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8)
- 2023(4336)
- 2022(3669)
- 2021(3382)
- 2020(3072)
- 2019(7088)
- 2018(6878)
- 2017(13531)
- 2016(7463)
- 2015(8011)
- 2014(7889)
- 2013(7933)
- 2012(7694)
- 2011(6682)
- 2010(6861)
- 2009(6513)
- 2008(6761)
- 2007(6137)
- 2006(5555)
- 2005(5226)
- 学科
- 济(33997)
- 经济(33971)
- 管理(24749)
- 业(23760)
- 企(21427)
- 企业(21427)
- 方法(15509)
- 财(14044)
- 数学(13878)
- 数学方法(13748)
- 务(10769)
- 财务(10765)
- 财务管理(10745)
- 企业财务(10416)
- 学(8042)
- 制(7745)
- 中国(7622)
- 农(6106)
- 融(5835)
- 金融(5835)
- 体(5761)
- 业经(5698)
- 银(5615)
- 银行(5587)
- 结构(5339)
- 行(5230)
- 体制(5044)
- 地方(4961)
- 产业(4794)
- 贸(4495)
- 机构
- 大学(110413)
- 学院(107144)
- 济(46344)
- 经济(45443)
- 研究(41043)
- 管理(37886)
- 理学(32432)
- 理学院(32045)
- 中国(31449)
- 管理学(31377)
- 管理学院(31211)
- 科学(25413)
- 京(24343)
- 财(23849)
- 所(22169)
- 农(21311)
- 研究所(20029)
- 财经(18512)
- 中心(17701)
- 业大(17486)
- 农业(17181)
- 经(16906)
- 江(16373)
- 北京(15584)
- 院(15090)
- 经济学(14996)
- 财经大学(14060)
- 经济学院(13481)
- 州(12756)
- 省(12675)
- 基金
- 项目(70470)
- 科学(55300)
- 基金(53142)
- 家(48596)
- 国家(48229)
- 研究(46020)
- 科学基金(40467)
- 社会(29606)
- 自然(28638)
- 社会科(28144)
- 社会科学(28132)
- 自然科(28017)
- 自然科学(28005)
- 基金项目(27675)
- 自然科学基金(27542)
- 省(26165)
- 资助(23545)
- 划(23287)
- 教育(21484)
- 重点(16779)
- 部(16428)
- 编号(16245)
- 发(14350)
- 计划(14313)
- 科研(14227)
- 创(14061)
- 教育部(13791)
- 成果(13611)
- 创新(13291)
- 大学(13087)
共检索到166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俞文青
一、我国投资运行机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改革以来,我国投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1)过去集中的权力和利益结构向相对分散的方向转化。企业、地方政府及各类投资主体的权力和利益有所增强;(2)单一的由计划配置资源向二元方向转化,市场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新立
2014年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6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与稳中求进的相互关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指出,现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要从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整为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稳增长。实行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宏观调控,需要计划、财税、金融这三大调控杠杆形成合力。结构性调整的政策要从选择性的调整政策转向功能性的调整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范建军
现代主流经济学已就货币经济条件下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相互关系达成基本共识:从短期看,名义总需求决定实际总供给;从长期看,实际总供给决定名义总需求。根据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互动关系,可将宏观调控分为短期调控和长期调控。由于短期内物价总水平和经济的最大潜在产出均保持不变,因此短期调控的重点是经济需求侧的名义总需求(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是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使经济的实际产出尽可能地达到最大潜在产出。从长期看,市场将实现完全出清。政府可将宏观调控的重点由经济的需求侧转向经济的供给侧,即通过制定和实施特定的结构调控政策来改善经济的最大潜在产出。短期调控又称总量调控,长期调控又称结构调控。从总量调控和结...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总量政策 结构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聚伟
国家根据国内外不同的经济金融形势出台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而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从国库收支总量及结构的变化上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本文分析近年来宏观调控对南阳市国库收支总量及结构的影响,从人民银行国库的视角,对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效能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国库收支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江海
略论投资宏观调控田江海加强和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是加强和改善整个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应从理论认识、指导思想、总体框架、实施方案等多角度探索。但我认为,理清思路还是首要的。本文就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瑞涛
本文从分析投资与经济,投资与融资的内在关系出发,说明了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力及调控作用的局限性,强调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配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
投资 融资 货币政策 投资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商华
(一)规定投资宏观调控的手段,明确划分政府的投资范围,明确界定政府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和社会投资管理者的两种职能。 在法律上明确界定政府作为全社会投资管理者和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的不同职能。政府作为全社会投资管理者,应履行的职能主要是加强投资规模和结构的宏观调控,实施投资项目的法律,政策监督,维护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对全额投资项目、控股或参股投资项目,进行投资规划和决策并承担责任,项目一旦确定,政府应从这些投资项目的具体建设实施和经营管理退出,仅委派有关部门对投入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而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参与国有资产的利润分配,政府对其投资项目的具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明
我国的实践和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于能否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直接关系,而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则对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正确实施对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使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无论对达到我国本世纪末还是下个世纪中期的战略目标,都是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元铮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罗元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改革、发展、稳定都离不开宏观经济调控,而改革、发展、稳定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件法宝。1994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调整供给量须耗费调节成本,因而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使宏观调控必然出现一种长期以来未曾引起人们注意的调控效应"时滞"。为缩短以致消除这种"时滞",宏观调控有必要确立并遵循"适度超前调控原则"。
关键词:
调节成本 总量均衡区间 时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方调整其生产规模所需的成本可称为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调节成本,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出现对宏观调控将产生诸多重要影响,使之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为有效应对这种新情况,在宏观调控实践中有必要相应地确立“近似均衡原则”、“适度超前原则”、“临界点原则”、“供给方原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继志
社会融资总量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反映金融业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启动了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监测工作,并致力于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新的中介目标。社会融资总量包括信贷融资、证券融资、保险融资、其他融资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监测和调控,能够全面反映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有利于推进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关键词:
宏现调控 总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就业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