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1)
2023(12103)
2022(10313)
2021(9419)
2020(8240)
2019(18694)
2018(18682)
2017(36124)
2016(19986)
2015(22255)
2014(22709)
2013(22201)
2012(20808)
2011(18675)
2010(19046)
2009(18142)
2008(18107)
2007(16809)
2006(14513)
2005(13335)
作者
(58483)
(49291)
(49081)
(46861)
(30955)
(23560)
(22469)
(19041)
(18377)
(17547)
(16603)
(16525)
(15765)
(15634)
(15534)
(15292)
(14997)
(14537)
(14435)
(14010)
(12349)
(12168)
(12055)
(11162)
(11108)
(11041)
(10947)
(10934)
(9916)
(9882)
学科
(81094)
经济(80987)
管理(60952)
(56693)
(47226)
企业(47226)
方法(35923)
数学(31531)
数学方法(31245)
(26486)
(22501)
(21618)
中国(21145)
业经(17247)
(17147)
(17047)
财务(17007)
财务管理(16964)
企业财务(16178)
(15789)
地方(15099)
(14406)
贸易(14403)
(14375)
银行(14336)
农业(14176)
(14014)
金融(14006)
(13976)
(13634)
机构
大学(290071)
学院(289105)
(119050)
经济(116401)
管理(107124)
研究(98120)
理学(91486)
理学院(90473)
管理学(88880)
管理学院(88349)
中国(74704)
(61214)
(59558)
科学(59063)
(50419)
(50299)
财经(46371)
研究所(45377)
(45270)
中心(45043)
业大(43164)
(41804)
农业(39602)
北京(38490)
经济学(37139)
(36984)
师范(36540)
(35502)
(35219)
财经大学(34142)
基金
项目(187456)
科学(146612)
研究(137431)
基金(135035)
(117512)
国家(116538)
科学基金(98975)
社会(86460)
社会科(81898)
社会科学(81871)
(73813)
基金项目(71360)
教育(64514)
自然(63195)
(62007)
自然科(61695)
自然科学(61675)
自然科学基金(60587)
编号(56567)
资助(55420)
成果(47157)
重点(42810)
(42375)
(39901)
课题(39733)
(38666)
(37795)
创新(36294)
教育部(36289)
科研(35975)
期刊
(134516)
经济(134516)
研究(85790)
中国(58373)
(49453)
学报(47064)
(45968)
科学(41558)
管理(39042)
大学(35692)
学学(33766)
教育(31329)
农业(30304)
(27928)
金融(27928)
技术(25204)
财经(23804)
经济研究(21579)
业经(21562)
(20420)
问题(18115)
(15686)
(14903)
(14689)
技术经济(14194)
理论(13633)
统计(13311)
财会(13297)
国际(13034)
商业(12821)
共检索到435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华炳  刘晔  
改革以来我国投资结构变迁的总体特征是在投资产业结构上加工工业投资增长较快而基础部门投资增长相对落后 ,在投资区域结构上东部投资增长较快而中西部投资增长相对滞后。投资结构变迁中包含着深刻的体制转轨背景 ,是市场因素的扩大和非市场因素的扭曲性存在双重作用的结果。而遵循“深化市场改革、弥补市场失效”的原则有利于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的投资结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传林  
在重新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基于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政企关系扭曲化对地区腐败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为揭开官员腐败之谜提供新的解释,还能为治理官员腐败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不彻底性使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经济干预能力,并为地方官员干预辖区内的企业提供基础,最终体现在扭曲化的政企关系上;扭曲化的政企关系为地方官员腐败行为的频发提供了机会,并且政企关系扭曲化程度越高则地区官员腐败程度就越高。政企关系扭曲化与地区官员腐败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政企关系扭曲化会导致地区官员腐败的发生,另一方面地区官员腐败也会诱致更加扭曲的政企关系。政企关系的扭曲化程度每增加1个标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顾自安  
在转轨背景下,通过对制度理论史的考察指出:既有的制度分析范式必须实现一种理论转向。新古典及新制度经济学所采取的均衡制度观,本质上是对制度的一种误解;而旧制度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尽管强调了制度型构的自发演化并否定了群体理性创设制度的可能性,但他们将人类理性排除在制度演化过程之外的观念,同样难以令人信服。转轨现实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立足于制度现象的制度理论。这需要在制度研究的范式上,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机械主义均衡的制度观走向一种制度演化分析的范式。而这种制度范式转向的实现需要两个阶段性转换:(1)从新古典的均衡制度观向演化制度观的转换;(2)从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无意识演化”向“有意识演化”转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翟雪玲  
作为鲜活农产品,蔬菜流通体制对于流通效率、流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蔬菜流通体制经过了多次改革。本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蔬菜流通体制变迁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历次蔬菜流通体制变迁的背景、改革的内容。总体上看,我国蔬菜流通体制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改革,蔬菜流通质量和流通效率显著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安平  李锁云  张天旺  
影响转轨国家金融制度变迁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的巨大推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经济结构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等。正是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 ,各转轨国家金融制度由计划金融转向了市场金融 ,这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资产总量增加、金融相关比率不断提高等方面。这种转变最终使各转轨国家的金融制度不断地由无序走向有序 ,由低级迈向高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龙  李静  桑达卓玛  
