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01)
2023(17113)
2022(14843)
2021(13905)
2020(11799)
2019(26974)
2018(26740)
2017(51353)
2016(27760)
2015(31313)
2014(31231)
2013(30356)
2012(27699)
2011(24592)
2010(24444)
2009(22451)
2008(21877)
2007(19194)
2006(16702)
2005(14615)
作者
(78589)
(65472)
(64995)
(62012)
(41562)
(31242)
(29533)
(25663)
(24895)
(23316)
(22237)
(21991)
(20751)
(20520)
(20155)
(20149)
(19467)
(19445)
(18735)
(18550)
(16035)
(16007)
(15796)
(14983)
(14468)
(14448)
(14367)
(14334)
(13157)
(12866)
学科
(106531)
经济(106374)
管理(86384)
(78769)
(67637)
企业(67637)
方法(50140)
数学(43497)
数学方法(42902)
(32225)
(27672)
中国(27085)
业经(24301)
(23838)
(22815)
(21046)
财务(20958)
财务管理(20914)
企业财务(19909)
地方(19334)
理论(19115)
(18190)
贸易(18180)
农业(18063)
(17656)
(17251)
(17140)
银行(17094)
技术(17024)
(16686)
机构
大学(389764)
学院(386596)
管理(154219)
(152302)
经济(148947)
理学(133818)
理学院(132371)
管理学(129876)
管理学院(129164)
研究(125104)
中国(93767)
(81937)
科学(76621)
(73661)
(61290)
(60324)
财经(58724)
中心(57654)
业大(57644)
(56222)
研究所(55628)
(53378)
北京(51182)
(49866)
师范(49269)
农业(47266)
(46213)
经济学(45952)
(45075)
财经大学(43940)
基金
项目(268584)
科学(211620)
研究(196500)
基金(195677)
(170111)
国家(168724)
科学基金(145923)
社会(123342)
社会科(116866)
社会科学(116836)
(104379)
基金项目(103808)
自然(95796)
自然科(93596)
自然科学(93572)
自然科学基金(91852)
教育(91651)
(87891)
资助(80393)
编号(79924)
成果(64864)
重点(59748)
(59677)
(55933)
(55477)
课题(54996)
创新(52217)
教育部(51622)
科研(51405)
(51242)
期刊
(163396)
经济(163396)
研究(111993)
中国(74237)
学报(61373)
(58886)
管理(58783)
科学(55254)
(53891)
大学(47509)
学学(44753)
教育(44294)
农业(36987)
技术(35754)
(32528)
金融(32528)
财经(29009)
业经(26460)
经济研究(25711)
(24741)
问题(21120)
(18770)
图书(18707)
理论(18465)
(18455)
科技(18085)
技术经济(17887)
实践(16841)
(16841)
财会(16758)
共检索到560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继勋  刘文欢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投资倾向、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类型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公司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相比,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更低。投资倾向与内控重大缺陷类型共同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当投资者有较高投资倾向时,投资者对存在公司层面重大缺陷情况的市盈率估计和投资吸引力评价显著低于存在账户层面重大缺陷的情况;但在较低投资倾向时,两类重大缺陷情况下投资者做出的投资判断没有显著差异。同时还进一步发现了管理层可信度、市盈率的中介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卉娜  何芹  
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比例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都能显著降低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但它们对重大缺陷的抑制作用并没有强于非重大缺陷;机构投资者总体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抑制作用仅存在于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形,且仅对非重大缺陷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当持股比例低于1%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促进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池国华  张传财  韩洪灵  
研究个人投资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反应机理具有重要的与内部控制披露管制相关的政策含义。本文运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具有显著影响,但投资者对不披露任何缺陷与披露重要缺陷并没有进行差异化的风险认知反应;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描述程度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认知无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还发现,对管理者的信任是内部控制缺陷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影响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使用程度越高,越能强化内部控制缺陷对个...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丽丽  
作为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了增量的价值信息,促使其做出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投资决策。本文依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分析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观察资本市场的反应。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且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会向投资者传递负面消息,在资本市场上主要表现为股票价格的下降。该结论阐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投资者决策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从投资者决策角度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丽丽  
作为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了增量的价值信息,促使其做出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投资决策。本文依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分析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观察资本市场的反应。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且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会向投资者传递负面消息,在资本市场上主要表现为股票价格的下降。该结论阐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投资者决策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从投资者决策角度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钟高  赵孝颖  
