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6)
- 2023(15056)
- 2022(12368)
- 2021(11073)
- 2020(9128)
- 2019(20480)
- 2018(19811)
- 2017(38036)
- 2016(20510)
- 2015(22181)
- 2014(21778)
- 2013(21739)
- 2012(19999)
- 2011(17923)
- 2010(18162)
- 2009(16948)
- 2008(16957)
- 2007(15268)
- 2006(13630)
- 2005(12623)
- 学科
- 济(98044)
- 经济(97946)
- 业(89355)
- 企(79964)
- 企业(79964)
- 管理(74224)
- 方法(38022)
- 业经(31965)
- 农(30341)
- 财(29977)
- 数学(29514)
- 数学方法(29337)
- 中国(26091)
- 地方(22687)
- 务(22483)
- 财务(22461)
- 财务管理(22441)
- 农业(21982)
- 企业财务(21394)
- 技术(19537)
- 贸(17972)
- 制(17965)
- 贸易(17958)
- 易(17366)
- 划(16079)
- 策(16028)
- 和(15733)
- 理论(14742)
- 环境(14648)
- 融(14211)
- 机构
- 学院(299312)
- 大学(291305)
- 济(131025)
- 经济(128800)
- 管理(119032)
- 理学(102203)
- 理学院(101174)
- 管理学(99930)
- 研究(99650)
- 管理学院(99381)
- 中国(77759)
- 京(61031)
- 财(60460)
- 科学(58970)
- 农(55871)
- 所(50505)
- 财经(47921)
- 江(46256)
- 研究所(45413)
- 业大(45199)
- 中心(44969)
- 农业(43965)
- 经(43546)
- 经济学(39493)
- 北京(38275)
- 州(36445)
- 院(35923)
- 经济学院(35889)
- 财经大学(35286)
- 商学(35065)
- 基金
- 项目(195715)
- 科学(156076)
- 基金(143622)
- 研究(140847)
- 家(125909)
- 国家(124718)
- 科学基金(108468)
- 社会(93260)
- 社会科(88753)
- 社会科学(88728)
- 省(78270)
- 基金项目(76350)
- 自然(70052)
- 自然科(68546)
- 自然科学(68527)
- 自然科学基金(67387)
- 划(64403)
- 教育(63129)
- 资助(57433)
- 编号(54817)
- 发(46930)
- 创(44071)
- 重点(44069)
- 业(43697)
- 部(42624)
- 成果(41701)
- 创新(40353)
- 国家社会(39200)
- 课题(38059)
- 发展(37560)
- 期刊
- 济(151409)
- 经济(151409)
- 研究(87844)
- 中国(59706)
- 农(51900)
- 管理(49688)
- 财(49636)
- 学报(44804)
- 科学(43053)
- 农业(35517)
- 大学(34231)
- 学学(32998)
- 融(30229)
- 金融(30229)
- 业经(28187)
- 技术(26896)
- 教育(26001)
- 经济研究(24584)
- 财经(24239)
- 业(21388)
- 经(20968)
- 问题(19936)
- 技术经济(17557)
- 商业(16576)
- 贸(16413)
- 世界(14956)
- 现代(14911)
- 国际(14717)
- 财会(13935)
- 科技(13846)
共检索到454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莫虹
加快构建双循环格局需要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普遍存在于流通企业之间的投资同群效应会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流通企业之间存在的同地区、同行业的投资同群效应会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第二,流通企业提高数字化水平可以缓解两种投资同群效应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负面影响;第三,相较于同地区的投资同群效应,同行业的投资同群效应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阻碍作用更大。文章认为流通企业需要克服“信息陷阱”、避免同质化竞争、加大数字化转型程度,从而降低投资同群效应,取得高质量发展成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腊妹
本文重点探究了人力资本投资在数字经济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关系中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层面,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数字经济可以提高流通业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在人力资本投资的调节下,数字经济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将逐步加强。在实证检验层面,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雪 李沅璟 荆林波
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发展,为推进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注入新动力。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2013-2020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效应存在维度差异,表现为数字产业化促进效果显著,产业数字化促进效果不显著;数字经济促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中部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基于研究结论,为更好利用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从统筹考虑多因素影响、提高产业数字化程度、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产业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微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科技创新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区域的驱动作用具有异质性,其对东部和中部的促进作用较强,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科技创新有效推动了我国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效率在科技创新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20%;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了科技创新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乔轶娟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供应链智慧转型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智慧转型能够显著驱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中部区域供应链智慧转型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边际影响作用明显高于西部和东部区域,城镇地区供应链智慧转型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增作用明显强于乡村地区;消费升级具有显著中介效应,供应链智慧转型具有促进消费升级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效应;供应链智慧转型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影响面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耀武
在电商进村政策引领下,我国示范县电商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并逐渐成为激活县域新动能、助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本文以电商进村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4-2021年3000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电商进村政策对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电商进村政策能够有效驱动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电商进村政策对中西部和资源型县城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珺 邹乔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绿色转型成为流通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在“双碳”视角下,构建涵盖投入、产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环境保护5个维度的绿色转型指标体系,测度选取的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物流业绿色转型水平,并基于200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检验物流业绿色转型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物流业绿色转型可正向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东中部地区物流业绿色转型显著驱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西部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针对上述研究,文章从强化绿色物流法制环境建设、加快物流绿色化发展、打造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社会氛围提出政策启示,以期加速物流业绿色转型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霍春辉 