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9)
- 2023(14704)
- 2022(12457)
- 2021(11897)
- 2020(10118)
- 2019(23197)
- 2018(23086)
- 2017(44861)
- 2016(24026)
- 2015(26943)
- 2014(26885)
- 2013(26613)
- 2012(24376)
- 2011(21703)
- 2010(21711)
- 2009(20479)
- 2008(20276)
- 2007(18194)
- 2006(15734)
- 2005(13936)
- 学科
- 济(98149)
- 经济(98052)
- 业(78746)
- 管理(78242)
- 企(67379)
- 企业(67379)
- 方法(49092)
- 数学(43441)
- 数学方法(42969)
- 财(30865)
- 中国(26710)
- 农(26082)
- 业经(21715)
- 务(21266)
- 财务(21221)
- 财务管理(21176)
- 制(20681)
- 技术(20492)
- 企业财务(20284)
- 贸(18794)
- 贸易(18782)
- 易(18325)
- 农业(17201)
- 地方(16762)
- 银(16570)
- 银行(16545)
- 学(16429)
- 行(15723)
- 融(15419)
- 金融(15414)
- 机构
- 学院(343851)
- 大学(343514)
- 济(144051)
- 经济(141181)
- 管理(140237)
- 理学(121630)
- 理学院(120450)
- 管理学(118656)
- 管理学院(117999)
- 研究(104678)
- 中国(82083)
- 京(70031)
- 财(69605)
- 科学(60817)
- 财经(55825)
- 经(50611)
- 所(50322)
- 中心(50129)
- 江(49898)
- 农(48494)
- 业大(46957)
- 研究所(45250)
- 经济学(43841)
- 北京(43721)
- 范(41961)
- 财经大学(41566)
- 师范(41553)
- 州(39972)
- 经济学院(39843)
- 商学(38516)
- 基金
- 项目(226812)
- 科学(181029)
- 研究(167920)
- 基金(166549)
- 家(142947)
- 国家(141760)
- 科学基金(124030)
- 社会(108043)
- 社会科(102606)
- 社会科学(102579)
- 省(88990)
- 基金项目(88766)
- 自然(79940)
- 教育(79016)
- 自然科(78191)
- 自然科学(78169)
- 自然科学基金(76834)
- 划(74514)
- 编号(68610)
- 资助(67467)
- 成果(55199)
- 创(51667)
- 部(51478)
- 重点(50361)
- 发(47836)
- 创新(47541)
- 课题(46239)
- 教育部(45083)
- 国家社会(44318)
- 人文(44185)
- 期刊
- 济(152824)
- 经济(152824)
- 研究(97338)
- 中国(61249)
- 财(56300)
- 管理(53461)
- 学报(46342)
- 科学(44683)
- 农(42876)
- 大学(36418)
- 教育(34554)
- 学学(34385)
- 融(32331)
- 金融(32331)
- 技术(31786)
- 农业(29038)
- 财经(27750)
- 业经(25785)
- 经济研究(24593)
- 经(23686)
- 问题(20688)
- 技术经济(18471)
- 贸(17852)
- 统计(16966)
- 理论(16863)
- 商业(16716)
- 策(16419)
- 财会(16221)
- 科技(16085)
- 业(15915)
共检索到496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嘉南 段宏 黄登仕
本文以17家风险投资者和企业创始人公开冲突事件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冲突来源、冲突类型及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冲突演化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风险投资者和创始人的冲突来源于利益分歧下的控制权冲突、战略目标冲突和收益分配冲突,以及组织内部分歧下的制度与创业文化冲突、管理冲突和关系冲突。并且,利益冲突和组织内部冲突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当投资者和创始人双方沟通不畅或信任缺失时,利益冲突会衍生或加剧组织内部冲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继伟 李思淇 丁欣 朱文辉
针对学术创业者与投资方冲突这一领域实践问题突出而研究文献较少且缺乏相应理论解释的现象,选取11个冲突过程素材丰富的学术创业者与投资方冲突案例,借助多重数据渠道形成三角互验的多维数据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得到20个对应范畴,通过深入挖掘范畴间关系,将其整合为磨合期、碰撞期、整合期、冷静期和外部环境5个主范畴,进而提炼出包含各主范畴的核心范畴,即“学术创业者与投资方冲突演化路径”。构建学术创业者与投资方冲突演化机制模型,围绕冲突防范与化解,提出双方尽职调查、合理分配股权、完善契约安排、遵循规章制度、挖掘自身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等建议。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冲突领域和学术创业领域相关研究,为中国创业实践、投资管理和学术成果转化提供启示。
关键词:
学术创业者 投资方 冲突演化 扎根理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育华,程德文,刘扬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冲突的概念和解决冲突的一般方法 ,然后阐述当前国内外有关冲突理论的研究状况 ,最后对冲突分析的发展方向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冲突分析 对策 图式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秀丽
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中国的许多公司都建立了“貌似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但“形似而神不似”的现象却引人深思。每种制度的背后都有着相应的文化模式在支撑,制度实施的效率也取决于制度与文化的匹配程度。我们在进行公司治理的改革时必须正视我国特有的文化,针对文化的特点进行公司治理模式的“本土化”。
