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1)
2023(4253)
2022(3464)
2021(3200)
2020(2652)
2019(6037)
2018(5958)
2017(11869)
2016(6474)
2015(7116)
2014(7072)
2013(6850)
2012(6307)
2011(5549)
2010(5692)
2009(5462)
2008(5479)
2007(4901)
2006(4393)
2005(4131)
作者
(16883)
(14235)
(14079)
(13535)
(9139)
(6722)
(6294)
(5466)
(5434)
(4993)
(4816)
(4694)
(4503)
(4487)
(4358)
(4335)
(4139)
(4126)
(4004)
(3782)
(3426)
(3376)
(3289)
(3251)
(3212)
(3121)
(3066)
(2819)
(2763)
(2739)
学科
(32348)
经济(32313)
(21114)
管理(18780)
方法(17112)
(17032)
企业(17032)
数学(14883)
数学方法(14787)
(9991)
中国(9856)
(7695)
(7055)
财务(7050)
财务管理(7043)
企业财务(6910)
(6212)
劳动(6195)
农业(5867)
业经(5803)
理论(5712)
(5369)
金融(5369)
(5346)
(4737)
贸易(4736)
(4614)
(4461)
(4211)
银行(4204)
机构
大学(97730)
学院(94781)
(47044)
经济(46357)
管理(37500)
理学(33159)
理学院(32897)
管理学(32408)
管理学院(32248)
研究(30063)
(23123)
中国(22790)
(19208)
财经(19051)
(17575)
经济学(16549)
经济学院(15021)
科学(14779)
财经大学(14647)
(14178)
中心(13051)
研究所(12700)
(12344)
北京(12139)
商学(11410)
商学院(11297)
(11226)
师范(11142)
(10701)
业大(10559)
基金
项目(61483)
科学(50386)
基金(48272)
研究(45699)
(41058)
国家(40719)
科学基金(36121)
社会(32288)
社会科(30755)
社会科学(30747)
基金项目(24877)
自然(22287)
自然科(21846)
自然科学(21840)
教育(21828)
自然科学基金(21458)
(21347)
资助(20854)
(18409)
编号(17310)
(15381)
成果(14440)
国家社会(14249)
教育部(14181)
人文(13618)
重点(13572)
大学(12653)
(12613)
(12225)
(12180)
期刊
(47129)
经济(47129)
研究(29733)
(18161)
中国(16520)
管理(14259)
学报(11977)
科学(11518)
财经(10661)
大学(10261)
学学(9763)
(9446)
金融(9446)
(9248)
(9183)
教育(8791)
经济研究(8379)
技术(6888)
问题(6638)
农业(6305)
(6117)
国际(5863)
世界(5781)
业经(5491)
技术经济(4891)
统计(4729)
理论(4372)
(4171)
现代(3998)
经济问题(3811)
共检索到137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宗明  
利用SVAR方法揭示了投资冲击对劳动就业的动态影响以及劳动就业的动态特征,从而确立了相关经验事实。在动态一般均衡框架内构建了包含多种结构特征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模型,并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而对不同结构模型的动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刚性价格模型不能解释劳动就业的相关经验事实,而刚性工资模型和刚性价格-工资模型对经验特征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同时,还就投资冲击对劳动就业波动的解释力和历史贡献进行了评估,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投资冲击对劳动就业波动具有很强解释力,历史分解和反事实模拟的结果显示投资冲击对2005年后劳动就业的繁荣有显著拉动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正向投资冲...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亮亮  
我们使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考察经济产出和劳动就业的波动性、相关性及两者间的协同共动性特征,探讨了经济产出和劳动就业在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下的时变脉冲响应,并进一步通过构建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寻求经验事实的理论解释,理论模型的动态分析很好地匹配了经验证据。据此我们发现:经济产出和劳动就业间的协同共动性特征在金融危机后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转变。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迅速下降是金融危机后产出和就业衰退的主要原因,也是两者联合动态结构性转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同时经济结构转变和系统性经济政策的实施减缓了产出和就业的波动。模型中名义粘性的设定对冲击的扩散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不同的名义粘性对产出和就业波动的影响不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君斌  王文甫  
现阶段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侧重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讨论的就是技术冲击等因素对就业的动态效应。首先,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实证得出中国劳动就业的经验特征:在技术冲击之下,劳动就业表现为持续的短期负效应,生产率水平表现为持久的正效应;而在非技术冲击之下,劳动就业表现为持续的短期正效应,生产率水平表现为短期正效应。在技术冲击之下,生产率水平和劳动就业的相关系数为负。然后,数值模拟一个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劳动就业和生产率水平对技术冲击和非技术冲击的脉冲反应经验特征;同时分析显示:中国劳动就业的波动主要是由非技术波动引起的。这些结论意味着,在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亮亮  
构建包含消费和投资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并设定了各部门名义粘性,通过标准的贝叶斯估计方法,考察投资冲击对劳动力市场就业及工资波动的动态响应及主要驱动来源。模型结果显示:(1)投资边际效率冲击能够产生显著的扩张性经济效应,促进劳动力市场就业增加和工资增长。两部门内技术冲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则存在显著差异。消费部门技术冲击对劳动力市场存在显著的扩张效应,而投资部门技术冲击则对总量及部门就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部门工资增长。(2)短期内影响就业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是投资边际效率冲击,而在长期中总技术冲击起了重要作用。部门工资波动的主要驱动来源为总工资加成冲击。金融危机后,投资边际效率冲击对劳动就业波动的贡献逐步减弱,但对消费部门工资的影响显著增强。(3)模型中投资部门的引入及粘性机制的设定,对模型拟合中国经济数据、解释劳动力市场运行特征及波动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利用产出缺口、投资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缺口度量了宏观经济、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并简要分析了1978~2002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特点,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线性回归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经济波动对于投资波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冲击的动态反应,投资波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力度和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表明,(1)1978~2002年间我国的产出缺口、投资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缺口都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其中投资缺口波动更为剧烈且变化步调相对超前;(2)投资波动冲击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冲击对于解释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成因都非常重要,其中全要素生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宗明  李春琦  
