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58)
2023(18323)
2022(15503)
2021(14478)
2020(12477)
2019(28368)
2018(28335)
2017(55192)
2016(30103)
2015(33615)
2014(33284)
2013(32654)
2012(29733)
2011(26542)
2010(26950)
2009(25763)
2008(25619)
2007(23346)
2006(20216)
2005(18269)
作者
(84375)
(70668)
(70434)
(67084)
(45122)
(33919)
(32123)
(27425)
(26466)
(25578)
(23788)
(23647)
(22516)
(22334)
(21905)
(21807)
(21147)
(20964)
(20601)
(20319)
(17462)
(17324)
(17259)
(16236)
(15878)
(15828)
(15733)
(15668)
(14065)
(14023)
学科
(126122)
经济(125987)
(109208)
管理(100969)
(96667)
企业(96667)
方法(59312)
数学(49280)
数学方法(48507)
(40095)
(37888)
业经(34692)
中国(30032)
(28323)
财务(28237)
财务管理(28187)
企业财务(26668)
(25751)
农业(25679)
理论(23822)
(23574)
贸易(23563)
(22903)
技术(22248)
地方(21610)
(21403)
(21212)
(21158)
(19397)
(18579)
机构
学院(432157)
大学(425109)
(177529)
经济(173901)
管理(171948)
理学(147567)
理学院(146141)
管理学(143491)
管理学院(142698)
研究(133340)
中国(104359)
(87716)
(86148)
科学(79703)
(68468)
财经(67894)
(66714)
(66562)
中心(62808)
(61395)
业大(60709)
研究所(59732)
北京(54694)
农业(53728)
(53438)
经济学(53107)
师范(52958)
(52915)
财经大学(49916)
经济学院(47945)
基金
项目(278352)
科学(220728)
研究(206108)
基金(202304)
(173884)
国家(172331)
科学基金(150515)
社会(130191)
社会科(123509)
社会科学(123473)
(110634)
基金项目(106077)
自然(97915)
教育(96831)
自然科(95740)
自然科学(95717)
自然科学基金(94034)
(91704)
编号(85506)
资助(84005)
成果(68973)
重点(62163)
(61680)
(59758)
(59262)
课题(58383)
创新(55246)
教育部(53686)
科研(53397)
国家社会(52944)
期刊
(200145)
经济(200145)
研究(123871)
中国(79091)
(72645)
管理(67807)
(63168)
学报(60267)
科学(57487)
大学(46872)
教育(45360)
学学(44325)
农业(42871)
技术(42103)
(40114)
金融(40114)
业经(34769)
财经(34668)
经济研究(31523)
(29821)
问题(26013)
(25151)
技术经济(23968)
统计(22104)
(21506)
财会(21308)
(20596)
商业(20545)
现代(20438)
(20103)
共检索到63919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傅强  徐海龙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投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情况下基于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两阶段博弈模型。该模型使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确定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价值,考虑了并购各阶段的投入成本、投资收益、风险中性概率、无风险收益率以及企业并购时产生的相互影响效应等因素,分析了成本占优或收益占优的两企业间在公司并购中的行为模式,得到了两企业项目并购成功所对应的临界收益和临界成本以及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向华  
文章运用不对称双寡头期权博弈模型考察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企业的策略投资决策。模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投资有固定的建设周期,项目产生现金流是在建成以后;并且,投资具有投资成本先动优势和投资收益后动优势,即追随企业的投资成本和租金流均高于领先企业。分析表明,建设周期、投资成本、投资成本先动优势、垄断投资收益、后动投资收益、商品房市场需求波动度等因素都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存在投资成本差异的阈值,将两企业均衡投资策略划分为先占均衡、序列均衡和等待均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沈锡飞  苏为华  
文章采用ARMA模型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首次上市并融资(IPO)成本进行研究,分析了IPO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仅仅将首日折价率作为间接成本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企业IPO成本呈现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雪梅  茅宁  
文章将实物期权理论和博弈论相结合,应用到企业并购决策制定中,构建了一个基于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的两阶段博弈模型。该模型使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确定了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价值,同时考虑了并购各阶段的投入成本、风险中性概率、无风险收益率以及企业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效应等主要的决策影响因素,得到了项目成功所需获得的最低临界收益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每个企业在不同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均衡战略和所能获得的均衡收益。论文的结论对企业并购投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德权  代磊  
