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99)
2023(17445)
2022(14644)
2021(13601)
2020(11171)
2019(24869)
2018(24499)
2017(47019)
2016(25436)
2015(27496)
2014(26490)
2013(26198)
2012(23768)
2011(20912)
2010(20903)
2009(19568)
2008(19477)
2007(17563)
2006(15138)
2005(13532)
作者
(71305)
(59461)
(59287)
(55803)
(37742)
(28697)
(26628)
(22839)
(22292)
(21253)
(20047)
(19713)
(18870)
(18680)
(18314)
(18006)
(17912)
(17546)
(17244)
(16946)
(14795)
(14373)
(14348)
(13548)
(13294)
(13251)
(13160)
(13148)
(11794)
(11787)
学科
(105649)
经济(105545)
(100320)
(90700)
企业(90700)
管理(87273)
方法(44142)
业经(34871)
数学(34612)
数学方法(34315)
(32744)
(32597)
中国(25403)
(24320)
财务(24293)
财务管理(24267)
农业(23417)
技术(23307)
企业财务(23080)
地方(21149)
(21015)
(19105)
贸易(19093)
理论(18547)
(18523)
(18171)
(17499)
(17316)
(16746)
产业(15680)
机构
学院(354425)
大学(345360)
(146697)
经济(143930)
管理(141353)
理学(122117)
理学院(120889)
管理学(119163)
管理学院(118510)
研究(112819)
中国(86871)
(71239)
科学(69053)
(67781)
(62730)
(56082)
(54084)
财经(53855)
业大(53681)
中心(51592)
研究所(50849)
农业(49570)
(48783)
北京(43537)
经济学(43513)
(43024)
(41867)
师范(41360)
(41270)
商学(40072)
基金
项目(237347)
科学(188442)
基金(172745)
研究(171975)
(151299)
国家(149926)
科学基金(129992)
社会(111258)
社会科(105703)
社会科学(105677)
(95848)
基金项目(92066)
自然(84853)
自然科(82975)
自然科学(82951)
自然科学基金(81569)
(78788)
教育(77638)
资助(68700)
编号(68427)
(55060)
重点(53082)
成果(52574)
(52175)
(50965)
创新(50593)
(49221)
课题(47092)
国家社会(45829)
科研(45121)
期刊
(165365)
经济(165365)
研究(98345)
中国(67016)
管理(58044)
(58006)
(56523)
学报(53267)
科学(51479)
大学(40383)
农业(39769)
学学(38752)
教育(32067)
(31810)
金融(31810)
技术(31402)
业经(30654)
财经(26785)
经济研究(26358)
(24475)
(23207)
问题(21737)
技术经济(19677)
科技(18047)
商业(18023)
现代(17952)
(17686)
(17029)
财会(16962)
世界(15735)
共检索到520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斯林  姜宏  郭文文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是增强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采用2008—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样本股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投资潮涌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将创新绩效分为创新产出与成果转化率,结果发现:第一,2010—2012年第一波投资潮涌与2015—2019年第二波投资潮涌下,企业投资均能有效促进创新产出。在先发优势作用下,第一波效果更为显著。第二,无论在投资潮涌前期还是后期,投资支出均有助于促进创新产出,且前期影响更显著,而在非投资潮涌阶段,投资支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再显著。第三,对于任何类型的战略性新兴企业而言,企业投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投资与创新成果转化率的关系均为倒U型,而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两者关系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胡佩  
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政府补助、内部资源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创新系统。建立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系统要素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创新系统内,创新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效果最显著,政府补助次之,政治资源最弱;进一步探究发现,创新绩效能够实现对内部资源的积极反馈,该反馈作用是快速响应的。此外,企业资源和创新绩效冲击对政府补助的影响程度很小,本期政府补助主要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卜华白  卜时珍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处于创建期的新企业,关系嵌入对企业绩效产生主要的积极的影响;对于成长期企业,企业价值网关系嵌入与企业价值网结构嵌入共同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的影响;对于处于成熟期的创业企业,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对企业绩效都不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处于蜕变期的企业,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对企业绩效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大数据背景下创业企业价值网嵌入选择方法上的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方法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忠民  
本文以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样本,聚焦政府统筹规划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问题并展开分析,探究了政府统筹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的影响效用。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统筹规划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效应,且可以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此外,通过研究还发现较之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更多,并带来较多的创新成就,然而政府资助并没有对其创新效率带来显著影响。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行为及创新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效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忠民  
本文以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样本,聚焦政府统筹规划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问题并展开分析,探究了政府统筹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的影响效用。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统筹规划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效应,且可以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融合创新绩效。此外,通过研究还发现较之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更多,并带来较多的创新成就,然而政府资助并没有对其创新效率带来显著影响。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行为及创新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效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贾芳  张勇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日显突出,它们能否凭借自身的实力,紧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广泛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市场拓展,不断壮大,将对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其发展的路径,以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十一  赵琪琪  俞雅静  
