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1)
2023(9076)
2022(7711)
2021(6766)
2020(5963)
2019(13757)
2018(13325)
2017(26334)
2016(14179)
2015(16094)
2014(16280)
2013(16450)
2012(15722)
2011(14450)
2010(14836)
2009(14146)
2008(14053)
2007(12900)
2006(11398)
2005(10505)
作者
(43203)
(36620)
(36608)
(35095)
(23318)
(17484)
(16728)
(14187)
(13541)
(12962)
(12546)
(11994)
(11673)
(11646)
(11511)
(11485)
(10888)
(10751)
(10563)
(10417)
(9053)
(9043)
(8889)
(8421)
(8341)
(8213)
(7998)
(7761)
(7351)
(7219)
学科
(88795)
经济(88733)
管理(41190)
(38258)
方法(35149)
数学(31771)
数学方法(31580)
(30529)
企业(30529)
地方(19471)
(18439)
中国(17739)
(17071)
(15551)
业经(14445)
地方经济(13381)
(12414)
贸易(12411)
(12168)
(11953)
农业(11628)
(11432)
财务(11417)
财务管理(11392)
(11249)
金融(11247)
环境(11052)
企业财务(10900)
(10294)
银行(10273)
机构
大学(223897)
学院(222214)
(108545)
经济(106586)
管理(83433)
研究(78242)
理学(71830)
理学院(71047)
管理学(69977)
管理学院(69559)
中国(58386)
(47528)
(45721)
科学(44982)
(40241)
财经(38405)
研究所(36335)
经济学(35879)
(35604)
中心(34952)
(34767)
(33079)
经济学院(32344)
业大(30971)
北京(28955)
财经大学(28383)
农业(28033)
(27267)
(27193)
师范(27037)
基金
项目(140782)
科学(111222)
基金(104213)
研究(101550)
(90169)
国家(89466)
科学基金(76549)
社会(67769)
社会科(64408)
社会科学(64384)
基金项目(54946)
(53628)
自然(47924)
自然科(46836)
自然科学(46820)
教育(46047)
自然科学基金(46013)
(44945)
资助(43413)
编号(39550)
(32393)
成果(31986)
重点(31717)
(31226)
国家社会(28824)
(28553)
教育部(28118)
人文(27299)
科研(27041)
课题(26988)
期刊
(122845)
经济(122845)
研究(69344)
(37816)
中国(37703)
学报(32985)
(31420)
科学(30320)
管理(29871)
大学(24923)
学学(23888)
经济研究(21405)
(21332)
金融(21332)
农业(20733)
财经(20601)
技术(18902)
(17873)
业经(16801)
问题(16491)
教育(15449)
技术经济(14024)
(13683)
统计(12904)
国际(12047)
世界(11538)
(11216)
(11077)
商业(11049)
理论(10482)
共检索到332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保珺  
投资效益是国家对投资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监控指标。本文对我国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比较了各年度各部门的投资效益;提出分析两年间投资结构变化对投资效益影响的度量方法,并应用我国投入产出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军荣  
文章基于IS-L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政府投资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投资与GDP波动不相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对第一、第三产业均没有影响,对第二产业产生微弱影响;比较而言,地方政府投资比中央政府投资对第二产业产生影响要大些。分析还发现,政府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和中央政府投资)对第二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弱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家新  
政府储蓄规模的变动往往会引起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相应变化 ,这种变化的结果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政府储蓄规模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考察 ,以揭示出政府储蓄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红  
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利用利率、税率等政策工具,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该文从结构调整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入手,就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以及税收收入与GDP保持同步增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孙丽云  牛苗苗  
“十三五”期间,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备受重视,规模不断扩大。可以预计的是,该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将更加紧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将加大。然而现有文献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方法,采用2007年、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再生资源产业的关联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1)再生资源产业前向关联大于后向关联,即对下游产业(如钢压延产品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部门)的支撑大于对上游产业(如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等部门)的拉动;(2)再生资源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大于其对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创  曲丹阳  赵珂  
本文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角度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实证探究了社会融资规模及融资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时变影响动态。研究表明,无论从规模还是结构的视角来看,直接融资的发展对物价变动和经济波动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时变影响,间接融资的发展也仍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且对通货膨胀具有加速效应;但从边际影响来看,自新常态以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经济繁荣的边际影响均开始减弱,特别是间接融资冲击的产出效应发生了相对更为显著的下降。在鼓励直接融资市场开放的基础上,完善直接融资市场的资金流向与整体布局,理性发展直接融资以期协调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保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刚  谷宇  
本文首先构建了大连市进口和出口的局部均衡模型,运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大连市进出口的效应,并进一步建立了包含大连市经济总量、工资水平、价格水平、财政收入、居民消费和人民币汇率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变量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大连市外贸部门存在一定的负向冲击效应,对大连市经济总量、平均工资和居民消费等产生一定程度的紧缩效应。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文对如何克服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魏亚群   蔡云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发展,对国际金融服务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加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银行管理战略的技术性增强,成本降低,更具规模经济优势,因而银行国际化业务发展迅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黄万阳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日美宏观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全球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剧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本文利用30个国家1980—2012年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中日美宏观经济政策汇率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日美宏观经济政策存在显著的汇率溢出效应;日美财政政策扩张存在汇率贬值溢出效应,日美货币政策扩张存在汇率升值溢出效应;中国财政政策扩张存在汇率升值溢出效应,中国货币政策扩张存在汇率贬值溢出效应。因此,中国、日本、美国政府不应推出过于激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中国政府应长期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日本安倍政府推出的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应适可而止,美国退出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应采取渐进方...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胡海峰  高玉喜  
美国创业资本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完善的市场,并呈现机构化、专业化的组织特征,投资领域集中于高科技企业,投资区域集中于硅谷等区域创新地区,在退出渠道上以IPO为主。创业资本为美国高科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管理支持,既促进了美国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创业资本追求利润的本质特征会造成一定的投机性,产生经济泡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滕建州  刘鹏  
文章尝试在金融状况指数的构建中引入时变性以及对外贸易权重,以考察新形式下我国金融状况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动态权重的金融状况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较强,分别领先通货膨胀水平和产出缺口约14个月和6个月左右。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固定权重的金融状况指数,动态权重的金融状况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更强;相比于不包含对外贸易权重的金融状况指数,包含对外贸易权重的金融状况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衰减性更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理  
本文结合中国及世界宏观经济发展 ,分析了全球化策略中出口拓张政策的双重效应 .说明其在短期内能给所在国带来一定收益 ,但在长期中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对其过分的依赖容易导致国民经济的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