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37)
- 2023(21605)
- 2022(18401)
- 2021(17148)
- 2020(14559)
- 2019(33322)
- 2018(32728)
- 2017(62453)
- 2016(34002)
- 2015(38020)
- 2014(37374)
- 2013(36866)
- 2012(33617)
- 2011(30168)
- 2010(30086)
- 2009(28533)
- 2008(28193)
- 2007(24961)
- 2006(22087)
- 2005(19988)
- 学科
- 济(137703)
- 经济(137516)
- 业(115243)
- 管理(111630)
- 企(101225)
- 企业(101225)
- 方法(62600)
- 数学(51980)
- 数学方法(51348)
- 财(44913)
- 农(40214)
- 中国(37028)
- 业经(36947)
- 务(30951)
- 财务(30870)
- 财务管理(30815)
- 制(30528)
- 企业财务(29270)
- 农业(27271)
- 学(26420)
- 贸(25622)
- 贸易(25606)
- 易(24946)
- 理论(23923)
- 地方(23464)
- 技术(23452)
- 和(23278)
- 体(22082)
- 银(21651)
- 银行(21592)
- 机构
- 学院(482357)
- 大学(482123)
- 济(198774)
- 经济(194790)
- 管理(190305)
- 理学(163729)
- 理学院(162011)
- 研究(161507)
- 管理学(159242)
- 管理学院(158376)
- 中国(125483)
- 京(102918)
- 科学(97414)
- 财(95583)
- 所(80948)
- 农(80186)
- 财经(75537)
- 研究所(73112)
- 中心(72835)
- 江(71338)
- 业大(70734)
- 经(68791)
- 北京(64989)
- 农业(62948)
- 经济学(60259)
- 范(59857)
- 师范(59203)
- 院(58800)
- 州(56734)
- 财经大学(56183)
- 基金
- 项目(321329)
- 科学(253814)
- 基金(235305)
- 研究(234412)
- 家(205387)
- 国家(203667)
- 科学基金(175642)
- 社会(149274)
- 社会科(141503)
- 社会科学(141465)
- 省(123623)
- 基金项目(123423)
- 自然(114496)
- 自然科(111876)
- 自然科学(111844)
- 自然科学基金(109871)
- 教育(107745)
- 划(104221)
- 资助(97769)
- 编号(94556)
- 成果(76590)
- 重点(71863)
- 部(71640)
- 创(67793)
- 发(67680)
- 课题(64805)
- 创新(62950)
- 国家社会(61943)
- 教育部(61705)
- 科研(61459)
- 期刊
- 济(221868)
- 经济(221868)
- 研究(144227)
- 中国(93018)
- 财(78342)
- 管理(74914)
- 学报(74787)
- 农(73760)
- 科学(69871)
- 大学(57782)
- 学学(54627)
- 农业(50915)
- 教育(49333)
- 融(44144)
- 金融(44144)
- 技术(42700)
- 财经(37950)
- 业经(36285)
- 经济研究(35650)
- 经(32575)
- 业(29081)
- 问题(28369)
- 技术经济(24579)
- 贸(23640)
- 版(23045)
- 世界(22328)
- 现代(22282)
- 财会(22160)
- 科技(21770)
- 理论(21738)
共检索到720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淼
本文以2007—2012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在采用吸收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财务会计规则下,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过度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固定成本压力与上市公司过度生产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过高的固定成本促使管理层过度生产,以通过高产量摊低成本。而企业的投资扩张也与过度生产程度正相关,形成了投资扩张驱动下的生产扩张。
关键词:
过度生产 盈余管理 成本结构 投资扩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传奇 孙毅
企业成本粘性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经营风险会增加,因此,如何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程度是当下的研究热点。突破公司治理的传统界限,研究债务约束给企业带来的治理效果,探究债务约束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同时,为了更加深入研究债务约束的治理方式,在债务约束与成本粘性关系的探究中加入一个中介变量——过度投资。从制造业行业入手,运用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企业债务约束可以抑制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即过度投资在债务约束与成本粘性之间起到了中介的效应。
关键词:
债务约束 过度投资 成本粘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熠 邵桂荣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表现为债务融资水平偏高。长期债务融资比重偏低、短期债务融资水平过高加重了企业破产风险。债务融资水平与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本扩张能力呈正向协同趋势;长期债务融资比重与企业盈利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呈正向协同趋势,而与企业营运能力呈负向变化趋势。应发展债券市场、完善资本市场立法、推动国有股减持和民营资本介入、适应产融结合趋势、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长期融资比重以发挥债务融资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
企业融资 企业债务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修宗峰 黄健柏
企业产能过剩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本研究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和企业过度投资等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证据表明:(1)制造业产能过剩是导致该行业上市公司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2)市场化改革对地方国企类和民营类上市公司产能过剩的抑制效果明显,但对央企类上市公司产能过剩的影响不显著;(3)企业过度投资导致企业产能过剩的论断仅适用于央企类上市公司,在地方国企类和民营类上市公司中这一关系并不明显;(4)央企类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对其产能过剩作用的敏感性要强于地方国企类上市公司。另外,市场化改革对企业产能过剩作用的敏感性,地方国企类上市公司要强于央企类上市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新途
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是企业债权人与股东财务冲突最常见的两种类型。笔者以2004年~200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财务冲突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一般性在于债权冲突类型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相关。而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冲突类型与企业所有权性质相关:即相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的债权冲突;相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长期债务存在过度投资的债权冲突。
关键词:
债权冲突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晶
本研究采用两阶段分析法,分别是数据包络分析法与Tobit回归分析方法,对2003—2008年中国38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经营效率评价。在第一阶段,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去估计各装备制造企业的经营效率,并使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来测量各装备制造企业跨时期(数据为panel data)生产力变动的情形。在第二阶段,使用Tobit回归模型去估计我国主要装备制造企业的效率与区域GDP,各细分行业中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总资产、企业生产规模、区域科技支出及区域技术市场交易额等变量对装备制造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效率角度提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即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夯实装备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杰 吴梦云 张春景 张希羚
