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7)
- 2023(11276)
- 2022(9724)
- 2021(8576)
- 2020(7548)
- 2019(17549)
- 2018(17096)
- 2017(33951)
- 2016(17818)
- 2015(20430)
- 2014(20660)
- 2013(20829)
- 2012(19823)
- 2011(18066)
- 2010(18336)
- 2009(17394)
- 2008(17102)
- 2007(15526)
- 2006(13732)
- 2005(12578)
- 学科
- 济(105194)
- 经济(105111)
- 管理(51700)
- 业(50051)
- 方法(45702)
- 数学(41121)
- 数学方法(40898)
- 企(39502)
- 企业(39502)
- 贸(27338)
- 贸易(27329)
- 易(26509)
- 财(24415)
- 地方(22248)
- 农(21803)
- 中国(21710)
- 业经(17279)
- 学(17238)
- 农业(14842)
- 务(14759)
- 财务(14743)
- 财务管理(14706)
- 出(14638)
- 制(14596)
- 地方经济(14037)
- 企业财务(13940)
- 融(13468)
- 金融(13465)
- 和(12708)
- 环境(12396)
- 机构
- 大学(277044)
- 学院(274699)
- 济(136072)
- 经济(133823)
- 管理(105061)
- 研究(94038)
- 理学(90551)
- 理学院(89654)
- 管理学(88481)
- 管理学院(87983)
- 中国(71715)
- 财(60528)
- 京(55618)
- 科学(51710)
- 财经(48717)
- 所(47175)
- 经济学(44747)
- 经(44202)
- 中心(42258)
- 研究所(42254)
- 农(41502)
- 江(40590)
- 经济学院(40538)
- 业大(36115)
- 财经大学(35976)
- 北京(35011)
- 院(33370)
- 农业(32581)
- 范(32532)
- 师范(32239)
- 基金
- 项目(173879)
- 科学(137727)
- 基金(129912)
- 研究(126941)
- 家(111427)
- 国家(110561)
- 科学基金(95237)
- 社会(85068)
- 社会科(81048)
- 社会科学(81024)
- 基金项目(67977)
- 省(65189)
- 自然(59236)
- 自然科(57929)
- 自然科学(57912)
- 教育(57527)
- 自然科学基金(56935)
- 资助(54753)
- 划(54428)
- 编号(49746)
- 部(40764)
- 成果(40210)
- 重点(38750)
- 发(38058)
- 国家社会(36411)
- 教育部(35832)
- 创(35417)
- 人文(34787)
- 大学(33689)
- 科研(33681)
- 期刊
- 济(151199)
- 经济(151199)
- 研究(85718)
- 财(47514)
- 中国(45873)
- 学报(39005)
- 管理(37602)
- 农(36043)
- 科学(34882)
- 大学(29936)
- 学学(28197)
- 经济研究(27445)
- 融(27233)
- 金融(27233)
- 财经(25619)
- 农业(23904)
- 贸(23545)
- 技术(22572)
- 经(22092)
- 业经(21644)
- 问题(20928)
- 国际(20353)
- 教育(17617)
- 技术经济(16463)
- 统计(15819)
- 世界(15335)
- 商业(15195)
- 策(13585)
- 业(13014)
- 理论(12976)
共检索到417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彦
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历来都被视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共同影响着经济增长的态势。本文根据GDP最常见的运算公式,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我国1988年至200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净额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而说明“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并运用经济学的知识解释分析结果,最后阐述如何获得我国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三驾马车 经济增长 多元线性回归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敏
当前,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速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在新常态下,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上涨势头仍在延续,然压力渐大,且随着需求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内需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进出口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进出口贸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重要动力,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福祥 刘琪琦 张霄怡
基于碳排放强度将2010~2014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为高碳地区和低碳地区两组,分别采用面板VAR模型,通过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两组面板数据中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分组中存在显著差异;(2)两组中进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3)低碳地区的经济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4)高碳地区的贸易额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一结果表明两类地区应当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低碳地区应当节能减排、发展经济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边菲斐
本文以我国198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得出协整方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中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形势下,我国出口贸易的增加将抑制国内经济增长,长期进口贸易的扩大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拉动作用;中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冲击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促进我国出口与进口协调发展和经济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峰 范炳全 王金田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根据我国1952-2002年的出口、进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统计数据,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提示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进口 出口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文芳
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与进出口贸易共同对经济增长态势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检验模型,对GDP与其影响因素(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的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具体结论,并以此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我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投资 消费 进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文芳
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与进出口贸易共同对经济增长态势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检验模型,对GDP与其影响因素(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的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具体结论,并以此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我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投资 消费 进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练军 占绍文 黄志峰
一般来说,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根据江西1985-2004年出口贸易和GDP的经济数据,在单位根和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的基础上建立广义差分方程,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结论:在过去的20年间,江西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2.3%。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江西 广义差分方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利用我国1978~2008年间GDP和进出口总额等数据,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分析工具,对经济增长、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发现我国的出口、进口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出口和进口对GDP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GDP是出口和进口的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对此进行了经济解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依霏 刘亿
中亚5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其经济稳定发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自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增加,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能力逐渐增强。笔者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回归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中亚5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对中亚5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是推动中亚5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对中亚5国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蒂 李晓钟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1983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俞者对后者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进出口贸易 回归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宗益 李建春 孙忠艳
本文利用 1980-2000年中国的年度经济数据, 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 (ECM) 的因果分析方法, 分析FDI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 着重检验FDI对不同种类商品进出口贸易的作用, 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从而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伯强 张立 伍亚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和加权平均值法,从国内需求、技术进步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将中国产业以及金属、电力、建材和化工产业的电力消费增量分解为10种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和。结果表明:导致1997~2007年电力消费增长190%的正向影响因素为国内最终需求的成长、出口的成长、原料需求的成长、能源需求的替代和成长,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45.9%、104.3%、23.6%、15.7%和5.3%;负向影响因素为技术进步、原料需求的替代、进口替代、国内最终需求的结构和出口的结构调整,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7.6%、-15.1%、-10.5%、-7.2%和-4.3%。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渝琳 郭嘉志
本文在对C-D模型和标准贸易理论进一步拓展的基础上,从出口、进口过程中经济要素的不同转移方向的分析角度说明了中国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贸易发展对主要贸易伙伴福利水平的影响及作用途径。基于1985~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揭示了中国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贸易伙伴福利水平影响的差异性。从静态角度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对欧美经济体福利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而与亚洲近邻则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格局,对其福利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贸易对主要贸易伙伴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呈现持续放大的局面。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邱嘉锋 王珊珊 侯庆志
人民币汇率作为联系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纽带,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相关经济变量的影响,并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通过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控制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经济变量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