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7)
- 2023(3564)
- 2022(3166)
- 2021(2955)
- 2020(2621)
- 2019(6183)
- 2018(5824)
- 2017(11577)
- 2016(6290)
- 2015(6718)
- 2014(6321)
- 2013(6044)
- 2012(5736)
- 2011(4869)
- 2010(5046)
- 2009(4673)
- 2008(4622)
- 2007(4323)
- 2006(3722)
- 2005(3414)
- 学科
- 济(25706)
- 经济(25672)
- 管理(22917)
- 业(18773)
- 企(16272)
- 企业(16272)
- 财(14159)
- 方法(13150)
- 数学(12017)
- 出(11986)
- 数学方法(11957)
- 贸(10447)
- 贸易(10445)
- 易(10351)
- 出口(7667)
- 出口贸易(7667)
- 口(7667)
- 务(7279)
- 财务(7271)
- 财务管理(7243)
- 企业财务(7009)
- 财政(6648)
- 家(6512)
- 国家(6300)
- 政(5851)
- 中国(5590)
- 农(5442)
- 制(4591)
- 地方(4478)
- 人事(4429)
- 机构
- 大学(85090)
- 学院(82403)
- 济(41468)
- 经济(40919)
- 管理(35933)
- 理学(31651)
- 理学院(31425)
- 管理学(31095)
- 管理学院(30947)
- 研究(24682)
- 财(23843)
- 中国(19438)
- 财经(17921)
- 经(16524)
- 京(16240)
- 经济学(14060)
- 财经大学(13580)
- 经济学院(12942)
- 中心(11620)
- 江(11584)
- 科学(11285)
- 所(10964)
- 商学(10710)
- 商学院(10636)
- 北京(9832)
- 研究所(9474)
- 经济管理(9268)
- 贸(9074)
- 业大(9033)
- 农(9008)
- 基金
- 项目(55359)
- 科学(45723)
- 基金(44447)
- 研究(41172)
- 家(37509)
- 国家(37244)
- 科学基金(33529)
- 社会(29476)
- 社会科(28263)
- 社会科学(28255)
- 基金项目(23517)
- 自然(21044)
- 自然科(20688)
- 自然科学(20684)
- 自然科学基金(20363)
- 省(19137)
- 教育(18935)
- 资助(18613)
- 划(16165)
- 编号(15423)
- 部(14089)
- 国家社会(13122)
- 教育部(12984)
- 人文(12803)
- 成果(12618)
- 制(11907)
- 重点(11574)
- 创(11499)
- 大学(11417)
- 社科(11182)
共检索到124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献金 孙会兵 邓桢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最优选择模型,提出政府支出行为的"四阶段"假说,并利用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大致处于"四阶段"的第二、三阶段之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有关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研究的两种主要视角均存在争论,因而从财力自主性这种全新的视角来探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地方政府会将自主性较大的财力用于偏好的支出项目,而将自主性较小的财力用于不偏好的支出项目。本文对地方政府1998-2006年主要财力进行评价发现,中央补助收入财力自主性远远小于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因而可以将它们视为财力自主性显著不同的两大类财力。使用31个省级单位的相关数据分别对两大类财力占比与基本建设支出占比、教育支出占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1998-2006年间,地方政府偏好教育支出,而不偏好基本建设支出。
关键词:
财力自主性 地方政府 支出偏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华
当前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已成为影响我国公共财政安全和社会经济的重大隐患。本文以预算软约束理论为视角,从传统的预算软约束和变异的预算软约束两个方面对我国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偏好行为进行了分析,以探求其制度性根源。从这一新的视角出发,本文认为上述问题实际上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辖区内组织等各方各有期待、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经济体制弊端和政府体制弊端混合体,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是政府体制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永亮 赵德余 辛广海
本文以分权改革为分析框架,认为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助长了地方政府的"灰色"权力,主要通过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偏好(流动性创造)、支出本土偏好(市场分割)与支出结构偏好等因素表现出来,此类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绩效;从实证角度来看,财政分权在无外部性条件下具有积极正面的经济增长收益,引入政府支出三大特征变量后的进一步考察显示政府支出规模扩张(流动性创造)和支出结构偏好促进了经济增长,支出的本土偏好则具有负面效应;总体来看,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目标,而忽视长期社会福利目标(如环境的改善、收入公平等),这需要第二阶段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和分权体制的重新设计,从而走向"和谐"发展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书嵘 刘义圣
文章采用2003—2014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和地级层面官员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省党代会周期与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省党代会召开的前一年和当年,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显著低于其他年份,分别减少了约5.1%和11%;而省党代会召开后一年,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虽继续减少,但下降幅度很小且并不显著。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周期性特征。这个结果在控制了地方官员特征等变量后仍具有很强的稳健性。这些经验证据也显示了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激励虽然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江依妮 杨淑飞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的"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引导一直受用,各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发挥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权威。在中国财政分权和自上而下的晋升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上表现积极。但是,那些需要大量财政投入且绩效难以显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仍然需要通过中央的专项转移支付手段,引导地方政府进行财政配套,才能得到有力推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杜传忠 张丽
本文将地方政府对不同产出目标的偏好引入传统DEA模型,提出了一个能够体现不同产出目标相对重要性的偏好型DEA模型,以期能更准确地评价多重目标约束下的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促进经济增长仍然普遍是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首要目标,但部分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也越来越关注保护环境和区域创新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地区层面上,除了东部沿海地区在四种偏好类型下均完全有效之外,东北和北部沿海地区更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社会保障,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地区更偏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黄河中游地区更偏好公共服务和经济增长,大西北和大西南地区等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则仍将发展经济作为政府职能的首要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佑铭
