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0)
- 2023(12988)
- 2022(11373)
- 2021(10619)
- 2020(9037)
- 2019(20918)
- 2018(20833)
- 2017(41063)
- 2016(22278)
- 2015(24728)
- 2014(24814)
- 2013(24621)
- 2012(22484)
- 2011(20135)
- 2010(20076)
- 2009(18704)
- 2008(18429)
- 2007(16231)
- 2006(14262)
- 2005(12826)
- 学科
- 济(89298)
- 经济(89173)
- 管理(69889)
- 业(65844)
- 企(55796)
- 企业(55796)
- 方法(41535)
- 数学(36112)
- 数学方法(35743)
- 财(30335)
- 农(23317)
- 中国(22298)
- 制(21202)
- 业经(19905)
- 学(18408)
- 务(18069)
- 财务(18001)
- 财务管理(17967)
- 企业财务(17129)
- 地方(16585)
- 农业(15547)
- 贸(15074)
- 贸易(15067)
- 体(14954)
- 易(14650)
- 理论(14330)
- 银(13999)
- 银行(13956)
- 和(13690)
- 融(13672)
- 机构
- 大学(320566)
- 学院(316201)
- 济(129712)
- 管理(127861)
- 经济(126971)
- 理学(111126)
- 理学院(109937)
- 管理学(108197)
- 管理学院(107616)
- 研究(104376)
- 中国(76850)
- 京(67752)
- 财(62949)
- 科学(62500)
- 所(51614)
- 财经(49938)
- 农(46903)
- 研究所(46689)
- 中心(46369)
- 业大(45605)
- 江(45349)
- 经(45342)
- 北京(42958)
- 范(40214)
- 师范(39839)
- 经济学(39414)
- 院(38095)
- 财经大学(37291)
- 农业(36430)
- 州(36418)
- 基金
- 项目(216174)
- 科学(170897)
- 研究(159319)
- 基金(158605)
- 家(137129)
- 国家(136024)
- 科学基金(117779)
- 社会(101253)
- 社会科(96053)
- 社会科学(96025)
- 基金项目(84433)
- 省(82769)
- 自然(76375)
- 自然科(74584)
- 自然科学(74569)
- 自然科学基金(73240)
- 教育(72914)
- 划(69854)
- 资助(65682)
- 编号(64373)
- 成果(52945)
- 部(48615)
- 重点(47885)
- 创(44805)
- 发(44768)
- 课题(43889)
- 制(42849)
- 教育部(42263)
- 创新(41866)
- 国家社会(41593)
- 期刊
- 济(141336)
- 经济(141336)
- 研究(96512)
- 中国(57194)
- 财(49250)
- 学报(48408)
- 管理(47694)
- 科学(44726)
- 农(42175)
- 大学(37391)
- 学学(35156)
- 教育(32936)
- 农业(28834)
- 融(27126)
- 金融(27126)
- 技术(26598)
- 财经(24964)
- 经济研究(22320)
- 业经(21661)
- 经(21201)
- 问题(18718)
- 理论(16480)
- 技术经济(15450)
- 图书(15329)
- 实践(14979)
- 践(14979)
- 科技(14858)
- 现代(14505)
- 业(14062)
- 版(14001)
共检索到460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刊 范德成
初次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是指调整国民收入在各项目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对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扩展,深入透析投资倾向的变动对初次收入分配中各项目的影响,以及对初次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作用。研究表明,投资倾向对初次收入分配的影响与各产业的项目系数、生产直接消耗系数,以及国内收入总额密切相关;在现有的要素价格和投资结构情况下,提高投资倾向会使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的比例降低,会使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的比例提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臻旻 徐冰清
基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利用基尼系数、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三个指标,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当前全国水平上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降低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需要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基础上,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并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改善需求,逐渐消除消费不振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泽 章潇萌 刘凤良
高储蓄率、要素收入分配不平等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三个典型事实。本文构建一个非平衡增长模型表明这三者是一个自洽的系统,存在相互制约和矫正关系。在我国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储蓄倾向不同与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背景下,高储蓄会出现两个相反地影响产业结构的动力。一方面,高储蓄转化的高投资更多体现为工业品,阻碍了服务业发展,同时,高储蓄导致的低消费使得恩格尔效应无法发挥作用,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高储蓄导致高投资,推动了资本深化,这又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变迁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储蓄率和要素收入分配。文章证明这个系统存在一个广义平衡增长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孟晓 胡小玲
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的过程表现在居民消费上就是消费需求的升级演变。居民消费行为演变是消费升级、消费倾向变动和收入增长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转型时期,居民消费的升级变化深刻影响着消费倾向的变动。实证分析表明,在各大消费项目中,医疗保健消费对消费倾向有很大的抑制作用。这对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对于促进消费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长江 韩慧博
为更好地研究股利分配理论和实践 ,本文首先提出股利分配倾向概念并分析可能影响股利分配倾向的各种因素 ,然后根据股利分配倾向与股利决策的关系 ,引入逻辑斯特 (L ogist)模型用以预测股利分配倾向的高低和由此所做出的股利分配决策 ,最后 ,通过实证的方法对该逻辑斯特模型进行拟和优度检验和参数估计 ,对模型的有效性做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逻辑斯特模型能较好地刻画股利分配倾向与股利决策的关系 ,在影响股利分配倾向的各因素中 ,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的研究对深入认识上市公司的股利行为 ,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规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边泓 周晓苏 曲兴华
