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3)
- 2023(16541)
- 2022(14349)
- 2021(13268)
- 2020(11193)
- 2019(25773)
- 2018(25232)
- 2017(49615)
- 2016(26256)
- 2015(29390)
- 2014(29459)
- 2013(29003)
- 2012(26456)
- 2011(23500)
- 2010(23554)
- 2009(21788)
- 2008(20885)
- 2007(18307)
- 2006(16014)
- 2005(14005)
- 学科
- 济(124688)
- 经济(124577)
- 管理(80310)
- 业(76055)
- 企(64733)
- 企业(64733)
- 方法(53802)
- 数学(47267)
- 数学方法(46713)
- 财(30718)
- 中国(27742)
- 农(27343)
- 地方(25236)
- 业经(24878)
- 学(23123)
- 务(21256)
- 财务(21178)
- 财务管理(21142)
- 企业财务(20227)
- 制(19653)
- 贸(18488)
- 贸易(18471)
- 农业(18437)
- 理论(17817)
- 易(17811)
- 融(17339)
- 金融(17337)
- 和(17059)
- 环境(16720)
- 银(16619)
- 机构
- 大学(377273)
- 学院(374510)
- 济(161873)
- 经济(158712)
- 管理(152420)
- 理学(132393)
- 理学院(131046)
- 管理学(128870)
- 管理学院(128196)
- 研究(122980)
- 中国(92988)
- 京(78236)
- 财(73274)
- 科学(71945)
- 所(59790)
- 财经(59566)
- 中心(55928)
- 经(54234)
- 研究所(54222)
- 农(53377)
- 江(52658)
- 业大(52473)
- 经济学(50008)
- 北京(49099)
- 范(46719)
- 师范(46307)
- 经济学院(44831)
- 财经大学(44637)
- 院(44591)
- 州(42764)
- 基金
- 项目(255388)
- 科学(202452)
- 基金(188127)
- 研究(187293)
- 家(162307)
- 国家(161016)
- 科学基金(140309)
- 社会(120691)
- 社会科(114563)
- 社会科学(114529)
- 基金项目(99888)
- 省(97844)
- 自然(90977)
- 自然科(88902)
- 自然科学(88883)
- 自然科学基金(87283)
- 教育(86172)
- 划(81982)
- 资助(77961)
- 编号(75372)
- 成果(60060)
- 部(57372)
- 重点(56366)
- 发(53688)
- 创(52963)
- 课题(50702)
- 教育部(50241)
- 国家社会(49935)
- 创新(49402)
- 人文(49183)
- 期刊
- 济(177255)
- 经济(177255)
- 研究(112459)
- 中国(64698)
- 财(57729)
- 管理(57165)
- 学报(54346)
- 科学(51223)
- 农(47152)
- 大学(42475)
- 学学(40297)
- 教育(34585)
- 融(34178)
- 金融(34178)
- 技术(33537)
- 农业(32477)
- 财经(30157)
- 经济研究(29341)
- 业经(26666)
- 经(25869)
- 问题(22523)
- 技术经济(20093)
- 理论(18511)
- 统计(17309)
- 贸(17227)
- 商业(16901)
- 现代(16780)
- 实践(16546)
- 践(16546)
- 业(16360)
共检索到545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明 刘海明
本文基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视角研究投资机会对集团关联担保的影响以及集团关联担保的经济后果,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投资机会越多,其获取集团关联方担保的可能性越大,为集团关联方担保的可能性越小;从异质性角度看,对于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投资机会与获取担保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强,与对外担保之间的负向关系更弱;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投资机会与获取担保的正向关系更强,与对外担保的负向关系更弱;从经济后果上看,上市公司获取担保提高了公司绩效并且减少了控股股东的资金侵占,而对外担保则降低了公司绩效并且增加了控股股东的资金侵占。本文的结果说明,投资机会是集团关联担保的重要决定因素,集团母公司基于自身利益,根据上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康涛 曾雪云
内部资本市场本应具有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积极效应,但在我国却往往导致资源低效配置和大股东财富转移等诸多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发挥内部资本市场的价值创造效应并遏制其负面后果?就此问题,本文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的经济后果及其边界条件,提出了内部资本市场经济后果的条件依存模型。本文分析表明:内部资本市场的经济后果受到集团产业战略和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双重影响。其中,专业化产业战略可以降低集团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升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抑制内部资本市场的经理人代理成本和财富转移问题;而良好的投资者保护一方面可以缓解企业集团的外部融资约束,抑制大股东的财富转移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艳芳 张伟华 文旷宇
本文以明天科技为对象,研究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及其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明天科技在明天系的内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融资平台的功能。在这种功能定位下,明天科技从外部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并非用于自身发展,而是在控股股东的主导下,通过各种隐秘的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方式,转移给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非上市公司。研究还发现,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本案例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制度背景下,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机会主义特征,为政府监管部门改进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系族企业 内部资本市场 经济后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艳利 乔菲 孙鹤元
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企业集团内部交易颇具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确立了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对2003-2011年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资源配置效率模型,采用中国A股市场26大行业(2007-2011年)的数据,较为创新地考察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在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即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集团内部关联担保交易和关联资金交易会降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造成负面的经济后果,应是规范企业集团内部交易行为和完善相关信息披露监管的重点,尤其要加强针对国有企业集团此类内部交易的有效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少波 杨竹清
资本市场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经济后果是一个重大且极为复杂的主题,这方面的研究对构建和深化金融开放理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我国金融如何进一步开放也极具现实启示。本文从经济增长、资本流动与投资增长、金融稳定、资本市场效率、股市风险、公司治理及绩效等方面,对资本市场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做了较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展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讨论和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若干方向。
关键词:
资本市场 金融开放 金融自由化 经济后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慧 林芳
本文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会同时导致其后期会计业绩与现金流业绩"滑坡",且现金流业绩"滑坡"的期限要长于会计业绩的期限,表明真实盈余管理对现金流的影响更为深远。异常现金流对会计业绩与现金流业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费用对会计业绩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现金流业绩的影响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也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完善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杜兴强 冯文滔 裴红梅