文章利用1978-2014年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和金融体制变迁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1978-2014年全时间段还是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临界线的分时间段,金融体制变迁是财政分权单向因果关系的结论以及金融体制变迁抑制财政分权的结论都是稳健的,但是,分区域稳健性检验表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这种关系是稳健的,内地却不显著。当把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引入模型中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体制变迁抑制财政分权越显著,但找不到财政分权影响金融体制变迁的证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子娟  罗诚  
文章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特征,厘清林业政策变迁分为四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之前、新中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至1997年和1998年至今的林业政策,分析其变迁的制度因素,得出我国林业政策变迁将朝着经济、生态、社会三者统筹并可持续的趋势发展。最后提出我国林业政策制定的建议,包括:应更加注重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经济、推动社会公平。在建立健全林业市场体系和完善林业市场制度的同时,充分发挥碳汇市场作用,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玮萍  
对于体制转轨国家,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是影响其改革模式及转轨过程中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发展水平会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差异,而不同的结构调整将产生不同的利益集团,从而影响改革的模式和绩效。中国的改革根据自身的现实,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不断发展增量的过程中,带动存量的改革,带来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在未来的改革道路中,应继续坚持这种渐进式改革模式,继续推进改革进程,并争取更大成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强  
一、我国国有企业组织 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组织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管理民主化(1949~1952年)。解放以后,我们在一部分国营工业企业中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在生产行政管理方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并同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管理民主化的中心工作,是真正搞好工厂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厂长以及工厂的党组织与职代会的代表组成。各厂矿的管委会是在厂长和经理领导之下的各厂矿的领导机关,由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贺  
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原因,并采用博弈论方法,对影子银行、正规金融机构、政府三个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机构二者有限度的合作使影子银行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非国有经济的金融制度需求;正规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非均衡状态,也是促进影子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在影子银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的策略行为决定了影子银行未来的发展规模、生存环境和演化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国良  
从资源配置角度讲,财政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资源配置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动用多少资源以满足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否总能满足?如果不能,有限资源应如何在一系列的社会需要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会荣  张玉明  
笔者以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转轨制度背景下政治关联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由此来判断中小企业建立政治关联是具有效率促进作用还是阻碍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寻租手段。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政治关联无论与企业财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在市场化程度越低、政府支配资源越多和法治水平越差的地区,政治关联的这种负向绩效效应越强。本研究结果支持中小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寻租假说,即中小企业建立政治关联时付出的非生产性寻租成本不但加大了企业的负担,而且扭曲了社会稀缺资源的配置,从长远而言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和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卿志琼  
中国的转轨秩序是多重秩序的共存与冲突,它带有明显的计划秩序痕迹。转轨秩序的基本特点是违规。违规既是计划秩序的内在变异,又是市场秩序冲破计划秩序"壁垒"的基本手段,它能满足秩序的"共同"要求。市场秩序替代计划秩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主要障碍是"关系"秩序已有普遍化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再平  
我国自1980年之后基本走上了一条财政分权的道路,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分权体制进一步制度化。但由于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当前财政分权存在着行政集权和财政分权的矛盾、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财政秩序混乱以及转移支付等方面的问题,纠正目前财政分权的负效应,既不能重新集权,也不能进一步分权。规范分权、致力于创造财政分权的条件,是我国未来财政分权改革的方向。就目前来说,用法律来规范财政活动,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增强预算的民主性和透明性,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孟波  甘煜  张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商品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金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时候回顾这一发展的过程,其成效,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未来的走势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