权益资本成本是权益资本的必要报酬率,而会计稳健性则指会计在确认损失和收益时的非对称性。以2012—2014年沪深主板A股市场上市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市场的最新数据为样本,利用BAsu模型及其扩展、CAPM模型等,考察会计稳健性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会计稳健性,且稳健性程度越高,投资者面临的信息风险越小,从而导致权益资本成本越低。该结果支持会计稳健性的积极作用,为上市公司通过坚持会计稳健性原则降低权益资本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果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勇 冯瑶
本文从成本粘性的视角,从2002年第1季度~2020年第3季度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国际油价不确定性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油价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削减投资的调整成本增加,进而强化了企业成本粘性,且这种强化效应在高财务冗余企业与投资机会较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基于中国制度环境的研究发现,上述影响还会受到国有产权与政治关联两大制度环境因素的干预,表现为该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与政治关联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将国际油价不确定性经济后果的研究视角从财务决策拓展至成本管理决策,从成本粘性的视角揭示了国际油价不确定性对企业成本决策的影响,同时丰富了企业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广奇 王瑞
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抑制企业“脱实向虚”,推动制造业上市公司合理配置金融资产、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对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与代理成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降低企业金融化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加入会计信息透明度作为路径变量,实证结果表明: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通过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缓解代理的问题、降低代理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更为显著。因此,制造业企业应避免“脱实向虚”,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提升公司治理效应,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丽婷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本文利用中国制造型企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创新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之,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蓄水池效应"。本文为制造业企业进行金融化、提高创新投资水平及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佩洪 汪春霞
现有关于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大多基于静态视角,并且较少区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样本。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的关系,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10-2015年A股制造业1770家上市公司的5131个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不足较为常见,但是过度投资的程度更为严重;过度投资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投资不足则呈现下降趋势;对于成长期企业,管理层权力中的两职兼任、管理层持股和股权结构会显著加重过度投资;对于成熟期企业,管理层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佩洪 汪春霞
现有关于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大多基于静态视角,并且较少区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样本。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的关系,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10-2015年A股制造业1770家上市公司的5131个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不足较为常见,但是过度投资的程度更为严重;过度投资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投资不足则呈现下降趋势;对于成长期企业,管理层权力中的两职兼任、管理层持股和股权结构会显著加重过度投资;对于成熟期企业,管理层权力中的管理层任职时间能够显著缓解过度投资问题,但两职兼任、管理层任职时间和管理层持股会显著加重投资不足问题;对于衰退期企业,管理层权力各变量没有显著作用。高管薪酬激励能够显著抑制成长期企业的过度投资,促进成熟期企业的投资不足;另外,企业管理层任职时间能显著削弱成熟期高管薪酬激励对投资不足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菁 程博
本文以2007-201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外部盈利压力影响企业投资不足的作用机制,并从监督和激励双重视角进一步探索分析师关注度和经理自由裁量权在两者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比较于经理人的经营期望,资本市场对企业经营期望越高,经理人所感知的外部盈利压力越大,越倾向于投资不足;第二,分析师关注度和经理自由裁量权对解决由外部盈利压力而产生的企业投资不足问题具有一定的监督和激励作用,比较于分析师关注度和经理自由裁量权低的公司,在分析师关注度和经理自由裁量权高的公司中,外部盈利压力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均有所减弱,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度有利于降低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翟淑萍 廖筠 顾群 耿静
本文以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集团化运作的后果——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进行静态比较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团化进程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较低的融资约束导致集团企业存在明显投资过度现象,且随着集团化进程的推进,企业过度投资现象加剧、效率损失较为严重;而独立企业由于受到较高的融资约束,投资不足现象较为突出。融资约束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企业过度投资,从而提高投资效率,这种约束作用对集团企业更为明显,但由于集团企业具有较低融资约束,因此集团企业具有较低的投资效率。
关键词:
集团化 融资约束 投资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简兆权 黄如意 陈伟宏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从创新投入,未控制投入的创新产出和控制投入的创新产出三个层面研究企业创新绩效,分析CEO过度自信对三个层面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董事会特征在上述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利用2007~2015年中国A股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和CEO两职兼任增强了上述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占比削弱了上述正相关关系;董事会流动性增强了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CEO过度自信 董事会特征 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经验证据
人力资本扩张与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
制度成本对“内贵外贱”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税收压力、资本挤占与工资份额——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
ESG表现与企业成本加成——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并购还是自行投资:中国上市公司扩张方式选择研究
R&D投入、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与过度投资——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机构投资者监督与研发补贴绩效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