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
2023(1567)
2022(1357)
2021(1292)
2020(1182)
2019(2741)
2018(2607)
2017(5006)
2016(2544)
2015(2846)
2014(2979)
2013(2957)
2012(2713)
2011(2441)
2010(2680)
2009(2764)
2008(2639)
2007(2474)
2006(2292)
2005(2242)
作者
(8396)
(7143)
(6983)
(6694)
(4398)
(3315)
(3213)
(2681)
(2526)
(2497)
(2365)
(2315)
(2285)
(2248)
(2237)
(2176)
(2059)
(1967)
(1948)
(1897)
(1756)
(1688)
(1665)
(1613)
(1600)
(1557)
(1536)
(1467)
(1440)
(1379)
学科
(12892)
经济(12887)
管理(10230)
(9513)
(8527)
企业(8527)
方法(6667)
数学(5897)
数学方法(5845)
(5246)
(4350)
财务(4341)
财务管理(4338)
企业财务(4246)
中国(3044)
(2755)
关系(2457)
(2247)
金融(2247)
技术(2103)
(1933)
银行(1930)
理论(1910)
(1862)
对外(1825)
(1816)
外经(1807)
环境(1806)
经济关系(1776)
对外经济(1759)
机构
大学(42830)
学院(40543)
(17171)
管理(16824)
经济(16800)
理学(14306)
理学院(14178)
管理学(13885)
管理学院(13829)
研究(13675)
中国(10970)
(9503)
(9009)
科学(8632)
财经(7103)
(6842)
(6440)
北京(6349)
中心(6296)
研究所(6120)
(5842)
业大(5504)
财经大学(5390)
(5010)
经济学(4954)
(4918)
(4911)
商学(4728)
商学院(4706)
(4542)
基金
项目(26074)
科学(21121)
基金(20008)
研究(17857)
(17562)
国家(17433)
科学基金(15348)
社会(11335)
社会科(10890)
社会科学(10886)
自然(10813)
基金项目(10587)
自然科(10575)
自然科学(10573)
自然科学基金(10388)
(9043)
资助(8723)
教育(8432)
(8235)
编号(6818)
(5948)
重点(5826)
成果(5624)
(5317)
教育部(5262)
科研(5070)
大学(5039)
人文(5004)
创新(4962)
国家社会(4863)
期刊
(18214)
经济(18214)
研究(12541)
(7975)
中国(7948)
管理(7236)
学报(6436)
科学(6195)
大学(5105)
学学(4671)
技术(4568)
(4408)
金融(4408)
财经(3732)
(3614)
教育(3379)
国际(3216)
(3181)
经济研究(2926)
(2845)
技术经济(2640)
图书(2600)
农业(2546)
问题(2460)
财会(2408)
统计(2318)
(2187)
科技(2166)
情报(2026)
理论(2021)
共检索到64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维佳  
本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的中国投资科学,对于社会主义投资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正因为如此,投资科学的发展,始终受到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它毕竟是我国经济科学中的一个年轻的科学门类,其学科体系远未达到完善的地步。特别是当代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经济改革日趋深化,在投资领域内,不断地出现许多超出原有投资学科研究范围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经验。基于此,笔者认为,必须不失时机地创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系统科学;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维佳  
投资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投资问题始终受到国内外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80年代后期,我国投资科学作为经济科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已具雏型,其研究领域逐渐扩大,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然而,投资科学毕竟是我国经济科学中的一门年轻的学科体系,还很不完善。尤其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投资领域出现了许多超出现有投资学科研究范围的新情况和新课题。笔者认为,必须创立和发展投资系统科学,以适应当代中国投资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仅就创立和发展投资系统科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作一些初步的论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杜静  黄祖学  陈志才  
基于系统科学分析项目管理团队的内部结构、外部环境以及项目管理团队功能的决定要素,将优化内容、优化措施与优化过程紧密联系起来,构建项目管理团队优化的三维模型。最后,对GW高速公路项目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进行案例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随着经济系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金融化进程的发展,经济资源通过金融系统进行多维度、跨时空资源配置的需求增加,导致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复杂性特征愈发明显,金融系统运行和演化机制日益复杂。在此背景下,刘超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对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下的现代金融理论和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行为金融理论的贡献与研究范式不足进行了创新性思考,将系统科学范式下的非线性科学、系统动力学和复杂性科学等理论与方法运用到金融系统研究中,建立了系统科学金融理论。
关键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志峰,胡伟平  
从系统的定义出发, 本文简要回顾了提出地球系统科学的背景与过程。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地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与热点,并带动和加速了地球信息机理、陆地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的研究。本文重点分析海岸带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海岸带研究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简要介绍海岸带科学前沿—海岸带海陆交互作用计划 (LOICZ)。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国杰  吴孟铎  
科学不仅仅是理论、概念和方法 ,科学可被界定为对客体性实在 (自然 )和主体性实在(社会、人的思维 )发生的现象 ,在某种社会建制下进行有意识的探索研究 ,以揭示实在间的本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过程与取得的被实践证实或尚未被证伪的理论体系的集合 ,是具有时空四维特性的系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国磊  马海群  