文章通过筛选市场中价格稳定成员的方式,对影响股价的非会计信息进行了有效控制,改进了计量观的实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年度财务报告发布后的长时间窗中,历史性会计信息确定了各股票价格间的相对关系,并决定了这一期间的股价锚定初值。在2003年至2007年间,净资产及资产总值对股价具有稳定的影响力,且日趋增大,表明我国投资者的决策方式日趋稳健。从不同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力的变化,可以预见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发展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天 张启望 张楠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对微观企业行为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而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行为所积累的结果表现。因此,深入分析财政政策对资本结构决策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广义财政政策视角,阐述财政政策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中央财政和综合税收的独立效应加快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而地方财政和货币供给的独立效应减缓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除综合税收以外,其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均加快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同时发现,综合税收对资本结构的调整呈双侧波动式形态,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货币供给对资本结构的调整呈单侧形态。研究结论一方面为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依据,政府应形成财政货币政策联动机制,以激发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企业融资决策提供借鉴,即企业应充分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信号效应。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 交互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汤谷良 赵玉涛 邵宇
基于权变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五个命题与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并以国内A股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等四家保险公司为例,通过比较分析保险公司根据企业价值、偿付能力、企业战略、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等调整资本结构的行为,并验证五个命题和保险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在我国的适应程度。研究发现,保险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需要保险公司在偿付能力监管目标和企业价值目标之间进行动态调整;企业战略、宏观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对保险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均有着明显的影响;保险公司要根据环境的变化,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调整资本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范德成 刘刊
产业结构优化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手段。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过度的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造成了阻碍。文章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降低过高投资倾向的重要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明 吴栋
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现象近年来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推导出中国城镇居民的个体"短视"消费模型和总量消费模型;运用我国1985~2004年城镇居民消费、收入及其他相关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分别对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在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引起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减小,且其长期影响尤为显著。在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乔为国 孔欣欣
本文以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探讨了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倾向间可能的关系,并对中国居民消费倾向变动趋势进行解释。本文分析表明,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可能的影响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居民收入差距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不会影响消费倾向的变化,但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收入差距变大,消费倾向变低。我们认为过大的居民收入差距是造成近年来消费倾向变低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消费倾向 边际效用递减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范德成 张伟
构造了考虑产业结构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我国1990-2009年的跨产业部门时间系列数据,采用岭回归的方法计算出三次产业比重对要素产出弹性的影响系数,以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是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步推进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有助于改善初次分配恶化的局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赵锋 林韶春 陈凯 陈咏 买琳燕
本文提出专业结构优化和动态调整机制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鉴于行政强制性专业调整存在诸多弊端,建议构建基于分类发展及差异化财政投入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于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发展战略、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办学效益,将专业分为重点发展专业、常态发展专业和限制发展专业。对不同类别专业给予差异化财政投入,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推动职业院校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同时,专业类别不搞终身制,而是基于其发展状况作动态调整。由此形成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婉玲
PP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PPP合同不是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合作的过程,其履行以"合作"为基础,以有效解决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为导向。PPP项目运行中,来自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可抗力等因素将突破PPP合同风险预测,导致合同订立基础丧失、合同利益失衡,引发合作僵局或者困境。必须树立PPP合同柔性管理思维,建立有效的合同弹性调整机制,明确合同可变更条款及其实现路径,保证PPP项目运行中各方的持续沟通和合同内容的适时调整,才能释放风险,化解僵局,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目标。在PPP长期合同履行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不确定风险和情势变更都可以进行合同调整和再协商,必须在契约体系框架内,规定启动PPP合同调整的情形。
关键词:
PPP合同 调整机制 弹性条款 再谈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张建平
高职院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解决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应遵循适应性、前瞻性、特色发展、整体优化、校企合作等原则;专业动态调整的策略有扩大大类招生改革,增设、淘汰、改造专业等;其运行模式有宏观指导机制、咨询参谋机制、具体执行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 动态调整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