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7)
- 2023(6810)
- 2022(5818)
- 2021(5166)
- 2020(4368)
- 2019(10340)
- 2018(9778)
- 2017(19178)
- 2016(10557)
- 2015(11785)
- 2014(11661)
- 2013(11692)
- 2012(11091)
- 2011(10105)
- 2010(10340)
- 2009(9649)
- 2008(9580)
- 2007(8716)
- 2006(7947)
- 2005(7452)
- 学科
- 济(52732)
- 经济(52653)
- 管理(29688)
- 业(25184)
- 方法(21459)
- 数学(19771)
- 数学方法(19621)
- 企(19431)
- 企业(19431)
- 中国(17018)
- 财(13497)
- 贸(12532)
- 贸易(12530)
- 易(12277)
- 出(11531)
- 地方(11142)
- 农(10451)
- 学(9701)
- 制(9224)
- 口(8002)
- 出口(7996)
- 出口贸易(7996)
- 业经(7940)
- 城市(7926)
- 环境(7355)
- 务(6937)
- 财务(6929)
- 农业(6926)
- 财务管理(6908)
- 融(6857)
- 机构
- 大学(160243)
- 学院(155234)
- 济(71215)
- 经济(69780)
- 研究(59184)
- 管理(56486)
- 理学(48253)
- 理学院(47653)
- 管理学(46853)
- 管理学院(46570)
- 中国(43561)
- 科学(34982)
- 京(34889)
- 财(33500)
- 所(30313)
- 研究所(27317)
- 农(26721)
- 财经(26454)
- 中心(25662)
- 经(24181)
- 经济学(23999)
- 江(23427)
- 业大(23310)
- 院(22103)
- 北京(22014)
- 经济学院(21764)
- 农业(21218)
- 财经大学(19781)
- 范(19410)
- 师范(19154)
- 基金
- 项目(104035)
- 科学(82473)
- 基金(78789)
- 研究(71360)
- 家(70455)
- 国家(69959)
- 科学基金(59266)
- 社会(48516)
- 社会科(46111)
- 社会科学(46097)
- 基金项目(41261)
- 自然(38918)
- 自然科(38058)
- 自然科学(38043)
- 省(37550)
- 自然科学基金(37354)
- 划(33453)
- 资助(33062)
- 教育(32194)
- 编号(25732)
- 部(24329)
- 重点(23660)
- 发(22192)
- 国家社会(21303)
- 教育部(20814)
- 成果(20751)
- 创(20690)
- 科研(20079)
- 大学(19535)
- 创新(19526)
共检索到241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明强 魏伟
文章通过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工业用地产出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运用1999—2015年西部、东部和四川地级城市样本数据估计模型并计算出TFP,全面比较产出率、投资强度、就业密度和TFP等指标发现,西部地区对发展劳动力密集工业重视程度不够,过快发展了资本密集工业,但TFP与东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地均产出与东部的差距仅仅轻微收窄;四川地级城市较快的工业TFP增速为四川担当西部"领头羊"提供了支撑,但四川地级城市工业用地粗放问题突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明强
研究目的:发现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区域差异,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工业集约用地。研究方法:根据土地功能理论和经济主体动力学关系导向原则构建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利用地级城市面板数据估计并检验工业用地产出率影响因素及作用程度并进行区域比较。研究结果:城市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就业密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对1999年来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3%、-7%和85.7%;它们对工业用地产出率的边际贡献由于东中西部工业用地集约度、产业类型、劳动素质不同而呈现出区域差异。研究结论:应遏制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工业新区建设中粗放用地行为、促进工业投资并加强工业区生活配套以提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长春 刘思君 李荣威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用地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我国城市工业用地效率普遍偏低,且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低,大城市高、小城市低,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高、传统工矿城市低的分布规律;2.我国城市工业用地效率低的最主要表现是工业企业利润较低,其次是资金投入的利用不足,再次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投入冗余;3.我国多数城市处于工业用地规模效率递增状态,且城市规模等级越低,规模效率递增城市所占比例越大。
关键词:
工业用地 综合效率 规模效率 数据包络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新 叶艳妹
在总结我国目前工业用地协议出让诸多弊端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工业用地出让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并通过浙江、广东等地工业用地市场化的实例分析从区域竞争和用地效益的角度阐述了工业用地市场化的科学性、高效性,同时也对工业用地市场化出让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说明。
关键词:
工业用地 协议出让 实例分析 市场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跃庆
转变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首都经济大学经济学教授张跃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海荣
我看“土地产出率”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经济所所长秦海荣翻遍了手头上所有的辞典、手册,都没能找到对“土地产出率”这一概念的具体解释,只查到一些近似的概念,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土地效益”、“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率”等。尽管如此,却也在不停的翻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娜 王之禹
本文基于城市经济趋向高质量发展目标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现实背景下,在分析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形成及其演变进程的基础上,选取全国主要地价监测城市在2008-2017年十年间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区域的工业用地平均出让价格水平和涨幅高于全国和中西部,中西部区域间出让价格水平和涨幅差异不大;一线城市间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有显著差异,二线城市出让价格水平和涨幅普遍低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间区域差异十分显著;东部区域城市出让价格水平会高于中西部区域城市,但西部区域城市出让价格涨幅却高于东中部区域城市。最后,研究发现其差异受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制度以及城市行政级别与类型等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