关键词:
文化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志刚
本文在企业家 (控制性投资者 )道德风险的框架下 ,探讨了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及其整合对降低由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的作用。我们证明 ,外部控制系统的存在 ,将使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功能加强 ,从而使公司治理机制整体形成对企业家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约束。当企业家与分散投资者所签订的合约满足企业家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时 ,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表现为互补关系 ;否则 ,只有外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 ,而不需要引入内部控制系统。因而二者的关系不是公司治理现有文献所认为的简单的单调关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松鹤 韩传峰 邵志国
社会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的不公使得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不满意感增强,加之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社会安全阀机制缺失,群体情绪多选择借机发泄,致使群体性事件日益呈现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特征。对此,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展开研究。考虑到社会群体异质性特征,引入了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子群,构建政府与社会群体策略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异质群体行为逻辑和策略均衡,仿真分析政府与社会群体协商合作的情景演化,提出非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应对的策略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大海 柳亦博
目前,我国社会冲突的治理结构是由政府单一主体把控,从中央到地方强调"谁主管,谁负责"的模式,市场与社会力量尚未有效参与到社会冲突治理当中来。这是一种缺乏结构洞、密度极大、群集度极端聚焦的社会冲突治理网络结构,会使处于中心位置的公共部门出现对社会资源的"虹吸现象"。为了有效应对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风险,我们应从注重政府监管转变为注重政府引导,将大部分社会冲突的治理放权给社会组织,从而形成一个饱含结构洞、密度分散、结构扁平的社会冲突治理网络。通过社会组织架设的信息沟通桥梁,促进冲突双方的信息对称性和彼此关注程度
关键词:
社会冲突 结构 结构洞 双重关注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志明 刘波 候兆新 谭志勇 孙庆东
结合新加坡环球影城总承包项目管理实践,系统分析海外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者面临的冲突以及所采取的冲突管理策略、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并提出冲突管理是海外大型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范畴,应将其纳入项目管理各环节等观点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案例 冲突管理 策略模型 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国杰 段贵恒 李文慧
分析组织内发生的冲突,为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激励机制提供了契机,但在管理实践中,如何在组织中维持一定水平的冲突,提升组织绩效往往比较困难。本文尝试借助博弈论观点,对给定理性局中人即组织成员在冲突中通过其最优选择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最终达到博弈均衡加以解释,并以Morgan解决模式为例,对组织冲突行为给出最优冲突解决方案,即强制下并给予民主行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大伟 涂少云 常亮 赵云峰
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是维护当今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生态补偿是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之间利益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它是为了制止生态破坏而征收或补偿的费用,所以不同于一般排污费和资源补偿费。本文根据补偿的类型不同,将生态补偿分为资源型生态补偿和环境型生态补偿。本文以流域生态补偿为例,将流域上游政府的策略简化为保护或不保护河流,下游政府针对上游的情况,选择"自主型"或"接受型",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流域生态补偿的特点和结果。结果表明:流域生态补偿需要中央政府的适度干预,而且关键点是保证上游地方政府收益始终最大化;中央政府干预的程度是使上游政府群的收益在保护的情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艳萍 吴凤平
