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7)
2023(10586)
2022(9162)
2021(8486)
2020(7388)
2019(17206)
2018(16864)
2017(33589)
2016(18473)
2015(20645)
2014(20987)
2013(20940)
2012(19665)
2011(17554)
2010(18028)
2009(16904)
2008(17705)
2007(16011)
2006(13818)
2005(12614)
作者
(53488)
(44890)
(44543)
(43012)
(28831)
(21428)
(20688)
(17253)
(16798)
(16505)
(15143)
(14909)
(14335)
(14193)
(14151)
(13895)
(13811)
(13176)
(13094)
(12754)
(11425)
(11060)
(10926)
(10156)
(10126)
(10117)
(10078)
(10054)
(9074)
(9032)
学科
(78067)
经济(77998)
管理(57251)
(55521)
(45779)
企业(45779)
方法(36030)
数学(31968)
数学方法(31614)
(26216)
(20512)
(18156)
财务(18127)
财务管理(18086)
中国(18047)
企业财务(17096)
(16446)
(15000)
(14872)
贸易(14868)
业经(14538)
(14488)
地方(13581)
农业(13318)
(12598)
银行(12575)
(11875)
(11684)
金融(11682)
(11642)
机构
学院(267412)
大学(266401)
(112231)
经济(109810)
管理(102730)
研究(88545)
理学(87972)
理学院(87042)
管理学(85615)
管理学院(85105)
中国(68528)
(58684)
(55017)
科学(52882)
(46096)
(45079)
财经(44900)
(41605)
中心(41431)
研究所(41048)
(40539)
业大(38654)
农业(35555)
北京(34531)
经济学(34492)
(33276)
财经大学(32985)
师范(32963)
(32715)
(31480)
基金
项目(169744)
科学(133279)
研究(124193)
基金(123630)
(107196)
国家(106284)
科学基金(90763)
社会(78066)
社会科(74029)
社会科学(74004)
(65904)
基金项目(64827)
自然(59109)
自然科(57724)
自然科学(57703)
教育(57607)
自然科学基金(56741)
(55670)
资助(51901)
编号(50837)
成果(42728)
(38710)
重点(38299)
(35928)
课题(35048)
(34815)
(34196)
教育部(33119)
科研(33089)
创新(32539)
期刊
(122537)
经济(122537)
研究(79416)
(51041)
中国(50019)
学报(40485)
(39770)
科学(36462)
管理(35501)
大学(30348)
学学(28796)
(27811)
金融(27811)
农业(26443)
教育(25439)
财经(22632)
技术(21493)
经济研究(20280)
业经(19351)
(19266)
会计(16838)
问题(16492)
财会(15315)
(14760)
(14313)
技术经济(13629)
(13262)
统计(12899)
理论(12839)
国际(12586)
共检索到401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欧阳爱平  潘天笑  
我国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在我国房地产价格仍处高位的近年,一般认为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大多会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然而,本文通过对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统计分析,却得出相反的结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文婧  
本文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12年报为研究对象,对投资性房地产两种计量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执行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静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正式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该项准则于2007年正式实施。本文采用实证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时军  
新准则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指定为以公允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颖  许群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首次将投资用房地产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列示,为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提升并影响企业资产价值,给企业带来更多有利机遇,有利于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但在推行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这就有待加快建立与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以及成熟的专业评估市场,来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奠定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文欢  
近年来投资性房地产已成为备受企业青睐的投资方式之一。国家对土地增值税的清算也促使房地产企业向综合型地产商转型,企业愈加重视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新会计准则中对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引入了新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本文试通过分析采用公允价值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动因,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规避途径,以期为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磊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其一大亮点,也是与国际趋同的重要表现之一。新准则中首次将投资用房地产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列示,并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文章就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实际应用情形进行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周利军  
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个全新的资产构成要素,是企业和税务共同面临的新问题,而公允价值则成为新准则发布中的一大亮点。本文对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应用以及在多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持有企业的实务处理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鹏翔  李小健  
文章应用SWOT分析法,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企业财务指标的优势以及应用条件严格、会计处理过程复杂和加剧企业利润总额波动等劣势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发展机会和环境威胁与模式自身的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提出了加强监督和指导、提高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和披露两种模式的计量结果等完善和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运国  易明霞  
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与2006年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在运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房地产类、银行类整体公允价值变化额有积极的市场反应,与股票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有所提高。其他类投资性房地产整体公允价值变化额未出现积极的市场反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晓惠  
文章主要考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增量价值相关性,以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数据为样本,分别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角度检验其价值相关性。结果表明,历史成本与股价显著正相关,而公允价值及其变动损益分别与股价及股票回报率显著负相关,并且在评估师估值下,这种负相关关系更显著。这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尚未得到当前市场的认可。研究结论有效地完善并拓展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估值主体和产权性质在公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薛东成  王慧娟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凤玲  
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就已引入公允价值模式,然而十年过去,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屈指可数。公允价值模式有着坚固的理论支撑,对投资性房地产有很好的适用性,本文从我国现有的应用概况发掘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企业特征,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其应用效果,希望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有所裨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永泽  马妍  
2011年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关键时期,但在公允价值应用方面仍面临着许多特殊问题。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已实施四年有余,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仍面临应用困境。究其原因,市场条件不完善、准则限制条件严格、相关指引缺失、会计计量理念转变困难和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成为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只有在始终保持审慎态度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才能应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困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宗智   宋玉屏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形成的会计与所得税差异,以及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收入收益,因不折旧或摊销形成的不配比等相关的问询、讨论、研究从未间断。在这个几乎是争执的过程中,大家都分别站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字面上,进行文字诠释、条文解读,也不乏深度分析,但是公婆之间的矛盾难以平息。那么在不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前提下,站在立法之本和税收公平的层面,通过对公允价值变动和折旧摊销并列的会计处理,就是解决税收与会计差异以及疏通会计实务堵点,打通政策壁垒避免各类冲突的有效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