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7)
2023(16838)
2022(14077)
2021(13239)
2020(11307)
2019(26294)
2018(26118)
2017(49171)
2016(26294)
2015(30199)
2014(30005)
2013(29720)
2012(27585)
2011(24886)
2010(25066)
2009(23307)
2008(22974)
2007(20263)
2006(17700)
2005(15896)
作者
(76966)
(64650)
(64501)
(61379)
(41126)
(30933)
(29281)
(25269)
(24404)
(22939)
(22122)
(21670)
(20550)
(20540)
(20120)
(20104)
(19120)
(18885)
(18753)
(18493)
(16153)
(15905)
(15858)
(14844)
(14580)
(14512)
(14195)
(13879)
(13083)
(12798)
学科
(129009)
经济(128895)
管理(76108)
(73301)
(60281)
企业(60281)
方法(56608)
数学(50757)
数学方法(50040)
中国(32091)
(29276)
(28658)
地方(24690)
(24453)
业经(24148)
(22471)
贸易(22459)
(21839)
(20113)
技术(19750)
农业(19562)
(18110)
财务(18040)
财务管理(18002)
理论(17667)
(17340)
(17317)
金融(17314)
企业财务(17133)
(17064)
机构
大学(388150)
学院(386811)
(171622)
经济(168412)
管理(149334)
研究(134181)
理学(129054)
理学院(127653)
管理学(125210)
管理学院(124501)
中国(101903)
(81306)
科学(80225)
(74769)
(67784)
研究所(61732)
(61148)
中心(61007)
财经(60495)
(56380)
业大(55382)
(55021)
经济学(54038)
北京(51555)
(48564)
经济学院(48550)
(48125)
师范(48060)
农业(48011)
财经大学(44875)
基金
项目(257782)
科学(204260)
基金(190067)
研究(185417)
(166548)
国家(165280)
科学基金(141935)
社会(119562)
社会科(113560)
社会科学(113525)
基金项目(99364)
(98321)
自然(92236)
自然科(90189)
自然科学(90166)
自然科学基金(88569)
教育(86212)
(83752)
资助(79673)
编号(73430)
成果(58910)
重点(58640)
(58223)
(55456)
(53742)
国家社会(50704)
课题(50589)
创新(50414)
教育部(50178)
科研(49892)
期刊
(184844)
经济(184844)
研究(113011)
中国(73869)
学报(58539)
(58425)
科学(56007)
管理(55865)
(53996)
大学(44897)
学学(42546)
技术(37775)
农业(36966)
教育(36963)
(33023)
金融(33023)
经济研究(31393)
财经(30721)
业经(26584)
(26499)
问题(24151)
统计(22324)
技术经济(22085)
(21339)
(21186)
(19941)
国际(19276)
世界(19148)
决策(18002)
(17295)
共检索到572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银忠  易小丽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投资专有技术变迁的特征事实,文章构建了包含投资专有技术变迁的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中国实际经济的波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构建的RBC模型能够解释85%以上中国实际经济波动,准确地预测各宏观经济变量与产出的相关性。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也验证了所构建的RBC模型具有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云松  
文章建立了一个含有消费习惯形成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来解释中国1978~2008年之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其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解释GDP和消费的波动性、投资与GDP的高度相关性以及投资的一阶序列自相关性,模型也能解释大部分的投资的波动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吕朝凤  黄梅波  
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引入偏向性技术变迁与中性技术冲击的包含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对1979-2009年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中国的特征事实较一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解释力要强于未包含劳动的RBC模型、包含资本劳动的可分劳动RBC模型、引入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可分劳动RBC模型,说明这一模型更符合中国经济的特征事实;与正的中性技术冲击具有正财富效应相反,正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冲击具有明显的负财富效应特征;我国1979-2007年间推行的降低劳动弹性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工业化发展战略促进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增加、资本积累与GDP产出的提高,故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四灿  
中国市场化改革由增量改革时期进入全面改革时期;同时,经济波动由"高位波动"向"波幅收窄"的平稳化趋势转变。本文建立包含金融加速器机制和市场化因素的RBC模型,数值模拟显示市场化水平越低下,金融加速器机制放大和传播外生冲击的效果越明显,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减轻了政府对企业干预和金融加速器的放大效果,能够较好解释经济波动的阶段性变化。其政策含义为市场化有助于增强经济稳定性,抑制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春吉  
基于一个包含投资冲击和全要素生产率冲击的RBC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分析了投资冲击和全要素生产率冲击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是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而投资冲击对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小。分析认为稳步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最重要的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翔  祝梓翔  
欧元区和美国同为世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但经济波动却存在差异。1970—1994年欧元区经济波动率小于美国,特别是投资的波动率只有美国的1/2;1995—2013年它们之间的经济波动差异缩小,同时协动性增强。本文构建的包含趋势性和暂时性冲击的开放RBC模型表明,趋势性冲击对于欧元区经济波动的重要性更大,暂时性冲击则主导了美国的经济波动,尽管欧元区的两类冲击的随机扰动都小于美国。脉冲响应分析表明,趋势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所分别对应的持久性和暂时性收入改变,是这两大经济体的净出口呈现逆周期性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方  