初始水权分配极易导致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之间引发冲突。本文分析这种冲突存在的根源是因为部分区域分配的水权过多,而部分区域分配的水权过少。从而建立"水权过多区"群体和"水权过少区"群体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各群体的复制动态和演化稳定策略,以及演化博弈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两个主要结论:如果"水权过少区"群体少分配的水权占其实际分配到的水权的比重较小时,博弈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为:(不同意放弃Δq的水权,不暴发冲突);如果"水权过少区"群体少分配的水权占其实际分配到的水权的比重较大,超出其心理承受范围时,博弈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为:(同意放弃Δq的水权,暴发冲突)。研究表明,根据演化稳定策略调整各区域的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红星 林婷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信息不对称及代理冲突是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实地调研作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沟通桥梁,能否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与信任,缓解代理冲突和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是本文旨在探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以下简称机构实地调研)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内在影响机制。在利用极端天气比作为工具变量、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机构实地调研与公司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机制检验发现,机构实地调研通过降低代理冲突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来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以上结论在采用双重差分法、考虑样本自选择和变换核心变量度量方式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不具有长期中介效应,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机制作用受到公司内部治理环境的调节,代理冲突的中介效应随着公司信息环境的改善而减弱。本文细致刻画了机构实地调研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具体作用机制,为正确理解机构实地调研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为监管部门继续推出和完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和相关披露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继伟 张爱丽
文章针对魅力型创业者这一具有较高公众影响力和鲜明个性的创业者类型,研究其与投资方冲突。以上海家化创业者与投资方冲突作为代表案例,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魅力型创业者与投资方冲突演化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得出,创业者冲突表现、投资方冲突表现是冲突演化的直接驱动因素,创业者个人魅力是冲突演化的情景驱动因素。最后,文章从创业者和投资方两个角度提出了预防与化解此类冲突的可能性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鄢德奎
当前,一系列邻避现象突显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缺乏法律程序理性的"无规则互动"。邻避设施"一闹就停"的背后,折射出政府的治理结构无法因应邻避难题。一般而言,邻避抗争者的行动策略可归结为"前期的隐忍谋和后期的过度诉求"二阶模式。与此相对,政府的因应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立场左右下,依次采取强硬、妥协和正当化的策略。在科技理性和维稳政治的两极化邻避冲突治理结构中,现行以技术官僚为主力的环境治理范式在处理邻避问题时,往往在科技迷思与政治运作之间徘徊。为此,应当从邻避设施选址引入公众参与、事中加强邻避设施运营环保督察、事后为邻避冲突攸关方提供沟通协商渠道等法律程序维度重塑邻避冲突治理结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易阳 宋顺林 谢新敏 谭劲松
本文以雷士照明两次控制权争夺事件为例,通过资产专用性的视角,提炼基于堑壕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讨论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问题。案例分析表明,专用性资产是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专用性资产所形成的堑壕效应是影响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根据现有公司治理机制的局限,本文还提出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的思路。本文对如何全面评价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企业的作用,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创始人控制权保持、双重股权结构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基于股东异质性视角的多案例研究
创始人离任中的权力交接模式与企业成长——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创始人CEO与公司创业投资
保护民营企业创始人股东控制权的可行性分析——基于我国控制权争夺困境的视角
企业家精神配置与公司创新:基于创始人管理视角的分析
创始人权威、控制权配置与公司治理——基于雷士照明的案例分析
期望差距与创始人离任方式选择: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分析
企业控制权的获取和维持——基于创始人视角的多案例研究
民营企业创始人的离任权力交接与企业成长——基于美的集团的案例研究
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持股、兼任高管与公司绩效——基于与制造业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