在传媒市场存在国有传媒企业和外商独资传媒企业的情况下,通过运用斯坦克伯格动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可知,不管政府施行哪种政策,国有传媒企业扶持政策比外商独资传媒企业限制政策更能增加国有传媒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并且增大国有传媒企业的收益;随着传媒市场规范系数增大,市场上两类传媒企业产品的需求量都会增加,但国有传媒企业的市场需求量增长速度最大。因此,我们应建立健全完善传媒法规,营造公平公正传媒市场环境;变限制性政策为扶持性保护政策,调动外商投资积极性,提升中国传媒整体实力;把握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关系,以竞争促发展;加速传媒业分类转制,增强传媒活力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臧传琴  刘岩  王凌  
传统的环境规制理论视为规制者的政府与被规制的企业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现实却是不对称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与排污企业之间会进行一系列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降低了政府环境规制的效用。为此,政府应进行规制政策创新,激励企业公开污染信息,以提高规制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慧宏  
本文研究了经营成本不对称企业的研发合作投资策略,给出企业作为追随者、领先者和同时投资者的投资临界值和收益,并分析了可能形成的均衡及其形成条件。当经营成本优势明显时,企业进行序贯投资;当先动优势明显时,低成本企业抢先投资;其他情况下,企业同时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江  卢方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骅  钱进  
创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利用信息经济学有关理论构建了一个创业投资家和两个创业企业家之间的激励模型,以考察创业投资家将如何在不同的创业企业家之间设定激励水平,用委托代理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创业投资家采取何种组合激励合约。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在多个创业企业家需要资金的情况下,创业投资家应对重要性更强和更愿意承担风险的创业企业家设定更高的激励水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媛媛  李帮义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框架,通过引入进化博弈模型,建立了一个存在并购破裂风险的无限期企业并购定价模型,并以并购方为例,对影响并购谈判的主要因素及应采取的策略进行分析。模型表明,并购方策略稳定性主要受被并购方对谈判破裂风险的态度影响,并与其报价以及真实价值紧密相关。因此,并购方可以采用先试探后改变出价的谈判方式,试探出被并购方的真实价值,进而操纵被并购方策略调整速度,以维护自身利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高游  赵昌文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与信息不对称框架,建立了一个企业并购的一般性信号博弈模型。模型表明,股权并购交易价格受目标企业资产质量、造假成本、并购企业调查成本、并购市场调查效率及买卖双方机会成本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建立高效、公平的市场体系,大幅度提高造假成本或建立完备而高效的信用体系,具有显著而理想的效果;足够大的造假成本或市场调查的高效率不仅可以保证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而且可以保证最好的交易公平性;但在一个不具有高效而完备信用体系且对造假者缺乏严厉惩处机制的市场里,改进并购市场调查效率或小幅提高造假成本反而可能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形成伤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铄  张立  
分析了拥有对被收购企业规模进行选择的权利对收购期权的影响。得到了收购期权的价值模型、执行期权的临界条件以及最优的被收购企业规模。分析了各参数对收购的最优规模以及执行期权的临界条件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收购过程中如果拥有对被收购企业规模进行选择的能力,将使收购期权的价值大大增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钢  郭文旌  
在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一方面迫于业绩压力寻求贷款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手握投资项目的借款人又急需信贷资金的支持。针对该问题,在传统的银行信贷过程中引入了多阶段信号模型,银行根据借款人投资项目披露的阶段性信号值锁定该笔贷款风险情况,决定本阶段及后续阶段的信贷策略。研究发现:多阶段信号模型的引入对银行信贷资金形成了很好的保护机制,在督促借款人提高自身努力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信贷资金对于优质项目配置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信贷资金违约风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覃家琦  
作为经济学理论核心框架的阿罗—德布鲁模型假设信息完全与信息对称。但现实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如果在阿罗—德布鲁模型框架下研究不对称信息问题 ,那么企业融资将成为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对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融资的几个简化模型进行了介绍 ,并作了简单总结。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