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1)
2023(11436)
2022(9767)
2021(9149)
2020(7987)
2019(18395)
2018(17881)
2017(35714)
2016(18712)
2015(20463)
2014(20516)
2013(19971)
2012(17809)
2011(15539)
2010(15128)
2009(13761)
2008(13580)
2007(11550)
2006(9545)
2005(8164)
作者
(49954)
(41821)
(41702)
(39535)
(26754)
(20272)
(19093)
(16386)
(15775)
(14851)
(14193)
(13950)
(13109)
(12923)
(12899)
(12749)
(12568)
(12397)
(12169)
(11961)
(10212)
(10098)
(10010)
(9634)
(9370)
(9289)
(9190)
(8881)
(8366)
(8194)
学科
(77819)
经济(77737)
(63297)
管理(62301)
(56638)
企业(56638)
方法(44080)
数学(39605)
数学方法(39152)
(27337)
(20926)
财务(20890)
财务管理(20858)
企业财务(20180)
(16683)
中国(15922)
业经(15761)
(14456)
(12650)
(12453)
贸易(12449)
技术(12395)
(12098)
地方(11747)
理论(11454)
农业(11375)
(11070)
金融(11069)
(10840)
(10831)
机构
大学(260497)
学院(258410)
管理(109683)
(108223)
经济(106294)
理学(97079)
理学院(96175)
管理学(94588)
管理学院(94110)
研究(75790)
中国(57865)
(52164)
(51285)
科学(44288)
财经(43277)
(39794)
中心(36296)
业大(36295)
(35651)
(35537)
(34526)
经济学(33471)
财经大学(33026)
研究所(32347)
商学(31165)
北京(31057)
商学院(30913)
经济学院(30493)
(30155)
师范(29841)
基金
项目(183368)
科学(147982)
基金(138907)
研究(131029)
(120188)
国家(119227)
科学基金(105656)
社会(86800)
社会科(82626)
社会科学(82601)
基金项目(74303)
自然(70438)
(69688)
自然科(68995)
自然科学(68979)
自然科学基金(67793)
教育(61810)
(59174)
资助(56856)
编号(50614)
(42446)
重点(40613)
成果(38946)
(38860)
教育部(37501)
(36743)
人文(36654)
国家社会(36464)
创新(36221)
科研(36207)
期刊
(104628)
经济(104628)
研究(68025)
(44361)
管理(40485)
中国(39867)
学报(37076)
科学(35372)
大学(29540)
(29229)
学学(28374)
(22922)
金融(22922)
技术(22584)
财经(21746)
教育(20443)
农业(20043)
(18496)
经济研究(17555)
业经(16635)
财会(14350)
问题(13789)
统计(13407)
技术经济(13180)
(12792)
商业(12042)
理论(11692)
(11644)
会计(11484)
(11407)
共检索到351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双全  
有效的信任关系表现为投资者能对上市公司的可信任行为作出正确的反应。增发现金股利不仅是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践诺行为,更传递了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因此应被视为可信任行为。文章利用事件研究法,对1994—2010年期间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发放行为引起的平均异常收益和累计平均异常收益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约一半左右的时间里,资本市场反应不能有效区分上市公司纯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信任关系还没有达到有效。投资者信任问题的存在会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也责无旁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桦  
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究机构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治理中的作用受股权结构和异质性的影响;在大股东处于控股地位时,机构投资者不能抑制超能力派现;积极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好的改善现金股利治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越有动力发挥积极作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需要较高的持股比例作为基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志军  
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样本,本文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考察了异质机构的公司治理功能,检验了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相对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了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效应也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独立机构投资者才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红  吴卫华  
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不同的股利派发政策又对投资者保护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文以2005—2009年间沪深两市A股市场106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股权结构、现金股利政策与投资者保护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度越高、国有控股水平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是投资者寻求权益回报的一种渠道,也可以成为控股股东进行公司资源转移的隐蔽工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学峰  蔡新怡  
本文从社会网络算法出发,使用Louvain算法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提取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抱团持股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机构投资者抱团通过增强其“用手投票”和集体“用脚投票”的能力迫使公司发放红利,还会通过“信号理论”吸引外部资金,缓解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促进股利发放;此现象在代理成本大的公司更明显,两权分离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名芹  刘星  辛清泉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是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但迄今,投资者是偏好还是厌恶股利不平稳的股票仍不明朗。本文首次分析和检验了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对我国投资者行为偏好的影响。采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股利不平稳程度的增加与整体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公司及财务公司)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且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更加明显。此外,相比于包含"铁公鸡"和"无规律"股票在内的市场投资组合,投资者更青睐于现金股利不平稳股票投资组合,但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并不显著影响投资者的短期财富。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持有一年期股利不平稳程度较低的股票投资组合比持有股利不平稳性较高的股票投资组合需要多支付4.2%的股利平稳性溢价,且股利不平稳程度显著影响了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收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唐现杰  任松涛  
