝克尔 (Becker)则将目光投向家庭内部而试图打开家庭这个黑箱。继他之后 ,一批经济学家如Chiappori,Bergstrom ,Rosenzweig ,Browning等沿着他开创的领域在家庭性质、家庭内部分配、利他主义等方面不断探索 ,使家庭经济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活跃的领域。本文将介绍西方家庭经济理论研究的基本轮廓及最新研究成果 ,为家庭经济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林祥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最新发展吴林祥利率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国债券的即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在图表上是指可观察到的不同形状的收益率曲线。一般来说收益率曲线形状大致有四种情况,即向上倾斜的、向下倾斜的、拱形的和平坦直线形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就是要说明是什么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国林  
宏观经济学中对消费的研究可分为几个阶段。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是第一阶段。但这一假说缺少必要的微观基础。 第二阶段的代表是: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RIH),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Hypothesis,PIH),以及莫迪利阿尼等的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LCH)。这三种假说都被认为具有合理的微观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