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7)
- 2023(5692)
- 2022(5133)
- 2021(4693)
- 2020(4353)
- 2019(10321)
- 2018(10125)
- 2017(20195)
- 2016(11121)
- 2015(12640)
- 2014(13007)
- 2013(13139)
- 2012(12515)
- 2011(11291)
- 2010(11564)
- 2009(11025)
- 2008(11277)
- 2007(10422)
- 2006(8886)
- 2005(8004)
- 学科
- 济(52220)
- 经济(52179)
- 业(32084)
- 管理(31201)
- 方法(26715)
- 企(25826)
- 企业(25826)
- 数学(23884)
- 数学方法(23715)
- 财(14687)
- 农(13187)
- 中国(11690)
- 贸(10287)
- 贸易(10285)
- 易(9970)
- 务(9933)
- 财务(9917)
- 学(9900)
- 财务管理(9892)
- 企业财务(9451)
- 地方(9409)
- 业经(9150)
- 制(8920)
- 农业(8704)
- 融(7710)
- 金融(7708)
- 和(7559)
- 银(7538)
- 银行(7516)
- 行(7114)
- 机构
- 大学(169384)
- 学院(167156)
- 济(73285)
- 经济(71804)
- 管理(64530)
- 研究(58263)
- 理学(55575)
- 理学院(54949)
- 管理学(54064)
- 管理学院(53740)
- 中国(43923)
- 京(35681)
- 科学(34735)
- 财(33526)
- 所(30765)
- 农(30082)
- 研究所(27829)
- 财经(26803)
- 中心(26770)
- 业大(25322)
- 江(25002)
- 经(24212)
- 农业(24009)
- 北京(22826)
- 经济学(22577)
- 范(21020)
- 师范(20826)
- 经济学院(20599)
- 院(20412)
- 州(19817)
- 基金
- 项目(106578)
- 科学(83238)
- 基金(77663)
- 研究(76766)
- 家(67527)
- 国家(66980)
- 科学基金(56676)
- 社会(48023)
- 社会科(45532)
- 社会科学(45512)
- 基金项目(41501)
- 省(40771)
- 自然(36973)
- 自然科(36092)
- 自然科学(36079)
- 教育(35680)
- 自然科学基金(35473)
- 划(34883)
- 资助(32452)
- 编号(31624)
- 成果(26037)
- 部(24695)
- 重点(24167)
- 发(22787)
- 创(21917)
- 课题(21193)
- 教育部(21011)
- 科研(20930)
- 创新(20480)
- 大学(20299)
共检索到246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莹
一、未来5年的就业形势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截至2001年底,全国人口12.76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5,全国劳动力资源8亿人,占全世界劳动力资源的1/4。未来5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十分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劲
2017年,工业经济增长探底起稳,呈温和回升态势;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工业出口增长明显加快。未来,工业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风险,发展质量不高、产能过剩等长期积累的矛盾仍待进一步化解,环保督察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形成硬约束,制造业成本仍然偏高,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也存在产业发展接续断档问题。
关键词:
工业经济 产能过剩 制造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哲人
2012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等因素拖累,世界经济增速明显降低;加之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一度呈下行走势,全球各经济体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涨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然而,发达经济体CPI涨幅依然高于其央行的警戒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物价水平大多处于历史高位。同时,2012年8、9月以来各经济体CPI和PPI普遍出现回升,全球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一、全球价格形势的新特征(一)经济全球化有力地压低了工业制成品价格,减弱了能矿产品价格上涨对消费价格的传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工业制成品的增值链可以最大限度地在全球进行合理配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彩耀
1998年一季度投资形势分析及全年展望樊彩耀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正面临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宏观调控目标正转向以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投资政策也由控制投资规模转向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适当扩大规模、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确保8%的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京 高振华 孙颖
2011年~2020年,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关键一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会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强度增长,从而要求投资来源提供强大的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影响投资来源变化的各种因素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会对未来的投资产生深刻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峰
2017年以来,投资增长下行过程仍在继续。投资保持中低速增长,仍未从谷底走出;投资结构转换升级步伐加快。但是,新旧动能转化仍需一定时间,民间投资增长动力不足,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突出。未来影响我国投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同时,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因素。应建立健全"新经济"的投入体制,减弱"控风险"政策对投资的冲击,完善投资的外部环境,增强投资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
投资结构 新动能 动力活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姚淑梅 李大伟 杨长湧 杜琼
2012年欧债危机、新兴市场"硬着陆"以及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将是影响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主要风险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普遍趋于宽松,新兴市场"保增长"的政策主调更加明确;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新兴市场面临资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克新
1997年物资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陈克新国内贸易部物资信息中心一、1997年物资市场形势展望分析1997年的物资市场形势,首先需要分析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势如何。今年后几个月乃至明年的国内经济如何发展?许多专家认为明年经济形势会比今年更好,国民经济将在稳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1993年是我国经济的又一个高增长年份,也是年内经济增长出现较大波动的特殊年份。预计全年GNP可比价增长率在13%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1993年7月份以后,随着中央6号文件下达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工业增长速度出现较大滑落,月增长率从6月份的30.2%滑落到10月份的16.4%.落差高达13.8个百分点,10月份之后,随信贷资金的大量投放,工业增长速度又出现较大反弹,并重新进入高增长状态,调控时滞大大缩短,这种情况在改革以来各年份中是首次出现的。我们认为,1993年的经济增长特点,是在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双重转轨背景下形成的,标志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前荣
2010年,我国物价平稳向上,1~11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11月当月达到5.1%的年内新高,但物价总水平仍属总体温和基础上的结构性上涨。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上涨3.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5.6%。展望2011年,国内外流动性泛滥、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将推动国内物价上升,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回调将抑制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6.2%。
关键词:
物价形势 结构性上涨 物价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2011年经济形势展望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总体完成了由政府向市场的转变,但内需、外需结构的调整尚未完成,内需可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外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扎实。由于2011年出口增速会有较大回落,可能导致经济增速的下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2012年,我国就业实现了稳中求进,11月城镇新增就业1202万人,提前并超额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任务。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就业增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城镇失业人员与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人数低于2011年同期,就业难度有所加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增幅趋缓。2013年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劳动者收入和国内居民消费的增长,实现经济增长从依靠物质资源走向依靠人力资源的良性发展。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要以增加劳动者收入作为提高就业质量的突破口。
关键词:
就业形势 就业优先收入 就业质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冀东新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减缓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增强出口企业信心,保持我国出口竞争力产生了积极效果。从目前外贸运行来看,我国进出口进一步下滑的势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