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6)
- 2023(12952)
- 2022(10419)
- 2021(9463)
- 2020(7810)
- 2019(18060)
- 2018(18101)
- 2017(34855)
- 2016(18961)
- 2015(21483)
- 2014(21615)
- 2013(21197)
- 2012(19817)
- 2011(17891)
- 2010(18401)
- 2009(17050)
- 2008(16811)
- 2007(15260)
- 2006(14043)
- 2005(13273)
- 学科
- 济(88954)
- 经济(88873)
- 业(50667)
- 管理(48502)
- 企(37902)
- 企业(37902)
- 方法(32489)
- 数学(28720)
- 数学方法(28155)
- 农(27888)
- 中国(27338)
- 地方(26506)
- 业经(20874)
- 农业(19246)
- 财(17786)
- 学(17328)
- 制(15749)
- 融(14368)
- 金融(14366)
- 发(14285)
- 银(14226)
- 银行(14209)
- 行(13757)
- 地方经济(13281)
- 贸(13225)
- 贸易(13209)
- 易(12631)
- 环境(12618)
- 理论(12594)
- 技术(12229)
- 机构
- 学院(271490)
- 大学(268598)
- 济(110671)
- 经济(108186)
- 管理(100555)
- 研究(98717)
- 理学(84413)
- 理学院(83417)
- 管理学(81510)
- 管理学院(81043)
- 中国(76478)
- 科学(61359)
- 京(60363)
- 农(51643)
- 所(51408)
- 财(50768)
- 研究所(46181)
- 中心(45449)
- 江(45217)
- 业大(42799)
- 农业(39268)
- 北京(39261)
- 财经(38604)
- 范(38022)
- 师范(37655)
- 州(36469)
- 院(36124)
- 省(35720)
- 经(34723)
- 经济学(32749)
- 基金
- 项目(175251)
- 科学(136754)
- 研究(128106)
- 基金(123185)
- 家(108003)
- 国家(107028)
- 科学基金(90917)
- 社会(79434)
- 社会科(75225)
- 社会科学(75200)
- 省(72208)
- 基金项目(64367)
- 划(59375)
- 教育(58844)
- 自然(58616)
- 自然科(57181)
- 自然科学(57169)
- 自然科学基金(56079)
- 编号(53012)
- 资助(51398)
- 发(43030)
- 成果(42845)
- 重点(40118)
- 课题(38504)
- 部(37041)
- 创(35732)
- 发展(34229)
- 展(33670)
- 创新(33477)
- 科研(33147)
共检索到439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任重 陈健生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退耕还林还草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依照市场经济原则 ,充分尊重和调动参与退还的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四川省邛崃市在退耕还林还草试点中 ,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与经营方式多样化的造林开发模式 ,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政策基础上探索了一条退耕还林还草的新路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鹰 陈春燕 李晓
近年来,各粮食主产区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也在不断探索现代农业转型和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路径。四川省邛崃市依托"组织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市场化担保"推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了"农业专业合作联社+职业经理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三位一体"经营模式。在对邛崃市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总结基础上,从新古典经济学视角分析其内在机理,表明邛崃市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具有土地规模经济性和服务规模经济性,由此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存建 冯凉 徐育建 程熙 贾月江
首先,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建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数字高程模型、坡度、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植被指数、降雨、温度、植被分区、土壤类型和行政区、水体缓冲区、聚落缓冲区等栅格GIS数据库。其次,将旱地数据分别与坡度、土壤侵蚀、植被指数、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水体缓冲区和聚落缓冲区等栅格指标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再次,利用各指标构建了基于ARCGIS的一、二级退耕决策模型及其空间复合模型,并得到一、二级退耕面积分别为724 495hm2和333 085hm2。然后,利用温度和降雨指标数据构建了基于ARCGIS的还林还草决策模型,并得到一、二级还林的面积分别为702 362hm2和331 357hm2,还草的面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淼
从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出发,按实施年度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四阶段论,对工程带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延引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工程带给社区农户的经济、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认为生态服务补偿、产权界定等政策难点将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性形成挑战。
关键词:
退耕 阶段论说 效益评价 产权 生态补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晓鸣 甘庭宇 李晟之 罗虹
本文以对四川省天全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的追踪调查为基本依据,重点分析实施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的实际生存状况及其对该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农户参与机制不健全、补偿机制存在缺陷、地方政府缺乏制度激励,是当前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强调,当前一段时期是决定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性时期,其中相关后续性政策能不能及时到位,是关键中的关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利益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受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旭 朱灵伟 胡石元
分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四川省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为优化实施政策提供参考。以参与意愿为因变量,以工程项目政策、农户自身条件和区位影响等3类因子指标为自变量,构建了造林营林和林下种养两类项目农户参与意愿的Logistic模型,并设计了主成分回归的求解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市为抽样区,调查获得了246个农户的意愿问卷,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Logistic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回归系数符合参与意愿的影响逻辑判断;影响农户参与造林营林项目意愿的因子有户主年龄B1和产品产生周期长短A7综合的主成分因子H11、启动资金保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唐旭 朱灵伟 胡石元
分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四川省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为优化实施政策提供参考。以参与意愿为因变量,以工程项目政策、农户自身条件和区位影响等3类因子指标为自变量,构建了造林营林和林下种养两类项目农户参与意愿的Logistic模型,并设计了主成分回归的求解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市为抽样区,调查获得了246个农户的意愿问卷,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Logistic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回归系数符合参与意愿的影响逻辑判断;影响农户参与造林营林项目意愿的因子有户主年龄B1和产品产生周期长短A7综合的主成分因子H11、启动资金保障A4,反映了农户对该类项目回报周期过长、初期资金不足等问题的担忧;影响农户参与林下种养项目意愿的因子为家庭劳力规模B3、项目区的区位C2,反映出该类项目受家庭劳动力不足、因地区远而产品经济难实现的制约影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的政策建议。将先验分析和回归分析有机结合的主成分Logistic建模克服了纯数理统计方法的局限性,研究区具有地域代表性,可为类似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继良
从2000年开始试点的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目标。在于通过税费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规范农村的税费制度,遏制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和各种摊派,理顺农村的分配关系,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已有的改革实践表明,全面停征农业税后,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直接目标基本,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这也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已正式进入后农业税时期。但是,由于税费改革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许多应有的配套措施尚未完全到位,因而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系列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为进一步巩固税费改革的前期成果,确保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当前应当审时...