中国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现金先行约束。在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中通过现金先行约束引入货币冲击符合中国经济运行特征。笔者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内分析了外生货币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发行冲击主要影响消费、投资和通胀率的波动,而其他主要经济变量(产出、就业等)的波幅基本不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言  毛丰付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识别不同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便成为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重要前提。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将生产部门划分为中间品部门、房地产部门和最终品部门,重点分析生产技术和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生产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稳定性更好,而投资专有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幅度更大;房地产部门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如中间品部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海云  
中国和美国是构成全球经济的两个重要国家,研究其经济波动问题的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利用贝叶斯法重点实证研究了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对中美两国经济波动影响的比较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冲击均是解释中美两国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且技术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投资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小于技术冲击,而投资冲击对美国资本存量和实际投资波动的解释力度大于技术冲击;中美两国各经济变量受技术冲击和投资冲击的波动幅度各有不同,尤其消费和劳动波动的特征差异比较明显,表现为美国的劳动波动性较大,而中国的消费波动性较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梓翔  邓翔  
趋势冲击是指对于技术增长率的冲击,即技术增长率服从一个随机过程。趋势冲击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周期波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的经济波动特征更为接近新兴市场,因此趋势冲击可能是驱动中国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趋势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的开放经济RBC模型,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大部分经济波动特征;包含政府消费和趋势性冲击的开放经济模型则出现了过度拟合,拟合结果较差。这可能是因为两种冲击存在"叠加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立甫  姚坚  高铁梅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贝叶斯方法进行估计,识别和分析了偏好冲击、技术冲击、价格加成冲击和利率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冲击对产出波动产生了正向影响而且存在技术扩散机制的情况下产出水平可以到达新的稳态水平;而对通货膨胀波动产生负向影响,而且影响较为明显。货币政策冲击(利率冲击)对产出波动和通货膨胀波动均产生负向影响,而且影响较大。价格加成冲击对产出波动产生正向影响,对通货膨胀波动产生负向影响。因此,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需要各项制度和措施的配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庄子罐  舒鹏  傅志明  
金融中介活动旨在提高实体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结合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发展的背景,本文利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出现会增加我国信贷市场的不稳定性,并会引起经济中产出与投资波动幅度的扩大。影子银行体系内部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影子银行管理者调整对借款企业风险偏好的不正当激励,是影子银行能够在短期内扩大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包天为  
经济波动一直是经济学家致力研究而难以统一意见的领域,西方盛行的RBC理论近年来受到多方质疑,并被不断改进,"金融加速器"理论是其中最为著名的拓展。本文认为在经济中除了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外,更存在一个"信息变速器"效应:信息将会通过影响微观主体的预期而改变他们的经济行为,从而使一个微小的波动被"变速器"放大、改向后可能造成经济较大的波动。通过建立RBC模型论证了经济中的"信息变速器"效应,并认为信息的传达在短期内可能造成经济波动,但是长期的信息释放将会平滑经济波动,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市场有效性对经济的正面作用。基于此,提出减少信息控制、实现市场有效性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必要路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国良  龙少波  唐盛涛  
通过构建SV-TVP-VAR模型从贸易开放、技术引进和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三个方面研究开放与中国经济波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三个因素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都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具体而言:在贸易开放度较低时,贸易开放能够降低经济波动,但在贸易开放度较高的时期,贸易开放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在技术引进的前期,技术引进能够有效平抑经济波动,但到了后期,技术引进降低经济波动的作用开始减弱,甚至有可能成为波动的冲击来源;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大多数时期都会加剧经济波动,是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之一。另外,研究还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这三个因素都成为了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来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国良  龙少波  唐盛涛  
通过构建SV-TVP-VAR模型从贸易开放、技术引进和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三个方面研究开放与中国经济波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三个因素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都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具体而言:在贸易开放度较低时,贸易开放能够降低经济波动,但在贸易开放度较高的时期,贸易开放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在技术引进的前期,技术引进能够有效平抑经济波动,但到了后期,技术引进降低经济波动的作用开始减弱,甚至有可能成为波动的冲击来源;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大多数时期都会加剧经济波动,是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之一。另外,研究还发现在国际金融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