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1)
- 2023(10365)
- 2022(9144)
- 2021(8316)
- 2020(7329)
- 2019(16725)
- 2018(16713)
- 2017(32316)
- 2016(17721)
- 2015(19888)
- 2014(19679)
- 2013(19573)
- 2012(18177)
- 2011(16214)
- 2010(16465)
- 2009(15583)
- 2008(15334)
- 2007(13931)
- 2006(12006)
- 2005(10633)
- 学科
- 济(71301)
- 经济(71243)
- 业(49388)
- 管理(49270)
- 企(36832)
- 企业(36832)
- 方法(33477)
- 数学(30076)
- 数学方法(29792)
- 农(21786)
- 财(21452)
- 中国(18267)
- 地方(16172)
- 业经(14625)
- 农业(14434)
- 贸(14396)
- 贸易(14391)
- 制(14023)
- 易(13964)
- 学(13576)
- 务(13243)
- 财务(13212)
- 财务管理(13182)
- 企业财务(12472)
- 银(10753)
- 银行(10722)
- 融(10570)
- 金融(10568)
- 行(10192)
- 环境(10073)
- 机构
- 学院(246866)
- 大学(245516)
- 济(101157)
- 经济(98752)
- 管理(95427)
- 理学(81779)
- 理学院(80947)
- 研究(80746)
- 管理学(79521)
- 管理学院(79069)
- 中国(60464)
- 京(50415)
- 科学(49718)
- 财(47659)
- 农(44656)
- 所(41395)
- 中心(38634)
- 江(38480)
- 业大(38063)
- 研究所(37382)
- 财经(37333)
- 农业(35378)
- 经(33690)
- 范(31961)
- 师范(31647)
- 北京(31176)
- 州(31031)
- 经济学(30740)
- 院(28578)
- 经济学院(27966)
- 基金
- 项目(163977)
- 科学(127512)
- 研究(120661)
- 基金(116617)
- 家(101145)
- 国家(100282)
- 科学基金(85329)
- 社会(75341)
- 社会科(71278)
- 社会科学(71247)
- 省(67274)
- 基金项目(62011)
- 教育(55476)
- 划(55024)
- 自然(54654)
- 自然科(53376)
- 自然科学(53356)
- 自然科学基金(52366)
- 编号(51446)
- 资助(47769)
- 成果(41818)
- 重点(36899)
- 发(36140)
- 部(36011)
- 课题(34435)
- 创(33981)
- 科研(31824)
- 创新(31792)
- 项目编号(31214)
- 教育部(30645)
- 期刊
- 济(112229)
- 经济(112229)
- 研究(68810)
- 中国(47867)
- 农(40783)
- 学报(39159)
- 财(38292)
- 科学(33846)
- 管理(31458)
- 大学(28667)
- 农业(27576)
- 学学(26832)
- 教育(24885)
- 融(22284)
- 金融(22284)
- 技术(21700)
- 业经(19372)
- 财经(18073)
- 经济研究(18022)
- 图书(17062)
- 经(15587)
- 问题(15026)
- 业(14767)
- 贸(13259)
- 技术经济(12543)
- 书馆(12354)
- 图书馆(12354)
- 版(12076)
- 理论(11939)
- 统计(11888)
共检索到366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牛叔文 罗光华 董建梅 牛云翥
公路设施的合理配置是促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基于甘肃省公路设施的地区需求和地形复杂度对公路建设投资成本的影响,分析甘肃省公路建设的均等化配置问题,结果表明公路设施在省域腹地的密度高,而在边远地区低,而按人口、经济产值平均和地均的分布趋势则相反。未来的公路设施配置不应谋求公路空间通行能力的均等化,而应在投资约束下实现公路设施对社会经济服务的均等化。现阶段人口密度较高的黄土丘陵地区应是甘肃改善公路设施的优先地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丹宇
通过构建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1—2015年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分析了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逐年增长态势,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与保障、公共文化事业五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程度较大,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为均等化程度下降最大的项目,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这两项公共服务处于低水平的均等化程度,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属于较高水平的均等化状况。甘肃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各市(州)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与全国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甘肃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丹宇
通过构建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1—2015年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分析了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呈逐年增长态势,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与保障、公共文化事业五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程度较大,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为均等化程度下降最大的项目,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这两项公共服务处于低水平的均等化程度,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属于较高水平的均等化状况。甘肃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各市(州)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推进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创新财政保障机制,建立高效率、标准化的工作机制和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与监管体制。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甘肃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凤伟
利用1994—2005年甘肃省的县级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财政转移支付对甘肃省县级财力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缩小了甘肃省县级财力的相对差距,但是却扩大了县级财力的绝对差距;维持地方政府运转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甘肃省财政转移支付分配的主要目标,而缩小地区间财力绝对差距的目标未受到重视。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相对差距 绝对差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肖惠 杨海娟 王龙升
为了揭示陕西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空间差异,促进全省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康发展,建立了由3个Ⅰ级指标(基础设施完善度、公用服务完备度和环境友好度)、13个Ⅱ级指标和36个Ⅲ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全省11个地级市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较为均衡,均等化水平区际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均等化水平空间集聚水平差异显著;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对其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与农村人口比例成反比关系,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各要素的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玮
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利益分化严重以及法治化程度低等是我国现阶段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面对的现实约束。多重约束条件不仅决定了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有多个方面,而且必然会遇到许多困境和阻力,它将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认清各种现实约束条件,对化解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行过程中的困境和顺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多重约束条件 困境化解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越 王启轩 王海琴