关键词:
工业用地 出让价格 土地出让 土地交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豆建民 汪增洋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密度是影响城市土地产出率最重要的因素,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性造成就业密度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城市净集聚效应为负和资本劳动比不断攀升,说明城市资本投入是低效率的;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城市用地面积、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土地产出率,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因素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经济集聚 产业结构 土地产出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林兴
一、土地利用结构和乡镇工业用地土地是人类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生存的重要条件”(《马恩全集》第一卷第609页)。土地是稀缺资源,亦是不再生资源。节约和土地效用优化是用地的一项基本原则,亦是由上海县县情所决定的。上海县毗邻上海市区,其土地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和土地级差效应。随着上海市区空间面积的日趋扩大、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上海县土地的稀缺性将变得更突出,其经济价值更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善咨 赵玉奇 王莉
研究目的: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及其地区间的差异。研究方法:根据集聚经济原理构建城市土地产出率模型,利用全国城市面板数据检验基础设施对土地产出率的贡献。研究结果:控制了实物资本和劳动投入密度等土地产出率的基本决定因素后,基础设施资本密度是土地产出率的重要贡献因素,各项基础设施都有独立的贡献;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在西部地区的增长对城市土地产出率作用最大,在东部次之,在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各地应根据自身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边际收益有选择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节约土地和促进增长的综合目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贯成 熊强
研究目的:对中国各省2005—2010年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全国各省2005—2010年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混合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全国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差异大且呈现下降的趋势;(2)各省的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变异系数呈现扩大趋势;(3)影响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工业行业规模、土地市场化水平、工业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工业行业集聚程度。工业行业产权结构对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并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行业技术水平和工业行业结构对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检验。研究结论: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小风 叶彦妤 张琳 王静
研究目的:本文以中国34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空间分析单元,构建了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错位指数,探索2000—2018年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全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各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贡献度的差异减小,总体呈现从沿海城市向内陆递减的特征;正向错位区域增加,分布从东部沿海扩张到中西部地区;负向错位区域减少,零星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呈现集聚格局,且集聚格局变化较大;高值集聚区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加强,低值集聚区由四川周边城市集聚转变为以四川为中心的周边省市集聚的格局。(4)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影响变强,而劳动力规模、交通条件、技术创新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影响变弱。研究结论:城市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错位现象,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存在较强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莉莉 王健 吴群
构建工业用地空间失衡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城市工业用地空间失衡现状及其对城市绿色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研究期内,中国工业用地空间失衡度上涨了18.86%,中部、西部地区的工业用地空间失衡程度加剧,东部地区失衡状况有所改善,2019年工业用地空间失衡度呈现由西部到东部、中部递减的分布状态。生态约束和土地开发广度分别是影响工业用地供给能力和开发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掠夺式开发导致的开发过度型失衡对绿色经济产生线性抑制效应;开发不足型失衡对绿色经济增长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作用,即适度的开发不足将带来长期效益和绿色效率改善;过度的开发不足将导致空间资源严重浪费,阻碍绿色经济增长。因此,协调工业用地供给能力与开发强度、推动工业用地开发走向空间均衡,是促进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工业用地 空间失衡 绿色经济 区域差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宏光 杨永春 刘润 卢红 杨佩
随着城市职能的转换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的城市工业布局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今后发展的需要,工业企业纷纷选择迁移、转职或倒闭,使得城市面临工业用地置换问题。在此背景下,开展对工业用地置换的研究异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与其相关的理论进展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关于工业用地置换的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对工业区转型的研究较多,而以用地置换为视角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与西方国家相比,其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老工业区转型的理论和模型研究相对匮乏。同时,在工业遗址的开发再利用过程中,对工业区的历史和人文因素关注较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