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7)
- 2023(11942)
- 2022(10296)
- 2021(9455)
- 2020(8376)
- 2019(19460)
- 2018(19109)
- 2017(37033)
- 2016(20361)
- 2015(22945)
- 2014(23232)
- 2013(23329)
- 2012(21677)
- 2011(19120)
- 2010(19706)
- 2009(18744)
- 2008(18825)
- 2007(17179)
- 2006(14816)
- 2005(13529)
- 学科
- 济(81666)
- 经济(81574)
- 管理(67918)
- 业(63205)
- 企(54996)
- 企业(54996)
- 方法(41821)
- 数学(35429)
- 数学方法(35108)
- 财(28074)
- 中国(20323)
- 农(19765)
- 务(19189)
- 财务(19150)
- 财务管理(19063)
- 学(18750)
- 企业财务(18216)
- 制(17769)
- 业经(16911)
- 贸(14902)
- 贸易(14890)
- 易(14454)
- 地方(14018)
- 银(14014)
- 银行(13969)
- 理论(13420)
- 融(13256)
- 金融(13254)
- 农业(13167)
- 行(13102)
- 机构
- 大学(297135)
- 学院(293279)
- 济(117724)
- 经济(115048)
- 管理(114267)
- 研究(97642)
- 理学(97380)
- 理学院(96257)
- 管理学(94594)
- 管理学院(94034)
- 中国(76738)
- 京(63626)
- 科学(61314)
- 财(59762)
- 农(53512)
- 所(51582)
- 财经(46746)
- 研究所(46365)
- 中心(45838)
- 江(45692)
- 业大(45465)
- 农业(42646)
- 经(42458)
- 北京(39444)
- 州(36422)
- 范(36107)
- 经济学(35872)
- 师范(35640)
- 财经大学(34993)
- 院(34788)
- 基金
- 项目(191387)
- 科学(149624)
- 基金(140224)
- 研究(134180)
- 家(124235)
- 国家(123190)
- 科学基金(104386)
- 社会(84475)
- 社会科(80098)
- 社会科学(80066)
- 基金项目(74267)
- 省(73882)
- 自然(70434)
- 自然科(68796)
- 自然科学(68769)
- 自然科学基金(67598)
- 划(63226)
- 教育(62645)
- 资助(58476)
- 编号(52996)
- 成果(43830)
- 重点(43529)
- 部(43238)
- 创(39496)
- 发(39353)
- 科研(37949)
- 创新(36948)
- 课题(36930)
- 教育部(36865)
- 计划(35966)
- 期刊
- 济(130041)
- 经济(130041)
- 研究(84980)
- 中国(62270)
- 财(51678)
- 学报(51089)
- 农(46162)
- 科学(45377)
- 管理(43866)
- 大学(37947)
- 学学(35910)
- 农业(30576)
- 融(28060)
- 金融(28060)
- 教育(27403)
- 财经(23813)
- 技术(23792)
- 经济研究(21273)
- 经(20464)
- 业经(19778)
- 业(18715)
- 问题(16882)
- 财会(15685)
- 版(15254)
- 技术经济(14970)
- 会计(14588)
- 贸(14320)
- 商业(13424)
- 理论(13326)
- 统计(13138)
共检索到443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新霞 王学军
本文通过投资者、管理者、审计者在3种不同情形下的收益函数的分析和比较,认为在外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不能保障审计权独立性的条件下,委托权、管理权和审计权将从三权的制衡转向审计权和管理权的双方博弈,偷懒和串谋成为审计者和管理者最优均衡策略。
关键词:
审计权 管理权 委托权 独立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俊生 汤晓建 曾亚敏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然而,我国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公司没有按照规定披露审计费用。为此,本文从审计独立性和投资者感知审计质量两个视角分析审计收费信息隐藏情境下的审计质量。研究发现:(1)如果上市公司不披露审计费用信息,那么会弱化可控应计与非标审计意见之间的正向关系,这意味着不披露审计费用可能会有损审计独立性;(2)不披露审计费用的公司所披露的超预期盈余的盈余反应系数较低,即投资者对这类公司的感知审计质量较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艳艳 于李胜
独立审计的根本功能是为投资者提供保护,但其投资者保护功能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法律环境作为保障。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将法制因素与会计师的独立性变量引入到投资者保护中,考察法律环境、审计独立性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是第一位的;独立审计时投资者的保护是第二位的,当法治环境较薄弱时,其可以充当法律的替代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保护。
关键词:
法律环境 审计独立性 投资者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文贵
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始终是审计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本文以纵横国际为例,采用博弈论的方法,从审计师与公司管理者的较量角度审视审计独立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我们认为:制度对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审计师在与客户管理当局的博弈中的决策行为而对审计独立性发挥作用,然后带来审计质量的变化。
关键词:
审计独立性 审计质量 博弈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青原 王永海
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取决于发现和惩罚公司内部人转移或掠夺公司现金流量的行为。我们主要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中自利的独立审计师在投资者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即独立审计师负责监督查处公司内部人(企业家)转移或掠夺公司现金流量的行为。结果发现,独立审计师因审计失败遭受的边际惩罚支出越大,企业家因转移或掠夺公司现金流量被查处遭到的边际惩罚支出越大,公司治理结构越完善,那么项目投资额越高,外部投资者持有的现金流量比例越高,企业家的预期报酬也都越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凯 孙茂竹 胡熠
本文对董事网络化的趋势下的董事独立性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连锁董事存在着联结社会资本与实质独立性受损的冲突,并从投资者的视角验证连锁董事任职是否会造成独立性损害。检验发现董事在兼任其他上市公司董事时,已任职公司的市场反应为负,且已任职公司连锁董事数量越多,负向反应越显著。这种独立性受损的效应还存在异质性,在内部董事、同行业公司、国有公司和非两职合一的情景下,负向市场反应更显著。进一步地,本文还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中组部2013年18号文进行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兼任造成的独立性损害显著削弱,但依然存在。本文所提出的董事实质独立这一理论解释为借鉴社会学理论的董事职能研究、政治关联、以及传统董事职能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解释基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颖斐 倪源媛