关键词:
农村税费改革 基层政权 农村公共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新仪 徐颖欣 高原 赵凯
研究目的:基于实地调研的农户微观数据,以四川省邛崃市宅基地异地置换模式为例,明确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研究方法:PSM-DID模型。研究结果:(1)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韧性存在正向政策影响,其中,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倡导力和社区能动力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社区包容力有显著抑制作用;(2)社区生态环境水平、多元主体治理参与水平和社区基础设施水平在宅基地退出政策与社区韧性之间起正向推动的中介作用;(3)社区韧性水平的高低受社区倡导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社区包容力,最后是社区能动力。研究结论:实施宅基地退出政策有助于农户迁入社区恢复稳定,这对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邢祖礼
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大量寻租者的介入使政府的计划落空。根据寻租的逻辑,寻租者夸大退耕还林的亩数,可以获得被夸大部分的政府补贴资金,因此,当地官员有积极性过度扩张退耕还林工程,以便侵占一部分国家财政补贴资金。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退耕还林为例,揭示了寻租者只注重退耕还林项目而不注重其生产性绩效的寻租逻辑,在归纳出几种主要的寻租形式后,又估算出内江市的租金规模和寻租比例。这一研究及其含义对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具有警示意义。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寻租 博弈模型 含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娟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本质是不同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由利益联结建成的经营组织形式,具有合作与竞争并行的共生关系。因此,不同主体之间协同发展困境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中必须破解的内在矛盾,也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组织创新和共生演化的根本动力。四川省邛崃市通过以产业标准制定为基础建立契约结构、以分工协作建立各主体平等对话的沟通协商机制、以农业科技植入和集体经济组织参与作为关键要素与资源支撑、以政策精准化供给实现激励约束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共生生态系统的五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从“点共生”到“间歇共生”再到“连续共生”的一体化共生转变,探索形成生产共生、科技共生和资源共生“三位一体”的经营组织创新模式,构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协同发展新机制。四川邛崃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如何破解协同发展困境,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创新和共生演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选择,即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创新和共生演化应构建规范契约结构、强化主体分工协作、注重技术引入和集体参与,以及提供精准的政策扶持。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组织创新 共生演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海军
四川省邛峡市在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中采取如下办法拓宽融资渠道 ,在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借鉴BOT方式进行招标融资 ;通过公用事业单位的改制进行融资 ;精心包装项目 ,以招商促建设。
关键词:
公用事业 融资渠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强 杨明洪 潘久艳
出于生态考虑,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规模宏大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果显著。这一工程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农户在退耕还林(草)后能够得到政府的一定补偿,使农户退耕后收入较以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这种补偿是有一定期限的。为了使退耕的土地不会出现复耕,培养退耕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户收入是根本途径。本文基于对成都市周边地区退耕农户的调查,探索能够使农户收入有效增加的方式,并总结出农户在退耕后的自我发展模式主要有分散型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型两种。结合调查地区的具体情况,笔者对这两种模式作了相应的分析和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后退耕还林时期农户占有产权的理论阐释及林权改革的政策影响——以四川省为例
关注农户利益 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退耕还林(草)政策问题与建议——陕西省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调查分析
关于退耕还林“十一五”政策建议——川贵两省退耕还林调研思考
基于潜类别随机前沿模型的退耕还林农户林地生产技术效率分析——来自四川省雅安市农户调查数据
后退耕还林时期生态补偿模式的实证研究——基于四川布拖县乐安湿地保护区案例的实证研究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刍议——基于四川省邛崃市实例
四川天然林禁伐与退耕还林的经济政策支持
河流廊道的城市景观生态意义分析——以四川省邛崃市为例
新生代农民工违法犯罪心理根源及其解决之道——基于四川省Z市看守所、监狱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