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8)
- 2023(12527)
- 2022(10642)
- 2021(9780)
- 2020(8303)
- 2019(19521)
- 2018(19027)
- 2017(36267)
- 2016(19254)
- 2015(22284)
- 2014(22330)
- 2013(22513)
- 2012(21616)
- 2011(19823)
- 2010(20003)
- 2009(19127)
- 2008(18819)
- 2007(16608)
- 2006(14818)
- 2005(13808)
- 学科
- 济(107026)
- 经济(106942)
- 管理(51429)
- 业(49917)
- 方法(43421)
- 数学(38769)
- 数学方法(38553)
- 企(37988)
- 企业(37988)
- 中国(27418)
- 贸(26426)
- 贸易(26413)
- 易(25619)
- 财(23825)
- 农(23758)
- 地方(22569)
- 业经(18314)
- 学(18254)
- 制(16710)
- 融(16551)
- 金融(16549)
- 农业(16092)
- 银(14984)
- 银行(14959)
- 行(14432)
- 地方经济(14230)
- 环境(13864)
- 务(13714)
- 财务(13697)
- 财务管理(13664)
- 机构
- 大学(295095)
- 学院(291417)
- 济(145344)
- 经济(142966)
- 研究(109594)
- 管理(107786)
- 理学(91820)
- 理学院(90775)
- 管理学(89601)
- 管理学院(89039)
- 中国(85157)
- 财(64521)
- 京(61961)
- 科学(59953)
- 所(55814)
- 财经(51224)
- 研究所(50234)
- 中心(47921)
- 经济学(47615)
- 经(46612)
- 农(45188)
- 经济学院(42910)
- 江(41840)
- 北京(40308)
- 院(38482)
- 财经大学(37918)
- 业大(37554)
- 范(36461)
- 师范(36188)
- 农业(35340)
- 基金
- 项目(182076)
- 科学(143926)
- 基金(135818)
- 研究(133917)
- 家(117648)
- 国家(116734)
- 科学基金(99036)
- 社会(89521)
- 社会科(85143)
- 社会科学(85118)
- 基金项目(70420)
- 省(66144)
- 自然(60570)
- 教育(60009)
- 自然科(59167)
- 自然科学(59147)
- 自然科学基金(58158)
- 资助(57025)
- 划(56667)
- 编号(51921)
- 部(43040)
- 成果(42874)
- 重点(41353)
- 发(40728)
- 国家社会(38860)
- 教育部(37420)
- 创(36927)
- 中国(36758)
- 人文(35772)
- 课题(35743)
- 期刊
- 济(164439)
- 经济(164439)
- 研究(97039)
- 中国(55014)
- 财(49687)
- 学报(41725)
- 农(40756)
- 管理(39460)
- 科学(39137)
- 大学(31985)
- 融(30988)
- 金融(30988)
- 学学(30119)
- 经济研究(29697)
- 农业(27747)
- 财经(26773)
- 贸(25389)
- 国际(24366)
- 技术(23362)
- 经(23228)
- 教育(22871)
- 业经(22701)
- 问题(22560)
- 世界(19457)
- 技术经济(16703)
- 业(16191)
- 统计(15698)
- 商业(14951)
- 策(13184)
- 理论(13161)
共检索到458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学武
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前景通常是以考察一国长期供给潜力确定的。但许多学者认为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用共积和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分析了 1 989到 1 999年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 ,得出了投资、消费、进口和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两种长期均衡关系 ,在第一种均衡关系中只有投资显著 ,其他变量均不显著 ;在第二种关系中各变量均显著。本文还分析了投资、消费、进口、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动态因果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 长期均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军 徐康宁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DP与投资和进出口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变量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出口和投资在短期内对GDP增长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而进口在短期内对产出会产生负面影响,但经过一定时期后,进口的正面作用逐渐显现。这些研究结果与新古典模型关于资本深化以及内生增长理论关于进口的论断是一致的。
关键词:
资本投资 国际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伯特·卢卡斯
2004年6月19-20日,本刊作为主要协办单位,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民营经济与中国发展国际研讨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米尔利斯等一批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和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应邀参加了会议,300多名中外学者会聚一堂,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深入的理论探讨,盛况空前。温家宝总理还会见了卢卡斯、米尔利斯等著名学者,本刊主编王振中教授和孙宝臣社长参加了会见。现将会议主题发言刊出,以飧读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延平
文章通过区分进口与出口,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特征,分析了国际贸易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广东1979~2006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进、出口变动是居民消费变动的原因,出口对居民消费、特别是农业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大于进口,而对于非农业居民消费而言,进口的作用要大一些;农业居民消费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非农业居民消费,而非农业居民消费对进口的影响要大于农业居民消费。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居民消费 二元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希果 陈刚
本文以1986-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度量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对中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生产率的增长,其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来实现;同时,其对中国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技术的进步,而对技术效率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另外,本文还发现在1986-2003年间中国省级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薇 李兆青
文化贸易不仅对提升一国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运用1996~2009年数据,分析了文化贸易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文化贸易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文化贸易出口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关键词:
文化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庄嘉霖 陈雯 陈鸣