我国正在向着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目标迈进,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是政府特别关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紧密联系在了—起。经验研究显示,中国的劳动就业对技术进步冲击的动态反应呈现显著"倒驼峰"形态以及强持久性特征,这是在理论上令人困惑的一个问题。为了解释这一"倒驼峰"动态,本文将劳动交易成本和选择性路径依赖这两种理论传导机制引入一个具有投资刚性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然后通过贝叶斯极大似然方法估计获得模型的结构参数。模拟实验发现,(1)我们构建的理论模型成功解决了劳动就业脉冲动态的"倒驼峰"之谜以及强持久性问题。(2)而且,基于理论模型的反事实模拟发现,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波动主要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符钢战  
宏观经济学认为,在短期内,国民收入水平是就业量的函数,就业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国民收入的高低。所谓“就业”状况,广义而言,是指社会一切生产要素得到利用的状况;狭义而言,是指劳动就业状况,即社会劳动力资源得以利用的状况。这里,我们研究的是后一种意义的“就业”。本文首先描述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劳动就业统计体系,然后分析中国劳动就业统计指标的理论界定的内在缺陷,研究如何改进中国劳动就业的统计界定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恒  王彬  
本文首先利用一个施加长期约束的SVAR框架,考察了供给、需求与货币冲击对我国产出、通货膨胀影响的经验事实。结果显示,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均存在较大影响力,供给冲击偏重于影响产出,货币冲击则偏重于通货膨胀。随后,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引入技术、偏好等七种典型的外生随机冲击,详细刻画随机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其脉冲模拟结果与SVAR经验事实基本一致。DSGE方差分解进一步显示,在多数年份,供给需求冲击与财政政策冲击能够解释大部分产出波动,供需、财政货币政策等随机冲击对通货膨胀波动的解释比例较为均衡。近期,受经济转型以及政策转向的影响,以消费、投资为代表的需求冲击构成我国当前宏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皓  李玉红  
本文采用2000年和2005年全部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数据,考察该时期我国制造业的企业演化动态特征,分析微观层面上企业动态演化所引起的宏观就业变动。研究发现:(1)我国制造业企业更替较快,企业演化表现出"高进入率、高退出率"的动态特征;(2)进入企业的就业创造效应超过退出企业的就业丧失效应,保证了就业岗位的净增长;(3)新进入企业是近期我国就业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从长远来看,一个行业的企业数不可能无限增加,因此,不可忽视存活企业的稳定成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甫  
文章在匹配模型中,分别引进政府的教育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讨论了它们对就业影响的两种情形。一是只考虑教育支出的情形,建立模型分析发现:政府的教育支出与就业之间是个倒"U"形的关系;二是考虑教育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的情形,由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是:政府的教育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与就业之间也有一个倒"U"形的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达  沈煌南  张军  
基于中国城镇住户调查2010—2012年月度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失业率波动对就业者家庭消费和成员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1)群组失业率每提高1%将导致就业者家庭消费增速降低0.48%,失业预期引起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明显。(2)所有制异质性方面,群组失业率每提高1%,国有、集体和股份制就业者所受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个体或私营企业、没有固定性职业的就业者家庭消费增速分别降低0.50%和1.22%。(3)年龄异质性方面,临近退休的户主对群组失业率并不敏感。位于26—35岁和36—50岁的户主,群组失业率每提高1%,家庭消费增速分别降低0.49%和0.35%。(4)群组失业率每提高1%,将引起户主配偶劳动供给概率上升8.13%,与此同时,单身家庭消费增速显著下降0.69%,说明婚姻制度发挥着自我保险功能。以上结论对于评判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理解居民部门消费制约因素,以及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金东  唐诗涵  
劳动力市场冲击下初次就业市场不景气会给青年就业者带来持久的收入损失,同时造成不同就业队列间和同一就业队列内的收入差距,从而恶化收入分配。本文以SARS疫情暴发叠加高等教育扩招首批本科生毕业季的2003年为事件冲击时点,基于城镇住户调查(UHS)数据实证研究了劳动力市场负面冲击对青年就业群体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其一,劳动力市场冲击下的失业风险显著加剧了青年人力资本错配问题,造成了初次就业青年群体相对收入下降的疤痕效应;其二,2003年就业的青年群体收入相比非2003年就业的青年群体显著偏低,这一收入差距持续4年才逐渐消失;其三,疤痕效应的显著程度和持续时间对于不同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低学历和体制内群体的收入影响更大,性别间和不同地区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其四,青年群体收入水平的下降阻碍了消费升级,在短期内因为超前消费保持了消费升级态势,但对发展享受型消费的负面效应从第二年开始显现并持续到第五年。本文的研究显示出失业风险冲击对青年就业不仅仅是短期数量上的影响,更是长期质量上的影响,造成消费疲软的关键仍然在于就业质量不足。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未来中国精准施策稳就业、促消费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揭示了促进青年更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的人口学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明勤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劳动就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国民教育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就业压力大。目前,又面临大量的企业富余职工、下岗职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基本状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劳动就业的发展面临一次新的挑战与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