本文手工搜集了2006-2010年期间中国资本市场IPO公司董事会秘书非正常离职的经验数据,实证研究了董秘非正常离职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业绩、市场业绩和违规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董秘非正常离职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业绩、市场业绩更低,违规概率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董秘的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具有会计或投行背景,非正常离职的概率更高,而董秘持有公司股份越多,或董秘同时兼任公司高管,则非正常离职概率更低。
关键词:
董秘 非正常离职 经济后果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立凤 王武超
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企业集团做强做优做大成为新的方向。利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子公司的数据,研究不同集团网络的集团化程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随着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集团的投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缓解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关联担保和关联购销在集团化程度与投资效率间发挥遮掩效应,而关联资金交易并未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集团还是非国有企业集团,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都能显著促进投资效率的提升。研究为推进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证据支持和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攀
本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参与复杂担保对上市公司产生的经济后果,并探讨了引发这些经济后果的路径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首先,参与复杂担保会对上市公司个体的公司价值和盈利能力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复杂担保内担保链条越多或上市公司在复杂担保内居中程度越高时,负向影响越大。因股东资金占用导致的投资不足在复杂担保影响公司价值和盈利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其次,复杂担保极易产生负向效应的多向和无序传播,形成风险传染,具体表现为系统内公司之间价值和盈利变动的连带反应,且较差的信息质量以及关联担保行为都会进一步加剧风险传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风险冲击后复杂担保内其他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降低、融资约束程度增加。本文从新的视角深化了担保后果及其作用路径的相关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复杂担保行为本质,以及如何警惕担保异象、防范担保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晓东
与发达市场经济中的公司相比,由于政府对经济运行干预较多,处于经济转轨期的中国公司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政治成本。但是,政治成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我国尚未展开深入的探讨。政治成本是否会引发盈余管理?如果是,盈余管理是否影响到政府干预经济的决策,并产生经济后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但对于盈余管理研究至关重要,还有助于分析政府对经济干预行为的合理性。本文选择高油价时期石化行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政治成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相应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出于规避政治成本的需要,在油价飙升阶段,石化行业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以调减利润,但是盈余管理行为并未影响到政府经济干预措施。这也表明,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具有一定理性。
关键词:
政治成本 盈余管理 经济后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跃堂 涂建明
我国于2003年年度修订审计报告准则,它对年报中审计报告意见段的表述从“三要求”变成“二要求”,“一贯性”要求已不需单独表述。审计报告准则的要求变化与2003年度“非标”审计意见显著下降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审计报告中“一贯性”要求“柔性化”后是否产生了经济后果,文章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2002年度,2003年度上市公司变更会计政策的状况没有显著变化,但审计意见对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敏感性显著下降,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政策变更的重要性判断尺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会计政策变更不再是影响审计意见的因素。由此说明审计报告标准的改变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有显著影响,产生了经济后果。
关键词:
审计报告 审计意见 一贯性 经济后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泽将 王颖
财务分析师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如何作用于企业R&D支出及相应的经济后果较少受到关注。基于此,以2007—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财务分析师对R&D支出的影响和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1)财务分析师跟踪显著提高了企业的R&D支出水平;(2)上述关系受到财务分析师声誉的影响,表现为非明星分析师跟踪对R&D支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3)政治关联强化了财务分析师对R&D支出的促进作用;(4)R&D支出在财务分析师影响经营业绩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依据上述发现,认为未来在重视财务分析师专业能力建设的同时,应减弱明星分析师业绩压力的负面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艳 陈天任
随着我国保险业全面实施对资本监管要求更为严格的“偿二代”二期规则,保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本文运用我国9家保险集团及集团下相关的30家保险子公司2015~2021年间数据,通过调整的利润敏感系数模型(Adjusted Profit-Sensitivity, APS)测度保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进一步分析了以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等度量的公司治理水平对我国保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保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整体有效,但样本保险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无效配置行为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随着保险集团母公司对内部子公司控制权的增强,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下降;随着中小股东对保险集团内子公司持股比例的提高,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相应得到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谭智心
一、引言无论对于何种性质或者发展规模的企业而言,资本都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或者制约因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往往通过外部融资,债券融资或者进入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也就是在外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的运作活动。而对于发展相对完善的集团制企业来说,除了外部资本市场,还存在内部资本市场。在这样的企业中,企业总部可以将资金在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流转,也就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大规模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涛 邓秀媛 陈碧琴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增值税扩围改革的有效性,为优化增值税改革路径和完善实施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主要结论和启示是:改革对上市公司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和明显的市场反应;改革有利于消除企业流转税重复征税,加快服务经济转型;在改革中需要谨慎选择增值税扩围后适用税率;改革需要考虑行业投入特征及行业减税公平,以优化整体结构性减税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