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8)
- 2023(12911)
- 2022(11124)
- 2021(10209)
- 2020(8828)
- 2019(20224)
- 2018(19975)
- 2017(39866)
- 2016(21665)
- 2015(24495)
- 2014(24723)
- 2013(24708)
- 2012(23637)
- 2011(21768)
- 2010(22490)
- 2009(21543)
- 2008(21511)
- 2007(19694)
- 2006(17746)
- 2005(16421)
- 学科
- 济(111624)
- 经济(111523)
- 管理(61890)
- 业(59233)
- 企(46697)
- 企业(46697)
- 方法(44582)
- 数学(39910)
- 数学方法(39522)
- 中国(27567)
- 农(26845)
- 财(26693)
- 地方(23581)
- 学(21242)
- 制(20393)
- 业经(20361)
- 贸(19966)
- 贸易(19956)
- 易(19356)
- 农业(17592)
- 银(17517)
- 银行(17481)
- 融(17295)
- 金融(17292)
- 行(16764)
- 务(15599)
- 财务(15568)
- 财务管理(15530)
- 环境(14964)
- 企业财务(14797)
- 机构
- 大学(332094)
- 学院(330590)
- 济(151961)
- 经济(148918)
- 管理(123750)
- 研究(117172)
- 理学(105367)
- 理学院(104182)
- 管理学(102496)
- 管理学院(101856)
- 中国(91480)
- 财(72059)
- 京(69551)
- 科学(68031)
- 所(60840)
- 财经(56638)
- 研究所(54658)
- 农(54447)
- 中心(52696)
- 经(51189)
- 江(51093)
- 经济学(48470)
- 业大(45187)
- 北京(44536)
- 经济学院(43603)
- 农业(42753)
- 范(42360)
- 师范(41999)
- 财经大学(41752)
- 院(41099)
- 基金
- 项目(204595)
- 科学(161178)
- 研究(150031)
- 基金(150026)
- 家(129713)
- 国家(128664)
- 科学基金(109256)
- 社会(97085)
- 社会科(92143)
- 社会科学(92114)
- 基金项目(78147)
- 省(77925)
- 自然(68748)
- 教育(68587)
- 自然科(67145)
- 自然科学(67118)
- 划(66250)
- 自然科学基金(65923)
- 资助(63260)
- 编号(60131)
- 成果(50765)
- 部(46984)
- 重点(46195)
- 发(45079)
- 课题(41891)
- 创(41505)
- 教育部(40468)
- 国家社会(40318)
- 人文(39223)
- 科研(39082)
- 期刊
- 济(175275)
- 经济(175275)
- 研究(107193)
- 中国(59723)
- 财(54753)
- 农(49348)
- 学报(48251)
- 管理(45508)
- 科学(45090)
- 融(40380)
- 金融(40380)
- 大学(36552)
- 学学(34623)
- 农业(32332)
- 经济研究(29559)
- 财经(29301)
- 教育(28796)
- 技术(27205)
- 业经(26027)
- 经(25277)
- 问题(23476)
- 贸(20708)
- 技术经济(18617)
- 国际(18577)
- 统计(17960)
- 理论(16834)
- 业(16311)
- 世界(16148)
- 商业(15947)
- 策(15662)
共检索到510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战明华 史晋川
文章在考虑投资时滞的情况下分析了两种不同的信贷规则对经济的动态影响,相位图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促进增长的目标下,信贷增长与消费波动同向,经济将趋于收敛;在消除通胀的目标下,信贷增长与消费波动反向,经济将趋于发散。对我国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信贷变化与消费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有戈氏因果关系的特征,表明我国的信贷规则目标是以促进增长为主。同时,信贷相对于投资不具有超外生性的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信贷规则的变化,信贷对投资的影响需要重新进行评估。最后,从实现稳定增长的角度出发,货币政策应同时关注信贷与货币供应量,且信贷政策的目标主要应是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信贷规则 经济动态 投资 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安平
本文以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计纳入信贷抵押品价值、抵押清算成本等因素在内的银行信贷决策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的非竞争性信贷市场,得出了一些结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成晓 马丽娟
本文从银行贷款的角度出发,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对1992-2008年间的信贷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分别进行总量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路径和通货膨胀路径均有明显的三区制特征;各区制的持续期、转移概率均存在非对称的特点;信贷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在各区制的同期相关系数明显不同,并且表现出结构性变化。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强 韩俊莹
基于非线性门限向量自回归(TAR)模型,运用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中国信贷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实证表明,信贷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表现为:在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作为分界点的不同政策区制间,信贷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不断增加,对第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加的影响始终为正,但程度不同。当其增加到一定水平时,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的影响才由负转正,但明显弱于第一、第二产业。从这个方面看,中国信贷政策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干杏娣 曹海军
