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8)
- 2023(7481)
- 2022(6058)
- 2021(5530)
- 2020(4518)
- 2019(10462)
- 2018(10155)
- 2017(19662)
- 2016(10017)
- 2015(11352)
- 2014(11207)
- 2013(11546)
- 2012(11184)
- 2011(10390)
- 2010(10416)
- 2009(10099)
- 2008(9688)
- 2007(8515)
- 2006(7984)
- 2005(7579)
- 学科
- 济(74894)
- 经济(74850)
- 管理(27150)
- 业(26207)
- 方法(25898)
- 数学(24044)
- 数学方法(23984)
- 中国(18870)
- 企(18071)
- 企业(18071)
- 地方(16453)
- 农(14224)
- 财(12908)
- 地方经济(12537)
- 贸(12142)
- 贸易(12134)
- 易(11814)
- 业经(11183)
- 学(10535)
- 农业(10520)
- 融(9416)
- 金融(9416)
- 制(9369)
- 环境(9284)
- 关系(8791)
- 银(8394)
- 银行(8389)
- 发(8264)
- 行(8177)
- 体(7753)
- 机构
- 大学(162146)
- 学院(158743)
- 济(92476)
- 经济(91356)
- 研究(63790)
- 管理(58256)
- 中国(49832)
- 理学(49680)
- 理学院(49145)
- 管理学(48682)
- 管理学院(48375)
- 财(39139)
- 京(33781)
- 经济学(32174)
- 科学(31726)
- 所(31557)
- 财经(31487)
- 经(28882)
- 经济学院(28806)
- 研究所(28323)
- 中心(26366)
- 财经大学(23473)
- 北京(22346)
- 院(22256)
- 江(21300)
- 农(20271)
- 科学院(19696)
- 社会(18515)
- 研究中心(18350)
- 范(18332)
- 基金
- 项目(97927)
- 科学(79384)
- 基金(76585)
- 研究(72291)
- 家(66158)
- 国家(65720)
- 科学基金(56422)
- 社会(52814)
- 社会科(50465)
- 社会科学(50454)
- 基金项目(38995)
- 自然(32737)
- 省(32587)
- 资助(32481)
- 自然科(32014)
- 自然科学(32005)
- 自然科学基金(31499)
- 教育(31388)
- 划(28181)
- 编号(25291)
- 国家社会(24474)
- 部(24334)
- 中国(23498)
- 发(22649)
- 重点(22112)
- 教育部(21691)
- 成果(20884)
- 济(20632)
- 人文(20566)
- 经济(20463)
共检索到253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毅夫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一是出口;二是投资:三是消费。就出口来说,发达经济体,美国、欧洲和日本,没有完全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复苏,经济和居民收入尚未恢复正常增长,从而导致对其出口增速下降。1979~2010年,中国每年出口增长17%,现在则还不到10%,今年出口增长的目标是7.5%,很有可能达不到。第二,投资,2008年的全球危机爆发后,每个国家都采取了反周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仲林 宋涛 刘建民
人口红利期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崛起"的机会窗口。根据中国人口政策的特点,基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建立的一种讨论中国人口红利问题的面板数据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中国的人口红利在21世纪初从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红利目前才初现端倪,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红利尚未显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坤荣 李子联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显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产业主导、以城市化为空间载体、以市场化为体制基础以及以国际化为战略支撑的发展模式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资源环境、市场条件、资金资本、人才资本和体制机制五个方面所存在的困境与不足也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突破这些约束,宜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资本市场、实施有效的人才计划以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力机制 约束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一宏
依然是稳定增长———世界橡胶市场供需展望一宏橡胶需求世界橡胶工业最显著的特征是消费量的稳定增长。在过去40年里,全球橡胶消费量从1955年的345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1516万吨,平均每年增长38%。根据今后15—20年的经济发展预测,世界橡胶需...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楼远
中国经济增长与投资楼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与此同时投资也一直维持在高水平上。这种状况在传统的中国经济体制中不可能出现。它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内在机制产生了某种重要的变化。本文目的在于探索这种变化,并从投资角度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一、高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惠珍 崔大沪 欧阳欢子
外资的大幅度增长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本文就外商对华投资的基本态势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多层次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差距,提出在开放中利用外商直接和间接投资,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构想。
关键词:
外商投资 经济增长 开放经济 外资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翁媛媛 高汝熹
过去30年的工业化,我国主要依靠"两高一资"(高增长、高能耗、高投资)行业的过度扩张支撑。然而,下一个30年中国是否还能维系这样的高速增长?本文针对不同阶段历史进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计量回归,解决了中国经济增长事实与增长理论模型的相洽性问题,从而找出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结构调整、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本投资、城市化发展等方面考察了未来经济增长的三大可能性空间,设计了一个依靠效率提高、制度改进的可持续增长模型,认为依照效率改进后的发展路径,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合意的增长率约为6%—7%。
关键词:
增长源泉 增长空间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永刚 蒋雨彤 彭珏
研究目标:从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视角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1978~2015年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并扩展Solow增长核算方程重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框架。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在技术进步偏向识别、生产函数参数设定及估计方法应用方面存在部分偏误;修正偏误后本文发现考察期内有偏技术进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持总体强于要素投入增长,且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增速近期下滑主要由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减缓、资本累积速度下降和人口红利消失引致。研究创新:基于多种要素替代关系、市场假设和技术进步率框架,对中国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进行全面再评估,通过打开技术进步率的"黑箱"进一步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价值:为有偏技术进步识别和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提供可靠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静 楠玉 江永红
文章借助艾肯格林设定经济增长减缓需要满足的条件,基于跨国经验和中长期经济增长数据寻找经济增长路径的阶段性特征。结果发现,当前无论从增长率水平还是人均收入"门槛"看,中国经济均进入增长的连续减缓期。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成功跨入高收入阶段的国家在跨越临界点前至少10年间均保持相对稳定增长,其连续增长减缓过程多集中于跨入高收入"门槛"之后。当前中国刚跨过中等高收入"门槛",2008年出现增长减缓态势,2015年可能再次出现增长减缓拐点,这将使中国向高收入阶段跨越变得相对困难。文章实证分析了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之源,并认为在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经济增长动力不仅表现为引致经济增长,还要看能否驱动经济稳定增长。要结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适时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迎接下一个稳定增长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新常态 增长减缓 增长加速 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永刚 蒋雨彤 彭珏
研究目标:从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视角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19782015年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并扩展Solow增长核算方程重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框架。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在技术进步偏向识别、生产函数参数设定及估计方法应用方面存在部分偏误;修正偏误后本文发现考察期内有偏技术进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持总体强于要素投入增长,且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增速近期下滑主要由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减缓、资本累积速度下降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一鸣
中国进入了改革深化、结构重组和再平衡的新阶段,中国经济也步入温和增长的"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换挡到中高速增长,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增长变成创新和消费驱动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多元创新。经济换挡期要应对如下挑战: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财政金融风险可能增大。其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推进城镇化、构建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等都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具体路径。围绕上述路径深化改革,对于换挡期的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必要且迫切。
关键词:
经济换挡期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创新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含琳 岳敏
通过对我国1981—2005年的投资、消费、净出口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率高,而投资效率低;消费效率高,而消费率低;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但整体上净出口的拉动效率不大。需要下决心调整投资结构,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消费效率,优化出口结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拉动力 结构分析 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皇 孟范昆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投资和出口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在持续减弱,作为消费需求主体的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居民总体上并未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实证研究也表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不仅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且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扩内需的背景下,需从相关的制度创新入手构建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消费 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