文章介绍了系统科学的形成及其对科学研究的意义。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入手,分析了系统科学方法在信息法学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促进信息法学研究方法的完善的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顺宝  蒋林  
数据分类是数据组织、管理与数据共享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地球系统的圈层结构、研究每个圈层的主要学科和每个学科的主要数据内容,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为14个一级类、88个二级类。该分类体系在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项目——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中得到实际应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钟柏昌  李艺  
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对科学概念的冲击是全面而深刻的,表现在:科学知识的内容包含了对不可逆性、不确定性、自主性和涌现性等的认识;科学知识的演进具有不可逆性、不确定性、自主性和涌现性等特征;科学认识活动在一般科学方法论上提倡"总体生成论",在具体科学方法上则倡导系统方法和基于实践的"理解性对话—反思性行动"。以新的科学观念来审视教育学的科学地位,可以认为它已经具备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条件和资质,但它目前还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因此,"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可以化解为"教育学是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进而可以转化为"如何利用系统科学提高教育学的科学水平"这一更为实在的思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傅伯杰  牛栋  于贵瑞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各圈层、各要素以及自然和人为现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是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需要,是地球科学向综合集成方向转变的重要阶段。目前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全球规模上已经组织了一系列重要国际联合研究计划,企图组织全球的科学家协作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离不开对地球系统要素和圈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综合观测工作的支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区域甚至全球尺度的观测、监测和信息共享网络。国际长期生态研究网络(ILTER)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其目的是对生态过程进行长期的监测,研究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及生态过程,从而揭示出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长期变化,为生态系统评价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始建于1988年,在中国生态系统动态观测、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在CERN的基础上,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始建立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N),目前已经遴选出了53个台站,开始对农田、森林、草地(含荒漠)和水体(湖泊和海湾)的动态进行观测研究,该网络必将成为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S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发展地球系统科学角度,讨论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伟成  肖连斌  
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构建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强  
现有的制度理论及研究方法的不完善和不全面寓意着其仍有极大的可以拓展的空间。本文试图通过将系统科学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提出制度系统论。通过对制度系统的分析,我们将发现在制度研究中,对于各种制度安排的研究必须将其置于制度系统中,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晓禧  方修琦  高勇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着国家发展,也影响着世界粮食市场。该文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将粮食安全系统分解为自然系统、支撑系统和调配系统3个子系统,以存在性、自由性、有效性、稳定性、适应性作为基础指示器,分析评价粮食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安全脆弱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并建立其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粮食安全系统安全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位,建立中国区域粮食安全评估基本方法体系,确定了中国粮食安全的脆弱环节和脆弱因子,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不稳定、农业投入和基础建设不足、粮食调配效率低等方面,并呈现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林秀  白云丽  孙明星  徐湘博  何加林  
农业绿色生产不仅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人民生计提升,更是整个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分工合作高度发达的今天,农业绿色生产不仅亟待从要素间的匹配这一横向系统进行考量,还需要从不同产业间、农业生产各环节间的纵向衔接进行统筹谋划。本文从系统科学视角重新审视了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挑战,并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梅莉  
文章主要以网络整体为视角,在已有的网络组织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等学科关于网络组织的研究文献,从传统组织理论、复杂系统理论等不同视角对网络组织进行了深入分析,挖掘出其中潜存的网络组织理论,总结网络组织产生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从复杂系统学科视角重新对网络组织进行了界定,对网络组织的逻辑起点、特征、形成机理、演进、运行等方面进行研究和理论归纳,进而对网络组织的疑惑给予诠释,从而构建出网络组织的理论框架。对传统的经典组织理论在新的背景下从系统科学角度给予了新的解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