(一)理论简述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对红利的偏好引导了上市公司的红利政策。Baker和Wurgler通过放松MM股利无关论的有效市场假设,构建了红利迎合理论,丰富了行为财务学的研究。迎合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由于心理和制度的原因,某些投资者具有对支付股票股利未知的、随时间变动的需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名芹  刘星  辛清泉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是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但迄今,投资者是偏好还是厌恶股利不平稳的股票仍不明朗。本文首次分析和检验了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对我国投资者行为偏好的影响。采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股利不平稳程度的增加与整体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公司及财务公司)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且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更加明显。此外,相比于包含"铁公鸡"和"无规律"股票在内的市场投资组合,投资者更青睐于现金股利不平稳股票投资组合,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奇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征求意见稿),鼓励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回购的方式来回报投资者,特别是股价被低估等原因而无法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等同于现金股利。但是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环境和规章制度尚不成熟、亟须改善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投资者,我国上市企业实施的分红制度应当以长期、稳定的现金股利为主,而股票回购只是一种补充,并且是在特殊目的下短期使用的手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  周青妍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2009-2012年我国沪深108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QFII、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对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力度的影响越显著;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股利政策不产生影响。这表明,由于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只有独立的机构投资才能积极监督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鹏  
现金股利作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高低会引来市场的关注和投资者的行为反应。文章选取2010—2018年147家"白马股"企业和147家"绩差股"上市企业,利用事件分析法、均值T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现金股利对上市企业投资者短期和长期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企业现金股利上升能提高短期"白马股"股价收益率,同时吸引个人投资者参与"绩差股",但未能推动"绩差股"股价上升,长期上现金股利上升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增持"白马股"股票,推动股价上涨,但会导致个人投资者抛售高股利"白马股"和"绩差股"。可见,机构投资者注重价值投资,而个人投资者并不偏好股利带来的盈利模式,更加看重股票价差所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希嘉  高明华  陈焱晗  
通过运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序贯博弈分析方法,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之间的博弈模型,从而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通过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的博弈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假设进行了验证。通过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验证,机构投资者持股确实有效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奋强  陶蕾花  
由于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其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治理效应日渐凸显。那么,在差异性融资约束条件下,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会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机构投资者介入的公司更倾向于现金股利支付,且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有机构投资者介入的企业会进一步提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机构投资者高介入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要高于低介入公司,且机构投资者的高介入又强化了融资约束对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与强股权制衡公司相比,弱股权制衡公司的现金分红水平提高更为显著;在弱股权制衡条件下,随着融资约束的强化,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放宽了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的选择;在强股权制衡条件下,无论融资约束强弱,机构投资者介入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勇  干胜道  张伊  
本文从现金股利政策的角度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情况。首先回顾了该方面的相关文献,以信号理论为基础,分析机构投资者与现金股利政策可能存在的关系;接着对机构投资者的基本特征以及我国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概况及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以2007-2010年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