教育设施的合理配置是完善要素供给、均衡设施分布、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其在"均等化"前提下实现配置更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证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之一。以往的县域教育设施配置评价研究常囿于"行政思维",以"服务半径"为标准、以行政单元为配置单元进行,易忽视各空间单元内的特质及城乡人口流动情况。文章从"均等化"视角出发,以县域设施数量、人口分布、道路网数据等为基础,通过多种空间分析模型对五河县教育设施配置状态作评价,并结合问卷调查反映城乡居民对教育设施的使用效果。研究发现:(1)五河县县域教育设施布局差异较为明显,师资配置在空间上不均衡;(2)县域教育设施可达性相对较好,城乡交通可达性水平对于教育设施的均等化起到了关键作用;(3)县城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偏远乡村教育资源则出现闲置,同时居民对教育设施的满意度有所差异,与其居住乡镇位置、收入情况等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就教育资源如何实现质量优化和均等化配置作若干探讨。
关键词:
教育设施 均等化 配置评价 五河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希萍 何丽红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对甘肃省14个地区的投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计算甘肃省各市州的投资效率值和广义投资效率值,实现了对省内各地州按效率值的完全排序,揭示出不同地区的相对竞争优势。此外,针对不同地区的投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地方政府制定投资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相对有效性 甘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静寅 焦晨阳
通过构建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环境设施5个维度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利用2014—2020年中国31个省份和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中国各省份及甘肃省12个地级市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典型省份对标分析甘肃省基础设施发展的差距和短板,得出以下结论,甘肃省整体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且各地级市间发展不均衡;与典型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甘肃省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环境设施5个方面均存在差距和短板。铁路网、公路网、邮路网覆盖面严重不足,运输效率较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资源配置能力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新基建进展缓慢,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利用效率低下,生态脆弱的特质并没有实质改变,并进一步提出甘肃省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综合评价 熵值法 对标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雷宝
本文在对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1)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本身具有财政、经济与政治等多重属性。(2)从10项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指标来看,浙江省大多数指标的绝对值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变异系数显示各指标之间波动明显,但基尼系数较准确地刻画了各指标基本处于绝对均等或较为均等状态。(3)运用泰尔指数方法,则发现浙西南地区的非均等化现象较浙东北地区要严重。(4)尽管浙江省各地区之间的单项指标均等化程度较高,但综合起来,各地区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的区域"落差"相当大。上述分析对地方政府实施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玮
我国是在社会转型、经济欠发达和体制转轨背景下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面临着远比西方国家多得多的约束条件,而且还要同时完成"培育现代公民社会"、"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等多重历史课题,由此就决定了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解决的问题远比西方国家复杂、我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更趋多元化,这也使得我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比较分析 政策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阳荷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重要举措。宜居性作为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概括,对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个地区的宜居性水平,既影响到这个地区居民的福利,也影响到这个地区居民的构成;而居民构成反过来对当地宜居性水平又会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对中国公共服务的受众群体进行分析,基于结构性均衡理论模型,区分了高低技能劳动力对当地收入、支出和宜居性水平的不同偏好,结果表明,高技能劳动力对宜居性水平变动的敏感性高于低技能劳动力;同一地区宜居性水平的供给并不能被所有居民均等地享有,低技能劳动力对收入、支出等因素的变动影响更加敏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不但要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震东 韦江绿 张京祥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是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的重要方面和技术支撑。基于在江苏省常州市开展的调查研究,试图全面了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基层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财政能力直接决定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水平,进而直接影响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均等化程度;(2)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在数量均等方面已经获得较大发展,但质量的均等化程度还远远不够,质量均等应当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最终目标;(3)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总体方向,但由此带来的可达性问题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小娟 陈耀 高瑞宏
[目的]考虑碳排放约束,分析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特征和区域特征,以期为提升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2005—2016年甘肃省14市州面板数据,以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对甘肃省农业环境效率和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结果](1) 2005—2016年甘肃省农业环境效率值总体呈现下降—上升—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且均小于1;(2)碳排放约束下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年均值为1.010,年均增长率为1%,且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3)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增长最快,陇东南地区次之,河西地区增长最慢。[结论]忽视碳排放将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各区域依据自身资源禀赋,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是提升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涛
近年来,为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国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推进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但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仍然存在农村妇幼保健水平较低,农村地区基础卫生条件落后,城乡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差距较大等问题,应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