本文对2000—2011年中国信贷政策的区域效率做了研究,经过实证分析,发现虽然一些重点城市信贷效率有一定差异,但整体看信贷在西部地区经济效率相对较低,而东部地区较高,中部地区基本介于东西部中间。在控制不同变量的影响后,研究发现信贷作用是在弱化。进一步的实证表明信贷对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以及贸易开放度、FDI产生影响,区域间要素资源和发展模式的差异可能造成了信贷政策的区域效应。
关键词:
信贷政策 区域差异 中国区域经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尚福林
我国信贷政策的改革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尚福林一、目前我国信贷政策的特点由于信贷政策是国家产业政策、企业政策等经济政策在信贷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信贷政策的具体内容往往要因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矛盾不同而存异。1979年以前,由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汤莹玮 洪波
制定和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在金融调控以间接方式为主的情况下,人民银行进行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了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并在地区层面和全国层面开展了实践。在"十二五"时期,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信贷政策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是一项长期性制度建设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评估体系。
关键词:
中央银行 信贷政策 评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简锦恩
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国信贷政策面临很大的挑战,并对货币政策已构成挑战和制约。应当重新认识市场深化条件下信贷政策的极端重要性,重新界定信贷政策的理论定性和法律定位,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构建"窗口指导+市场机制"模式实施货币信贷资源"反向流动"机制,从而有效实现信贷政策效应。
关键词:
信贷政策 M_2 货币市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键
出口信贷演变进程及其对策分析──我国利用出口信贷政策的反思吴键出口信贷①,指贷款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出口,提高国际竞争能力,通过出口信贷机构对本国出口商给以利息补贴并提供担保或保险,鼓励本国商业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外国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上较优惠的贷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强
近年来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发展的信贷政策。面对信贷政策自身特性和外部环境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信贷政策在农村地区实施效应怎样?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三农 信贷政策 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桂华 孔小伟
借鉴F-C&M的分析框架,运用样条函数模拟金融制度变化,构建专门反映家庭部门信贷条件的隐变量,并运用误差修正方程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金融制度因素的作用下,住户信贷条件总体上趋于宽松,金融制度客观上已形成了驱动住户信贷条件不断趋向宽松的长效机制;(2)住户信贷流向具有非平衡性,同等宽松的住户信贷条件,对住户的抵押债务与非抵押债务影响程度不同;(3)短期风险因素、长期收入和财富因素对家庭信贷流向具有非平衡影响;(4)长期趋于宽松的金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贷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空间。货币当局应考虑金融制度对家庭信贷政策可能产生的抵消作用以及信贷流向非均衡性,坚持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秀泰
运用信贷政策手段引导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对绍兴市信贷结构的调查分析□张秀泰一、银行信贷资产结构是银行资金配置的直接反映为了了解银行信贷结构状况,有必要把全国国家银行和绍兴地区国家银行的信贷结构作一番分析,不仅要分析现有构成情况,而且要分析其半年来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坤 曹晖 孙宁华
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一是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二是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将非正规金融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信贷扩张政策在增加银行系统信贷投放的同时会抑制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活动,而非正规金融与银行借贷之间的此长彼消关系削弱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正...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利率双轨制 信贷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宏
信贷配给是信息不对称的金融市场上的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在转轨经济条件下,银行、企业和利率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就使得转轨经济条件下的信贷配给和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贷配给存在一定的差别。在银行改革初期,银行对政治收益的追求会使得其扩大信贷供给,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总体的信贷配给程度。随着银行改革的深化,银行的利润压力加大,普遍出现“惜贷”行为,市场信贷配给程度随之大大加深。缓解市场信贷配给程度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推进银行改革和企业改革齐头并进。
关键词:
信贷配给 转轨经济 市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