本文基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经验,实证探讨了国际贸易对国内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近代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1910—2010年区域人口长期增长。本文利用近代条约口岸的时空分布构建工具变量,并采取多种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保持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出口贸易的长期影响主要来自工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与历史沉没投资的要素禀赋塑造效应。本文研究证明国际贸易的影响具有路径依赖性,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重要历史原因。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区域经济增长 近现代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宁
文章采用几何分布滞后模型(Koyck法)与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Almon)法实证检验了1985~2012年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与长期影响,研究认为:FDI对经济增长的长期贡献系数在0.8819~0.8878之间,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长期贡献系数在0.7789~0.794之间;FDI、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均存在较强的时滞效应,完全发挥作用效力达到长期一半的时间长度分别为9.523和2.24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恺钧 唐玲玲 陆云磊
文章利用金砖国家1992—2011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GMM的方法检验了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是呈现N型曲线关系,印度处于N型曲线的第一拐点前,中国和南非位于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之间,巴西和俄罗斯处于第二拐点之后。总体上金砖国家的贸易开放度的提升会加剧环境污染,由贸易活动引起的经济增长会使环境恶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均会对污染物的排放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恺钧 唐玲玲 陆云磊
文章利用金砖国家1992—2011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GMM的方法检验了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环境污染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是呈现N型曲线关系,印度处于N型曲线的第一拐点前,中国和南非位于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之间,巴西和俄罗斯处于第二拐点之后。总体上金砖国家的贸易开放度的提升会加剧环境污染,由贸易活动引起的经济增长会使环境恶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均会对污染物的排放产生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原小能
在描述长江三角洲制造业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2002-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面影响,但省际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要大于国际贸易,而且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对低技术行业的经济增长效应要大于高技术行业。
关键词:
省际贸易 国际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萌
本文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居民、贸易与非贸易企业三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演绎了出口贸易、消费品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以及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内生作用机理,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同单位的边际制约效应;出口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拉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与加工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推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出口贸易与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还存在"乘数"现象。本文的发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贸易政策改革与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新飞 李元剑 张勇如
地理特征对于城市的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选择每个城市到十大港口的最短公路运输距离作为国际贸易的工具变量,并详细检验了其作为工具变量的相关性和外生性。对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我国城市人均收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国际贸易量每提高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132%。在分别控制了政治文化、地理和FDI等因素后,结论仍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地理因素 经济增长 工具变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萌
本文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居民、贸易与非贸易企业三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演绎了出口贸易、消费品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以及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内生作用机理,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同单位的边际制约效应;出口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拉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与加工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推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出口贸易与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还存在"乘数"现象。本文的发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圆 赵莲莲
考虑到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的系统关联性,本文构建包含技术-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的环境质量方程,并将其中的收入变量内生化,从而通过相应的弹性系数反映出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直接和间接效应、长期和短期效应。利用中国跨省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影响的短期作用要小于长期,虽然短期内会带来环境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国际贸易间接引致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将超过规模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