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9)
- 2023(10554)
- 2022(9408)
- 2021(8849)
- 2020(7390)
- 2019(17197)
- 2018(17148)
- 2017(33258)
- 2016(17642)
- 2015(19723)
- 2014(19593)
- 2013(19424)
- 2012(17561)
- 2011(15732)
- 2010(15424)
- 2009(13974)
- 2008(13509)
- 2007(11579)
- 2006(10031)
- 2005(8541)
- 学科
- 济(70930)
- 经济(70849)
- 管理(53764)
- 业(50824)
- 企(43522)
- 企业(43522)
- 方法(35842)
- 数学(31234)
- 数学方法(30926)
- 财(18984)
- 农(16937)
- 中国(16547)
- 业经(15367)
- 学(14738)
- 地方(13455)
- 务(13104)
- 财务(13046)
- 财务管理(13031)
- 企业财务(12482)
- 理论(12386)
- 贸(12160)
- 贸易(12156)
- 易(11786)
- 农业(11543)
- 技术(11512)
- 环境(11220)
- 和(11187)
- 制(10848)
- 划(10288)
- 教育(9655)
- 机构
- 大学(252715)
- 学院(249679)
- 管理(105176)
- 济(97987)
- 经济(95880)
- 理学(92638)
- 理学院(91638)
- 管理学(90057)
- 管理学院(89620)
- 研究(77846)
- 中国(55974)
- 京(52536)
- 科学(48928)
- 财(43987)
- 所(37795)
- 业大(37256)
- 财经(36664)
- 农(35854)
- 中心(35371)
- 研究所(34772)
- 江(33522)
- 经(33483)
- 北京(33044)
- 范(32350)
- 师范(31968)
- 经济学(28752)
- 院(28565)
- 农业(28133)
- 商学(27872)
- 州(27837)
- 基金
- 项目(179090)
- 科学(141332)
- 基金(131086)
- 研究(130617)
- 家(113412)
- 国家(112473)
- 科学基金(98076)
- 社会(81658)
- 社会科(77495)
- 社会科学(77474)
- 基金项目(71066)
- 省(69269)
- 自然(65422)
- 自然科(63944)
- 自然科学(63932)
- 自然科学基金(62764)
- 教育(60490)
- 划(57999)
- 资助(53741)
- 编号(53023)
- 成果(41606)
- 部(39622)
- 重点(39099)
- 创(37237)
- 发(36526)
- 课题(35590)
- 大学(34607)
- 创新(34585)
- 教育部(34419)
- 科研(34240)
- 期刊
- 济(100830)
- 经济(100830)
- 研究(71188)
- 中国(40103)
- 管理(39421)
- 学报(38213)
- 科学(35363)
- 财(32088)
- 农(31283)
- 大学(29084)
- 学学(27383)
- 教育(26912)
- 技术(23123)
- 农业(22529)
- 融(18004)
- 金融(18004)
- 财经(17223)
- 业经(16497)
- 经济研究(16217)
- 经(14559)
- 图书(13518)
- 问题(13116)
- 理论(12812)
- 科技(12309)
- 技术经济(12284)
- 实践(11945)
- 践(11945)
- 业(11298)
- 现代(11239)
- 商业(10999)
共检索到343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树 俞乔 汤震宇 周建
本文运用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无论股价连续上涨还是下跌,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个人投资者或潜在个人投资者中,“赌徒谬误”效应对股价序列变化的作用均要强于“热手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在股价连续上涨的情况下,随着上涨时间加长,他们认为下一期股价下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从而卖出的倾向增大,而买进的倾向变小;股价连续下跌时,随着下跌的时间加长,投资者认为下一期股价上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从而买进的倾向增大,卖出的倾向减小。这一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处于中长期“熊市”中时,至少较高知识水平的个体投资者存在期望市场回升的基本心理动力。实验也发现了这些投资者存在着明显的“处置效应”,即股价上涨时倾向...
关键词:
热手效应 赌徒谬误 心理学实验 处置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勇 周勇 艾春荣
本文的研究焦点是中国股票市场中的"热手效应"或"赌徒谬误"认知偏差。通过定义情绪指数和界定系统性的"热手效应"或"赌徒谬误"认知偏差,本文首先基于日的时间尺度、整体投资者的合力情绪及包括不同市场阶段的较长时期对这两种偏差进行统计检验,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时间尺度(周)、不同的投资者类型(散户、大户和咨询机构)、不同的市场阶段(牛市和熊市)以及游程反转后的市场累积收益等视角对"热手效应"或"赌徒谬误"偏差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一般来讲,"热手效应"主导着市场情绪。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建华
针对近年来成熟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的极大日收益率异象,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极大日收益率异象在新兴市场的存在性,并在行为金融框架内,基于"热手效应"和"赌徒谬误"理论,对该资产定价异象进行了解释。本文认为,投资者短期内的"热手效应"及随后的"赌徒谬误"决策偏差可解释极大日收益率异象,并且市场情绪和公司信息透明度分别通过改变"热手效应"和"赌徒谬误"决策偏差的程度及相对游程长度而影响极大日收益率异象。同理论假设一致,本文发现中国A股市场整体上存在极大日收益率异象并主要存在于低信息透明度公司中,且在市场情绪高涨期更明显。本研究对于稳定股市,提高投资者决策效率及公司市值管理水平均具有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合成谬误不是一个新词,却是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常用的高频词。2021年我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甚至一度出现缺煤、缺电的情况,一些人用合成谬误来检视政策选择。所谓合成谬误,是指仅仅对局部而言是对的,便认为对总体也必然是对的。事实上,有很多东西,微观上看是对的,
关键词:
合成谬误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易先忠 欧阳峣
外贸增长的"大国效应"会发生福利的对外"转移支付",这一观点成为质疑立足比较优势实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论据。本文基于UNCTAD 1995年以来的商品贸易数据分析发现:2002年以来,由于其他以制成品出口为导向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中国外贸的进一步扩张。中国外贸增长的"大国效应"才得以凸显,中国外贸增长对外福利转移效应在"合成谬误"条件下更加明显。这意味着中国外贸发展呼吁战略调整以避免"合成谬误"。
关键词:
外贸增长 福利转移 大国效应 合成谬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金亮