在众多的外部监管机制中,选择分析师跟踪与机构投资者两种特殊的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考察它们如何作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及其不同背景的独立董事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越有利于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而且分析师跟踪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正向影响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多的公司中更明显。进一步按照独立董事背景分组后发现,在有财会、经济、法律背景的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分析师跟踪对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作用更明显。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既是企业自我完善的行为,同时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也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行为的重要力量,既要培育企业修复缺陷的行为自觉,更要发挥好外部机制的监管作用,内外互动融合,才能真正让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盛永志  
本文从对近两年里的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分析入手,着力探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何更多更早地被揭露审查,旨在构建更加符合要求的内部控制审计理念、规则和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晓荣  冀玛丽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显著促进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晓荣  冀玛丽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显著促进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红渠  李冰洁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并购重组活动持续升温,催生了巨额的商誉。为了探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决策屡屡招致大额商誉减值的原因,以2007~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加剧了并购决策的后续商誉减值问题。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更加显著,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一现象;在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地区,这一现象并无明显差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丽霞  张继勋  
在IASB现行关于金融负债的准则下,由公司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形式会产生反直觉效应,并容易使投资者出现投资判断偏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IASB在其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新的列报形式。本文基于心理和行为的视角,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分析和检验了IASB新提议列报形式的有效性。研究发现,IASB新提议的列报形式,消除了原列报形式给个体投资者造成的反直觉效应及其引起的投资判断偏误。研究还发现,个体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层胜任能力的评价,完全中介了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形式和信用风险变动对个体投资者的市盈率评价的影响;个体投资者的市盈率评价又部分中介了个体投资者的管理层胜任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芦雅婷  张俊民  
文章以2008-2016年沪深A股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信任产生与决策机制,考察了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盈余信息含量。实证结果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降低了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信任程度,从而降低了盈余信息含量。在控制内生性后,我们的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任环境良好地区或经高质量内控审计师审计的上市公司,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并未显著降低盈余信息含量。研究结论为我国更严厉的内部控制监管规则的建立具有决策相关性提供支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彪  杨刚  
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与双重代理问题视角,考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会显著降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主要表现为加剧劳动投资不足。机制检验表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主要通过加剧信息不对称及第二类代理问题而非第一类代理问题来降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降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作用在股权制衡度较弱、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以及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更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继勋  倪古强  张广冬  
审计准则要求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但对于关键审计事项有无结论性评价并无明确要求,在实践中,出现了四种形式:没有结论性评价,结论性评价为"合理的"、"可以接受的"和"没有发现重大问题"。我们分析和检验了有无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结论性评价以及不同结论性评价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我们发现,有针对关键审计事项结论性评价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更高;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结论性评价表述为"合理的",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要高于表述为"可以接受的"和"没有发现存在重大问题"两种情况,且在后两者之间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没有差异。我们还发现,投资者对关键审计事项的信心,中介了关键审计事项结论性评价与投资者投资判断之间的关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继勋   柳扬   苗靖钰  
近年来,随着关于审计中重要性披露的讨论和实践,重要性披露对投资者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基于心理学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方法,检验了保留意见专项说明中重要性披露、重大错报表述形式及其量化金额大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保留意见专项说明中定性披露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披露重要性,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没有明显差异。研究还发现,定量披露重大错报且披露重要性时,与重大错报超过重要性幅度较大相比,在重大错报超过重要性幅度较小的情况下,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更高;定量披露重大错报且不披露重要性时,无论重大错报超过重要性幅度较大还是较小,投资者判断的投资吸引力没有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