赶超型竞争下地方政府存在重投资轻消费的偏好。理论分析发现,在产业发展政策中的重工业偏好、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政策中的生产性支出偏好、在对厂商优惠扶持政策中的国有企业偏好、在税收结构优惠政策中的生产税优惠偏好等相关偏好,均是导致高投资低消费问题形成的原因。实证检验的结果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且十分稳健。要降低投资消费比,地方政府须要在扩大就业与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财政预算支出的重点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上,减少或取消鼓励国有企业盲目扩大投资的优惠扶持政策,适当提高生产税对GD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韧 宋爽爽 段义诚
国内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偏好受制于特殊的财政分权架构,并会受到上级引导、同级竞争、本级财力等多重因素的制约,现有研究较少对财政分权架构下的地方政府的多维效用函数及由此引致的环保支出偏好特征展开讨论。为此,结合理论模型推导及涵盖2012—2019年24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对财政分权架构下的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的多元驱动机制作出诊断,结果发现:上级政策引导会激励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意愿,同级经济竞争和自身财力约束则会对其环保支出力度形成制约;多维约束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同级经济竞争与上级政策引导对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偏好存在显著反向对冲效应,而本级财力约束则会影响地方政府在上级引导与同级竞争压力间的权衡;本级财力约束会透过向上的财政依赖和内部财政支出腾挪两种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偏好。因此,应构建兼容地方政府多维目标的综合方案,打造“考核-竞争”的动态协同机制,设计适应地方财力约束的差异化路径,以有效解决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激励问题。
关键词:
环保支出 政策引导 经济竞争 财力约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文剑 阮苗苗
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自主权加大,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产生"偏好"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在教育、环境保护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支出偏好,并存在相应的"恶性竞争"、"目标侵蚀"和"饮鸩止渴"等问题。根据系统基模反馈分析法的管理方针,治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好问题的出路在于: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坚定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治理目标;不断提高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总量并优化医疗卫生支出结构。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偏好 系统基模 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冉 陈广汉
本文构建多重目标决策模型,分析地方官员偏离居民长期福利目标而忽视教育支出的内在机制,然后采用地级市官员信息和经济因素的匹配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官员个人特征、教育背景和工作履历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偏好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年龄均与辖区教育支出呈现U形的曲线关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书记和市长均倾向于减少教育支出;任期的增加使得市委书记减少辖区教育支出,具有异地交流经历的书记倾向于增加教育支出,而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市长也倾向于增加教育投入。此外,教育支出的"政治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经济溢出效应"不显著,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由于官员锦标赛竞争而相互模仿,...
关键词:
地方官员 教育支出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预算司课题组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丁宏宇 闫峰 李铭章 范甲兵 郭俊清 李振群 陈晨 冯海虹 梁晨瑶
近年来,世界银行专家Liu Lili、Mohan Nagarajan、Jonathan Rodden、GunnarS·Eskeland、Jennie Litvack、Robert P·Inman、Steven B·Webb、Michael Waibel、Abha Prasad、Signe Zeikate和Elena lanchovichina等对各国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及债务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现综述其主要观点,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红生 张军
基于最新的实证研究文献,本文使用中国1994—2004年度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方法估计了中国地方政府的周期性政策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全部政府支出,还是基于分类支出,中国地方政府都实行的是一种在衰退期比繁荣期更为积极的"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本文认为这种"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就是中国式分权的治理模式和预算软约束相互作用的一个可以解释的结果。接着,本文利用两个政府竞争指标证实了上述假说。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承怡
财政支出竞争作为地方政府争夺要素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方面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要素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损失。文章构建一个软预算约束条件下的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模型,并基于2009—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类型财政支出竞争策略的空间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公共投资与公共服务两类支出均能吸引资本等要素的流入,因而各地区表现出财政支出的"逐底竞争"。其中,公共投资竞争策略相较于公共服务策略,对资本要素的吸引力更强,这也是造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重基建、轻民生"的结构扭曲的原因之一。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晓 张庆昌 王向
1994年,中国政府通过分税制对财政分权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约束和激励,我们观察到地方政府出现偏好投资的现象。为此,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并提出两个假说,然后使用28个省份1994~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与投资偏好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任职控制力越强,地方官员的投资偏好就越大;在保持财政事权不变条件下,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中所占份额越小,其发展经济和增加投资的偏好也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