吕梦晓 许晓娜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微观经济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0-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同群效应视角,探讨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与地区同群效应,且二者通过不同路径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有利于增强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而地区同群效应则会加深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地区同群效应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产生倒U型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对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逻辑,厘清不同类别数字种群环境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差异,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丽
基于要素结构性的视角,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要素市场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我国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保持逐年提升,且主要得益于产业的规模经济。其次,要素市场化有利于推动我国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且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也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由此可知要素市场化容易对产业发展形成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分维度来看,劳动力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化都是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且金融市场化的作用更为明显,但技术市场化的作用效应却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海霞
本文基于年龄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人口结构变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区域异质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抑制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人口教育质量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检验显示,人口结构变化对不同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人口老龄化对东部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最弱,人口教育质量对东部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是人口结构变化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中介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桑晶
本文基于数字化、韧性、创新和绿色四个维度,在构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我国2017-2021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会通过提升流通业管理效率、组织效率和运行效率赋能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先天的要素资源优势和数字化赋能使得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继而对东部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更强的正向赋能作用,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控制变量中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最强,人口密度和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边际贡献相对较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海波 彭卉
实体企业作为重要的微观基础和市场主体,其发展质量愈来愈重要。在两权分离制度下,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作用尚未得到统一认证。以201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内部控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在国有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该推动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和投资效率在内部控制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也证明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由此可见,企业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注重提升企业的内部治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洁 石依婷 刘佳阳
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危机的背景下,ESG表现已成为企业和投资者关注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人们日益意识到企业ESG表现对投资效率的重要影响。为探究企业ESG表现是否存在同群效应,以及ESG表现同群效应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并且企业ESG表现的同群效应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环境特征中的环境动态性对企业ESG表现同群效应影响投资效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环境复杂性则具有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处于成熟期与衰退期的企业参考借鉴同群企业进行ESG实践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另外,信息获取能力强的企业更易获得同群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加强企业ESG表现同群效应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为政策完善与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戴昕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的实证分析法,基于财务角度利用总资产收益率、收入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成本率综合评价流通企业发展能力,利用2000-2019年上市流通企业数据的实证结果,支持供应链集中度抑制流通企业发展的观点。针对供应链集中抑制流通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本文进一步发现:顾客的高议价能力抑制了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和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提升;供应商的高议价能力抬高了本企业采购成本与营业成本,从而体现为盈利能力的下降。本文研究为促进流通企业发展提供了来自供应链管理的解决方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康涛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企业也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文本分析方法,文章构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并指出中国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若干不足。当前会计业绩评价存在的若干缺陷,包括不够微观、不够宏观、不够及时、不够长期等,制约了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文章提出改进会计业绩评价的若干建议:通过要求企业报告更加微观、更加及时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和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要求企业报告更加宏观、更加长期的财务信息,有助于引导企业从整个生态圈系统和更加长期主义视野进行管理决策,从而促进中国企业成为更加负责任、更加可持续的经济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