以2015—2019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中的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及研发投入在两者内部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而研发投入在两者之间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为6.635,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31.69%;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组讨论后发现,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表现不同,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着直接中介效应,而在非国有企业则发挥着间接中介效应,间接效应为6.210。鉴于此,政府要积极拓宽企业研发创新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政补贴和监督力度;完善政府补贴政策,细化规范,明确获得政府对企业补贴的条件和要求;对创新绩效良好、社会需求强烈的非国有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企业则应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保证研发创新投入,正视自身能力建设,注重技术人才培养和研发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性,创建战略研发联盟及研发合作平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鲁夫  邵云飞  
基于对现实和理论的考察,在现有文献与"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例,利用201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各因素的具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众多因素共同影响时,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多样性、相关产业以及政府等因素对创新绩效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而市场规模、支持产业以及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产业相关性,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也存在创新型人才不足、垄断以及与政府支持脱节等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鲁夫  邵云飞  
基于对现实和理论的考察,在现有文献与"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例,利用201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各因素的具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众多因素共同影响时,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多样性、相关产业以及政府等因素对创新绩效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而市场规模、支持产业以及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产业相关性,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也存在创新型人才不足、垄断以及与政府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鲁夫  邵云飞  
基于对现实和理论的考察,在现有文献与"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例,利用201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各因素的具体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众多因素共同影响时,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多样性、相关产业以及政府等因素对创新绩效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而市场规模、支持产业以及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产业相关性,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也存在创新型人才不足、垄断以及与政府支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姜晓婧  苏美丽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事件逐年增加,其中以获取技术为目标的并购事件不断涌现。基于2010-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比并购前后专利申请数量发现相比于并购前,并购后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提高且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通过负二项回归检验企业并购经验、并购价格、资产专用性等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并购价格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并购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企业资产专用性在并购价格与创新绩效之间、并购经验与创新绩效之间都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企业并购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永辉  曹旭华  
文章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遴选出归属该产业的企业,利用微观企业层面的大样本数据,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综合性研究。文章基于面板Probit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企业的R&D投入、出口与否和企业知识积累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明显正向效应;企业规模、企业资本密集度等因素对创新产出的重要性因所有制不同而不同。政府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来诱导企业尽可能多地进行R&D投入,扩大出口以及增加企业本身知识积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齐念念  
运用专家访谈和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及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并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复杂系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主要由企业知识(技术)吸收能力和研发(人员、费用)投入强度两大子因素系统构成;市场需求强度和宏观经济状况作为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系统的起点,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政府和企业应全面系统地认识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同时集焦于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升和管理。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斌  赵天宇  郭树龙  
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处于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对于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国家战略与产业对接、国际竞争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投资的新三板企业为样本,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早中期企业创新的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早中期企业及非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成长期企业及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则不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机制、认证及信号传递机制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研究从微观视角系统揭示了市场化运作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的动态影响效应,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加深了对政府引导基金内涵及政策导向性的认识和理解,对于进一步明确政府引导基金角色定位、发挥其创新引领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伦来  吴少卿  
本文利用我国12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组织冗余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组织冗余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即当组织冗余低于最优资源数量,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而当组织冗余高于最优资源数量,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抑制作用。同时,随着企业内部治理水平和成长性不断提高,组织冗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