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1)
- 2023(7180)
- 2022(6146)
- 2021(5620)
- 2020(4757)
- 2019(10410)
- 2018(10214)
- 2017(19512)
- 2016(10840)
- 2015(11955)
- 2014(11904)
- 2013(11536)
- 2012(10885)
- 2011(9645)
- 2010(10016)
- 2009(9693)
- 2008(10172)
- 2007(9200)
- 2006(8378)
- 2005(7945)
- 学科
- 济(42423)
- 经济(42335)
- 管理(40832)
- 业(35677)
- 企(32054)
- 企业(32054)
- 财(17882)
- 方法(17147)
- 制(15014)
- 数学(14501)
- 数学方法(14337)
- 务(12149)
- 财务(12129)
- 财务管理(12104)
- 企业财务(11692)
- 体(10539)
- 农(10421)
- 中国(10275)
- 业经(10179)
- 体制(9042)
- 融(8523)
- 金融(8520)
- 银(8484)
- 银行(8467)
- 学(8370)
- 行(8041)
- 划(7693)
- 环境(7247)
- 理论(6451)
- 技术(6419)
- 机构
- 大学(162360)
- 学院(158556)
- 济(66639)
- 经济(65259)
- 管理(60115)
- 研究(54550)
- 理学(51249)
- 理学院(50668)
- 管理学(49910)
- 管理学院(49594)
- 中国(42626)
- 财(37872)
- 京(33975)
- 科学(30330)
- 财经(28897)
- 所(27345)
- 经(26141)
- 江(25043)
- 研究所(24259)
- 中心(24163)
- 农(23630)
- 财经大学(21589)
- 北京(21311)
- 经济学(21294)
- 业大(20629)
- 院(19787)
- 范(19507)
- 师范(19303)
- 州(19216)
- 经济学院(19102)
- 基金
- 项目(101505)
- 科学(81446)
- 基金(76599)
- 研究(74895)
- 家(66514)
- 国家(65987)
- 科学基金(56948)
- 社会(49893)
- 社会科(47229)
- 社会科学(47212)
- 基金项目(39978)
- 省(37554)
- 自然(36075)
- 自然科(35259)
- 自然科学(35246)
- 教育(34903)
- 自然科学基金(34658)
- 划(32515)
- 资助(30799)
- 编号(28859)
- 成果(25599)
- 制(25449)
- 部(24121)
- 重点(23384)
- 国家社会(21319)
- 创(21281)
- 教育部(21247)
- 课题(20697)
- 性(20338)
- 发(20187)
共检索到248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义怀 刘传葵
所谓“内部人控制”(Insider'sControl)是指这样一种现象:独立于股东(外部人)的经理人员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公司战略决策中充分体现自身利益,甚至和职工联手谋取各自的利益,从而架空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使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内部人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洪功翔
"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内部人控制"是与两权分离相联系而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企业制度安排。经理人员职权的扩大,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与提高企业效率的需要。在现阶段治理"内部人控制问题",既需要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更需要建立对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钟海燕 冉茂盛 文守逊
本文在从国有控股类别和金字塔层级两个方面度量政府干预和内部人代理冲突相对大小的基础上,以2005~2008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有控股类别和金字塔层级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全面考察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的控制权安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从控股股东是政府机构还是国有企业角度考察政府干预国有公司的强弱,还是从金字塔层级角度考察政府行政干预的强弱,受政府行政干预强的国有公司投资行为反而优于受内部人控制的公司。行政干预虽然有追求非经济效率的弊端,但是它也有控制内部人机会主义的作用。本文的启示为:在市场机制尚未有效约束代理行为之前,行政干预可以作为缺失的市场机制的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钟建军
在发展中国家的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问题日渐明显,我国的国有企业随着股份制改造的进行,这一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内部人控制”是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的表现之一,不仅不利于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也给整个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造成了很大障碍。本文认为,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是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整个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内部人控制 公司治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闻岳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我国上市公司中屡见不鲜的一个问题是内部人控制现象。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内部人)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双方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具有不同的效用目标;都力图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用。当所有者缺位或其目标非理性时;来自公司外部的和内部的对经营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国春 李军林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内部人控制”日趋明显。“内部人控制”给内部人以寻租和侵占国有资产的机会,从而会导致国有资产收益率下降,损害经济效益。然而,现实状况却是:一些“内部人控制”较明显的企业其效率并不低,“内部人控制”的结果是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对此,国内理论界提出了3种假说。本文作者运用博弈论,揭示了“内部人控制”导致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并非悖论,而是内部人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中的合作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秦丽娜 李凯
“内部人控制”并非“内部人控制问题”,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内部人控制”在美日的产业发展史、公司治理中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内部人控制下的组织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外部人控制最终要通过“内部人”而起作用,依靠合理、有能力的内部人予以有效地控制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的现实选择。虽然该观点与主流观点相左,但它将使人们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理解公司治理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 组织创新 公司治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国峰
关于控制内部人控制的研究余国峰从历史上看,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张及与之伴随的技术与管理过程的复杂化,促使以“所有与控制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公司制度的形成。在此过程中,这些支薪经理人员逐渐掌握了公司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形成事实上的所谓“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晓燕
论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唐晓燕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涉及企业深层次改革的一场制度创新。目前,计划经济体制和企业由国家直接经营的格局已经打破。但是,由于产权关系还未理顺.新的管理制度还未建立健全,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而内部人控制就是其中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铮
LBO的兴起是对内部人问题恶化的市场反应,而它的衰落恰恰又是组织控制能力提高的结果。LBO的兴衰表明任何内部人控制的治理机制都是组织和市场互动的产物。美国市场主导模式的成功是有前提条件的,环境的变化也需要它做出相应的组织调整。日本和德国加入了更多的市场控制机制,但如何找到一个结合和平衡点是任何国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关键词:
LBO 内部人控制 董事会 所有权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敏 帅虎 王益锋
内部人控制产生于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中 ,它威胁着企业的生存 ,不利于企业配置要素的提高 ,必须通过 4个机制加以抑制 :( 1)公司内部的制衡机制 ;( 2 )股票市场的“用脚投票”机制 ;( 3)经理人市场的淘汰机制 ;( 4 )利益的分配机制。
关键词:
内部人 控制 治理机制 探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宫严慧
鉴于包括公益基金会在内的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公益基金会内部治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金会的治理特征与其内部控制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理事会规模越大、会议次数越多和理事的会议出席率越高,基金会的合规性越好;理事的会议出席率还与运营目标的公益性显著正相关;负责人的政治联系越强,基金会运营的经济性越差、报告的透明度越低;独立理事比例越高,基金会的公益性越好、费用控制越有效。在基金会治理中,存在理事职责不明确、监事会形同虚设的问题,对组织内部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公益基金会 组织治理 内部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