2009年,国内可统计的落马企业家有95位,2010年该数据上升到155位,去年这一数字突破了200位。尽管看上去这一数字并不惊人,但是如果以人群基数来看,不能不说,当今的企业家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高危职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殿超
长期居统治地位的自由贸易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论之上。比较优势论缺少一个关于分工过程的理论 ,由于没有正确定义比较利益 ,贸易理论误认为 ,只有比较优势而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也能实现分工。从决定分工的因素和贸易均衡看 ,起决定作用的是绝对优势和绝对价格 ,而非比较优势和相对价格。由于有绝对优势 ,就有比较优势 ,许多分工表面上看是比较优势决定的 ,实则是其背后的绝对优势决定的。正是这些错觉才产生了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不过是经济学中流行了近 2 0 0年的一个误会 ,自由贸易理论必须退回到绝对优势论。这样 ,那些只有比较优势而无绝对优势的贸易就应该实行贸易保护 ,并非比较优势下的所有自由贸易都对双...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仁君
长期以来,“斯密教条”被作为一种谬误而受到批判,主要的批判理由是,斯密没有区分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丢掉了年产品中的不变价值部分;以及斯密通过“总收入”和“纯收入”的概念,把丢掉的商品的不变价值部分又从后门悄悄地塞了进来。本文的分析表明,在“斯密教条”中斯密并没有丢掉年产品中不变价值部分,而在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理论中,社会总产品却包含了重复计算的部分;斯密划分“总收入”和“纯收入’的分析也不存在漏洞。“斯密教条”对后人的影响很大,斯密以后又有不少经济学家重新探讨了“斯密教条”的问题,“斯密教条”已成为当代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斯密教条”不是谬误,而是科学。
关键词:
斯密教条 生产资料 重复计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张文中
本文通过对理论之局限和实证之谬误的讨论发现:(1)借助于代表性代理人假说、完全信息假说、同质性假说等,宏观经济学把建立理性基础上的个体需求方程、供给方程当作总需求方程和总供给方程,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把个体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当作市场定价模型,回避了异质经济人行为的加总问题,失去了解释现实的功能。(2)引进异质经济人假说后,宏观总供给函数并不能从微观供给函数的加总推导出来,资本资产的市场定价模型也不能从异质个体的定价模型推导出来,因此,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3)由于异质性、模糊性和非线性混沌现象的存在,建立在概率意义下的大量理论模型具有不可实证性。本文认为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需要扩...
关键词:
异质性 模糊性 区间均衡 非线性期望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理达
通过客户资本投资拓展企业价值增值空间是"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环境下企业的一项现实选择。由于投资客体具有较强的心理偏差,且投资效率受到外部个体认知、情绪与心智等非物质因素的影响,因而投资主体在面对失策投资项目时陷入"协和谬误"的概率高于物质资本投资。在进行心理归因的基础上,结合客户资本投资中沉没成本的特质,企业可借助于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手段构建投资链全程数据存储与风险识别机制;同时,引入基于"斯多葛控制二分法"的风险管理理念,配之以关系契约为纽带的治理模式,强化客户的"心理所有权",从"供给端"创造需求、引领消费,引导前期投入实现后续迁移。
关键词:
客户资本 沉没成本 协和谬误 数字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理达
通过客户资本投资拓展企业价值增值空间是"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环境下企业的一项现实选择。由于投资客体具有较强的心理偏差,且投资效率受到外部个体认知、情绪与心智等非物质因素的影响,因而投资主体在面对失策投资项目时陷入"协和谬误"的概率高于物质资本投资。在进行心理归因的基础上,结合客户资本投资中沉没成本的特质,企业可借助于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手段构建投资链全程数据存储与风险识别机制;同时,引入基于"斯多葛控制二分法"的风险管理理念,配之以关系契约为纽带的治理模式,强化客户的"心理所有权",从"供给端"创造需求、引领消费,引导前期投入实现后续迁移。
关键词:
客户资本 沉没成本 协和谬误 数字技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生年 张静
我国资本市场资产误定价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探索并剖析资产误定价的产生机理是资本市场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这一市场"异象",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以我国投资者和管理层双向有限理性为背景,研究投资者关注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度越高,股价越有可能被高估;投资者关注通过信息透明度的部分中介效应加剧了股价高估。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管理层持股比例低的上市公司,这种中介作用仅存在于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闫实强
本文首先通过引证关于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几篇经典原文文献,理清该理论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将国内部分文献对该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同原文文献进行对比,发现国内大部分文献特别是教材对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谬误;最后剖析了这些谬误产生的原因,并对该理论的表述和应用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查阳 郑濛濛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不以谋取私利为初始舞弊动机的财务舞弊行为广泛存在的现象,本文提出,在一定条件下过度自信会导致上市公司高管陷入赌徒困境,从而最终走向财务舞弊道路。通过对在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之间,因以虚增利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财务舞弊行为而受到监管机构公告处罚的45家上市公司及其对比样本的研究,以及对这期间沪深两股市所有满足条件的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这一假设,指出过度自信与财务舞弊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本文研究解释了非理性动机的财务舞弊行为存在的原因,充实了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同时也拓展了关于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高管经济决策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高管过度自信 赌徒困境 初始舞弊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