本文从独立性和稳定性交叉视角检验了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绩效越好;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不显著。同时,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稳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稳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独立性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能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且其投资的稳定性标志着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监管部门应鼓励发展独立机构投资者,并引导其进行稳定投资。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企业绩效 独立性 稳定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海燕 孙健 韦德洪
本文以2006~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根据投资目标对机构投资者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机构投资者独立性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越低,而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两类代理成本影响有限。在进一步考虑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后,发现独立机构持股在控股股东偏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情况下更能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表明在此情况下,独立机构对管理层自利行为有更大的监督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凤云
投资者关系管理(IRM,Investors Relation Management)近来得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关注。国外经验证明,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公司用以改善公司形象、提高公司对投资者吸引力,进而为公司未来再融资夯实基础的理想方式之一。投资者关系管理现已成为公司实施长远发展战略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尚煜
传统投资行为研究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说为前提的,但是在市场环境下,自然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情感,因而投资决策过程存在诸多不完全理性。本文考虑了中国制度环境,将投资者非理性与企业管理者的非理性纳入同一研究架构,并引入产权因素,采用面板固定效应估计法对2011—2018年1 272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讨论投资者情绪是否有塑造管理者乐观的能力,并以管理者过度乐观为中介变量探讨投资者情绪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姜明
财务会计目标是指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最终所要达到的境地或结果,即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应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二是反映管理当局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菊花 隋姗姗
过度自信替代变量的选择是行为金融学的一大难题,本文就该领域主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管理者过度自信及金融市场投资者过度自信两个角度回顾和评述相关研究及其所使用的界定和度量方法,由此引发对过度自信衡量标准和模型的思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过度自信 度量方法 综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欧理平 赵芝婷
文章基于董事会治理角度,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索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董事会独立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关系显著,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能显著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效应。研究结论拓展了过度自信非理性行为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打破了局限于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为制衡和约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操控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新思考方向。进一步提出了完善过度自信管理者评价制度、强化独立董事制度以增强其独立性以及完善企业监督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过度自信 董事会独立性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权小锋 陆正飞
本文利用南京大学联合证监会针对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综合调查获取的特别数据,实证检验和分析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影响审计师决策(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的效应、机理和调节因素。研究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审计费用却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的机理分析表明这是由于投资者关系管理虽降低了审计风险,却加大了审计师的工作负荷,造成两者在审计费用的影响效应上相互抵消所致。最后还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审计意见的负向影响在可视性比较低的公司(小公司和低分析师跟踪公司)更加显著。本文研究在理论上扩展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研究范式体系,在实践上对指导上市公司开展投资者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艳艳
传统的公司治理研究大多侧重于公司所有权的集中程度方面,而当代公司治理研究认为,公司治理的研究重点不应仅限于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而应更多地关注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代理问题。在公司治理机制的组成中,外部审计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其在投资者保护中到底扮演何种角色?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的角度试作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