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2)
2023(6227)
2022(5124)
2021(4963)
2020(4368)
2019(10089)
2018(9728)
2017(19045)
2016(10005)
2015(11464)
2014(11126)
2013(11566)
2012(11035)
2011(10139)
2010(10520)
2009(10490)
2008(9649)
2007(8191)
2006(7151)
2005(6746)
作者
(27390)
(22795)
(22536)
(21763)
(14628)
(10883)
(10482)
(8860)
(8713)
(7915)
(7868)
(7656)
(7374)
(7268)
(7118)
(7116)
(6785)
(6605)
(6489)
(6073)
(5650)
(5541)
(5266)
(5243)
(5215)
(5109)
(4984)
(4677)
(4501)
(4501)
学科
(47379)
经济(47323)
(28904)
管理(26853)
方法(23849)
数学(21792)
数学方法(21701)
(21660)
企业(21660)
中国(17209)
(14284)
(13677)
贸易(13670)
(13512)
(12341)
金融(12341)
(11784)
银行(11784)
(11322)
(10983)
保险(10892)
(10682)
(9772)
(9155)
财务(9150)
财务管理(9131)
企业财务(8797)
关系(7936)
(7264)
业经(7208)
机构
大学(150748)
学院(145483)
(77509)
经济(76492)
管理(56413)
研究(54967)
中国(49817)
理学(47328)
理学院(46880)
管理学(46474)
管理学院(46196)
(37578)
(32004)
财经(29715)
(27498)
(27027)
科学(26675)
经济学(26430)
研究所(24252)
中心(24215)
经济学院(23934)
财经大学(22731)
北京(21563)
(19442)
(18896)
(18721)
金融(18645)
(17921)
(16776)
商学(16611)
基金
项目(90238)
科学(72702)
基金(71217)
研究(67056)
(61402)
国家(60987)
科学基金(52307)
社会(47196)
社会科(45010)
社会科学(44996)
基金项目(36164)
自然(31669)
资助(31308)
自然科(31006)
自然科学(30996)
自然科学基金(30520)
教育(29835)
(28201)
(25827)
编号(24313)
(23444)
中国(22247)
国家社会(21531)
教育部(20962)
成果(20533)
重点(20072)
人文(19436)
(18438)
(18303)
社科(18286)
期刊
(80090)
经济(80090)
研究(53498)
(28321)
中国(27734)
(24406)
金融(24406)
管理(20991)
科学(18517)
学报(17462)
国际(15690)
财经(15639)
(15445)
(14742)
经济研究(14531)
大学(14461)
学学(13685)
(13402)
世界(11690)
问题(11337)
农业(10636)
技术(10138)
业经(8368)
教育(8304)
技术经济(8026)
统计(7750)
(7405)
理论(6862)
(6783)
贸易(6783)
共检索到233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鲁炳荣  
我国实施的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和出口导向型的引资政策,在吸引外资大量流入的同时,也使我们不得不关注其带来的投资收益问题。该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可能会给我国国际收支造成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毛中根  段军山  
人们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优质的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很有帮助,提倡外商直接投资多多益善。然而,研究发现由于投资收益的汇出,外商直接投资将导致东道国经常项目逆差,进而可能诱发国际收支危机。几次金融危机的经验也佐证了这一观点。中国的情况潜藏着这种风险,需引起警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进中  
文章认为,当前的外商投资企业外方利润滞留境内存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总量规模相对于国家1.53万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来讲,仍处于适当可控的范围之内,可以考虑将外方利润留存监测纳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外汇监管,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小蕴  
经常账户持续顺差表明我国的净对外投资国地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的投资收益账户却呈持续逆差。其原因在于,利用外资数量的增长、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和现行的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投资收益持续逆差侵蚀了大量贸易顺差,长此以往,我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将不可维持。综合而言,我国投资收益逆差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值得关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瑶  张明  
展望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大概率将呈现经常账户顺差有所下降、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季度余额变动不居、净误差与遗漏项净流出依然显著的特征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上维持着“一顺一逆”格局,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国际投资头寸稳步增加,新冠肺炎疫情需求错位下贸易盈余扩增,但也表现出经常账户盈余持续积累动力有所疲软、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波动性上升、储备资产存流量背离缓解、净误差与遗漏项流出规模显著的结构性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兆春  
改革开放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发展迅速,为我国带来了资金和先进技术,促进了涉外经济发展。但近年来,外资企业由"大进大出"向"小进大出"转变。不良经济形势下,大量的投资收益积累后的集中汇回与撤资等潜在危险因素会威胁国际收支安全,成为一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本文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分析了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存在的潜在危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玲  
我国以低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外汇创收模式以及FDI对加工贸易的青睐,造就了国际收支顺差形成中的高碳经济因素。碳关税的全面实施会通过进出口渠道和长期资本流入渠道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为了避免碳关税对出口和FDI的过度冲击,我国政府应大力推动贸易部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同时应实现碳关税向国内碳税的转变,并通过免费配额、出口补贴等政策措施,降低碳税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少强  焦武  
本文通过对1985—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及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中国长期存在的储蓄持续大于投资是中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而失衡的根本原因。这实际上是在国际分工深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针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经济产生的负向冲击,本文提出了多项应对策略及可行的政策搭配方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力  刘振林  
作为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近二十多年来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无疑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进入“入世”后过渡期以来,FDI利润和红利等的汇出给收益项目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却在日益增加,致使中国国际收支平衡日渐脆弱和不稳定。对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预防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家升  张荐华  
国际收支风险的终极形式将表现为金融危机,文章首先构建货币危机压力指数、银行危机压力指数和资产泡沫危机压力指数以反映金融危机,然后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筛选出金融危机格兰杰原因的变量作为预警指标,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合成中国国际收支风险预警指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师家升  张荐华  
国际收支风险的终极形式将表现为金融危机,首先构建货币危机压力指数、银行危机压力指数和资产泡沫危机压力指数以反映金融危机,然后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筛选出金融危机格兰杰原因的变量作为预警指标,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合成中国国际收支风险预警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薇  陈仲常  Nicole Quan Kep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一方面,这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另一方面,也掩盖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背后所担负的成本与风险。文章在分析国际收支顺差与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正在以廉价劳动力、环境的恶化、外汇储备过高等方面为成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龚益  
政府的行政措施是体现当前给定政策环境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机会,就不能不考虑行政环节的作用。从一般的直觉来说,行政的作用应该是增加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稳定性,而过度膨胀的行政行为则是经济运行中不必要的阻力。尤其当我们处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时候,愈演愈烈的行政过度现象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危害必定更为严重。有鉴于此,本文从理论角度探究行政过度现象对于当前经济运行状况乃至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小五  王旭祥  
本文从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局面的形成原因入手,主要探讨了资本流动在国际收支失衡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出这种资本流动形式具有较大的潜在不稳定性,在目前人民币汇率弹性还不够充分时,资本项目尤其是对于资本流出的管制不宜过快放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